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一个虚构的小故事:关于教育,父亲与十几岁儿子的对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4-1-13 11:05
标题: 一个虚构的小故事:关于教育,父亲与十几岁儿子的对话。
父亲:儿子,你觉得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根本性目的是什么?
儿子:当然是为了学习知识啊。
父亲:那么,是学习真知识还是学习假知识?
儿子:知识还有真假吗?
父亲:当然有。
儿子:那怎样分辨清楚哪些是真知识,哪些假知识?
父亲: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我们不能简单的直接下结论说哪些知识是真知识,哪些知识是假知识。我们应该从知识的起源开始探究。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问题。
(1)        知识的起源。
(2)        你所获取的知识的信息来源是什么?或者说某种知识是以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进入到你的记忆里面来的。
关于(1),也就是知识的起源,它应该是来自于我们的经验,这个问题,虽然历史上的学者的看法不一致,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知识由先天结构与经验知识两方面因素共同形成。
关于(2),你就要认真的探究了,你所接受的教育的知识,它们都是未经过你本人的认真的、独立的思考的。它们只是被公众教育体系所“公认的”知识,我称之为“习惯性的知识”。
这种“习惯性的知识”,如果是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眼睛里面,只能称它们为”经验知识“。所以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也就是说,在你还未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之前,你不能简单的认为你所接受的知识,全部都是“真知识”,你最好把它们称之为“待定的、可能是真的、知识”。
儿子:那如果按照爸爸你这样说,我们在学校里面所接受的教育,变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
父亲: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这么一回事。如果一家学校的教育,不能够教会你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能够在教授“习惯性知识“的过程中,教会你学会质疑的思考习惯,这种教育,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劝说你在接受完初中教育之后,就有必要辍学,准备开始“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原因。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4-1-13 11:51
先沙发。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1-13 12:56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1-13 11:51
先沙发。

涉段子我一般不沾边。
教育的事,总是加持的事。加持好不好,看是不是加了,加成功了。
我不跟郑强,不跟金灿荣……谁也不跟。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4-1-13 14:16
片面了。知识有思想认知层面的,也有技术技巧层面的。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3 14:44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1-13 14:16
片面了。知识有思想认知层面的,也有技术技巧层面的。

知识有思想认知层面的,
也有技术技巧层面的。
-------------------
赞!

死记硬背、基本功,---还是、必须的。呵呵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4-1-13 16: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