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为交流论金等茶友准备的《老子》五读:疑义相与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3 15:00
标题: 为交流论金等茶友准备的《老子》五读:疑义相与析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24 15:34 编辑

为交流论金等茶友准备的《老子》五读:疑义相与析
(见关天茶舍)
文字/春江水

【前记】
这是在关天茶舍的几篇旧稿了。应该是四篇。五篇没有完成。
主要是和论金兄和播火兄交流读书的事。无非读书要溯源反本,要深诣要融汇要贯通,主要是要有自到,能结合现实做绿植开花结果,赓续传统发扬光大,才是做正能量。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必须的基础课。也怕“好为人师”很丑;说是“自身说法”也行。反正论金兄、播火兄、周一楠兄这样的读书人,我喜欢。批评,也会喜欢。

一、找骂不找麻烦:《老子》“道”什么意思

没有人不要脸,不爱惜羽毛,不爱惜名声。听说武则天不怕骂,曹操不怕骂,秦始皇不怕骂。是听说而已。而且我不是——你也不是武则天,我你也不是曹操,我你也不是秦始皇。所以不找骂是人性。只是有麻烦是更恐怖的事了。你做了汉奸,做了公知,做了反动派,做了投降派,保守派,走资派,可能都是罪过。可能你还不知道。所以读书笨了读书错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0分100分是罪过吗?不是。不定在庄子的“无何用之乡”0分是更安全的。
我们读徙木立信、围魏救赵、秦皇汉武,也不要忘了车裂商鞅,伍子胥过昭关,晁错被清君侧衣朝衣斩于市的残酷事实。

我喜欢《老子》,当然是他的“道”讲的好。几千年华夏文明史,有不可逾越的几本书。首推老子。所以我读错了,也不要紧;所以我只是在书里面找到了我要的东西,我也不感到羞愧。
《老子》三组词,道和名,道和器,道和法,是中心词。(连德字这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才有道德这组。也才叫《道德经》的。)所以中国到现在还是满地道德家。因为老子也是讲自己能理解的东西,讲自己要表达的东西。不是要当老师要给你学习的什么东西,经什么经。要是一摆架子,我这是学问,是讲课,是著作,是真理。是吗?是的吗?所以今人的做学问,今人的做讲课,今人的做真理,好可怜呐。还戴洋表三块表呢,不要脸呢。

有疑问不打紧。“疑义相与析”。严复主张西学东渐怎么会做筹安会呢?帝师王国维何以要沉湖,这也是“人间词话”吗。李叔同咋也不该出家,钟灵毓秀,风雅 多好。老人家也有经历、学历阈限之不足出洋相。投书为何不给周老大给周老二呢。被轿子喇叭刀笔吏日弄,三个词讲错,辩证法,先验论,形而上学——也是。辩证法就是学问法,争论、讨论法,就是辩清问明的方法。不是一分为二,不是否定的否定。先验论,先验,先于经历的经验,叫先知灵知吧——是存在的。即是你学习前的经验,未读书已有的经验,是超经历,是超学习,是先天生的。甚至是人认识前的经验,也是泛指的“人”认识还未形成前的先进先灵先知的东西。不可能吗?每个孩子,甚至每个生命都是这样(你看看动物世界,动物的知识智慧是生下地就有的)。至于形而上,形而上上,那是几千年前,老子都搞清楚了的东西,被我们老爷子搞糊涂了。(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老爷子糊涂了吗?没有。老爷子也是先进,先知,英明级的。
……其实不是老爷子搞日哄了,是他身边的刀笔吏是四条汉子真理旦旦每日哄他,让他出糗的。周起应就是司马南。我这又是给自己找骂了。——说老人家老爷子未全知全能也对,说被洋“真理”日哄了更切。

