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就医 [打印本页]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7:26
标题: 就医

随便聊一聊哈,欢迎大家加入,也可能随时烂尾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7:34


小时候,7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即使有也是零星的片段。

大约4-5岁的时候,有一个比我还小的孩子(男生女生都不记得了)抱我,结果没抱住,仰面倒下去了,后脑勺磕破了,流了很多血,唯一的记忆就是脑袋昏昏沉沉的,大概流了不少血。

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我妈从幼儿园过,我看见了,挣脱老师的手去找妈,结果老师一带劲儿,我的手脱臼了,这一段是我妈说给我听的。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07:37
聊吧聊吧,这个话题可以聊哈,想跟着你们多视角,多维度去看看社会民生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7:38
因为母亲是儿科医生,加上小孩子家家,很少生病。

为了争得父母的关爱,有时还很想生病。

有一次高烧,母亲用温软的手试试我的额头,然后给我吃点药,又问我想吃什么,那一刻,真的好满足啊。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07:41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07:38
因为母亲是儿科医生,加上小孩子家家,很少生病。

为了争得父母的关爱,有时还很想生病。

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哈哈,生病了,父母做什么事会依着你,还会给你买好吃的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07:48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07:34
小时候,7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即使有也是零星的片段。

大约4-5岁的时候,有一个比我还小的孩子(男 ...

手脱臼了,之后还脱臼过吗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7:48

我们有两三年时间是住在医院的家属院内的。那时候对于医生及其职业非常葱白,觉得医生都很干净利落,身上淡淡的来苏儿水的味道神圣又神秘。

很多医生家庭都是夫妇双方都是医生。

那时候我想,长大了也做一名医生。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7:49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07:48
手脱臼了,之后还脱臼过吗



没有,幸好没有造成习惯性脱臼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7:50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07:41
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哈哈,生病了,父母做什么事会依着你,还会给你买好吃的



是呀,我是家里的老大,是容易被关爱忽视的一类人,嘿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07:59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07:48
我们有两三年时间是住在医院的家属院内的。那时候对于医生及其职业非常葱白,觉得医生都很干净利落,身上 ...

后来呢!如果坚持小时候的理想,没准现在医学界大拿了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08:03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07:50
是呀,我是家里的老大,是容易被关爱忽视的一类人,嘿

我也是老大,我妹妹说她被关爱的少一些,因为我们下边还有弟弟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8:06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07:59
后来呢!如果坚持小时候的理想,没准现在医学界大拿了

后来,后来遗传了母亲读书(小说)的习惯,喜欢听人讲故事,学了文科,而且还是半吊子水平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08:11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08:06
后来,后来遗传了母亲读书(小说)的习惯,喜欢听人讲故事,学了文科,而且还是半吊子水平

你的水平有目共睹哈,所以,在南亭遇到你们很幸运,熏也会熏出点什么。俺先离开一下下哈,你聊,首版姐应该快上来了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8:11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08:03
我也是老大,我妹妹说她被关爱的少一些,因为我们下边还有弟弟






老大常常被认为“大了,要懂事”,其实也是孩儿啊,“娘疼断肠儿”,通常老幺受宠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8:13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08:11
你的水平有目共睹哈,所以,在南亭遇到你们很幸运,熏也会熏出点什么。俺先离开一下下哈,你聊,首版姐应 ...



嗯,我也离开一会儿



作者: 干饭不泡汤    时间: 2025-2-5 08:59
我也是医院家属楼长大的孩子!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09:55
干饭不泡汤 发表于 2025-2-5 08:59
我也是医院家属楼长大的孩子!



参与进来,一起聊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1:39
中外医疗制度优劣,好像还没进入正题呢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5 11:52
我最大的就医
就是17年心脏装了两个支架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2:07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1:52
我最大的就医
就是17年心脏装了两个支架

我是非必要,都不想去医院呀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5 12:09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2:07
我是非必要,都不想去医院呀

我这个不行呀
不装就会over啦

作者: 山人    时间: 2025-2-5 12:11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1:52
我最大的就医
就是17年心脏装了两个支架

这个装支架的事可要注意了!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2:40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1:39
中外医疗制度优劣,好像还没进入正题呢


睡了一觉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2:41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1:52
我最大的就医
就是17年心脏装了两个支架



这个心脏支架手术现在已经很普遍了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2:41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2:07
我是非必要,都不想去医院呀



年轻,可以不去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2:43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2:09
我这个不行呀
不装就会over啦



嗯,这个手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短中期效果是很不错的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2:47
山人 发表于 2025-2-5 12:11
这个装支架的事可要注意了!



