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别研究吃狗了,研究孔子“七十二个学生”是实数还是虚数吧 [打印本页]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27
标题: 别研究吃狗了,研究孔子“七十二个学生”是实数还是虚数吧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却又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那么问题来了,一会七十七,一会七十二,都是出自司马大官人之手,那么孔子学生中通六艺者,到底多少啊?
我要是说这个七十二,跟“三人行“里的三一样,是虚数,有没有人会跳将出来喊一声”呔!兀那厮,满嘴胡说八道!那妖休走,吃俺一棒!“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2-24 16:28

这两天咋没看见临窗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2-24 16:29

这里的七十二,100%是实数

跟三人行的那个三,不是一个意思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29
《史记·高祖本纪》说高祖“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想想就知道,如果刘邦左边屁股上真的不多不少七十二个痦子,那才多大块地方啊比巴掌大不了多少,七十二个,我去。
《 管子·封禅》中说古来泰山封禅之人君“七十二人”,那么,谁能说说,这七十二个封禅的都是谁?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32
“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
这句里,“七十二”正好被一年三百六十日整除。先秦文字里,七十二多为虚指。
司马迁以“七十二”泛指孔子学生数目,并非孔子学生里有七十二个有名有姓的好优等生。
另外,”弟子三千“中这个三千,也是虚数,各位怎么看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35
有人考证出孙悟空七十二变,每一变都叫什么,什么来历。似乎这个七十二变是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种变化。
各位又如何看?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36
古乐府有诗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这里的鸳鸯,是三十六对,七十二只?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37
魏源也有诗:
水复山重行未尽,
压来七十二峰影。
这个七十二呢?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4-12-24 16:38
“三人行”把实数界搞虚了,别说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现在怀疑孙悟空的72变都是虚指,不然谁能说清楚都哪72变?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40
自从孔子有了这七十二贤人,后来的列仙传中就有了七十二仙,水浒传中也整出个七十二地煞,道家自古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且每一处都有明确的地理坐标。
这里的七十二三十六呢?
实啊虚啊?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41
天天吃狗肉,还道德追杀
就知道吃!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44
别光啃论语。国学还好多基础知识呢。
比如,六艺到底是哪六样?
孔门除了七十二贤人,还有四科十哲,都咋回事啊。
饶了狗吧,咱还是一本正经研究研究人。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2-24 16:44
寒假 发表于 2024-12-24 16:38
“三人行”把实数界搞虚了,别说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现在怀疑孙悟空的72变都是虚指,不然谁 ...



猪八戒36变你能说出来吗?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4-12-24 16:46
知音 发表于 2024-12-24 16:44
猪八戒36变你能说出来吗?

说不出来,哈哈。
兴许“三人行”能搞虚了肾也未可知。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48
寒假 发表于 2024-12-24 16:38
“三人行”把实数界搞虚了,别说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现在怀疑孙悟空的72变都是虚指,不然谁 ...

西游是讲的求佛故事,却都是些道家变化,长生啊,成仙啊,连出场人物都是道家的。
咋回事呢?
细一琢磨,这里边学问比该不该吃狗肉,说道多了去了。
还真有人考证过七十二变到底都是些啥,读过之后发现,这七十二变,全是道家的啊。咋的唐僧一个佛门中人收了个道家徒弟,用道家法术保护自己西行。连孙悟空的师父都是道家仙人。奇了个大怪。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49
寒假 发表于 2024-12-24 16:46
说不出来,哈哈。
兴许“三人行”能搞虚了肾也未可知。

肾不好。请吃六味地黄丸。
这个“六味”里的六,是实是虚?

作者: 耍帅    时间: 2024-12-24 16:50
管他多少,都是骗吃骗喝的家伙。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4-12-24 16:51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4 16:49
肾不好。请吃六味地黄丸。
这个“六味”里的六,是实是虚?

一味虚,其他五味是酸甜苦辣咸,是实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4 16:52
耍帅 发表于 2024-12-24 16:50
管他多少,都是骗吃骗喝的家伙。

你这意思,能骗到狗肉吃的就是好人,骗不到的就道德一下,全是坏人?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12-24 16:52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12-24 17:14 编辑

所谓“实”,是说:对方讲的,的确就是这个数。虽然说是这个数,但含义并非明确指这些。大多情况下,都是在形容多。也就是所谓“虚”。这叫实数虚指。哈哈。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4-12-24 16:54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4 16:48
西游是讲的求佛故事,却都是些道家变化,长生啊,成仙啊,连出场人物都是道家的。
咋回事呢?
细一琢磨 ...

