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养花至境 [打印本页]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0 17:00
标题: 养花至境
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4-1-10 17:07 编辑
从前上班时候,听师父说他在上班路上听见的两个人的对话,一个是城里人,一个是乡下人。城里人对乡下人说:难怪你们乡下人身板硬朗,我们才起床,你一趟城里都逛了回去了。乡下人回敬城里人:哪有你们城里人性命牢,各种种药水养出来的菜,鸡吃了都要吃死,就是吃不死你们城里人。说完,师父骂了一声娘,哈哈大笑起来。这不知是几年前的事了,如在目前。
每年清明,城里的亲戚会下来一次,吃饭的时候,母亲常指着桌上的菜说:吃吧,自家田里种的。城里人这才放心地吃起来。他们对蔬菜倒是更感兴趣的,连饭的香味也要夸讲一番。前些年,送他们走时,总要送些米呀腌菜呀让他们带去,不过这两年我家也是买粮吃了。
乡下人进了城,城里人下了乡,都是一样好玩的。城里什么没有呢,却要夸乡下人家的小菜,连碗里的饭也要夸夸,更莫说清明时节的田间气息了。
周作人在《瓜豆集》题记中抄了一段书,解释书名中瓜豆二字的由来。有一句云:今越人一切蔬菜瓜蓏之属,出自园丁,不经市儿之手,则其价较增,谓之杜园菜,以其土膏露气真味尚存也。
这土膏露气,城里人在城里确乎是吃不到的,交通再便捷也是没用的。超市里择好的,封了保鲜膜的菜,不知道已经经了多少人的手了,真味尚存几何。
然而蔬菜瓜蓏不是出自超市,不是出自菜贩子,也并非出自园丁,说到底,它们是出自地里的生灵。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得更妙些。大概意思是说:林中的各类果实从来也没有到过康科德镇,没有到过纽约城,火车是不能将它们运走的。他说:果子的最好的品质只是它外面的那层白霜。我对我的记性很怀疑,但这些话不是我能凭空想出来的。梭罗说:有时候,我会偷吃红松鼠和樫鸟吃了一半的果子,因为它们挑中的刺果,果实自然不会有错。梭罗这人真是有脑子,可是这吃了一半的果子也许是鸟兽们已经将最好的部分吃去了,剩在那儿不要吃的。这么看来,梭罗虽然吃到了林中最好的果子,却还是没有吃到这最好的果子的最好部分。
将梭罗的话再进一步,是否可以这样说:果子从来也没有到过人的手里,它一被采摘,它就不再是它自己了。
鸟儿就着枝头啄食,可是果子也不能到了它嘴里而仍然保持它在枝头时候的滋味。
知道果子的真味到十足地步的,还是结果子的树自己。
如此看来,那只在水仙开花时赏一赏水仙的人固然赏不到水仙,而水仙也并不只在我心里时才最美。水仙在它自己的心里才最美。哪一朵花又是我不走入它的心中就能赏得它的最美的呢。那摘花的手应该知道:花朵的美从来不曾离开枝头被人拈在指间。
养花的至境,应是开出一朵自己的花吧。
一月十日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4-1-10 17:15
所以,我们都是在强作解人。
焚香沐浴正襟危坐,无论论的哪家的道、论得多么好,都是强作解人。扛圣人之旗贩自家私货。
哈哈哈,这帖牛。我也不敢再解,怕无蕊兄偷偷笑我。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4-1-10 18:10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4-1-10 18:11 编辑
我也来做次学究玩玩:
”听师父说他在上班路上听见的两个人的对话“,第一个“听”和俩“的”字,都可以去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8:12
起笔对话段,把我笑得不要不要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8:14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0 18:16 编辑
蓏、樫——等会我翻翻字典再来。。。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8:18
能解,也是无限接近了。总比不解,还笑话他人花心思解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8:18
能解,也是无限接近了。总比不解,还笑话他人花心思解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8:21
天生地养的,谁又知其真滋味儿?其实不独天生地养的,万物皆可如此推论。你眼里的我,何曾是我?便是我眼里的我,又何尝是我?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4-1-10 18:59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1-10 18:10
我也来做次学究玩玩:
”听师父说他在上班路上听见的两个人的对话“,第一个“听”和俩“的”字,都可以去 ...