嗯嗯,关键有很多以前不好的生活习惯要改变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2:58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2:40
睡了一觉

你慢慢说,我后续慢慢看,一天消化一些就好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3:01

我妈每次下班回家,会给我们讲一讲医院里发生的趣事,我会是忠实的小听众。

从妈妈的讲述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大了之后悟出来的),很多患者不能简洁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病情。

再说几十年前,医疗检测技术还有医疗水平都没有现在发达。治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很多患者的病情描述夸大细枝末节,讲一些无用的废话。而有一些凶险的病例,隐匿性非常强,表述不清楚会严重影响救治。

这次大S的治疗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老公是韩国人,医生是日本人。

我母亲是儿科医生,患儿的亲属的表述也很关键。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3:06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2:58
你慢慢说,我后续慢慢看,一天消化一些就好



嗯嗯,好的,也收一个忠实的小听众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3:07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3:06
嗯嗯,好的,也收一个忠实的小听众

习惯了你放音乐哈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3:17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3:01
我妈每次下班回家,会给我们讲一讲医院里发生的趣事,我会是忠实的小听众。

从妈妈的讲述中,我发现一 ...

在治疗上没有及时,对症治疗,会延误和恶化病情的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5 13:22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2:43
嗯,这个手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短中期效果是很不错的

是的,不过每天要吃药的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3:23

关于中外医疗,现在是众说纷纭。

我现在赞成一种观点: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是可以倚仗自身免疫力自愈的。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人得了解自己,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

很多的疾病是情绪病,或是因为情绪导致的。

所以。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5 13:23
山人 发表于 2025-2-5 12:11
这个装支架的事可要注意了!

是的是的,一定注意的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3:27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1:52
我最大的就医
就是17年心脏装了两个支架

这必须是要就医的,老师平时也要注意,要照顾好自己哈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5-2-5 13:31
本帖最后由 熙儿 于 2025-2-5 13:32 编辑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3:23
关于中外医疗,现在是众说纷纭。

我现在赞成一种观点: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是可以倚仗自身免疫力自愈的。 ...

也有遗传因素吧,我家娃爸他家是长寿家族,大姥93,小姥90,健在。奶奶也长寿,我家娃八个姨奶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3:39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3:31
也有遗传因素吧,我家娃爸他家是长寿家族,大姥93,小姥90,健在。奶奶也长寿,我家娃八个姨奶
...


嗯嗯,基因因素占比非常大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3:40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3:07
习惯了你放音乐哈


哈哈,唠嗑就不放了,免得被打扰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2-5 13:40
本帖最后由 养生丸 于 2025-2-5 13:52 编辑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3:23
关于中外医疗,现在是众说纷纭。

我现在赞成一种观点: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是可以倚仗自身免疫力自愈的。 ...

附议附议。已经很多年没去过医院。平常很健康,偶染微恙,顶多到社区门诊吃个药就好了。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5 13:41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3:22
是的,不过每天要吃药的



原来后续的药物都需要进口,好像还不便宜,现在应该有替代药物了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5-2-5 13:44
跟读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5 15:33
熙儿 发表于 2025-2-5 13:27
这必须是要就医的,老师平时也要注意,要照顾好自己哈

好的好的,谢谢啦!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5-2-5 15:33
高考之前也想过当医生,但实在难过解剖课心理关,还是选了通信工程。早知道现在牙科这么赚钱,应该那时候选牙医专业就好了。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5 15:34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5 13:41
原来后续的药物都需要进口,好像还不便宜,现在应该有替代药物了

对,现在基本都是国产的,价格也便宜
我办了慢病,有医保
药费慢病和医保就够了

作者: 香蔼半龛    时间: 2025-2-5 18:20
小时候最怕医生和酒精味,闻到那个味道,屁股上就要挨一针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2-5 19:10
小时候生活不好,生病与营养不良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生活好了,又会生多种富贵病。现在主要是防止营养过剩,很多养生的说法感觉有些扯,我唯一相信的就三餐不要吃的太饱。前人说,要想身体安,三饥和寒。三分饥我认可,三分寒不置可否。
作者: 梦缘和梅    时间: 2025-2-5 19:10
回忆往事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6:57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5-2-5 13:44
跟读



早!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08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2-5 13:40
附议附议。已经很多年没去过医院。平常很健康,偶染微恙,顶多到社区门诊吃个药就好了。



嗯嗯,这个年纪,养是主要的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11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5-2-5 15:33
高考之前也想过当医生,但实在难过解剖课心理关,还是选了通信工程。早知道现在牙科这么赚钱,应该那时候选 ...



牙医非常挣钱,我有时间写下一个帖子《牙科诊所》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23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5:34
对,现在基本都是国产的,价格也便宜
我办了慢病,有医保
药费慢病和医保就够了


嗯,稍加注意就好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23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5:34
对,现在基本都是国产的,价格也便宜
我办了慢病,有医保
药费慢病和医保就够了


嗯,稍加注意就好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25
香蔼半龛 发表于 2025-2-5 18:20
小时候最怕医生和酒精味,闻到那个味道,屁股上就要挨一针了


是啊,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怕医生,怕打针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28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2-5 19:10
小时候生活不好,生病与营养不良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生活好了,又会生多种富贵病。现在主要是防止营养过剩, ...



