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梅花
[打印本页]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4
标题:
梅花
池边几株梅,冬雪迎蕾开。
冰蕊香暗浓,袭人酒欲昏。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4
原文。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4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5
赏析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娆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而这首写梅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是相通的,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不仅巧妙地刻画出梅花身居简陋、孤芳自赏的形态,更隐喻着诗人即便处于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亦能坚守自己的主张,不为世俗所动。“凌寒独自开”,此句未提及梅花的姿态,却以“独自开”三字,深刻描绘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从众流的坚韧品质。梅花虽处于无人之境,却依然能凌寒而放,这不仅是对梅花品质的赞美,更是对诗人坚守信念、独立不群的品格的写照。“独自”二字,语意坚定,透露出梅花无惧旁人的目光,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屹立不倒的豪情。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5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5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4-12-18 10:56
欢迎赏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