北斗六星网
标题: 简单说一下有关郑和的两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18:35
标题: 简单说一下有关郑和的两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18:38 编辑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个太监。是、或者不是,他下面的那玩意被割掉了,你要抬杠,说他不是,那我觉得,你到很是!没有的不是,你这个有的是不是呢?这特么很扯淡的事,纠结于这个问题也很无聊。他被去了势,铁板钉钉,毫无疑问。有问题的是一些人对“太监”的理解,好像太监就是服侍娘娘的,这只是他们服务的一个内容,他们还要服饰皇帝、服侍皇子,甚至被皇帝赏赐给远方的皇子(亲王),在明代,皇帝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让这些太监监视他们,因为只有嫡长子才能继位大统,是朱元璋的硬性规定,朱皇帝把这一点拿捏死了!也就是说后来的朱明皇帝,必须是嫡长子(嫡长子不幸去世了,就嫡长孙,以此类推),所以朱棣本来是彻底没了戏的,他只有靠造反才能做皇帝。
第二个问题,郑和下西洋干什么去了。这一点《明史·郑和本传》明确提了出来:“成帝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都说建文帝自焚而死,但是不见尸首,这让朱棣寝食难安,噩梦连连,所以他才让郑和去海外到处刺探缉拿,这件事有关明朝的很多史料中都有详细记载。有的人不信,又提出了五种说法,也都有一定道理。但《明史》说出的这个理由更充分,应该以这个为准。因为写《明史》的那个班子是掌握着明亡后的宫廷档案的,他们不会像六镇一样,一拍脑门,想什么是什么,或者从网上不知哪个二混子那里听了句胡说八道,就大加想象,敷衍成文。中国历朝修史遵照的原则我就不说了,这件事,不牵扯明、清之间的恩怨,为明朝修史的清朝没必要掩饰什么。“惠帝亡海外”是《明史》里明确提出来的,这才是朱棣要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出海寻找的原因。到哪里寻找,当然是沿海各国,只有没脑仁的东东才会想:他怎么不一头扎进大海里,像哥伦布一样去发现点阿三越南猴子之类的东西;他要是真那么做了,那就别回来了,不然朱棣会要了他的脑袋的!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的两件事,现在竟然被一些烂脑壳做了比较,并且得出“看看人家。。。”妄自菲薄的结论,这种不着边际不懂四六的哈货是很让人恶心的。
《明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紧接在上面那句话之后的:“。。。且欲耀兵异地,示中国富强”,使“诸国尽来朝贡”,才这么做的。大家都知道,朱棣是靠夺了他侄子的江山做了皇帝的,他也知道,不但国内,国外也有很多国家不怎么认可他,所以,他这个理由,还是有第一个理由导致的。刚开始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但实在找不到,便示强于外,提升自己的威望,这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顺手就做到了,不需要什么成本。《明史》里有很多错误,都可以讨论,但有些最基本的东西,你不能靠自己的想象就胡说乱说,你要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
多说一句话。郑和所“下”的这个西洋,不是现在人们认为的这个西洋,它是这样划分的:以大明京城为中心,在京城之东为东洋,京城之西为西洋,所以呢,郑和出海到东南亚一带,就叫“下西洋”。
两个问题说明白了,很忙啊,饭局很多,事儿也很多。我下面打上一个关于这件事的书单,谁要是真想学点什么,可以选择认真读读这些书,我免费上传百度云盘,给你链接。别特么啥都不懂,一天到晚的瞎比比丢人现眼。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18:36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18:37 编辑
111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9-27 18:41
你贴这一堆没法证明郑和鸡鸡确实被割了。
不如柳童靴贴的那些相反的证据说明问题。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9-27 18:43
这事本人没仔细查过,也不知道确切答案,只是通过你们的各自表述,看谁说的有道理。目前看,柳童靴的说法更有理有据。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18:47
你个蠢家伙,所有的事实都在这些资料了,我没有义务把什么屎都喂到你嘴里去。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9-27 18:48
遇见武宗、熹宗没儿子,朱皇帝怎么说?