其实人是天生适应关键的,人的潜力无限,所以,自然的才是对身体最好的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07:30
梦缘和梅 发表于 2025-2-5 19:10
回忆往事


夹叙夹议,还没扯到正题呢,主要是没有大块的时间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6 12:59
我小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那时候没有小诊所,必须去市立医院,我们家离市立医院远,我爸爸是单位开通勤车的,早上就把我放医院门口,我自己去吊水,然后爸爸在来接我,结果除了第一天是爸爸送我进去的,后面我一次也没去过,院长,医生都是我爸爸的朋友,那时候还没电话,有一天我医生在医院外面等我爸爸的车来,问我爸爸,孩子好了么?就呆一天水,我爸爸才知道我压根没去吊水,天天还假模假样滴说手疼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13:33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5-2-6 12:59
我小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那时候没有小诊所,必须去市立医院,我们家离市立医院远,我爸爸是单位开通勤车的 ...




吊水,这也是中外医疗的认知差异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抗生素的滥用后果及其严重,如果遭遇大型流行性瘟疫,将会是灭顶之灾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6 14:00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5-2-5 15:33
高考之前也想过当医生,但实在难过解剖课心理关,还是选了通信工程。早知道现在牙科这么赚钱,应该那时候选 ...

牙科最赚钱了,我一个朋友就是牙科医生,现在自己开诊所了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6 14:01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6 13:33
吊水,这也是中外医疗的认知差异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抗生素的滥 ...

据说,美国到处有枪,但是没有抗生素,中国是个人没有枪,但是抗生素随处可见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14:05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5-2-6 14:01
据说,美国到处有枪,但是没有抗生素,中国是个人没有枪,但是抗生素随处可见



我们的诊所,一旦遇到流行性疾病,那个输液室里黑压压的都是人,而且都是比较高阶的抗生素,一旦产生抗药,神仙都救不了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6 14:06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6 14:05
我们的诊所,一旦遇到流行性疾病,那个输液室里黑压压的都是人,而且都是比较高阶的抗生素,一旦产生 ...

是的,现在中国也注意这个了,我觉得,就花姐夫他们医院就是,一般不建议,也不给吊水了,很多地方都有规定了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14:11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5-2-6 14:06
是的,现在中国也注意这个了,我觉得,就花姐夫他们医院就是,一般不建议,也不给吊水了,很多地方都有规 ...


嗯嗯,最关键的问题是医药要分开,医院要和利益脱钩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2-6 15:43
我小时候隔三差五就要住院,也不住多久,一个礼拜左右吧,也不啥大毛病就是急性扁桃腺发炎,好在幼儿园一偏门出去不远就是部队一卫生所,后来有阿姨建议干脆病房别退了,过几天还会再来。我觉得这阿姨很有远见。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2-6 15:49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5 11:52
我最大的就医
就是17年心脏装了两个支架

西江月这才青春几何呀,就装俩支架了,他汀类药不能停,最次也合资的质量有保证。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2-6 18:43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2-6 15:43
我小时候隔三差五就要住院,也不住多久,一个礼拜左右吧,也不啥大毛病就是急性扁桃腺发炎,好在幼儿园一偏 ...

有人建议从小割除,以绝后患,嘿
作者: 西江月    时间: 2025-2-6 21:36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2-6 15:49
西江月这才青春几何呀,就装俩支架了,他汀类药不能停,最次也合资的质量有保证。

今年55岁了
阿斯匹林和他汀每天吃
支架装了8年了,目前一切正常
谢谢关心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8 11:49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2-6 15:43
我小时候隔三差五就要住院,也不住多久,一个礼拜左右吧,也不啥大毛病就是急性扁桃腺发炎,好在幼儿园一偏 ...

我大儿子是扁桃体肥大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8 11:50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6 21:36
今年55岁了
阿斯匹林和他汀每天吃
支架装了8年了,目前一切正常

我的心脏也做了射频消融术

作者: 归晚    时间: 2025-2-8 13:21
新年快乐,好运连连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2-9 20:05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6 18:43
有人建议从小割除,以绝后患,嘿

急性扁桃腺炎这毛病一直犯读初中。后来一次住院,听医生向父亲建议说还是割掉吧,等天凉后再来。为此,我专门到手术室窗外看怎样割除,正好见是一发小他妈操刀。那时割扁桃腺技术落后,患者坐姿硬张嘴,胸前一白色托盘,场面有些血腥促人干哕。也是奇怪,也许害怕手术,自此以后扁桃腺炎再很少犯,扁桃腺也就避免了牺牲。感谢夏天。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2-9 20:06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5-2-8 11:49
我大儿子是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我小时候医生也是这样定义我的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2-9 20:14
西江月 发表于 2025-2-6 21:36
今年55岁了
阿斯匹林和他汀每天吃
支架装了8年了,目前一切正常

我一直以为装支架是老年人的事,前几年母亲住院装支架时,遇见一位患者检查,看上去也就40多岁,据说已经装了4个支架。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10 13:09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2-9 20:06
扁桃体肥大,我小时候医生也是这样定义我的

但是我感觉也没啥,当时挂的专家号,医生也建议不要割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2-10 13:11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2-6 14:11
嗯嗯,最关键的问题是医药要分开,医院要和利益脱钩

要是医院跟利益脱钩,那医生会纯粹很多,救死扶伤不会再仅仅是口号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