看了谁说了什么“道法语言”我想哭。这是华夏子孙文明传人吗?先验论都到先语言论、先真理论了。语言、汉语都被亵渎了。
难怪陈丹青要骂外语,其实是骂洋哲学作祟教育,木马文化,祸害孩子啊。“救救孩子”!救救教育吧!!
(四位朋友——@过路的鱼@论金@ …………@战斗鸡……于诸位一并请教“辩证”。)
才华的朋友,我也不知道“道”什么意思,《老子》“道”字什么意思。再不需要讨论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3 15:25
所以今人的做学问,今人的做讲课,今人的做真理,好可怜呐。还戴洋表三块表呢,不要脸呢。
==========
你以后能不能把对应人写出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对号入座的。比如我就一脸懵,不晓得你在表达什么,是针对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什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3 15:29
浑浑噩噩看完了。感觉你的文字,多沉浸在这类,没有什么突破?既然是做学问,能不能纯粹做学问,不太多牵扯现实的立场?你的性情不像是能辩论说理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3 15:37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23 15:45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3 15:29
浑浑噩噩看完了。感觉你的文字,多沉浸在这类,没有什么突破?既然是做学问,能不能纯粹做学问,不太多牵扯 ...

我和豆豆干仗?我和论金干仗?我和战斗鸡干仗?我和一楠干仗?我和多多干仗?
——这是不可能的。
我只是结合一点六星网的现实,其实主要是文化和教育现实,即社会学科方面,准确是精神、思想、文化,具体到教育,多做澄清。
也是老大赓续传统,吸取营养,寻找生生新新,要正能量的意思。
做这一点,我还瞻前顾后,胆小,“不给自己找麻烦”。
懂了吧?谢谢豆豆支持、交流。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3 16:32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3 15:37
我和豆豆干仗?我和论金干仗?我和战斗鸡干仗?我和一楠干仗?我和多多干仗?
——这是不可能的。
我只 ...

你想多了。我不是说你干架。是说,讨论这类话题,不如做学问有意思。而且这类话题,容易引发干架事件,你又不是特别适合说理的~我是好心建议,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3 16:3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3 16:32
你想多了。我不是说你干架。是说,讨论这类话题,不如做学问有意思。而且这类话题,容易引发干架事件,你 ...

懂了。谢谢豆豆,谢谢版主。
补充一句,“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常态,后来居上,年轻人居上是常态。我没有学什么荀子、韩愈的居高临下。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29
林老是这样的,人家不喜欢你提名字,不想跟你一个圈子,你再提我觉得就不符合道了。
这篇换个题目去掉不喜欢你提的网友名字发,有兴趣的该来交流就来了,没兴趣的你请也请不来啊!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3 18:52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3 18:29
林老是这样的,人家不喜欢你提名字,不想跟你一个圈子,你再提我觉得就不符合道了。
这篇换个题目去掉不喜 ...

可以考虑。谢谢意见。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1-23 19:34
我谈经典比较纯粹。
原文,析义,就可以了。
当然,意义的前后延伸,拓展,是必要的。集中一点更好。
写得太散就不知道主要想表达什么。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3 21:01
论金 发表于 2023-11-23 19:34
我谈经典比较纯粹。
原文,析义,就可以了。
当然,意义的前后延伸,拓展,是必要的。集中一点更好。

谢谢交流。各有读法也行。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4 14:59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24 15:01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3-11-23 19:34
我谈经典比较纯粹。
原文,析义,就可以了。
当然,意义的前后延伸,拓展,是必要的。集中一点更好。

再回,你是对的。
始于疏通词章,继之把握框架,最后才主旨大义。
谢谢交流。


二、《老子》为什么从“道”和“名”开始

【要点】从定义“道”和“名”开启揭示“道”的三个层次:道在、悟道、名道

要问《老子》为什么从道和名开始。即《老子》讲道,为什么从道和名开始呢?肯定是你没有名,没有辞,没有话说,没有传道——怎么叫人闻道,知道,明道。
但如何置辞,用什么辞,能说道,能说明道,老子还是犹疑踌躇,惶惑有之。什么辞(名),说什么道,惶惑有之。辞之达意道,不达意,达意多少,达意深浅,惶惑有之。也就是道可道名可名……的意思。
“老子不做真理”是肯定的。老子不是做真理,不是启蒙。是先知知后知,是先觉觉后觉,是先进进后进。具体说是关人不是不放行吗?要他名,要他的道,要他名道说道,他是不说不行。
老子:我好话在先,我说了的话你懂不懂等于没有说,我说了的道你之与不知等于没有道。“非常名”“非常道”者也。