佛道搭配,干活不累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12-24 17:47
[attach]863704[/attach]


台湾的孔庙说,是虚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2-25 08:25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4 16:32
“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
这句里,“七十二”正好被一年三百六十日整除。先秦文字里,七 ...

还有这种说辞?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2-25 08:26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4 16:40
自从孔子有了这七十二贤人,后来的列仙传中就有了七十二仙,水浒传中也整出个七十二地煞,道家自古就有三十 ...

二郎神七十三变,恰好克制孙悟空,这个咋说?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5 08:5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2-25 08:25
还有这种说辞?

金老师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懂的不知道的,真就虚心一问。
比某些百度高手强多了。


作者: 西北    时间: 2024-12-25 11:39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五六三十,六七四十二。一共七十二人。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12-25 12:22
西北 发表于 2024-12-25 11:39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五六三十,六七四十二。一共七十二人。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12-25 12:27
这个事儿吧,亦实亦虚,实有据虚有根。

《三十六计》,你说实,没错儿,这本书就三十六条;可是,计谋怎么可能实打实的三十六条?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24-12-25 12:47
只有一件事是实的
你和寒假都肾虚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12-25 13:08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4-12-25 12:47
只有一件事是实的
你和寒假都肾虚

回去每人吃肉狗七十二条。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24-12-25 13:10
刘庄主 发表于 2024-12-25 13:08
回去每人吃肉狗七十二条。

三条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12-25 13:33
知音 发表于 2024-12-24 16:29
这里的七十二,100%是实数

跟三人行的那个三,不是一个意思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意思就是虽然有一大堆徒弟,有出息的没几个
全是虚指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4-12-25 16:47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4 16:32
“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
这句里,“七十二”正好被一年三百六十日整除。先秦文字里,七 ...

然也。
古人常用三和三的倍数表示数字。九 ,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表示古人对“天地人”的认识。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4-12-25 16:5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4-12-25 16:47
然也。
古人常用三和三的倍数表示数字。九 ,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表示古人对“天地人”的 ...

哈哈哈 毕达哥拉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4-12-25 16:54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4 16:35
有人考证出孙悟空七十二变,每一变都叫什么,什么来历。似乎这个七十二变是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种变化。
各 ...

后来凑的。
比如三顾茅庐。最初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谈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说的三顾,意思是多次光顾。
到了《三国演义》中,就成了刘备三次去南阳请诸葛亮。不多不少真的去了三次。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6 09:1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4-12-25 16:47
然也。
古人常用三和三的倍数表示数字。九 ,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表示古人对“天地人”的 ...

数字在中国古时,有极其严格的使用规范,也有数字的“避讳”,九啊,三啊,这些,甚至不许普通老百姓用。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4-12-26 09:41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6 09:13
数字在中国古时,有极其严格的使用规范,也有数字的“避讳”,九啊,三啊,这些,甚至不许普通老百姓用。 ...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可否举个栗子



作者: 东山酒绿    时间: 2024-12-26 09:48
古人数字哪有百位之外,9算是最大的数字了。
作者: 杰赛尔    时间: 2024-12-26 10:2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4-12-26 09:41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可否举个栗子

古时,不过逢九的生日,认为9是至上至阳至刚之数,如果德位不配,会反噬其主。所谓物极必反,只有皇家配得上这个数字,所以皇家才用九,塔建9层,位置叫九五至尊,甚至屋檐上的祥兽是九个,等等。
所以,那时候王公贵族家的屋檐上的祥兽不能超过九个,但除了九,下边吉利数大概也就是六了。于是,老北京有个词叫“五脊六兽”,本意说京城里的贵族子弟无所事事有手好闲,每天吃花酒泡小妞玩鹰驾鸟闲得难受的样子。
如果说到真正的避9,他爹刘钦虽然是皇族后裔,但是已经没落了,当时做着小县官,每天带着乡中百姓一起种田。
当年,刘秀他妈怀孕的时候,当年大丰收,刘钦想,这是老天赐给我们的好收成啊,看来我儿子是个吉祥三宝。他下田的时候,发现一麦九穗,一般麦子也就一二 三穗最多了,居然有一麦九穗,他爹于是一拍大腿,说“我儿子名字有了,就叫刘九穗,吉利啊吉利啊。”
但是因为九这个字不是他普通小官员能用的,于是,“其父异之,遂名秀,以记其异也。”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4-12-26 10:38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2-26 10:25
古时,不过逢九的生日,认为9是至上至阳至刚之数,如果德位不配,会反噬其主。所谓物极必反,只有皇家配 ...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