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有关剩下四道题的提示 [打印本页]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4 23:20
标题: 有关剩下四道题的提示
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疑点提示】传统译文说,我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自我责备的。这说法让人疑惑:犯错而自责的人,现实中大有人在,否则就不会有“悔恨”一词。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4 23:20
4,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疑点提示】“多见而识之”的识,前人解为“志”,如《白虎通·礼乐》改作“多见而志之”,又朱熹注“识,音志,记也”,今人译文说“多看而记在心里”。此说让人不解:道理,可以听,但怎么看?
另外,“知之次”的次,前人解为次等之次,如朱熹注“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杨伯峻说“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钱穆说“这是次一级的知了”。李零趁机损孔,“他只有次一等的智力。”但这里在谈真知从何而来,哪里涉及所知的等级?更重要的是,孔子先说“我无是也”,接下来应该自我辩护做出解释才是。现在反而自贬身价,说自己之知为次等,符合逻辑吗?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4 23:20
5,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疑点提示】“三以天下让”,传统解读说,泰伯三次将天下相让,这与事实不符——当时他们只是占据周原的一个部落,谈不上拥有天下。既然不拥有天下,拿什么来相让?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4 23:21
6,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疑点提示】“博学而无所成名”,前人将“无所”望文生义为“没有”,如林语堂《孔子的思想和品格》说,“孔子什么都通,件件稀松。”李零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我觉得,达巷党人的话,明明是讥刺,它是说,孔子这么博学,却不能以专精成一家之名,岂不是白学了。”如果断章取义“博学而无所成名”,如此解读也没有问题,但赞语“大哉孔子”又作何解呢?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4 23:23
传统论语解读,处处皆是问题,只是没人追问而已。
我还没有统计我的新解数量,估计至少在百处之上。
传统解读之误,可谓触目惊心!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4 23:24
仅供色妞参考,任取一题来练习,或不取,你自己决定啊。晚安。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1-25 08:36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4 23:24
仅供色妞参考,任取一题来练习,或不取,你自己决定啊。晚安。
好的,我试试哈。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5 09:35
好,我给你抄录一下前人解读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5 09:36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25 09:49 编辑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钱穆】先生说:“完了吧!吾没有见一个能自己看到自己过失而又能在心上责备他自己的人呀!”
【杨伯峻】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自我责备的哩。”
【李泽厚】孔子说:“唉,算了吧,我看不到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我责备的人呀。”
三位前辈解读完全一致的不多,这里算一处。再查阅其他的注家,也大致如此。也就是说,这种解读已经成为公认标准。但公认了,就是正解了吗?现在以钱穆的译文为例,我们无妨追问一个问题:“看到自己过失而又能在心上责备他自己”,这种人不一定很多,但一定会很少吗?孔子真的从来没有见过?如果真的如此,这个世界上就不需要“后悔”这个词了,后悔药买不到、肠子悔青了等等俗语也不会流行了。
我很纳闷这些大注家们,穷经皓首解读论语,难道是脱离现实生活,关起门来玩文字游戏吗?在《四书集注》中,朱熹一本正经地说,“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我想对朱熹说,不要说什么那些自我要求甚高之人,就是普通人,又有多少经常处在自责中啊。看到自己的错误不断自责,这是人的本能,并不鲜见,怎么就成了你们圣人的专利了呢?不说别人,祥林嫂会同意不?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5 09:40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25 09:50 编辑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杨伯峻]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傅佩荣]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里。这种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李泽厚]有那种无知而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个。多听,选择其中好的而遵行。多看而记住,这就是知的次序、过程。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5 09:42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25 09:51 编辑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此章本事《史记·吴太伯世家》、《韩诗外传》、《吴越春秋》等皆有所记载。
泰伯,又称太伯,吴国始祖。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称呼父亲为周文王,曾祖父为周太王。周太王担任周族部落领袖,年老时需要考虑接班人问题。他有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按当时的惯例应该让老大继位,但他看老三季历长子姬昌将来更有发展前途,希望把王位交给老三季历过度一下,再传给姬昌。老大泰伯明白父亲的心愿,怕父亲为难,就离家出走,远到吴地隐居。老二仲雍也跟着去了。老三季历继位之后,很快传位给儿子姬昌。姬昌又把大权交给次子姬发,发起了汤武革命。姬昌逝世不久,姬发很快统一天下,史称周武王。本章泰伯让天下,说的就是这件事。那为什么呢?“三以天下让”。
具体哪三次?根据钱穆的注释,古人有两种说法。一是“泰伯避之吴,一让。太王没,不返奔丧,二让。免丧后,遂断发文身,终身不返,三让”。从史实上来看,这个说法有些勉为其难,因为泰伯只相让过一次王位,并且还是他爹周太王做的主。于是又出来了另外一种说法,“季历、周文王、周武王三代相传而终有天下,皆泰伯所让”,变“让三次”为“让三代”。这种说法更难以自圆其说了。到了现代,有人给予变通,不提具体“三次”了,如杨伯峻解“三”为“屡次”,译为“屡次地把天下让给季历”,如傅佩荣解“三”为“多次”,译为“多次把天下让给人”。
但是,无论“三次”、“屡次”或“多次”,都违背了“泰伯只相让过一次王位”这个史实。并且,这个“相让王位”是不是就相当于“相让天下”,还得另当别论。须知,当时周室仅是一个部落,谈不上拥有“天下”。天下都没有,泰伯拿什么来相让?可见前人之解难以自洽。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1-25 09:45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25 09:51 编辑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达巷,地名。党,先秦时期行政区域的专用名称,五百户人家划为一党。达巷党人曰,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说什么呢?“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对于这句话,古来两类解读。
惋惜派起自朱熹,“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意思是说孔子虽然博学,但没有一个方面成就名声。杨伯峻继承之,译为“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李泽厚也继承之,只是不很吃准,备注中说,“这章与上章一样,也不好理解。依传统注疏勉强按字面译出”。李泽厚说勉强,确实,从文本上看,“大哉孔子”是对“博学而无所成名”整个内容的赞叹,如果其中带着“惋惜”,何来“大哉”?
赞美派起自郑玄,注曰“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皇侃继而疏曰“广学道艺周遍,不可一一而称,故云无所成名也,犹如尧徳荡荡民无能名也”,并借王弼之喻,“譬犹和乐出乎八音乎,然八音非其名也”,清人毛奇龄更是直解郑玄之注,“所谓不成一名者,非一技之可名也”。钱穆继承之,译为“伟大呀孔子!他博学无所不能,乃至没有一项可给他成名了”。傅佩荣也继承之,译为“学问真是广博,没有办法说他是哪一方面的专家”,并结论说“这是推崇的话,否则不能冠以‘大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1-25 10:08
博学的孔子,牛逼之处就牛在没有特长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1-25 10:21
学渣想拍学霸的马屁,不知道该咋形容“没有偏科短板”,说成了“哪一门都不突出”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1-26 14:04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若作直译,钱、杨、李三位先生为的解。
这是孔子站在道德的高度慨叹世俗之人的话。所指的是很多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而不能自责。自悔。
圣人有自讼的自觉和能力,而泛泛众人往往缺少这个。
譬如,端一碗肉糜,手一滑掉地上碗烂了,最普通的人也知道自讼。
但圣贤之人在自讼的同时可以联想到:我对神灵失敬了么?
从自讼的高度和深度上说,这确是圣贤之人的专利。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