《老子》开篇就通过道和名揭示道的三个层次。
1)道在
道是自在,是客观存在。
人知道不,言说道不,进步说有没有你有没有人——“道”他都在。
2)悟道
人们领悟道。即从感觉,深度感觉,领会理解打通,玄远走形而上,肯定不同。
3)名道
最后才是名道,言说道。既然接受感觉理解领悟打通有不到。名道,说道,更是如斯。你理解的道,你言说的道,你告诉人家的道,会是真的道吗?会吗?我还不信呢。故道可道者,非常道、非恒道也。绝对的道,绝对真理,“人”是没有的。
还有,你领悟了尚不能言说;找不到话说;有言又忘言到底难说……不也是常态吗?
还还有,“道”悠忽,倏忽,恍惚,你怎么用确定的言辞说……这是大师们讲课常常笑一笑,眨巴眨巴眼,也在晓谕什么你。你懂了吗?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1-24 15:13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4 14:59
再回,你是对的。
始于疏通词章,继之把握框架,最后才主旨大义。
谢谢交流。

所有人都犯一样的错误,认为道不可道。老子明明说道可道。
道可道,和石头可道,是一样的道理。
言说不是对象本身。
言说(道)只是信息传播的中介,好比你说“药”(这个词)不是药(本身)一样,都是废话。

谈论这些东西都是隔靴搔痒。

谈道和你谈药,是一样的。你能说出几分“药”理呢?对道的认识,你能说出几分“道”理呢?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4 15:20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24 15:22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3-11-24 15:13
所有人都犯一样的错误,认为道不可道。老子明明说道可道。
道可道,和石头可道,是一样的道理。
言说不 ...

这里你完全是对的。老子的道,孟子的道,韩愈的道,本来就不是一个东西。匠人要的道不定是术,天文历法要的道是星宿,怎么能和医生的道,厨师的道,同辞同质呢?
——你是对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4 15:33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3 18:29
林老是这样的,人家不喜欢你提名字,不想跟你一个圈子,你再提我觉得就不符合道了。
这篇换个题目去掉不喜 ...

遵旨,改了。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4 16:07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4 15:33
遵旨,改了。

要是能听话,你就珍爱坛生远离论金吧。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4 16:08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4 16:07
要是能听话,你就珍爱坛生远离论金吧。

谢谢。不复。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09:42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25 09:44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3-11-24 15:13
所有人都犯一样的错误,认为道不可道。老子明明说道可道。
道可道,和石头可道,是一样的道理。
言说不 ...


谢谢论金兄交流的意见。谢谢你的意见。
继续欢迎批评。
还是说过于凿实不好,没有追溯原本和自己独到不好。


三、道器之器:天物人物新赋义

今次说“道”和“器”。

鸡和鸭说话。夏虫不可语冰。怎么可能。
莫说“道”,连人的语言、文明、所谓真言真书真理……都是可以领悟接受,敲打批评,听信实践的。……有能言又有莫言,是肯定的……是,也一定也是——许多糊涂荒唐错谬,也是正义(正意)真正的正义,有不言有言说不了的。

有三组词可以一起理解,形而上形而下;道和器;天物和人物。用以帮忙大家梳理、廓清《老子》的思路和中心词。

1)形而上、形而下
有形体,面目,可以目击,感触,指陈,进而放大升级感官,更可以目击听闻指陈接受实在的人物世界,即形而下。
六书的象形是形而下,指事亦是。会意,形声,就已经走形而上了。申和神,火、主和炬到昭和照,就是更多形而上了。就是在人接受,进而领悟和表达,已经做抽象概括了。说是玄乎悠远,是内在精神,却是可以界定涵意的。同声同频同鸣(共鸣)的形而上,到底和同情同心同德不同。后者更形而上上。
讲“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其实很笼统。领悟把握难。还不说廓清。

