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自古圣贤多寂寞 [打印本页]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09:48
标题: 自古圣贤多寂寞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2-18 09:55 编辑

【原文】子曰:“不逆诈,不亿[臆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09:49
传统分为六章,其实围绕孔子所思所行,继续探讨君子上达。

首先孔子提出两者行为。一是“不逆诈”,被欺骗了不搞反欺骗,可谓真君子,仁也。二是“不臆不信抑亦先觉者”,不臆测别人不真但能事先觉察,智也。既仁又智,所以孔子追问“是贤乎”,这不是贤人吗?

孔子说被欺骗了不搞反欺骗,意味着孔子主张不报复。编撰者引入事例为证。一位叫微生亩的隐士,有一次碰见孔子,质问道:“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为何这样奔走忙碌啊?莫非为了逞口舌之能吧?

两个问题一个意思,直指热衷名利。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微生亩这两问无疑于臆测。但孔子不气恼:“非敢为佞也,疾固也”,我不敢逞口舌啊,尽力坚守而已。然后补充道:“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一日行千里的良马,不是称许它的体力,而是称许它的品性啊。言下之意,如果说我还有值得称道处,也许就是具有这个意志力吧。后人曹操曾经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许最能表达孔子此时的心声。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09:50
面对微生亩咄咄逼人,孔子却是诚恳表白,正是秉承“不逆诈”精神,不搞反报复。但有人过度理解这种精神,问:“以德报怨,何如?”

过犹不及,孔子自然会反对,立刻反问那人:“何以报德?”

但不等那人回答就提出自己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字汇》“正也”,《广雅》“义也”,可知合乎正义即为直道。比如对待战俘,不杀也不放,收容他们教育改造,等消除了怨恨再放,就是以直报怨。此时孔子卑不亢地如实消解微生亩讥讽,就是以直报怨。

不过,刚刚微生亩的质疑还是让孔子有所触动。此人来历不详,看他直呼孔子之名,应是年长之人。看他说话内容,应是不爱名利的老隐士。既然老隐士,应该境界都较高,遗憾的是他却看不懂自己,孔子很感慨:“莫我知也夫”,看来没有人理解我啊。唐人高适诗赠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安慰话。孔子当然不需要安慰,但是原因还是要找的,所以子贡请教:“何为其莫知子也”,为何他们不理解您呢?

孔子回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不怨天,不尤人”,好理解,命不好不怨天,事不成不怨人。难点是“下学而上达”。我们知道,莲花洁白源自根植污泥,若无污泥滋养,何来莲花的洁白?换句话说,大俗才能大雅,鲜花插在牛粪上才能长久鲜嫩。因此孔子真意是说,以遍学俗世层面为手段,通达提升精神层面的高度。

这是孔子最深刻的认识,也是最普通的道理,天下有几人能懂?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09:51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2-18 10:47 编辑

黑格尔点评孔子思想说,“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所谓的西方哲学泰斗尚且认知,遑论他人?比如以直报怨,朱熹说,“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拔高到云霄,无疑变相的“以德报德”。李零解“直”通“值”,说“以值报怨”就是对等报答,无疑是“以怨报怨”,又贬低到尘埃。自古圣贤多寂寞,难怪《资治通鉴》就此指出:“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耶?”

有一种感觉叫高处不胜寒,因此孔子感叹道:“知我者其天乎”,理解我的大概只有老天爷吧?此话有点悲怆,但接下来的情形确实如此。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公伯寮在季康子前面诬陷子路,大夫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孔子:“夫子固有惑志”,季康子本就神志不清爱犯糊涂。言下之意,季康子会取信诬陷,子路凶多吉少。怎么办?子服景伯自告奋勇说:“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肆诸市朝,将罪人之尸示众,“士示众于市,大夫示众于朝”。子服景伯这是说,凭我的力量还是可以将公伯寮他公开干掉,到底干不干掉他,请您老人家给个示下。

孔子心里很明白,事端虽因公伯寮诬陷引起,但杀掉他无非以怨报怨。关键在于季康子是否理解孔门主张,因此他劝阻子服景伯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我们的主张最终实行呢,是命。我们的主张最终废弃呢,也是命。公伯寮他能左右命么?

言下之意,没必要怨天尤人,也没必要以怨报怨,顺其自然。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10:01
关于传统分章,按照一句语录或一个场景为一章,比如本章,就按传统惯例分为6章。但事实上,很多上下章之间具有内在逻辑:下章是上章的解释关系,或是例证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是并举关系,不一而足,因此《周裁论语》将每篇章次进行重新合并,集中解读。对联创作有种手法叫“集句”,论语编撰手法则可命名为“集语”。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11:37
【辨析】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疾固”的疾,尽力,如《荀子·荣辱》“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固,坚守。合起来“疾固”,尽力坚守而已,正面解释“何为是栖栖者与”之问。然后“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来补充说明尽力坚守之德。朱熹说,“疾,恶也。固,执一而不通也。”今人因袭,有说“只厌恶做一固执人而已”,有说“是讨厌那种顽固不通的人”,都有反唇相讥的味道。特别李零说“这些家伙太顽固”,味道更浓。如此解读,违背“以直报怨”精神。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8 17:49
已认真跟读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17:53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8 17:49
已认真跟读


读出了什么来?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8 22:26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18 17:53
读出了什么来?


