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寄内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09
标题: 寄内
行途天涯远,风雪交加中。
人烟渐稀少,寄信无处托。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10
原文。寄内

孔平仲〔宋代〕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10
译文
我试着说说旅途中的风景,你才能知道与你分别后我的心情。
夕阳西坠暮色苍茫,路上行人稀少,乱山深处风雪迷蒙,凄清冷寂。

注释
寄内:寄给妻子的诗。内:内人,妻子。
别后心:分别后的心情。别,《说文》分解也,《玉篇》分别也,江淹《别赋》黯然销者,惟别而已矣。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10
创作背景
  公元1093年(宋元祐八年),哲宗开始亲政,因孔平仲属元祐党人,被贬知衡州,又贬惠州别驾。此诗应作于赴惠州途中,题为“寄内”,可知是寄给作者的妻子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10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于所写景色中表现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是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实处见虚,则实处皆虚。不说“心情”,而只说沿途风物,风物虽是早已客观存在,而行人此时此地之心头滋味却是个人所有。其深度和其浓度作者均未明言。且别情之浓,别情之乱,若一一说去,将不知费去几许笔墨,愈说得多,愈不能将此弥漫四野、飘忽怊怅之心情说全、说清,故将虚化实,使实处全虚,则更易感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按一般叙述方法,诗之顺序应为:“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今将句倒转,是作者独具匠心处。第一联为第二联作铺垫,第二联陡转,转折颇险而陡,因奇特而见警策,可谓能于险中求警;若按意思顺序来写,则是平铺直叙,而无跌宕之势。读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时,说出风雪乱山中之感受,及因此感受而思念家人之心情,虽流畅而失之浅淡。此则不同,读首联竟不知所云“别后心”究竟如何,读次联不仅可知“途中景色“,亦可于所写景色中感知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首联提出“途中景”,却全无一字说此“景”字,提出“别后心”,既不作心情之描述,又无形象以见意。而此诗却又转回头去接第一句去写“途中景”。如此安排,使读者自知景即心,心即景,与其写不易着笔之抽象心情,不如写引起此种情怀之实景,于实景中见到此极苦、极乱之心情。一如刘长卿之《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只着一“贫”字,使下联之实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实处全虚,一片苍茫凄寒之感,弥天而来,别人多少言语说不尽者,只以十字匀染出矣。孔平仲此诗的妙处也在于此。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11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06:11
欢迎赏评
作者: 怀璧其醉    时间: 2023-12-15 15:28
欣赏佳作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15:39
怀璧其醉 发表于 2023-12-15 15:28
欣赏佳作

欢迎怀璧
下午好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3-12-15 16:45
问好梨花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5 17:44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3-12-15 16:45
问好梨花

谢谢大猫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12-15 19:47
晚读!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6 07:17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12-15 19:47
晚读!

早上好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12-16 08:05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2-16 07:17
早上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2-16 09:19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12-16 08:05

周末愉快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