被公教授传染了,哈哈。
临屏写字,特别手机屏小时,哪里会逐字逐词慢悠悠。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4-1-10 19:0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0 18:18
能解,也是无限接近了。总比不解,还笑话他人花心思解好。。。
主要是怕解歪了,贻笑大方。
作者: 梧桐花开 时间: 2024-1-10 19:54
基因的差异,每个人吃到的滋味,嗅到的香味会有差异,如果再加上人生的经历,那就更加千差万别。养花的至境是无论开出什么样的花,都是欢喜的。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4-1-10 20:07
这类文章,一点不耐烦读完。终于放弃再读。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4-1-10 20:08
或者说放弃学习的机会。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法强迫自己。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08:05
辛苦一年了,何不勉励自己吃一回细糠:)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08:07
只要花能亲切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08:10
高深莫测,莫测高深,这还是生物老师吗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08:12
宕开一笔,远远写来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08:18
其实每个人的长成皆是自己去完成,有人指点,也要自己能判断,有人扶持,也要自己能接纳。被人跑马,被人灌输,也要自己能愚蠢懒惰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1 08:26
故意卖弄一下。跟天生地养的套个近乎——生物学老师的职业本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1 08:27
我跟你相反。这类文字,我更偏爱些。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1 08:28
确乎如此。设若自我不坚定,必然初心难守,始终也难得。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11 10:05
贪吃丧志。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0:06
不吃成仙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0:18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4-1-11 10:22 编辑
好看。。
所以什么观点,一旦形成,落在笔下,就有误导的可能。
但生活是具体的,必须说明白的时候多。
只好成了太极。太极有一黑一白阴阳鱼。
太极也不是禅宗的目的地,禅宗一亦不立。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11 10:20
无蕊 发表于 2024-1-11 10:06
不吃成仙
草莓,确实是林地边上的野草莓好吃,小指甲盖那么大,香的不像话。找到就是一大片,一个人能坐那儿吃一上午。木耳,也是雨后新摘的好吃,水里涮涮,直接生吃就行。可惜那时没好的酱油和瓦萨比。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1 10:22
切,老古董。----不是你自己鼓励楼主,写散文的么?--哈哈哈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0:26
螃蟹竟是森林里长大的孩子?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0:27
莫看,合上眼,开一朵自己的花吧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11 10:3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1-11 10:32 编辑
但追求食物的原生也不值得提倡,且不说能不能喂饱80亿人,原生食物的品质如果真有那么好,古人平均寿命就不会那么短了……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0:33
淡墨给的建议,就是这样。虽然他是反禅宗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1 10:35
看了沙发上的回复,我倒是不敢回复了。得再想想……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1 10:38
天然的好是好,只是可能有的人不认得、不会吃、不敢吃,所以还需要有人介绍、有人加工、有人推荐
我解读的到位不到位呢?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0:43
有什么可推荐的,按佛家观点,都是妄念。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0:44
古人寿命短是食物里没有科技与狠活?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1 10:47
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推荐,但不能说所有的人都不需要推荐,发展、影响、熏陶、普及都是现代文明的需要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11 10:48
无蕊 发表于 2024-1-11 10:26
螃蟹竟是森林里长大的孩子?
当然了,出门十步就是真正的大森林,本人最开始的那部分童年就是在森林里度过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0:51
佛家认为:有念皆妄,无念为宗。
人的一切知见,都是经历塑造,不是真相。
在认知出现突变跃深的时候,往往是无念、没有知见时。
比如:悟。
悟不是仅小说里写的东东,比如某个武术人士突然开挂,进入一种提升状态,现实中,这种境况完全可能发生。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0:56
人只能从自己的地位出发,自己拧巴,世界就拧巴,自己顺了,世界就顺了,自己开一朵花,才理解世上一切的花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1:01
如果非要举一个实例:
可试着让自己无念。哪怕一秒钟。
但人是清醒的。只要有那么一瞬,就可以恢复身体和心理的疲劳。比充电还快。
佛学圈的人说,有修行者长达几十年不睡觉。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1 11:25
人猿泰山、鳄鱼邓迪。----哈哈哈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11 11:26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1-11 11:33 编辑
自然是丛林,城市也是丛林。在超市的玲琅满目里,找自己要吃的零食,心动的饮品,和林子里找草莓,榛子,采蘑菇其实没啥本质区别。林子里有可爱的动物,但城市也有美丽的小妞呀……
之所以感觉不同——大自然比城市更让人身心愉悦,除空气质量更好些之外,主要是心态不一样。人们在城市里生活得太久了,腻了。那种新鲜感,新奇感没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11 11:3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1-11 12:32 编辑
其实你也可以用《瓦尔登湖》之眼来看城市的。
在冬日的暖阳下,放松肩膀,空开两手,调整好步伐,呼吸,感受脚掌和脚跟先后着地的顺序,张大五官,密切观察体验周围的细微变化。把自己当成一只在林子里,自由自在,溜溜达达,随时准备猎食的大猫……
心远地自偏。你有好奇心,啥地方就都十分新奇有趣,你觉得在路上;无论在哪儿都像是旅行。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1 11:33
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发现和分享吧,全靠自己开花,恐怕看不见满园春色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1 11:36
不懂佛不懂念,不敢妄言。
朴素的认知就是不认同这句“人的一切知见,都是经历塑造,不是真相。”
如果人类发现不了真相,那何来真相?
又有谁来判断是不是真相?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2:00
不擦亮眼睛,对不起满园春色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4-1-11 12:03
你有大森林里的心态,城市里长大的人们没有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2:32
所以不以固定知见为对。才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才有禅宗说一亦不立。
人认识不了真相。认识到的是自己生活或者科学范围内的经验。这些东西,一旦条件变了,可以被推翻。
为什么可以判断不是真相?因为,可以被推翻。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1 12:36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4-1-11 12:41 编辑
【朴素的认知就是不认同这句“人的一切知见,都是经历塑造,不是真相。”】
我说的不是认知的对错,说的思维方式。思维之外,还有别的认知方式。
但一写就成了“人的一切知见,都是经历塑造,不是真相。”,然后就误导了你。
认知在一定范围内,当然承认有合理性。
某种意义上,认知提升,就是不停地否定自己。也就是认识到自己是被塑造的,不是本来的样子。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1 15:20
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13 09:35
知音 发表于 2024-1-11 15:20
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
不玄啊~我都看到你好几次用暗示的方式避免战火。我觉得这个就是。因为一说明白,那就错了,虽然理上不能说错,但会引起更大战火。
作者: 遇见未来 时间: 2024-1-13 09:45
最近在抖音经常刷到茅山道姑那气质。看了都觉得是个仙子下凡。
有人问,如何泡道姑。
我说。你得懂奇门遁甲。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