作者: 蓝山 时间: 2023-9-27 19:06
像是老朱家的问题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9-27 19:12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9-27 19:38 编辑
坏菜 发表于 2023-9-27 18:47
你个蠢家伙,所有的事实都在这些资料了,我没有义务把什么屎都喂到你嘴里去。
我刚才查了下:《明史-郑和传》中,关于郑和出身来历说的很简单:“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也就是说,在没其他靠谱史料或考古证据的情况下,能说明郑是宦官的证据貌似只有这“太监”二字。
如果明朝“太监”真的只是普通官职,太监=/=宦官,那么,说郑和没鸡鸡看来还真没啥靠谱的证据。
网上关于郑和是宦官的说法,应该是来源于史学家吴晗在1936年发表的《十六世纪前之中国和南洋》一文。文中说:年幼的郑和大约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左右,在明朝平定云南的战役中被俘……
而依据当时明军的传统做法,推测他会被阉割然后送给皇室(这明军看来还是很野蛮的)。但这种说法,其实和明史的说法是矛盾的。明史关于太监之说是“起兵有功,累擢太监”,并非是“幼年被俘成为太监”。
所以,说郑和没鸡鸡,是宦官的这个种说法,还真没啥依据。呵呵。说他姓马,是回民之类也没啥依据。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9-27 19:3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9-27 19:39 编辑
中国文人没逻辑还包揽社科,这个问题真的很大。我觉得应该出台规定,把凡是爱写小说编剧本,或搞散文诗歌这类货,统统踢出社科队伍。一个都不要剩下。
编故事就是编故事的,做研究就是做研究的。一个主要看想象力,编造能力,另一个则需要靠谱的事实和周延的逻辑,需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严谨学术态度。这是两类人。对各类网上民科也要加大讽刺嘲笑力度……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9-27 19:35
下一步该司马迁了,太监太史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3-9-27 19:41
你跟坏菜半斤八两
基本属于水泥浇筑的脑袋
就别现眼谈历史了
历史是你的弱项
郑和家族就得去找元史
然后再找对外外交和对外贸易
郑和七下西洋去的哪里
死在哪里
去干什么了
这在伊朗历史里有记载
波斯一个人到过明朝
而且写了明朝的见闻和宗教信仰
并把写的这本书送给了奥斯曼帝国
帖木儿之子沙哈鲁让中亚的史学家写了《纪年节要》这本书
里面有关于朱元璋的信息
因为是波斯文,没有翻译的
没看成这本来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0:03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0:13 编辑
你不懂历史,又不读书学习,跟着一些网络混子瞎比比。
跟你简单说几句:大监,又称太监,起于唐朝,从唐到元,都是一个官职名称,跟宫廷里的太监毫无关系;但是,但是啊,到了明朝就完全变了,成了宦官的别称,以太监为宦官及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主官,有章印太监、提督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掌印太监、坐堂太监等等,权力很大,管的范围很广。太监与上层宦官是从明朝开始关联在一起的。
柳二他懂个屁,很多东西是百度不来的!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0:06
你这种烂货就是个笑话,狗屁不通,还装逼。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3-9-27 20:11
你个大SB
读史如果象你这傻货那样读史
基本标准答案
你根据你刀爷留给螃蟹的回复
去找找资料
就你这水泥浇筑的脑袋
展开更大的视觉相当难
长的跟粑粑一样
基本属于屁股决定大脑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0:26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0:37 编辑
而依据当时明军的传统做法,推测他会被阉割然后送给皇室(这明军看来还是很野蛮的)。但这种说法,其实和明史的说法是矛盾的。明史关于太监之说是“起兵有功,累擢太监”,并非是“幼年被俘成为太监”。
---------------------------------------------------------------------------------------------------
你既不懂中国各个朝代的职官,又不懂历史,所以你才成为一个糊涂蛋。他成为太监的时间只能估计,吴晗认为是10岁以下,有的学者认为是11岁,傅友德扫平云南的时候,俘虏了一些孩子,给阉了。““幼年被俘成为太监””,是说他被阉割成为太监(准确的说此时应该叫做宦官);“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个官职,这个官职只有被严格的太监才能做,明白了吗?“太监”作为一个官职,又有很多种,上面我都给你说了。但明朝做“太监”这个官职的必须是高级宦官。这与前面的朝代完全不同。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1:46
因为只有嫡长子才能继位大统,是朱元璋的硬性规定,朱皇帝把这一点拿捏死了!也就是说后来的朱明皇帝,必须是嫡长子(嫡长子不幸去世了,就嫡长孙,以此类推),所以朱棣本来是彻底没了戏的,他只有靠造反才能做皇帝。
你这个馊货!就凭你胡咧咧的这几句,就足以说明你读书读到屁眼里去了!明朝皇位“兄终弟及”的规矩你都不知道!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1:49
馊货,嘉靖皇帝是哪个皇帝的嫡长子?朱厚熜继承的是他爹的还是他堂兄的皇位?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1:52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3-9-27 22:35 编辑
胡扯什么朱棣是没了当皇帝的希望才以武力夺取皇位的。人家朱棣本来在北京当他的燕王当的好好的,不是建文帝要削藩,逼得他无退路,装病装疯都不行,他会起兵去夺皇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9-27 21:58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3-9-27 21:52
胡扯什么朱棣是没了当皇帝的希望才以武力夺取皇位的。人家朱棣本来在北京当他的燕王当的好好的, ...
