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疫情五周年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1-11 13:17
标题: 疫情五周年回顾
疫情五周年回顾

疫情初起,是19年底,20年元旦之前,至今刚好五周年了。中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常回头翻检翻检,看看有什么得失。

大概经历如下,初起慌乱,过后坦然,中间有一段认识向主流靠拢,行商君之法,对下苛酷,导致社会冻结,自由丧失,百业凋零,应该引以为戒。

根本就一个认知,严格防控的策略,相较群体免疫,没有额外的收益,这两者的成本与收益,是完全等价的。

从中医来看,疫情多数属于寒邪,从经济来看,也是一样,严格防控,经济体就冻僵了,由此经济损失,最终会传递到健康损失上,在体量上,和群体免疫的健康损失等价。

如果折中调和一下,其实可以考虑半年左右的严格防控期,毕竟早期的势能过于巨大,抵挡不住的话,可能会从健康损失溢出,发生一些别的意外。等到半年一过,蔓延到全世界,在全球转了几圈之后,势能就降低了,严格防控就没有更多的必要了。

现在呼吸道疾病再次高发,流感病毒等肆虐,这次病毒虽多,但没有新的品种出现,即便有,也不必再回到之前的状态。

好比加州山火,西藏地震,都属于非人为的不可抗力,抵挡不住,只能向大自然认输投降。疫情、山火、地震,最后都是自己消失不见的,属于来无影去无踪型的选手。大自然神秘莫测,适时低头认输,并不为过。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1-11 13:35
哈哈哈

恍然如梦。老人是受益群体。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1-11 13:44
英国人聪明得多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1-11 14:27
  已经五年了吗?现在想想恍若隔世。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1-11 15:3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1-11 13:44
英国人聪明得多

是的,脱裤子放屁,两道手。

没必要,

直接选择硬抗。

英国人最早选择群体免疫,

其实最科学。

只不过过程不太友好,

但是和其他策略的最终结果一样。

火势太大,要抵挡那样的火势,

也不是做不到,但是没什么意义。

好比动态清零,一个火星子也不准有,

不可能的,代价极大,效果极差。

打什么疫苗呢,完全废物,

病毒就是最好的疫苗。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1-11 15:35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1-11 14:27
已经五年了吗?现在想想恍若隔世。

五年了,满打满算,五年整了。

三年防控,两年放开。

有收益,不是老百姓的,

而是某些人臆想出来的收益。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1-11 15:48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1-11 14:27
已经五年了吗?现在想想恍若隔世。

我也感觉突然,时间真快。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1-11 17:2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1-11 13:44
英国人聪明得多

跟一个。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1-12 02:57
疫情于武汉于湖北,于我于家,都是一场劫难。
曰洗礼好痛!
曰回望要骂!
人呵,关键是自爱爱人。终结是人救人天救人。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12 14:01

我就记得一开始只有出差时候需要做核酸一次120,去医院做。
后来一次80。
再后来,大街上遍布核酸亭,免费做。一次管三天,超过三天忘了做就进不去大门。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1-12 14:29
知音 发表于 2025-1-12 14:01
我就记得一开始只有出差时候需要做核酸一次120,去医院做。
后来一次80。
再后来,大街上遍布核酸亭, ...

120是价格啊?
还以为是运输车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1-12 14:30
知音 发表于 2025-1-12 14:01
我就记得一开始只有出差时候需要做核酸一次120,去医院做。
后来一次80。
再后来,大街上遍布核酸亭, ...

这边医院有点疫情后遗症了,凡是发烧的一律在另外房间等
现在还是比疫情前小心谨慎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12 14:32
杀手 发表于 2025-1-12 14:29
120是价格啊?
还以为是运输车


120是价格,拿小票放在差旅费里报销。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12 14:49
杀手 发表于 2025-1-12 14:30
这边医院有点疫情后遗症了,凡是发烧的一律在另外房间等
现在还是比疫情前小心谨慎


好多医院都是专门有发热门诊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1-12 14:51
知音 发表于 2025-1-12 14:49
好多医院都是专门有发热门诊

记住这些。没有人会忘。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1-12 15:23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1-12 15:45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1-12 14:01
我就记得一开始只有出差时候需要做核酸一次120,去医院做。
后来一次80。
再后来,大街上遍布核酸亭, ...

武汉 大事。
吹哨人李文亮。检讨做到央视。
轰轰烈烈的武汉千家宴,还是百家宴。
更轰轰烈烈的湖北两会武汉两会。
钟南山武汉考察疫情,确定“人传人”。
除夕、正月初一,武汉,到湖北的大封控。
李总理 孙春兰到武汉考察。
央视直播雷神山、火神山建设。
北京和武汉接续的连夜重要会议,建设“方舱医院”。全收全治。
全国医护驰援武汉抗疫 。
蒋超良担责下。应勇顶上。
方方日记。
封控结束是3月中旬左右。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1-12 16:18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1-12 15:23
武汉 大事。
吹哨人李文亮。检讨做到央视。
轰轰烈烈的武汉千家宴,还是百家宴。

初起在回家的长途车上。

心慌慌的。

经过疫情,有一个好处,

就是现在不怎么怕呼吸道感染了。

要死,早死,不怕。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1-12 16:59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1-12 16:18
初起在回家的长途车上。

心慌慌的。

周哥年轻。来日方长。今后一定 棒棒哒。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5-1-12 21:20
还有口罩期间极低的幼儿出生率,如今显示在幼儿园,入园率降低,幼儿园关闭潮。
两三年后是小学,八九年后是中学,十四五年后是大学。。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12 21:26
小红袄 发表于 2025-1-12 21:20
还有口罩期间极低的幼儿出生率,如今显示在幼儿园,入园率降低,幼儿园关闭潮。
两三年后是小学,八九年后 ...


这批孩子可真是宝贝了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5-1-12 21:34
知音 发表于 2025-1-12 21:26
这批孩子可真是宝贝了

升学很容易,就业也容易,前提是就业岗位未减少。。

幼儿园的周期3—4年,且民办较多,足够倒闭一批了。。
他们这两年日子挺难的。。一些高质量的城市中心的公办园大致不愁生源,而私立的边缘区域的就不好说了。
作者: 西北    时间: 2025-1-12 23:17
本帖最后由 西北 于 2025-1-12 23:23 编辑

在网络上,关于疫情最早的信息,是2019年底前流传的一个类似红头文件的武汉要求各单位统计肺炎类疾病患病人数的通知。

当时在有壶有人发了,我没有留底,具体时间和内容记不清楚了。
作者: 西北    时间: 2025-1-12 23:22
整个疫情的应对规程,从最初的消息发布,封控开始的时机,中间封控的力度和检测的频度,疫苗的开发和接种,最后解封的时机,都有值得探讨和反思的地方。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1-13 07:47
阻击战保卫战,不堪回首,突如其来的封控没完没了的核酸检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1-13 09:02

武汉2020年1月23日封城,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我儿1月18号回美国的航班延迟到1月19号凌晨才安全离开。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1-13 09:47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啊!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