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和临窗谈空说有 [打印本页]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1:46
标题: 和临窗谈空说有
空字二解:时间上,前无,后无。空间上:无限的分解,终于空虚。
这是一种理解,而不是一种领悟。
理解是偏于理智上的计算。
领悟是偏于生命情感上的触动。
俗子学佛容易留在理解,而难以进入领悟。
这种对空性的领悟会有什么样的生命情感触动?是生出离心。
生出出离心,是一种真切的体会。不再是一种理解。所以,这不是言辞交流能有所帮助的。
有字一解:实在。车明明实在,为何和尚非说空性?那时间和空间的分解,也不过是一种理解,眼前的车可是实在的。
这就是肉眼,法眼,天眼,佛眼,看待事物的层次和维度的问题。
俗子看车之实在,乃肉眼的境界。佛眼可如宇宙之眼,看车如微尘,又可如细菌之眼,看车如泰山,唯独不见车。
所以依人的境界,依人尺度,依人之所需,而假定了车这个功能物。它是因功能而说实在。
功能就是依凭。
万物互相依凭而存,所以不能一空了之。故需入世,为生活所需依凭而努力。但,这并非目的,而是手段。
人生宝贵,不是活于物质的满足,因为物质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而是在于精神能够领略的本身。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1:54
收到,写得比较浓缩,我先好好看看,好好体悟一下真义,再来论道,可好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1:5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1:54
收到,写得比较浓缩,我先好好看看,好好体悟一下真义,再来论道,可好

好。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00
空字二解:时间上,前无,后无。空间上:无限的分解,终于空虚。
这是一种理解,而不是一种领悟。

----------------

很精确。这是一种理解,而不是领悟。从领悟上言,时间与空间,都是假名,假立之名。所以我用了“空无所依”来类比。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03
依人的境界,依人尺度,依人之所需,而假定了车这个功能物。它是因功能而说实在。
功能就是依凭。
万物互相依凭而存,所以不能一空了之。故需入世,为生活所需依凭而努力。但,这并非目的,而是手段。

————————————————————————
对的,所以我从中提炼出了一句话:消极思想,积极生活。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04
消极思想,针对的是性空。
积极生活,针对的是妙有。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07
悟得性空,面对失败时,淡然:因缘没有和合而已,而不是失败。
悟得妙有,面对纷杂时,也淡然:这只是现象,现起来的一时之相。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2:10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04
消极思想,针对的是性空。
积极生活,针对的是妙有。

消极思想,这个说得不好。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10
人生宝贵,不是活于物质的满足,因为物质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而是在于精神能够领略的本身。

——————————————————

对的。孔子一生困顿,但常说的一句话是:乐在其中。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11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2:10
消极思想,这个说得不好。

说说,如何不好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13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04
消极思想,针对的是性空。
积极生活,针对的是妙有。

你这是马哲辩证法不是佛学辩证法,改换了范畴谈意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15
谈入世就不是佛学而王阳明的心学了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15
这是一种理解,而不是一种领悟。
理解是偏于理智上的计算。
领悟是偏于生命情感上的触动。
俗子学佛容易留在理解,而难以进入领悟。

这种对空性的领悟会有什么样的生命情感触动?是生出离心。
生出出离心,是一种真切的体会。不再是一种理解。
-----------------
不错,赞!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1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13
你这是马哲辩证法不是佛学辩证法,改换了范畴谈意义

也不是的。佛陀开悟之后想消失于人间,但受人劝,留佛法于人间,于是讲法七七四十九年,一直到老死。我以为,这就是消极思想,积极生活。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17
有字一解:实在。

车明明实在,为何和尚非说空性?那时间和空间的分解,也不过是一种理解,眼前的车可是实在的。
这就是肉眼,法眼,天眼,佛眼,看待事物的层次和维度的问题。
俗子看车之实在,乃肉眼的境界。
------------
不错,赞!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19
佛眼可如宇宙之眼,看车如微尘,又可如细菌之眼,看车如泰山,唯独不见车。
------------
虚了。

一般情况下,钱就是购买力。
但金圆券时,钱就不是钱了。---粮食、棉布,才是。


至于车,车是什么?
交通工具,身份象征?