2)道和器
“道”是内在是本质是精神是抽象概括后的东西。不单指规侓联系天则人法的。再分还有看语境动词名词不同,看对象看阈限看抽象层序殊异。臆,意,义,都是同源词,后者更恍惚走玄走抽象。
“道”作路讲是形而下的。“十成生活九成路”,原始人、古人总在路上。由走到做,是生命进步、进化。走要路就是“道”;做要法术,也叫“道”。前后赋义当然不同,后者无形。理玉,到理人,到理天下,更是不同。孔子理六经,做存亡继绝,继先王开未来讲王道,更更不同。孔子法先王老子法天则皆是形而上。
“道”和“器”也就有了狭隘和宽泛的不同。说人不成器,人成大器,就是拿人比照物。也因此“器”和“物”还有具体确实可指和泛泛类属可名的不同。

3)天物和人物
“器”还可以再分。
天生的东西,即天物。
人为的东西,叫人物。
这就是我要的二词赋义。天和人做偏义限制语素用。
还有反转和简略取代,是说“天工开物”这个词。就是人工夺天工做天工,造出优美臻至的人造作品叫器物。
所以这里的赋义是,天生的东西叫天物;人造的东西叫人物。不要把“形而下曰器”理解狭窄了,不要理解凿斤死死的。
让人类进化做“人”,进而做文明的,当然是人物,不是天物。天物是自然物是自然资源是天生的。人造的工具,产品才是人物。人物,即人工产品——才反映人类夊明和社会进步。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0:11
@金豆豆 延请豆豆批评讨论。尤其“纯学术”不?欢迎批评。
原来发的“关天茶舍”。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3-11-25 10:49

连词用得一塌糊涂,读不通顺,也就看不明白。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0:56
鱼小溅 发表于 2023-11-25 10:49
连词用得一塌糊涂,读不通顺,也就看不明白。

谢谢。先读一下王力《古代汉语》。就好读的。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3-11-25 11:02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5 10:56
谢谢。先读一下王力《古代汉语》。就好读的。



古汉语更是讲究篇章连贯,语句通顺,连词之间是有逻辑承接的。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3-11-25 11:08


我喜欢《老子》,当然是他的“道”讲的好。几千年华夏文明史,有不可逾越的几本书。首推老子。所以我读错了,也不要紧;所以我只是在书里面找到了我要的东西,我也不感到羞愧。“


这里的所以、也、是怎么回事?~

给你改一下,包括标点:


我喜欢《老子》,当然是他的“道”讲的好。几千年华夏文明史,有不可逾越的几本书,首推老子。即使我读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我在书里面找到了我要的东西,我就不必感到羞愧。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1:11
鱼小溅 发表于 2023-11-25 11:08

我喜欢《老子》,当然是他的“道”讲的好。几千年华夏文明史,有不可逾越的几本书。首推老子。所以我 ...

谢谢语文老师。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3-11-25 11:13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5 11:11
谢谢语文老师。



不用谢。实在看不下去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5 11:40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5 10:11
@金豆豆 延请豆豆批评讨论。尤其“纯学术”不?欢迎批评。
原来发的“关天茶舍”。

来了。我先看看啊!论金也是个爱读书的,你俩若能深入细致交流,应该比跟我交流更有裨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5 11:41
鱼小溅 发表于 2023-11-25 11:08

我喜欢《老子》,当然是他的“道”讲的好。几千年华夏文明史,有不可逾越的几本书。首推老子。所以我 ...

