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三口铡刀的帝王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4-11-25 08:39
标题: 三口铡刀的帝王之道
       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在编译《包青天》的剧本中,最早引进了三口铡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个盛世,或者是从乱世到治世,统治者都是用对了三口铡刀。
       约束底层的百姓并不难,只需要用公正严厉的律法就可以,勿枉勿纵,对于底层没有道德底线的恶人,直接狗头铡伺候以儆效尤。
       约束官僚阶层、富人阶层就麻烦的多。这些人聪明,善于钻律法的孔子,善于以文乱法,善于阳奉阴违,善于借助外力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虎头铡不只需要用在违背律法的贪官污吏,更需要用在违背管理意志的聪明人身上。比如明朝末年,东林党为新型资本主义财团代言,用法令将赋税压在底层穷苦百姓身上,直接造成不可遏制的农民起义。在当时朝堂之上,东林党采取的策略就是找个底层上来的无权无势的年轻官员“直言犯谏”,冒犯天威,然后被打板子,屁股吃了苦,人设立了威,再被包装成忠臣,以行官员和财团之间的苟且。所以,面对可以给法令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群体,靠法律约束是没用的。这时候皇帝就应该让锦衣卫一查到底,然后效仿先祖用虎头铡把富人财团和官员朋党一铡到底,以儆效尤。虎头铡第一要铡断富人阶层和官员的联系。第二要在富人阶层中铡出敬畏之心。这样有实施富人税等调节国民经济压力的法令的可能。简单讲就是需要富人明白,你是朝廷的棋子,敢不听圣意,那就会失去眼前一切。第三是让聪明人不敢耍小聪明。让有钱人识大体。让官员守法度。让聪明人守规矩。朱元璋做到了这一点,让被蒙古人奴役了90多年的汉人在短短几十年就恢复成了世界强国。满清开国皇帝明白这一点,所以有了康乾盛世。后来的皇帝被读书里面的中小人地礼义廉耻等正能量读傻了脑袋,所以自嘉庆皇帝开始,大清朝快速走向没落。
       约束皇族的难度借助于虎头铡和狗头铡之间。龙头铡主要约束的是:皇权越界。在明朝,除了藩王权力过大而形成的造反隐患,更严重的问题是皇族的机构过于庞大,明末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人,还穷奢极侈,给全国的老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皇帝却无法对皇族的膨胀进行任何管控。相对而言,大清朝对于这一点的管理要好得多。实际上,龙头铡最大的意义是在皇族之间建立秩序,维护皇帝话语权的威严。

作者: 西北    时间: 2024-11-25 08:45
开封府那三口铡刀,和皇权无关,只是老百姓对清官的向往。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1-25 09:00
我发现窥天瞳同学知识储备很多呀,思考也很多。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4-11-25 09:37
西北 发表于 2024-11-25 08:45
开封府那三口铡刀,和皇权无关,只是老百姓对清官的向往。

你说的是影视剧中三口铡刀的意义,我说的是现实中。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00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1-25 09:00
我发现窥天瞳同学知识储备很多呀,思考也很多。

想的多,错的也多。比如认为论语解释都不对这事。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01
三口铡刀出处我跟你讲啊,是石玉昆的《三侠五义》,时间是乾隆末年。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04
最早版本的《三侠五义》里,是三张空白的圣旨,皇上说了,三张圣旨,你随便填,想杀谁,证据确凿你就填圣旨,就说奉,天承运。
看,这里还能学会断句,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电影电视里都这么断句这么念,其实正确的断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05
中国从来就没有用铡刀做刑具这事。
为什么会出现三口铡刀呢,小说里是这么说的:
皇帝给了“御札三道”,就是上边我说的三道空白圣旨,回来后,公孙策以“札”为“铡”,做了三口铡刀。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4-11-25 10:07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1-25 10:00
想的多,错的也多。比如认为论语解释都不对这事。

我什么时候评价过论语?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4-11-25 10:09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1-25 10:05
中国从来就没有用铡刀做刑具这事。
为什么会出现三口铡刀呢,小说里是这么说的:
皇帝给了“御札三道”, ...

你能否看一下中国文字再做评价?别总想象中来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10
好了,回到正题上来。所有的论点,都建立在不成立的虚假论据上,那么,如此的思考还不如不思考。
比如“明朝的农民起义为什么如何如何”,且不说明朝,有史以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如何推断出“起义都失败”这个论点出来的呢?
比如,三口铡刀主帖直接点出是假的,那么,只能论出来三口铡刀的文学现象对现实的警示作用,这本就是民间的故事演义,如何推断出皇家会丢开法律,屈尊用民间故事来表示帝王之道呢?
论据已经不成立了,论证论点就都无源之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种假设衍生出来的东西,只能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治国之策。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11
本帖最后由 杰赛尔 于 2024-11-25 10:12 编辑

故尔,三口铡刀只是影视剧,现实里,根本无意义,一定要说现实意义,最多就是官员的会议上,举个包公的例子吓唬一下普通小职员。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13
窥天瞳 发表于 2024-11-25 10:09
你能否看一下中国文字再做评价?别总想象中来

是你在想像。
比如,你回避我在您的宝帖《农民起义》里的回复,您是认为我说的是无稽之谈还是您无言以对?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15
窥天瞳 发表于 2024-11-25 10:07
我什么时候评价过论语?

前半句和后半句,指向不是同一个人。
因为中间隔着一个“比如”。
这个很好理解,我在课桌上刻个什么字呢?比如,“早”。这句话的指向,前半句是“我”,后半句是“鲁迅”。
这么说,能懂了不?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19
哦,我想说的是,标题改了吧,三口铡刀里没什么帝王之道。帝王不会运用三口铡刀的社会影响和警示。
三口铡刀的警世之功,这个标题怎么样?
二字师,不谢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1-25 10:21
陪孩子练练散打,聊聊武术招式不是挺好的,非研究帝王之道和农民起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25 11:30
历史上,没有真正的这种刑具吧?哈哈O(∩_∩)O~~~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25 11:32
想起一个句子: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4-11-25 13:04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1-25 10:19
哦,我想说的是,标题改了吧,三口铡刀里没什么帝王之道。帝王不会运用三口铡刀的社会影响和警示。
三口铡 ...

这个不行。哈哈,说实话你想到的这个我是想到了,为什么不用你说的题目?你懂的。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4-11-25 13:05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1-25 10:15
前半句和后半句,指向不是同一个人。
因为中间隔着一个“比如”。
这个很好理解,我在课桌上刻个什么字 ...

这个真没看懂,感觉我们思维不在一个轨道。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25 14:55

不就是图案不同么?都属于铡刀……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25 14:57

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的不同意义是人赋予上去的,
-----------我不主流附体地说
作者: 频飞    时间: 2024-11-25 16:01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1-25 09:00
我发现窥天瞳同学知识储备很多呀,思考也很多。

对,人才难得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