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老话儿串烧闹笑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08:05
标题: 老话儿串烧闹笑话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这是你知道的老话儿吧?说的是腊七腊八前后天最寒。
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还是老话儿,说的是人们开始忙活着过年了。

可是这两句老话放一块儿,逻辑上就是:冻掉下巴就过年!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7 08:09

今天腊八,气温-2~+7,但体感温度还是挺冷的,可能是心理作用。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7 08:10

吃粘干饭就是为了粘住下巴不被冻掉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08:32
知音 发表于 2025-1-7 08:10
吃粘干饭就是为了粘住下巴不被冻掉

厉害!厉害!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5-1-7 08:33
现在这话不存在了,远古传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08:47
今天腊八了哎!单位早餐竟然不是腊八粥,上哪里说理去???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08:48
知音 发表于 2025-1-7 08:10
吃粘干饭就是为了粘住下巴不被冻掉

粘干饭是什么饭?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25-1-7 08:56
腊八腊八,冻死俩仨
作者: 哥要下凡了    时间: 2025-1-7 08:57
@哥要下凡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08:58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25-1-7 08:56
腊八腊八,冻死俩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个时节。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1:35
寺庙今天多有施粥,可惜我要上班……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1:3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11:35
寺庙今天多有施粥,可惜我要上班……

南方多,北京(北方)虽然有,但是远,不方便,所有渐渐的这个老习惯淡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1:4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1-7 11:38
南方多,北京(北方)虽然有,但是远,不方便,所有渐渐的这个老习惯淡了。



可能还有个缘由,北方冷?端出来容易冻成冰~~~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7 11:4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08:48
粘干饭是什么饭?



大黄米做的饭,加上红芸豆,不是粥,是饭,比大米饭稀一些。

吃的时候可以放白糖、或荤油(猪油),特别好吃,就是不能吃多,不好消化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1:4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11:41
可能还有个缘由,北方冷?端出来容易冻成冰~~~

粥是热的,排队的人是要挨冻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7 11:43

都来说说腊八的习俗,看看南北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老家那边,腊八不能打麻将,腊八打麻将会输@再折长亭柳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1:45
知音 发表于 2025-1-7 11:42
大黄米做的饭,加上红芸豆,不是粥,是饭,比大米饭稀一些。

吃的时候可以放白糖、或荤油(猪油) ...

有点明白了。。。另:大黄米是什么米?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1:46
知音 发表于 2025-1-7 11:43
都来说说腊八的习俗,看看南北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老家那边,腊八不能打麻将,腊八打麻将会输@再折长亭 ...

腊八蒜、腊八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1:46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1-7 11:42
粥是热的,排队的人是要挨冻的。

这个是真的。我们这边寺庙排队很长的~~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1:5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11:45
有点明白了。。。另:大黄米是什么米?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7 12:0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1-7 11:51
糜子



她会问糜子是什么,我们那边叫黍子

[attach]866158[/attach]

[attach]866159[/attach]

[attach]866160[/attach]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2:05
知音 发表于 2025-1-7 12:02
她会问糜子是什么,我们那边叫黍子

对,小米是谷子,黄米(大黄米)是黍子(叫黍子多,糜子好像有点书面语)。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1-7 12:06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1-7 11:51
糜子

西北也叫糜子,谷子叫小米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2:11
大志 发表于 2025-1-7 12:06
西北也叫糜子,谷子叫小米

你对日本熟,他们过咱们农历这些“节”吗?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1-7 12:16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1-7 12:11
你对日本熟,他们过咱们农历这些“节”吗?

腊八没有的,春节他们叫旧正月,春分秋分公休放假一天,八月中元节放假五天左右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2:37
知音 发表于 2025-1-7 12:02
她会问糜子是什么,我们那边叫黍子

这下子就一目了然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2:38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1-7 11:51
糜子

在一首长诗里遇到过,那谁的《回延安》。。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7 12:48
大志 发表于 2025-1-7 12:16
腊八没有的,春节他们叫旧正月,春分秋分公休放假一天,八月中元节放假五天左右

哦,春分、秋分。感觉咱们清明挺重要的,他们没有。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5-1-7 12:5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12:38
在一首长诗里遇到过,那谁的《回延安》。。

李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7:52
泌水 发表于 2025-1-7 12:50
李季

吓一跳。赶紧查了一下百度:

贺敬之。笔名艾漠、荆直。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历任鲁艺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华北联大文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及第三届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第七届人大常委。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贺敬之文集》,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评论集《贺敬之文艺论集》、《贺敬之谈诗》,长诗《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组诗《乡村的夜》,歌词《南泥湾》等。歌剧剧本《白毛女》。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7:56
泌水 发表于 2025-1-7 12:50
李季

李季,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给他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并开始进行业余创作,他尝试着以民歌形式,写出章回小说《老阴阳怒打虫郎爷》等作品。

1945年底,在《解放日报》上连续刊登了优秀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这首长诗,热情歌颂了陕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翻身闹革命的斗争事迹,成功地塑造了王贵和李香香的动人形象。这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长诗,是诗歌领域里实践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第一个硕果,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茅盾称它"是一个卓绝的创造,说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也不过分"。

1949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不久到武汉,任中南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编辑出版部长,主编《长江文艺》,这期间有诗集《短诗十七首》、长篇叙事诗《菊花石》。

1952年冬,到玉门油矿深入生活,担任矿党委宣传部长,创作长篇叙事诗《生活之歌》,短诗集《玉门诗抄》《玉门诗抄二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

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任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期间,写作并出版了《西苑诗草》和《建设的歌》。

1959年后,任作协兰州分会主席,出版了长篇叙事诗《杨高传》,这首诗,规模宏伟,故事复杂,人物众多,所反映的生活面比《王贵与李香香》更广阔。诗人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主人公杨高战斗的一生,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残酷、尖锐、复杂的斗争生活,艺术上把民歌和古典诗词、鼓词结合在一起,采用了我国传统的说唱文学的章法和句法,在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1958年诗人还写了许多配合政治形势的报头诗,分别收入与闻捷的合集《第一声春雷》、《我们遍插红旗》中。

1959年出版了儿童诗《三边一少年》,小说散文集《戈壁旅伴》《心爱的柴达木》和他十年的短诗选集《难忘的春天》。

1961年出版《海誓》,这是他访问欧亚四国所写的二十几首国际题材的短诗集。

1962年后,先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主编。

1963年出版叙事长诗《向昆仑》《剑歌》《石油诗》(一、二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7 17:5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17:56
李季,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给他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激发了他强烈 ...

这么出名的一个人,被我给忽略了~~~幸好补上这一课~~~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5-1-7 19:5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1-7 17:57
这么出名的一个人,被我给忽略了~~~幸好补上这一课~~~

我也是从《王贵与李香香》长诗记住李季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