哈。你把我逗笑了,小溅。。。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1:53
鱼小溅 发表于 2023-11-25 11:13
不用谢。实在看不下去了。

不送。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1:5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5 11:40
来了。我先看看啊!论金也是个爱读书的,你俩若能深入细致交流,应该比跟我交流更有裨益。。。

谢谢版主光临。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3-11-25 12:01
鱼小溅 发表于 2023-11-25 10:49
连词用得一塌糊涂,读不通顺,也就看不明白。

哈哈哈、赞!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2:08
投入 发表于 2023-11-25 12:01
哈哈哈、赞!

也是谢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5 14:41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4 14:59
再回,你是对的。
始于疏通词章,继之把握框架,最后才主旨大义。
谢谢交流。

道,是说给懂道的人。而懂道之人,甚至不需要说。类似:佛拈花,迦叶微笑。设若俗世之人,你便是费尽唇舌,他也未必知道,悟道,那又何须费尽唇舌呢?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7:1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5 14:41
道,是说给懂道的人。而懂道之人,甚至不需要说。类似:佛拈花,迦叶微笑。设若俗世之人,你便是费尽唇舌 ...

豆豆“得道”高人。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5 17:35
谢谢柳警。是记得李文亮是武汉大学。同济是记错是马马虎虎推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6 09:56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26 09:58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5 11:40
来了。我先看看啊!论金也是个爱读书的,你俩若能深入细致交流,应该比跟我交流更有裨益。。。



四 老子“道法自然”:道法何来,由来有自,然而已然

中心词其三,道和法。

先说说古人治经的几个方法,也是今人还用的——

“注疏”,即文字梳理,阐发意义,扫除文字障碍,其实还包括句读(断句),古简古卷没有标点。订讹,修正什么的。做注疏可以有益自己,又帮助别人。
还有“传释”,用人物用事略用更通俗事实用通俗说辞,注脚经义。例子,有《左传》注释《春秋》。旁通,讲经的和尚讲座的大师,现场常用“现身说法”。
至于“心得”,即自己思考所得,真是、就是——心神做天马行空,从经典里抓获什么掠取什么,告知你什么。当然这样子多少是经典多少是自己,天知人知自己知道。比如《论语心得》。
其实治经原经,治古从古,发圣不惮羞愧于圣。发挥过了当然也不好。但真有所得,新得,我真有所得,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了我得了。我自己赞成要路子,要有路子,正路子、野路子无妨。还是说自到、自得重要。

今次说说“道法自然”。就是天道人法由来有自,然而已然。(道法这里并列也是互文,天之道法,人之道法。)
这里说的“道法”:不是老庄发现的,孔孟阐明的,申韩制订的;他是一种自然存在,先验存在,先于语言的存在。
他自在,他已然。他之自在之已然,跟人、跟人发现,跟人言说,跟人说对说错——有关系吗?肯定没有关系。
人之于地,地之于天,天地日月之于宇宙,他的关系、规律、本质、关键,跟你看到不,理解不,言说表达不……没有关系。没有人,没有人的语言,没有人用语言说道讲法,天道天法就不存在了吗?

但我这里还是倾向于收窄:把“道”归属于天,把“法”领属于人。“道法”即天道人法。
“道法”即是天道人法,没有说不能互文讲。则天道更多道自在,人法许多人为了。
而人类的文化、文明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为、人创造、人制订是少不了的。怎么看?
只是老子是反对繁科缛律的。后来“法律”一块,是被强化了,发展了。而多少合理性必要性,可以说老子是怀疑的,甚至是先知是预见后来走极端的,也就是不赞成的。
老子还非常赞成“人法”向“天道”看齐。尊重先人传统,植根现实,有生长生新,更多自然而然。这样的想法这样子认识,会是反动、腐朽的吗。
孔老圣人。老子跟后来的孔子一样懂得人,懂得道法,懂得人类的长治久安,即人如何立法,如何循道法,而长治久安。
试想如果道法总在改变、改造、折腾、更新,甚至越来越繁缛……不确定,还总折腾在路上,不是个没完没了吗?(天和人都不会这样。)