这段跟我看的电视剧说的一样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2:05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2:09 编辑
你个蠢家伙!嘉靖是因为他哥哥死了,并且他哥哥没有儿子,只能轮到他了,明白了吗?跟“兄终弟及”没个屁的关系!
他哥哥要是有儿子,哪怕一岁,也没他的事儿!
你还“兄终弟及”,真是丢人现眼,不懂装懂。
朱皇帝里的规矩,下面的谁都得照办!嫡长子死的早、又没有儿子,那就皇次子,往下轮,不是什么“兄终弟及”,而是特殊情况,大位要继承。这跟朱元璋的规矩并不矛盾。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9-27 22:27
“兄终弟及”什么时候用?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2:42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就据此立兴献帝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为嗣,即明世宗。
馊货自称读书人,却没有我这个只在上厕所时偶然翻翻闲书的人看的书多,关键是读了还爱忘记,哈哈。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2:47
你就会看电视剧。
皇太子朱标死了,建文帝可以追封其父亲朱标为皇帝;但嘉靖不行,尽管他也是皇帝。知道为什么吗?朱标是嫡长子,皇太子,合法继承人,所以,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后,可以追封他为皇帝;但嘉靖是捡了个漏,作为皇太子的他大哥早早死了,没有儿子,轮到作为老二的他了,他这个皇位不是继承的,所以他做皇帝后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也为皇帝,大臣反对,不合规制,没弄成,他只能追他的父亲为兴献王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2:48
皇帝无子,驾崩后,由弟弟继承皇位,没有亲弟弟的,由叔伯兄弟中年长者继承。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便是继承的他堂兄的皇位。他父亲是王,封在湖北钟祥,他当皇帝后,要把他爹也立为皇帝,享受皇帝的殡葬待遇,为此,与大臣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最后,在钟祥建了陵墓,保存至今。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2:49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2:52 编辑
你个蠢家伙,朱元璋说的这是个特例!在皇帝没有儿子的情况下的特例!
皇帝如果没有儿子,皇位要继承,怎么办,这是他制定的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一个方法;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皇太子死的早、没有儿子,那就依次类推。这都是特例!
