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养心,莫欺于寡欲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11-29 16:17
标题: 养心,莫欺于寡欲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伊川先生立之为教条。濂溪先生推至形而上学。三子却不明确说明什么是寡欲,令愚鲁如我者不知何从。


❶寡欲,用词不准

考索论语,记起有一则教案学记,曰:原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原宪问先生“耻辱”义。
孔子说:“国政清明,可食官禄;国政混乱,还食官禄就是耻辱。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与贪婪不见于行事,可称为仁吗?
孔子说:“可谓‘行难’,难讲是不是‘仁’。

这则教案里提及“欲”:“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注意其用词,“欲不行焉”,不是“寡欲”,不是“无欲”。大大方方承认有欲在身在心,不见行于事,即“为难矣”,至若寡之以至于无,岂非难于上青天?


❷寡欲,标准不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里这一则学案,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給出不同的答案,因为子路和冉有有不同的个性,所以不一样的教诲。这就是因材施教。伊川先生说“寡欲”,不知说的是誰,不分具体对象而空说教条,不可行。

近思录里明道先生曰:“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义理所得渐多,则自然知得客气消散得渐少。消尽者是大贤。”所谓客气,即论语里原宪所谓“克,伐,怨,欲”。说起客气,明道先生的用词是“消长”,义理与客气常相胜,义理与客气此消彼长,客气有多有少是相对于义理而言的状态,不像他亲兄弟伊川先生只知说“寡”而不知相对于什么而言寡。

近思录里讲视听言动:“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爲太柔太弱。至於瞻視亦有節。視有上下,視高則氣高,視下則心柔。”瞻視亦有節,这是有标准的:“故視國君者,不離紳帶之中。”与国君对话,眼睛看着国君腰带,不離紳帶之中也。

接着讲若没有标准就会翻覆无常:“己之敬傲,必見於視。所以欲下其視者,欲柔其心也。柔其心,則聽言敬且信。人之有朋友不爲燕安,所以輔佐其仁。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與,拍肩執袂以爲氣合,一言不合,怒氣相加。”

寡欲,亦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之类,很容易翻覆。




《论语·乡党》: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孔子多欲乎?寡欲乎?合乎国礼,合乎乡俗,合乎自己的饮食卫生,有此食欲皆称为美,何必寡之,何必寡之以至于无?




故曰:养心,莫欺于寡欲。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3-11-29 16:25
嗯,等无蕊兄接招。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3-11-29 16:30
养生丸 发表于 2023-11-29 16:25
嗯,等无蕊兄接招。

为啥你不接招?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3-11-29 16:35
有期啊 发表于 2023-11-29 16:30
为啥你不接招?

我哪儿懂呀{:4_132:}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3-11-29 18:07
我也接不了,也说不明白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3-11-29 18:35
我在想,是不是能从这些名人名言里梳理出通俗易懂的一些理论,可是成了理论依谁的言论做基准又是一个大问题。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11-30 07:30
薄荷味 发表于 2023-11-29 18:35
我在想,是不是能从这些名人名言里梳理出通俗易懂的一些理论,可是成了理论依谁的言论做基准又是一个大问题 ...








文王作《周易》,周公制周礼,周采集《诗经》《乐经》,上代保存《尚书》,鲁有《春秋》。

孔子编诗,传易,定春秋,复礼

孟子私淑孔子

荀子以儒家为宗,兼采道家和法家

朱晦庵定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大学是中庸的一章,单独成书;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写的,融入道家哲学。

近思录,是朱晦庵编辑宋朝理学的简读本,主要是程明道,程伊川,周濂溪,张横渠的语录。伊川和明道是亲兄弟,张横渠与二程是表兄弟,周子是程家的师父。

明道走心学的路子。心学创始于颜回,庄子推崇颜回,光大心学,后继者是宋朝程明道,陆象山,杨慈湖,明朝王阳明

周濂溪把道家融入儒学

朱晦庵推重二程之学,他本人走程伊川的理学之路。

张横渠上继荀子,后来受王船山的推崇,成湘学一宗,曾涤生,毛润之,这是近现代中国史上的湘学。这一派主张 “为生民立命”。

孔子孟子朱子二程他们都是“为往圣继绝学”。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11-30 07:43
养生丸 发表于 2023-11-29 16:25
嗯,等无蕊兄接招。




他像颜回
很可能憋肚子里不吭声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3-11-30 10:01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30 07:43
他像颜回
很可能憋肚子里不吭声

是,别的不说,从不怀疑无蕊兄的人品。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3-11-30 10:50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1-30 07:30
文王作《周易》,周公制周礼,周采集《诗经》《乐经》,上代保存《尚书》,鲁有《春秋》。 ...

这一系列下来,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受用者众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3-11-30 16:14
这几系列高亮吧,这几天手机操作不容易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