认真滴狠(heng二声),还逐字逐句滴,就是脑子没拐个弯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8 22:36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8 22:26
认真滴狠(heng二声),还逐字逐句滴,就是脑子没拐个弯


脑子没拐个弯?
作者: 火星十三州    时间: 2024-12-19 15:38
学习了。
论语需要多学习。嘿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9 22:30
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耶?

这也是临夫子心声吧。惟临夫子知孔夫子,哈哈。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9 22:36
固有惑志和疾固,两个固字字义不一样啊。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2-19 23:08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9 22:36
固有惑志和疾固,两个固字字义不一样啊。

固,是泛义词,词义不一,正常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2-19 23:20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19 23:08
固,是泛义词,词义不一,正常

是的。还有君子固穷的固。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6 10:51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9 22:30
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耶?

这也是临夫子心声吧。惟临夫子知孔夫子,哈哈。

此处,难道没有马屁嫌疑?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6 10:58
子曰:“不逆诈,不亿[臆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
你这半个方框是为嘛?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6 11:09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18 10:01
关于传统分章,按照一句语录或一个场景为一章,比如本章,就按传统惯例分为6章。但事实上,很多上下章之间 ...

这种合并,从某种角度来说,倒是很有研读价值。就不晓得《论语》最初的立意是否真有如此连贯性,抑或就是独立成章的初衷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6 11:14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18 11:37
【辨析】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疾 ...

有没有可能,这个“固”,是指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而这个“疾”,暗合了“疾恶如仇”的“疾”?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人们的良知,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不是一直认为礼崩乐坏,想要恢复周礼的么。。。。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8:54
扯扯这句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8:54
微生亩,复姓微生,隐士,祖籍山东曲阜,文王之后,注意隐士这个身份。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8:55
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栖,本义隐居,藏匿,引申为有才华而不显露。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8:58
中国是隐士的发源地。有才能的人才隐居,比如诸葛亮,隐居,你请我都不出来,表现自己牛逼。曹操,卢藏用都曾隐居过。隐居其实是用这种世外高人的表象抬高自己的声望。
这个,可以找找卢藏用的简历。人称“随驾隐士”。
魏晋名人大多隐居,不修边幅以示自己牛逼大去了。比如东床快婿的典故中,为啥那样?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牛逼。
有关隐士,就到这。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8:59
佞,聪明,才智出众反应敏捷。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9:00
“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为何这样奔走忙碌啊?莫非为了逞口舌之能吧?

----------------
那时不是纵横家的时代。没必要奔走忙碌逞口舌之能。
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啊?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9:03
于是,隐士这个身份用上了。
基础知识1.栖:隐居。基础智识2:佞:聪明。

“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为何这样奔走忙碌啊?莫非为了逞口舌之能吧?
大红叉
零分。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隐居啊?难道只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们其实是胸怀锦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人吗?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9:06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孔子回答说:能称做良马的,不是靠蛮力取胜的,而是德行兼备。
你们这些虚伪的装做高人的隐居者,只是有蛮力而已,是比一般人聪明一点学识高一点,但想称为骥,治世之良臣,还差点德行。
德不佩位,于是你还只是个隐士。
这里,一是声明何为良臣,二是埋汰微生亩差得远。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9:09
为什么这么说涅?
微生亩做为前朝贵族,一向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出身高贵,文王之后,居然无人识我,感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天子庸才,忘了我这棵大白萝卜。
隐居了四十多年,无人问津,自己个儿都快在山沟里装不下去了,真真是憋坏了。
他来向孔子问的是这事:自己根红苗壮,学识又高,为什么得不到重用,只能隐士田园啊。
孔子于是给他上了一课。
就这。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9:14
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我操,这句忘记解释了。
不敢自称聪明啊,自称聪明的都被聪明给误了啊,比如隐居四十多年的你啊。
疾:有两种解释。反应快叫疾,小病也叫疾。
固:同“痼”,对你来说,思维敏捷不是优点,而是缺点,你这不是佞,你这是病啊。翻译成白话,你这不是聪明,不是学识深厚,你这就是自命不凡才大志疏啥也不是。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5-1-6 19:25
年终总结:
孔子是说:
反应快,思维太敏捷是一种病。
太拿自己当回事,也是一种病。拿自己当骥,其实就是一种找抽的行为。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