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我敬仰的老师——老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4 17:06
标题: 我敬仰的老师——老子
看灵典说:释迦摩尼是我最敬仰的老师!想起自己的一段小故事。

有一年夏天北京特别热,俺正好有一周假,计划找个地方去避几天暑。因为时间短,走不了太远,想来想去就想到绵山。这是山西的一个旅游点,海拔两千多米,央视介绍过适合避暑。既然是避暑,自然就不用看攻略。结果到景区后才知道这里基本属于道教地盘。首先是绵山大罗宫,人称华夏第一宫。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尽管俺对道教印象一般,但既然来了,也要参观一下。正殿上供着三清,这没啥稀奇,正想离开,忽听傍边一位老道说:上柱香吧?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喜欢佛家,不喜欢道教!

此言一出,立刻觉得不妥,谁知老道却并不生气,笑呵呵的递过来三支香说:都一样的。就这么轻飘飘一句,却让俺为之一震。是啊,是俺格局小了。大道归一,又何必执此分别心?俺接过香问道:哪里可以扫码?老道笑答:不要钱。我说好,哪位是老子?他说:老子是道德天尊,其他两尊也该拜拜。我说:自认从老子那里受益良多,上柱香当谢师恩了!老道听后微微一笑,没再说话。突然觉得这道士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难道遇上真人了?

道教讲究的是性命双修,所谓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因此得道成仙者也可以有肉身。但佛家不这么看,这是两家的重要区别。“道教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这个区别在人活着时没啥不同,但离世后差异很大。俺不认同道教的白日飞升之说,但就常人而言,道家的性命双修确实略胜一筹。凡人嘛,自然会把命看的珍贵些。

老子是道祖,但历史上并无可信史料证明确有此人。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只有《韩非子》和《庄子》中提到道的思想,《礼记》和《史记》都是后来的,而且对老子语焉不详。但《道德经》这本奇书却是千真万确,无论它是谁写的,观其文,会其意,犹见神龙也。既然史书中把道德经与老子连在一起,那拜老子实际拜的还是《道德经》。就算书是叫花子写的,那俺也要拜一拜,认他为师。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4-9-14 18:13
老娘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4-9-14 19:46
宇宙可能最终回归到老子上。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04:17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4-9-14 19:46
宇宙可能最终回归到老子上。

《礼记.中庸》说,道并行而不悖。所以,闹闹说得很好!佛即道,道即佛。无所谓以命立宗或以性立宗。佛家和道家都是大智慧,但是佛家和佛教,道家和道教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佛教和道教有很多带有迷信色彩。与您共勉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4-9-15 08:35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4:17
《礼记.中庸》说,道并行而不悖。所以,闹闹说得很好!佛即道,道即佛。无所谓以命立宗或以性立宗。佛家 ...

你若能搞懂叔说的这一句话,你就有点思想了。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33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4-9-14 18:13
老娘

叫什么娘啊?没词啦?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35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4-9-14 19:46
宇宙可能最终回归到老子上。

行,下次你启蒙花花,别一见女生就怂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4-9-15 09:37
据说现存老子的道德经是经过后人篡改的,和原本差距特别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09:38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4-9-15 08:35
你若能搞懂叔说的这一句话,你就有点思想了。

真心不行。我木思想木文化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38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4:17
《礼记.中庸》说,道并行而不悖。所以,闹闹说得很好!佛即道,道即佛。无所谓以命立宗或以性立宗。佛家 ...

佛道教派虽说是两家,但思想内容有很多相合。也许是后人改造过。所以单就佛老思想而言,没必要偏执。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09:40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4-9-15 09:37
据说现存老子的道德经是经过后人篡改的,和原本差距特别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老兄好在是据说,不然我真是白读了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43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4-9-15 09:37
据说现存老子的道德经是经过后人篡改的,和原本差距特别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比对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与现行的《道德经》确实有些差异。但也不是特别多,有的只是差一个字。何况古文解义时也不尽相同,所以重点领会其精神,启发智力。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46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4:17
《礼记.中庸》说,道并行而不悖。所以,闹闹说得很好!佛即道,道即佛。无所谓以命立宗或以性立宗。佛家 ...

做为宗教传播时,也是世俗化的过程,肯定会加入一些诱导性的东西。基督教也一样,真正的教会高人和一般民众理解的神也是不一样的。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09:48
闹热 发表于 2024-9-15 09:43
比对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与现行的《道德经》确实有些差异。但也不是特别多,有的只是差一个字。何况古文解 ...

说得严重有道理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49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9:40
老兄好在是据说,不然我真是白读了

也不纯是“据说”,可查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09:51
闹热 发表于 2024-9-15 09:38
佛道教派虽说是两家,但思想内容有很多相合。也许是后人改造过。所以单就佛老思想而言,没必要偏执。

很多是相通的。佛家讲空即色,色即空;道家讲无生有,有还无。反正都是大智慧,是没必要偏执,非要争个高下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09:53
闹热 发表于 2024-9-15 09:46
做为宗教传播时,也是世俗化的过程,肯定会加入一些诱导性的东西。基督教也一样,真正的教会高人和一般民 ...

是这样的。有些是迎合普通大众的,自然少不了世俗化或通俗化。真要讲的高深大多数人就蒙圈儿了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54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9:48
说得严重有道理

流传两千多年的古籍,当年又没什么正规的出版发行,能保存成这样已经相当不易。关键是老子这个人,按说道德经一出世,明眼人就应该能看出它的思想价值,然后必然要寻找作者。可为啥老子的资料如此之少。难道出了函谷关就再没做过什么事?实在神奇。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09:57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9:51
很多是相通的。佛家讲空即色,色即空;道家讲无生有,有还无。反正都是大智慧,是没必要偏执,非要争个高 ...

对教徒来说,有教派之分。但非教徒确实不必受限,儒释道都应该有所了解。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10:01
闹热 发表于 2024-9-15 09:54
流传两千多年的古籍,当年又没什么正规的出版发行,能保存成这样已经相当不易。关键是老子这个人,按说道 ...

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我一直在想,这可怜的老子可能会饿死在荒野里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10:01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09:53
是这样的。有些是迎合普通大众的,自然少不了世俗化或通俗化。真要讲的高深大多数人就蒙圈儿了
...

语言本身,无论能表达的多么流畅、精准,仍属于不太理想的交流工具,但没办法。圣者不言,言则有失。不过上论坛则不必,就得像花花一样瞎叨叨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15 10:03
闹热 发表于 2024-9-15 09:57
对教徒来说,有教派之分。但非教徒确实不必受限,儒释道都应该有所了解。

是的。很多学者都是既研究佛家智慧、道家智慧也研究儒家智慧,是不受限止的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10:05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10:01
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我一直在想,这可怜的老子可能会饿死在荒野里

是啊,总得活着吧。难道老子自己种地?那时也没有道观供养他,或许骑着牛就是种地用的。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4-9-15 10:08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9-15 10:03
是的。很多学者都是既研究佛家智慧、道家智慧也研究儒家智慧,是不受限止的

古代的读书人,年轻时儒学功底已经相当深厚,再入佛老也相对简单些。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9-15 15:42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4-9-14 18:13
老娘

雷锋搀着你过马路。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9-15 15:44
闹热 发表于 2024-9-15 09:33
叫什么娘啊?没词啦?

雷锋搀着她过马路,她是老大娘。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