断章取义的家伙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9-27 22:54
特例和周全是什么关系?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2:56
狗屁胡扯!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在淮阴驾船捕鱼落水染病而亡,无子无弟,只好按兄终弟及的规矩,由堂弟朱厚熜继位。哈哈,连堂兄弟都可以继位,你还胡扯什么没有兄终弟及之说?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2:58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就据此立兴献帝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为嗣,即明世宗。
不多说,你自己看!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3:00
有没有“兄终弟及”的规矩?谁在断章取义说只能父传与子或孙?自己掌嘴!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3:08
又在狗屁胡说!明显陵我可是去过两次的,主要是去吃朱厚熜发明的蟠龙菜。
朱祐杬(1476年7月22日-1519年7月13日),明睿宗,男,汉族,明代宗室、藩王,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之叔、明世宗朱厚熜之父。母邵宸妃,妻为蒋氏。
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就藩。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薨,享年44岁。正德帝初赐谥“献”,即“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推尊为“兴献帝”,并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于正德十五年四月初三日(1520年4月19日)以亲王规制葬于松林山,嘉靖时改制升格,山称“纯德山”,陵曰“显陵”。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3:09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3:32
我发现你不但不学无术,也很无赖。
朱元璋亲自审定的皇太子册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你知道吗?在太祖实录第29卷,你看看那句话,就不会再胡搅蛮缠了。他是他立太子的原则!我就不给你说了啊,自己去查。
就你那点东西,除了胡搅蛮缠,狗屁玩意没有!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3:40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3:52 编辑
柳二,估计你也看不明白,还是给你打上来吧,这就是他立嫡长子为皇太子的原则: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7 23:53
你个馊货自己把自己都搞糊涂了,“兄终弟及”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7 23:58
兄终弟及,是鞋拔子脸朱元璋说的,你说的是朱元璋没说有这个规矩。
作者: 六镇 时间: 2023-9-28 07:36
死几把坏菜,两个问题搞成一锅坏菜和粑粑,接着就列书单了?一个最蹩脚的书贩子~
中秋节了,送你几句打油吧:
明月高照,坏菜出更
先去偷鸡,再去装灯。
作者: 坏菜 时间: 2023-9-28 08:18
我已经给你说明白了,你还在装糊涂,所谓的兄终弟及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作为皇帝没有任何后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儿子,明白了吗?有一个儿子,没有他兄弟的事。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8 08:51
你少弯弯绕!不要转移话题,你说的是只能传位于子孙,根本就没提到“兄终弟及”!甚至在我指出来后,你还在说没有这事!朱厚熜继承的是其堂兄朱厚照的皇位,不是其亲哥哥的,朱厚熜他爹最后还是有了帝号,并非只有王号,这些,你都弄错了!
你自称好读书,爱买书,却连我都不如,我是只在火车和厕所里才看书的。哈哈。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3-9-28 09:27
只在厕所里解闷看书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9-28 09:38
坏菜 发表于 2023-9-27 20:03
你不懂历史,又不读书学习,跟着一些网络混子瞎比比。
跟你简单说几句:大监,又称太监,起于唐朝,从 ...
二十四衙門並非明代宦官體制,其主官太監也無硬性規定必用宦官,是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機構,後多派宦官掌其職,因此常被現代人誤解,甚至藉清代野史證明明代有宦官十萬人,事實上這些單位絕大多數是由南京喬遷來的工匠。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3-9-28 09:40
坐在马桶上,翻看一下,居然能记住一些内容。那个馊货,端坐在书桌旁,拿着笔记本和放大镜,看了半天,却记不住几行字的内容不说,还颠三倒四,挂一漏万。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3-9-28 10:03
你看那货长的粑粑样粗鄙不堪
上个网异常夸张
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
嗷嗷嗷乱叫乱骂
这得多自卑会这样
读这么多年的书,死读书
读死书,在谎言中寻找真相
最终等于零
得多SB会这样
作者: 千座高原 时间: 2023-9-28 10:23
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3-9-28 11:13 编辑
朱棣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子
是养子
篡位夺权
帖木尔非常生气
后来在攻打他的路上突然挂掉
朱元璋的老婆马娘娘的家庭背景很厉害
为什么帖木尔会生气
明朝的背后大佬是帖木尔
是帖木尔在支持朱元璋灭掉元朝
郑和七下西洋主要去的地方就是帖木尔帝国
这里有意思的地方是
帖木尔是成吉思汗的近亲
为什么会灭掉元朝
并且打败了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济德
这里会追溯到把都汗暗杀了贵由可汗的恩怨上
(注:是术赤系和窝阔台系之间的派系之间的斗争
术赤和托雷一伙,察合台和窝阔台一伙,前期察合台和窝阔台赢了,后来拔都汗赢,后期直接导致家族之间的乱战,
有史以来头一次因为家族之间的斗争引发了当时的世界大战)
帖木尔的老婆是察合台可汗的孙女还是女儿(不太清楚了)
朱元璋在国外的记载我就不说了
会彻底颠覆所有人的历史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