有豪宅的人,谁会像小年轻,
吃饭泡妞、炫耀车钥匙呢?哈哈哈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20
功能就是依凭。
-------------
还是、实用主义了。呵呵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2:23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07
悟得性空,面对失败时,淡然:因缘没有和合而已,而不是失败。
悟得妙有,面对纷杂时,也淡然:这只是现象 ...

这就是出离心,在生命情感中。而不是在理解中。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23
这并非目的,而是手段。
---------------
对的。

空的一种一层解,就是不固执其上。----为物之主人,而不是其奴隶。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2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15
也不是的。佛陀开悟之后想消失于人间,但受人劝,留佛法于人间,于是讲法七七四十九年,一直到老死。我以 ...

佛学讲的是人生即苦,只有涅槃(灭一切妄念)才往生极乐,积极生活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2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15
谈入世就不是佛学而王阳明的心学了

定义佛学只讲出世,偏了。

真正佛学,可出世,可入世。可以看下《维摩诘所说经》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27
【百度】《维摩诘所说经》经旨在阐说维摩诘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本经的中心人物维摩诘为毗耶离国的大乘居士,他称病在家,欲令佛派遣诸比丘、菩萨来看望他。他借此机会与佛派来问病的文殊师利等菩萨和比丘反复论说佛法,因成此经。维摩诘认为 解脱不一定出家,只要在主观上修养,则虽有资生而实无所贪,虽有妻妾而远离五欲。此经宣扬大乘佛教应世入俗的观点,主张不离世间生活,发现佛法所在,提倡 “入不二法门”,主张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有相与无相、有知与无知等一切分别平等不二,由此不二法门,可得无生法忍,远离一切烦恼妄想,进入涅槃境界。维摩诘游戏人生,享尽人间富贵,而又精通佛理,即世间而出世间,以世间为出世间,使文人士大夫在他这里找到了理想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2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26
定义佛学只讲出世,偏了。

真正佛学,可出世,可入世。可以看下《维摩诘所说经》

佛学追求超脱解脱,入世是一种造业的欲望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2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25
佛学讲的是人生即苦,只有涅槃(灭一切妄念)才往生极乐,积极生活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呵呵,问下,什么是“往生极乐”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28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27
【百度】《维摩诘所说经》经旨在阐说维摩诘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本经的中心 ...

佛学里的出世不是指出家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2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27
佛学追求超脱解脱,入世是一种造业的欲望

超脱解脱,指的是透彻世界的真相,不被世界表象束缚,不是指不入世。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32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28
呵呵,问下,什么是“往生极乐”?

人死的时候有任何情绪,不舍或遗憾,都是没有跳出轮回继续受苦,死时毫无牵挂留恋怨念,涅槃圆寂叫跳出轮回往生极乐
所以佛学的本质是一种临终关怀,了然生死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2:32
投入 发表于 2024-10-3 12:20
功能就是依凭。
-------------
还是、实用主义了。呵呵

实用但不主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3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29
超脱解脱,指的是透彻世界的真相,不被世界表象束缚,不是指不入世。

超脱解脱,指的是意识不再轮回,至尊宝死了是为了追寻五百年前的爱情,这就是轮回之苦的寓言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3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32
人死的时候有任何情绪,不舍或遗憾,都是没有跳出轮回继续受苦,死时毫无牵挂留恋怨念,涅槃圆寂叫跳出轮 ...

这个理解,被佛学的字面意思带偏了。所谓六道轮回,其实都是比喻。

所谓的极乐世界,其实也是比喻,比喻精神层次上的极乐,所以佛学有个词叫寂静常乐。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3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36
这个理解,被佛学的字面意思带偏了。所谓六道轮回,其实都是比喻。

所谓的极乐世界,其实也是比喻,比 ...