这就是我说的《老子》第三组词,道和法。(前面是道和名,道和器。)
至于“道”可以有动词用法 ,“法”可以有动词用法,“道法”有完全抽象用法和具形具象意象用法,玄远更玄更远用法,形而上形而上上用法,就不用说了。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6 12:41
其实三维是一个空间体系。而且是地球“重力环境”的,而且没有讨论这个空间的空间弯曲,引力和多钟力的作用。
四维已经不是一个空间了。他 只能在原来的三维空间,加进时间一维做四维,来理解了。那么他是另外一种空间,和前一个空间不同(时空空间)。而且假定我们的宇宙是爆炸的产物是还在膨胀,那么空间弯曲、虫洞,异度空间都是可以考量的。
至于第五维是不是在精神、臆念方面展开。我基本是否定的。人,人类是上帝还差不多。只是根本不是。
第六,第七维怎么回事,还是放一放吧。
——还不是实验和观察不能完成。人的智力、想象都不够用。
@论金 @战斗鸡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11-26 12:55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6 12:41
其实三维是一个空间体系。而且是地球“重力环境”的,而且没有讨论这个空间的空间弯曲,引力和多钟力的作用 ...

人的精神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难讲。因为它也可以做功。参考意念对身体状态的影响。
比如,在禅定状态,人受伤是不知道痛的,这可以检验,并非猜测。心流状态的人不知饿不知痛,不知时间与环境。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6 13:01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11-26 12:55
人的精神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难讲。因为它也可以做功。参考意念对身体状态的影响。
比如,在禅定状 ...

谢谢你的交流。在特定的场里,比如赛马,赛球,比如这次以哈冲突,多数人、强人意志还是影响“场”发展变化。但这依然不能证明这里有5维空间。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11-26 13:06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3-11-26 13:09 编辑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26 13:01
谢谢你的交流。在特定的场里,比如赛马,赛球,比如这次以哈冲突,多数人、强人意志还是影响“场”发展变 ...


第五维是否存在,是物理学家的事。
禅定或心流的存在,只是说明人在活着时,有走出四维的状态。此时换了一套认知方式,人的身体五感也处于特殊状态。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6 18:51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11-26 13:06
第五维是否存在,是物理学家的事。
禅定或心流的存在,只是说明人在活着时,有走出四维的状态。此时换 ...

如果人的认知有个范围,即精神空间,这样讲一点点道理。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26 22:1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3 16:32
你想多了。我不是说你干架。是说,讨论这类话题,不如做学问有意思。而且这类话题,容易引发干架事件,你 ...

如果人的精神,人的“意识流”,可以给宇宙另开一维空间。地球都会感到骄傲,感到不可思议。“人”是地球人呢。
再说在“人”的精神和意识里展开一个空间维度,可能吗?“人”的生命还有几十年,有的原生细胞生命很短,那里怎么展开?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30 03:39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30 03:50 编辑

《老子》五读之五:叫“通德经”是错读
文字/春江水


1)
这里我要说《老子》叫“道经”是言归正义。叫道德经有参差错讹不好。叫“德经”绝对不行。
反本原流,植现怀远。说物尽性能,人得道行,也不尽是物的用,不尽是人的事。其完成也是天工,人物,道德(道得)。

2)
得德是同源词。
功不成于工,德不见于得,那是笑话。
就说德吧,隐匿的脏物叫德吗,收谷食谷养羊杀羊叫德吗,市井回来你“有”(说文手提一块肉)我也“有”叫德吗?大功广树堂皇叫德。
理学家讲错曹娥投江没命了叫德吗?郭臣孝父埋儿了叫德吗?童话王子眼珠子都送人了叫德吗?秦始皇书焚了儒坑了天下丢了叫德?
那不是成是败。那不是得是失。何德之有。

