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好德如好色 [打印本页]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3 09:05
标题: 好德如好色
子曰:“吾未见好如好色者也。

或许有人问,孔子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到底来自哪里?孔子挖掘人性深处,打了一个“当惊世界殊”的比喻:“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道德先生孔子居然提出“好德如好色”,石破天惊。其实理所当然。且看“色”的甲骨文字形,像两人一前一后,表示两性亲密接触。金文调整为结构,变换两人为上下体位,进一步明确为性活动,可见色字在造字初始就是为了表示性。性之于人,正如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仅拿男女性事与日常饮食相提并论,明确男女性事纯属人之本能无可厚非,并且大欲暗示人类对追求性愉悦的永不满足。正因此,孔子以“好色”作比“好德”,不仅精准,更是用心良苦。

南怀瑾说,“好色不但是指男女之间的事,凡是物质方面的贪欲,都可以用色字来代表。”李泽厚也说,“好色之色亦可作宽泛解,不必止于女色,一切过度之华美文饰均是。”貌似扩大外延,其实削弱深刻。物欲仅是小欲,有一定境界就可远离,男欢女爱才是人之大欲。以好色来做比,才能彰显“好德如好色”的艰难和稀有,才能真正落实孔子之叹“吾未见”,因为好色之人的必得决心和行动力度永远是出人意料的,所以孔子的潜台词就是:“热爱追求道德像追逐女色一般,发自本能欲望又永不停息,那就对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3 09:05
《史记·孔子世家》扩充了本节内容,“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朱熹引《史记》而结论说,“孔子丑之,故有是言。”谬也。尽信书不如无书。试想,南子是国君夫人,他跟国君灵公同车,天经地义,何况国君与夫人头车,宾客孔子次乘,本就合礼之举,孔子发哪门子牢骚?如果国君与孔子同车,国君夫人单独次乘,岂不别扭又不合礼?其实,“孔子丑之”不是因为灵公宠爱南子,关键在于他们“招摇巿过之”而利用自己,孔子他心里不爽,“于是丑之,去卫。”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3 09:06
古今引用“好德如好色”的甚多,最有效的当属东汉宋弘。据《后汉书·宋弘传》载,他位列三公,有次上朝晋见,光武帝坐在新屏风前,屏风上画着美人像,光武帝多次回头观看。宋弘于是正容说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光武帝立即命人撤掉屏风,还对宋弘赔笑脸道,“闻义则服,可乎?”宋弘顺手给光武帝戴上一顶高帽,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作者: 西北    时间: 2024-12-13 22:47
马丁•路德•金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4 08:52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4-12-14 08:55 编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孔子的潜台词是:热爱追求道德像追逐女色一般,发自本能欲望又永不停息,那就对了!

好色是人的本能和本性,好德是人的高级精神追求,好德如好色,就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求仁境界。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4 08:56
论语里面有没有好德胜于好色的例子呢?
好奇中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4 08:59
也就是说,追求美德要像追求美色一样自然、一样强烈。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4 09:02
这一句,是孔子在河川上悟道后的进一步感叹,直指现实。好德者,即指“道”之“好德”,又指与之对应的修道者。大多数修道之人是不能坚持精进修行的,因此,他们也难以明白道的“逝”的规律,更无法深刻体认到“好德”的精进状态,最后只能沦为“好色”之徒。好色之“色”并不是色情之色,而是指“幻相”,这里具体指上一句中河川流水的逝去状态在眼睛中“投影”。

因此,这一句是承接上一句,进一步讲世上能够体悟到道的“好德”规律、能够像“道”一样好“德”的人太少了,大多数人看到川水流逝后,都执着的贪恋、沉迷于水流逝所投射到眼睛中的那一点虚幻的色相上面,这是非常肤浅的,根本体悟不到道,也生发不了智慧。反过来,若把“好色”这般“执着”的状态用于“好德”上,那该多好啊!可惜,这样的人,我一个也没见过。

接下来的一句话,孔子又连用了两个比喻,来进一步说明如何修道?怎么样才才算是“好德”?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这是知乎上面的一个解读,觉得蛮有意思,随手复制过来。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4 11:1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4 09:02
这一句,是孔子在河川上悟道后的进一步感叹,直指现实。好德者,即指“道”之“好德”,又指与之对应的修道 ...


知乎上有高人啊跟我见解几乎无差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4 11:39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4 08:56
论语里面有没有好德胜于好色的例子呢?
好奇中

想了想,完全对照的似乎没有,但类似念念不忘好德的有两个:


南容三复白,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