当然是比喻,宗教教义又不是科学原理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37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2:32
实用但不主义。

实用,ok,
实用主义,即、为实用奴了。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2:3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32
人死的时候有任何情绪,不舍或遗憾,都是没有跳出轮回继续受苦,死时毫无牵挂留恋怨念,涅槃圆寂叫跳出轮 ...

哈哈,让临窗领略一下你这种自编知识,不知所云,无从辩驳的东西。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3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35
超脱解脱,指的是意识不再轮回,至尊宝死了是为了追寻五百年前的爱情,这就是轮回之苦的寓言



其实,如果看透,所有的佛经讲的都是如何入世。讲出世的种种,只是方便说法的法门而已。

换句话说,佛经就是童话故事。里面讲的故事只是外表,主要是要看故事里的内涵。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0-3 12:39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客观检验。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实用观,---一般做、实用主义。中性。

对我有利,就是好的。---实用主义,贬义的。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2:3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32
人死的时候有任何情绪,不舍或遗憾,都是没有跳出轮回继续受苦,死时毫无牵挂留恋怨念,涅槃圆寂叫跳出轮 ...

看来,我真的要写写“了生脱死”的真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40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2:37
哈哈,让临窗领略一下你这种自编知识,不知所云,无从辩驳的东西。

你这种煲心灵鸡汤的货色就别看什么佛学了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2:42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39
看来,我真的要写写“了生脱死”的真义

你只能写给我看。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2:4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10-3 12:40
你这种煲心灵鸡汤的货色就别看什么佛学了

你这种不学无术的货色,做这种判断才值得庆贺。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2:43
天涯佛学圈的人争过临终境况。据说,有本事的会让自己进入禅定。但能修出离形去知的禅定,很少有,大多变成一心念佛的那一派。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0-3 12:4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3 12:38
其实,如果看透,所有的佛经讲的都是如何入世。讲出世的种种,只是方便说法的法门而已。

换句话说 ...

这就是你注佛经了
想从佛学里寻入世法门,空观都理解不了的妄念
空观是消解人生意义以坦然面对死亡的临终关怀
“死后缘知万事空”,其实属于死不暝目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2:52
学佛学是否能了生脱死,天涯佛学圈的人争论过很久。引用过大量高僧临终时的境况。
据他们争论的结论,纯学理论,不修禅定,没什么用。面对死亡时,禅定不了,甚至求象净土宗一样简单念佛,也做不到,做不了自己的主。
作者: 吾二悟    时间: 2024-10-3 13:28
头大。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4:22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2:52
学佛学是否能了生脱死,天涯佛学圈的人争论过很久。引用过大量高僧临终时的境况。
据他们争论的结论,纯学 ...

学佛学是否能了生脱死。
———————
这不是末学讨论的问题,佛陀说可以就可以。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4:22
吾二悟 发表于 2024-10-3 13:28
头大。

有智慧。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4:25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4:22
学佛学是否能了生脱死。
———————
这不是末学讨论的问题,佛陀说可以就可以。

佛陀是谁?他说了什么吗?
学了是否有用,看脚下。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5:22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4:25
佛陀是谁?他说了什么吗?
学了是否有用,看脚下。

你还没开窍,等你开窍了再和你聊。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32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5:22
你还没开窍,等你开窍了再和你聊。

聊什么?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33
聊佛经么?最多也只聊聊这个指月之指。月亮也聊不了。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36
论金始终没有意识到,聊的是手指,而非月亮。
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法,你非要固定,就成了高隐。
作者: 平常人家平常心    时间: 2024-10-3 15:38
人生宝贵,不是活于物质的满足,因为物质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而是在于精神能够领略的本身
讲得好,那怕是物质,比方喝酒吃肉,胃肠享受,最后还是通过快乐的脉冲按摩大脑,脉冲属于神经元的作用,属于精神本身
人归根到底,属于精神,动物也是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5:40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5:32
聊什么?

