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我国与马来西亚发布《联合声明》(《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马来西亚提出了一个“中国-东盟-海合会”倡议。
物流启示录摘录如下:
-中方赞赏马方提出的“中国-东盟-海合会”合作等倡议,认为这些倡议体现了开放的区域主义,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经济金融稳定,有利于亚洲各区域的协同发展。马方期待中方高级代表出席有关会议。
据悉,首届“中国-东盟-海合会”峰会将于5月28-29日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重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能源安全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展深度讨论,旨在加强亚洲三个关键经济政治地缘之间的三边经济体紧密联系与全方位合作。
海合会的全称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5月,成员国有6个,分别是沙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总部设在利雅得。
目前,我国、东盟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都发展到元首峰会级别,并且都举办了首次峰会。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海合会元首峰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峰会发布了中国-海合会《联合声明》,并通过了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2023年至2027年行动计划》,重点合作领域包括:
-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中国从海合会国家扩大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
-推动金融投资合作新进展。成立共同投资联合会,支持双方主权财富基金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深化数字货币合作。
-拓展创新科技合作新领域。共建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加强5G和6G技术合作。实施10个数字经济项目。
-实现航天太空合作新突破。欢迎海合会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研究成立中海联合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心。
2023年10月,首届东盟-海合会元首峰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峰会发布了东盟-海合会《联合声明》,并通过了东盟-海合会《区域合作2024年至2028年合作框架》,旨在优化和挖掘区域间的合作潜力。
其实,东盟-海合会元首峰会有中国-海合会元首峰会的影子,只不过东盟与海合会之间的合作内容,没有中国与海合会之间体现的那么具体明确、那么有层次以及“高级感”,比如人民币结算、数字货币、6G技术、空间站和月球探测。
另外,首届东盟-海合会元首峰会正值加沙地带新一轮巴以冲突之际,冲谈了东盟与海合会之间的经贸、投资和科技等务实合作内容。
相比与海合会,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与合作则更为悠久、成熟和多元。1996年,我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2021年11月,我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V1.0版全面建成,2019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V2.0版正式实施,目前我国与东盟正在进行自贸区V3.0版磋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时,我国与中南半岛五国还有澜湄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了命运共同体“全覆盖”。此外,我国也是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重要参与方。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东盟和海合会成员国正逐渐向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靠拢。
目前,东盟的柬埔寨、缅甸2个成员国,海合会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5个成员国,都是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东盟的阿联酋、海合会的阿联酋是金砖国家成员国,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2个成员国是金砖国家的伙伴国,海合会的沙特已收到金砖国家的邀请,但尚未正式走完法定程序加入。
-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罗斯。
-金砖国家10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阿联酋、伊朗、印尼。
2024年,东盟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海合会是世界第九大经济体。IMF数据显示,东盟与海合会的GDP总量已突破5.9万亿美。其中,东盟国家GDP为3.8万亿美元,海合会国家GDP为2.1万亿美元。对比来看,“东盟+海合会”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的4.0万亿美元、德国的4.7万亿美元,次于美国的29.2万亿美元、我国的18.9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总额9823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按经济体】;我国与海合会双边贸易总额2881亿美元,中国是海合会的最大贸易伙伴,海合会是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按经济体】。
2024年,我国与美国的双边商品贸易总额为6883亿美元,东盟与美国的双边商品贸易总额为4768亿美元,海合会与美国的双边商品贸易总额为1232亿美元。去年,我国、东盟与海合会皆对美国保有贸易顺差,分别为3610亿美元、2277亿美元、560亿美元。
美联储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称:
“如果中国、东盟与海合会三个贸易和顺差经济体联手,相当于在美元体系外建起防波堤。”
“如果三方贸易改用本币结算,每年至少有1.5万亿美元交易脱离美元轨道,这比俄罗斯去美元化十年的成果还要惊人。”
2024年12月,马来西亚外长Mohamad Hasan公开表示,中国、东盟与海合会各有其独特的优势:
“海合会是一个资本雄厚的集团,东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制造业能力和投资潜力。”
“如果合作与管理得当,东盟、海合会和中国三方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集团,进而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对东盟来说,用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用海湾国家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最终东盟能够从代工厂变成规则制定者。”
其实,“中国-东盟-海合会”倡议隐含了全球两大海峡要地,一是马六甲海峡,二是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东亚、东南亚与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贸易中枢。2024年,有8.76万艘船舶通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约占全球海运份额的28%(按商品价值)。
-2024年,我国对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的外贸依赖度仍高达68%。其中,我国原油进口的67%、液化天然气进口的41%需经由该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海湾地区石油、天然气输往全球的唯一海上闸门。2024年,约有7.6万艘船舶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约占全球海运份额的24%(按商品价值)。
-根据美国能源署数据,霍尔木兹海峡承担全球20%-40%的石油供应,26%的液化天然气供应,每天超超200艘船舶经过海峡。
如果,“中国-东盟-海合会”倡议走向实质性发展阶段,海湾和东盟两个区域集团与中国组建一个战略三角,形成“三角贸易闭环”,那么,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势必将进入“去美国化”进程阶段,石油和天然气定价权势必出现深刻变革,这种根源性变化的新兴“经济贸易联盟”,足以撼动美元霸权。
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往往始于微小的涟漪(风起于青萍之末),“中国-东盟-海合会”倡议或许正是取代旧秩序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5-4-21 09:14
美国肯定不惜一切代价阻挠,但是既然马来西亚敢于提出,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肯定有我大国的背书。不打无准 ...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