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1 15:28
标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故乡千里外,一舟载归程,飘流顺江浪花卷。山侧猿啼,半空雕盘,隐约寺磬。晚泊饮酒醉,愁涌又长啸。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1 15:28
原文。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元代〕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1 15:28
译文
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帆船也要行驶数天。独自倚靠在篷窗叹息,生来是漂泊的命。城头上响起报时的鼓声,江心的波涛澎湃作声,山顶寺庙里传来钟声。一声声归梦难成,三处声音三处愁,愁与愁一一相并。

注释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飘泊:流离无定。
三处愁相并:三处,指城头,江心和山顶。钟鼓之声容易引起人们光阴蹉跎之感。浪声容易使人联想起险恶的仕途人间:“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1 15:29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具体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作者乘舟离乡背井经过数日的旅途辛苦,夜泊京口有所感而作。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1 15:29
赏析

  这首小令前三句点明主旨,分别从空间和时间,极言家乡路途遥远。中间三句皆是作者的眼前之景,无不映照着他那颗伤感的旅人之心。最后两句写各种声音交织一起化作离愁,致使作者一夜无眠。全曲缠绵悱恻,呜咽低回,读来令人哀愁如缕,感叹不已。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小令开篇即直写故乡的遥远和行旅的孤寂,从而引出第三句“倚篷窗自叹飘泊命”的深沉喟叹,“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表面上全是写景,然一片孤寂烦闷之情,却寓于这“鼓声”、“浪声”、“钟声”之中。这是一种以动写静的手法,独自一人在孤舟之中,又是夜深的江上,孤独寂寞之情是可想而知的。静极时,便越发显得这“鼓声”、“浪声”、“钟声”的响亮。反过来,这声音也越发显得夜深江上的寂静。此情此景搅起了游子的无限身世之感与思乡之情,以至再也按捺不住这一腔愁绪,便冲口而出“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全篇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渲染寂寞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失意惆怅的情怀。四、五、六三句,语气平淡而意蕴隽永。“城头鼓声”,暗示时光流逝,使人易生光阴蹉跎的感慨,“江心浪声”,象征人生旅途的险恶,使人感发“世途风波恶,人间行路难”的浩叹;“山顶钟声”,则显然和唐代诗人张继所听到的寒山寺夜半钟鸣一样,使人深感客中的凄凉和惆怅。这三种声音,构成一部情调悲凉的交响乐章,发人遐想。另外,曲词的语言朴实而凝炼,工整而有节奏感。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1 15:29
欢迎赏评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4-5-11 19:48
真好。读的人毛骨悚然。

可能元朝,才是情感最漫长的汉人岁月。

清朝有文字狱。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5-12 06:07
早上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2 18:10
坐忘庄 发表于 2024-5-11 19:48
真好。读的人毛骨悚然。

可能元朝,才是情感最漫长的汉人岁月。

欢迎坐高庄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5-12 18:10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5-12 06:07
早上好。

欢迎春水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5-12 18:16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4-5-12 18:10
欢迎春水

谢谢主题。

作者: 懂爱签名    时间: 2024-5-14 16:47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5-12 18:16
谢谢主题。

主题也有正负能量之分?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5-14 16:48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4-5-14 16:47
主题也有正负能量之分?

是啊。怎么啦?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