上次就跟你说了,你不在历史的大道中。
所以,没有什么好聊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43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5:40
上次就跟你说了,你不在历史的大道中。
所以,没有什么好聊的。

本来就聊不出月亮。你不会以为你写的月亮吧?只不过是你对佛学的理解。
佛陀都不以为他聊的是法,他只说实无一法可得。
你厉害了,你连历史大道都看清了,固定了。又在妄言。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47
看清楚,我用的是佛陀和禅宗大德的话来怼,实无一法可得。
你论金是用你理解的不知是什么理论体系的历史大道来怼。用你的话来说,谁给你发的资格证?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52
高隐也以为他自己是神。是对错的样板和标准。所以混坛只要拿出这个特点,就碰钉子。
你论金也是。但你也有不固执的时候,没高隐打眼。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5:58
天涯佛学圈有高手,他们也聊高僧临终,他们自称末学,别人可没称他们末学。人家读佛经可不是跟我一样,人家读了一辈子。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6:01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5:52
高隐也以为他自己是神。是对错的样板和标准。所以混坛只要拿出这个特点,就碰钉子。
你论金也是。但你也有 ...

你不能拿谁言称自己为正确而批评他。
因为你所反对他人错对观,在逻辑上,你也是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貌似你在反对我和高隐,其实你是连自己也反对了。
你没有自觉能力,所以我说你不开窍。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6:03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5:58
天涯佛学圈有高手,他们也聊高僧临终,他们自称末学,别人可没称他们末学。人家读佛经可不是跟我一样,人家 ...


你想说你见过猪跑。
你要把自己纳入历史的大道中,需要自己去阅读前人的感悟。
那是有一脉相承的脉搏的。
你没有阅读就只能自说自话。什么月亮手指,都不是你谈论的东西。
字是一样的,但每个人领悟的内涵不同。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6:05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6:01
你不能拿谁言称自己为正确而批评他。
因为你所反对他人错对观,在逻辑上,你也是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貌 ...

我从不扼杀别人思想。我怼你们,是因为你们以你们自己为正,别人的都错。以己为正,自负因果,与人无尤。扼杀别人,可以怼回去。也可以不怼,单看当时是否有时间心情磨牙。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6:10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6:03
你想说你见过猪跑。
你要把自己纳入历史的大道中,需要自己去阅读前人的感悟。
那是有一脉相承的脉搏 ...

又在妄言了。还胡乱猜测别人。换一个人对你这样说,看你自己的反应,就知道别人观感了。
你怎知我不看书?偏你看的就是历史大道,别人就不是?我不仅看书,看的还是寺庙提供的书。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3 16:15
学了一脑袋自己理解的佛经。历史上皓首穷经的多的是,从没有人说佛学多看书成体系就得法了。佛经本质上也需要印心,理解无用。
思而知虑而解,皆鬼家活计。。。我记得以前禅宗的这句话激怒过你,也曾使我内疚许久,不愿回你的佛学帖。今天是看错了帖子,就成这样了。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6:16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6:05
我从不扼杀别人思想。我怼你们,是因为你们以你们自己为正,别人的都错。以己为正,自负因果,与人无尤。 ...

思而不学则殆。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3 16:21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3 16:15
学了一脑袋自己理解的佛经。历史上皓首穷经的多的是,从没有人说佛学多看书成体系就得法了。佛经本质上也需 ...

佛学也是有体系的,好比几何学一样。对待它的方式,首先是学,学透了你再看看自己的天赋是否还能在几何学上有所贡献。但这种人才也是百年一遇,就佛学而言应该是五百年一遇。是难以有什么新的见解的。
并不是佛学需要你,而是你如果想在佛学的范畴与人交流,应该主动把自己纳入佛学历史的大道中。
要不你自说自话即可。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3 18:02
论金 发表于 2024-10-3 16:03
你想说你见过猪跑。
你要把自己纳入历史的大道中,需要自己去阅读前人的感悟。
那是有一脉相承的脉搏 ...

字是一样的,但每个人领悟的内涵不同。
——

这句话道出了学佛人之间的吵吵闹闹的真相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