3)
怎么理解“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可以加强对“德是得”旳正确理解。
天地相对,天行地势相对,是大阳大阴。
“天行”取形而上,精神勃发健康上扬。“地势”取形而下,开阔广远(大地还不开阔广远吗?)物产丰饶。物得功德其成其大成也。
斯是正解。也是佐证。
申,伸,坤,抻是同源词。辨析,申是古字,伸是今字。辨析,坤曰地,抻曰人。

4)
进而理解好0和1,理解好有和无,理解好器和道,理解好道法自然,天地人和。
0和1是转换的,和现代数码技术是相通的。不只见太极图。太极无极。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器物学问是关于形而下的。道行物理人心人性是形而上的。
道法自然,是天地自然,道行自然,物理人性尽都自然。天地生生之德,钟灵毓秀,才有人的智与能,功与德,文明与生生不息。以是人设都是天设,大道都是天行,人功都是天德。

5)
所以王道是人道亦是天道。
与道成德的事,不尽在人,不尽在我。也不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与不成,你怎么苦其心志,头破血流,献祭牺牲,都没有用。
万生万物的秩序,全景,演绎,历史,道行,会是生物人物,会是人类文明自己的吗?笑话。
就是我对你说了,也是言不尽意。你还是恍兮惚兮昏昏噩噩混混沌沌的。其为道。

6)
读古读本,读经正义,应该是 读书常识。
《老子》叫“道德经”,而所谓“德”也甚至更多是所谓儒家的伪善德,释家的轮回空,应该是受儒学、佛学的影响。现在有秦汉的古本 在 ,应该是好反本归元的。
只是源流、传播影响,明清和新文化都做了自己要的解读,加载、混杂、植木马是一定有的。梳理、澄清、杀毒也就是必须的。

谢谢大家。@论金 @金豆豆 @周一楠 @刘庄主 @过路的鱼 @绝对不主流 @战斗鸡 @投入……
终于作个结。还是自己笨拙浅薄和懒散,才拖到今日。谢谢大家。也真 的还是谢谢段子和关天茶舍、黄金时代诸版主。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30 03:41
“老子五读”附录——

得德是同源词(字)说点什么
文字/春江水

王力是上一辈学人,有建树的学人,是不用说的。我喜欢他的汉字“同源派生”说。理解这一点,可读王力《古代汉语》,王力《同源词典》。

比如他讲张和掌,卷和拳,字音是表意的,他们都是同源词。还对比解释道“张手为掌,卷手为拳”(现在普通话语音另一回事)。这里两点:(1)形声字的声旁是表意的;(2)汉字大量的同音字,实际上是“同源派生”,丰富语汇且方便理解。

所以我说“得”“德”是同源词。
追究探原古文——
“得”的古字就是去掉双人旁的右半部分。就是手持、手抓——一个水贝什么。“得”是后取的今体字。至于双人旁是“行(四通八达的路)”的意思。
“德”则复杂些,是“行”中间一个“目”(平放),一个向上或者正立的符号。应该是“大路街衢你得了什么大家看了得”。“眼目向上”也可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后来又加了“心”,再后来“心”又加了一横,成为现在看到的样子“德”。这已经是五书到行楷了。

放大了说“德得”是同源字,他和“摄,获,折”都是准同源词。都是入声字,仄声字,古音应该是同韵的。
文字派生流变不是孤立的,肯定和文化取向有关。尤其儒家讲“五德”仁义礼智信,德字义上行褒取,把私心小心用一横压到一点,或说要端平,是太正确了。甚至把《老子》是天人“道”经,加个“德”字。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30 21:4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5 14:41
道,是说给懂道的人。而懂道之人,甚至不需要说。类似:佛拈花,迦叶微笑。设若俗世之人,你便是费尽唇舌 ...

第五读之出点新意,我是捉的“德”字。
后儒,尤其理学,更有新文化诸君,是真的败坏和亵渎了《老子》。
——真要表达这个意思,却是很艰难。
直露了是现实禁区;浅显了又做成鬼谷子;花哨了跟余秋雨就没有区别。
是以很难。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