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安乐死与自杀 [打印本页]

作者: 阿牧    时间: 2024-10-27 17:19
标题: 安乐死与自杀
很小的时候就对死亡感到过恐惧
那个时候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
只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
而其他人还有说有笑玩得开开心心
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所以,死亡带给我的恐惧
是不能感受不能参与

作者: 阿牧    时间: 2024-10-27 17:25
心灵鸡汤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
是因为这个世界有我存在
它的美好无关它本身
是因为有我在参与在感受
倘若让我永远不死
或成植物人,或成一座山石
留两个鼻孔眼呼气
这个世界也不会美好
再退一步,能够参与也能够感受
但是一只鱼,只有七秒记忆
仍然是不能对这个世界是否美好做出确凿的判断。
那就真是物理上的空了
修空真是佛家推崇备至的境界吗?
显然也是谬论。
作者: 阿牧    时间: 2024-10-27 17:32
那么有了信仰,永世轮回
如果没有记忆,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就算信仰,也要立地成佛
白日飞升,不喝孟婆汤才是安慰心灵的唯一解药
否则,死亡就是非常孤燥乏味的事情
与一条狗躺在那里不能动弹再也无法感知别无二致
哪怕有很多传说的濒死体验可以慰籍
一旦被科学解释成大脑分泌的安慰素在起作用
死亡的恐惧照样挥之不去

作者: 阿牧    时间: 2024-10-27 17:45
安乐死就是感受的参与的全是痛苦
还不如不去感受
所以让人理解和接受
再为之作出的勇敢决定施加无可奈何的悲悯
相对绝望的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而自杀,不管是窘迫还是抑郁
理论上还有选择
并且这个选择还一念之间那么容易
前者是无法感知美好
后者是无能感知美好
能力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
不通则痛,治疗身体的无能为力
和治疗精神上的无能为力
至少后者更有希望。
允许安乐死是让其在没有希望的岁月里不用继续感受痛苦
拯救自杀者是让其在痛苦的感受了收获一丝希望。
微妙的不同。
作者: 阿牧    时间: 2024-10-27 17:54
就这微妙的不同恰好是检验一个人慧根之所系
人分三个层次,情绪智识,理性智识,圣光智识对应出三种慧
智慧,静慧,慈慧
不管从哪个层次看他人得到活下去的希望都是应该给予的
但有一种闭塞的低端情绪会导致认知去剥夺这种希望
有这个认知,其人缺乏成为人的同理心与情感
与动物一样。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4-10-29 14:28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杀年猪都害怕的不行不行的,躲起来,藏起来。
再后来,大伯母的母亲去世,我非要跟着去,那时候不知道死亡,但是那一次经历后,有好几年到长大了上学了,再也没有跟着去过。
那个外婆挺尸在房间里,大人都出去了送浆水,没有人守着,我也找不见伯母,出门慌慌张张,就看见了停在南厂棚子里的白马,眼睛珠子黑黑的,鸡蛋大,脚下踩空,跌了一个嘴啃泥。然后嚎啕大哭,再然后,很多人都回来了。自此落下病:怕死亡。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4-10-30 11:01
智慧撕开蒙昧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4-10-30 12:43
阿牧 发表于 2024-10-27 17:54
就这微妙的不同恰好是检验一个人慧根之所系
人分三个层次,情绪智识,理性智识,圣光智识对应出三种慧
智 ...

说的太好了,应该飘个红,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