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粗聊首钢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2 18:41
标题: 粗聊首钢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5-2-12 18:55 编辑

聊聊首钢。
作为首钢子弟,我并不喜欢首钢。
我今年62周岁了,我嘴里说的老人儿,怕是都已仙去了很多年了。听老人儿说,首钢原来叫石钢,石景山钢铁厂,最先说是段祺瑞筹建,很快就被日本人给占有了。
为什么建在石景山了呢?老人儿讲,因为门头沟有铁矿还有煤。知道法海寺不?曾经是日本人高管的居所。
建国后,自然是国有。慢慢发展着。后来,首钢的矿山是唐山那边的迁安,而且,是先精选一过儿再运到北京来。你知道吗?迁安的首钢职工,那是北京户口,那儿的子弟小学,归石景山区教育局。寒假在北辛安开表彰大会,他们坐火车来参加。
改革开放前,首钢职工生活要比市里(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居民差一截儿。逢年过节,我们要花一毛钱坐地铁进城采购一番,倒还是挺方便的。
为什么呢?因为呀,主要领导是军人出身,当年首钢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这个人,抓生产还是好手,眼光还是超前的,当年首钢在全国冶金系统是小老弟,但是技术是站在前边的。
到了改开,这位领导还是跟得上形势,那生产经营都到海外兼并了,一时名声大噪。职工福利,一时间,北京市都知道首钢的大面包,不比馒头贵。
最重要的,职工肯出力,那,真让你多挣到钱。
不喜欢首钢,所以从上大学,就打定主意不回石景山。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2-12 20:24
主要领导是军人出身,当年首钢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
======
所以这个口号到底对,还是不对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2-12 20:27
改革开放前,首钢职工生活要比市里(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居民差一截儿。
=
我看你后面的阐述里,好像首钢职工能挣钱,为嘛生活又比居民差一截?没太看懂~~~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2-12 20:3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2-12 20:24
主要领导是军人出身,当年首钢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
======
所以这个口号到底对,还是不对啊?{:1_198: ...


这个口号在那个年代是对的,首钢可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吧,我感觉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2 21:57
知音 发表于 2025-2-12 20:37
这个口号在那个年代是对的,首钢可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吧,我感觉

后来我想,那个时代都那样儿。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2-12 22:06
军代表有没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2-12 22:0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2-12 22:13 编辑

在绥中有一家首钢的疗养院,可能已经荒废了,没人打理了,但建筑很讲究。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2-13 09:51
为啥不喜欢首钢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2-13 09:5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2-12 20:24
主要领导是军人出身,当年首钢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
======
所以这个口号到底对,还是不对啊?{:1_198: ...

  对个屁!我在边防时,以前的旧营房就写着大字标语:以山为家,以苦为荣。可是高干子弟们都是是转一圈就调走了。没有人真正可以以苦为荣的。因为别人觉得那太傻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3 10:19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2-13 09:51
为啥不喜欢首钢

说不清楚。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3 10:22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2-13 09:56
对个屁!我在边防时,以前的旧营房就写着大字标语:以山为家,以苦为荣。可是高干子弟们都是是转一圈就 ...

90年代以前,首钢很多职工住的是三十年代日本人占领时期建的一排排平房。还有租农民房的。

作者: 仙草    时间: 2025-2-13 10:39
我家也有人在首钢工作不过都跟钢铁没关系……首钢太大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3 11:42
仙草 发表于 2025-2-13 10:39
我家也有人在首钢工作不过都跟钢铁没关系……首钢太大了

是呀,后来集团化发展出好多和冶金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2-13 12:44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2-12 21:57
后来我想,那个时代都那样儿。



70年代,又红又专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2-13 12:47

我来北京后结交的唯一一个好姐们儿(搞精密加工的),她娘家就是门头沟煤矿的,她小时候家里很富裕,父母在煤矿挣的多。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3 13:01
知音 发表于 2025-2-13 12:44
70年代,又红又专

口号,那时候口号多。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3 13:04
知音 发表于 2025-2-13 12:47
我来北京后结交的唯一一个好姐们儿(搞精密加工的),她娘家就是门头沟煤矿的,她小时候家里很富裕,父母 ...

后来成为京煤集团。
煤矿,下井的很苦的。山西那边是露天的,把表层黄土推开就露出煤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2-16 12:3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2-16 12:45 编辑

   改开之前,北京有二个最大的厂矿区集结地,一个是酒仙桥地区,另一个就是首钢的石景山地区,厂矿比较密集,还有一个纺织厂,在呼家楼外。   我虽在酒仙桥地区工作,但自己的住家,上班骑车需要20-30分钟左右的时间,那时还没通公交车。是酒仙桥地区电子厂的配套单位,生产建筑材料的,砖瓦厂和建筑机械的,是城乡结合部。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2-16 13:10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2-16 12:38
改开之前,北京有二个最大的厂矿区集结地,一个是酒仙桥地区,另一个就是首钢的石景山地区,厂矿比较密 ...

以前石景山的工业企业还有特钢(后来并入首钢)、北京锅炉厂、高井电厂、北京重型机械厂。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