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鱼 发表于 2025-4-30 13:38
学习了,但孔子不切实际,不合人性。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30 13:56
来来来,你说说孔子怎么不切实际了?别说你没认真了解孔子没看过他说的话写的书,就张口就说。还有不合人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30 13:5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4-30 14:14
就这句吧,“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规矩是别人给定的,专门让你受伤害的,那你又怎么能“[/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30 14:29
我可以伸伸脚了。
从心所欲,是内在的精神可以自由可以创造创新。欲也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是孟孑解释 ...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4-30 14:36
所以我说孔子不切实际嘛,有人就爱我想怎样就怎样,历史上的皇帝大多如此,你能怎办?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4-30 14:36
所以我说孔子不切实际嘛,有人就爱我想怎样就怎样,历史上的皇帝大多如此,你能怎办?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4-30 14:36
所以我说孔子不切实际嘛,有人就爱我想怎样就怎样,历史上的皇帝大多如此,你能怎办?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30 14:48
通俗讲就是:内在天马行空发挥思想的创造力,外在你爱怎样就怎样,合适就顺着来,不合适就冷眼旁观懒得跟 ...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4-30 14:36
所以我说孔子不切实际嘛,有人就爱我想怎样就怎样,历史上的皇帝大多如此,你能怎办?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 10:46
孔子在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前,他经历了不惑的思考,已经认命了,也耳顺了。认命,服软了。 你的年纪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30 14:53
又没让你去管别人,管皇帝干嘛,“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你自己应该这样,才内心自由自在,在外又不会受伤害 ...
江南烟雨~ 发表于 2025-5-6 15:43
我理解这句就是:有限制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8 05:30
字数一多,再有生字,我就晕场了,不知如何赏读为最佳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8 05:30
字数一多,再有生字,我就晕场了,不知如何赏读为最佳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8 23:20
我想说"从心所欲不逾距”这句,如果解读者的心性境界,如如来心智般广大高远,解读的会更好。…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9 06:17
我以为,不必推高圣境,应贴近社会人世来指导人的修养。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9 08:43
善!圣境本来如是。"从心所欲不逾距"。从本心生出的一切念想和愿望,都不会违逆道法规距。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8 07:59
我觉得庄子寓言说得好,文字也优美,说理透彻,从本质到作用到表现翻来复去地在讲同一件事,是为了反复叮 ...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9 08:43
善!圣境本来如是。"从心所欲不逾距"。从本心生出的一切念想和愿望,都不会违逆道法规距。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9 20:45
发散思维(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_百度百科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 ...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9 21:35
你说过研究课题常采用"清净归零",再进入发散思维,很有效果。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9 21:36
记得吧,我当即解释了为何随喜你的这种思维。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9 20:31
从心所欲不逾矩。
矩,"道法规矩″。不好意思,前面几个"距″,打错了。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9 08:43
善!圣境本来如是。"从心所欲不逾距"。从本心生出的一切念想和愿望,都不会违逆道法规距。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0 10:29
1、虽然从全体一真法界(道)流出的一切都是自然(本自当然如此),又自然归返于法界(道),一切念想愿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0 22:34
“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指人性,行守法律,装着道德走人生。破坏了法律,承担后果不就完了吗? 只要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07:15
女人大多对时间产生焦虑,男人大多对空间有产生焦虑。 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道德观念是个变量,谁固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07:57
这就是每个人的禀赋各不相同的表现,禀赋来源经世累劫的沉积,它的发展发挥又与时空境遇等等的外缘相关,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08:27
兵分两路: 把哲学和物理捆绑在一起,把儒学和人学捆绑在一起。 庄子批判儒学那他就要找到另一个心理支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08:49
道理都是相通的,只要方向(无为法)一致,差别的只是程度而已。庄子和孔子的立场不同,但如果去了解孔子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08:51
真善美表述的侧重不一样,儒学表对错,道学表真假,佛学表善恶。
杀手 发表于 2025-5-11 09:02
这话题看不懂,只是进来问个好,哈哈哈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1:12
能总结出“对错、真假、善恶”这三个词已经是有自己的认知了,但是还是流于表相。我结合傅先生所说,提出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1:56
从傅老师的个人经历,就可以了解他的解题思路了,从他的个人经历,你也可以窥探出他思想体系的瑕疵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5:48
我以为您太自信又太武断了,仅从他人的简略经历,就可以了解他的解题思路与思想体系的瑕疵了?其中傅老师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2:14
另外你所说三者合一,我更愿意说是角色切换,那就是你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生活环境做适当的角色切换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04
不是硬捏三合一,而是发现他们“此心同此理同”的共通之处,我们自己如果把握住了共同的原理宗旨,就能一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6:05
早年,我曾近距离接触过北大的,清华的,人大管理学院的教授,公司把他们请来做管理培训。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6:11
我知道你的长处,正好是我的短处。 我们只是从二个不同方向阐释同一问题,我从实践中谈个人体会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23
最怕的是:我本来眼睛明亮,却因师傅的引导而弄瞎了眼,走上歧路而伤害了智慧性命。所以关键的是:自己顶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6:25
明师这个字眼非常棒,还有一种明师,那就是国学智慧的结晶,艺术形式和艺术品,比如太极拳,书法,古典舞,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47
明师,他们是真的做好了懂了某一行或领悟了“道”理的过来人,名气往往不大,名气大的反而要小心,当然没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47
明师,他们是真的做好了懂了某一行或领悟了“道”理的过来人,名气往往不大,名气大的反而要小心,当然没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6:53
“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明师是难遇难得,但明师也不一定全知全对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7:58
我身边有二个人成长经历反差很大,90年初,我们在一起接受技术培训。
一个较真的厉害,另一个很少较真,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1 17:58
我身边有二个人成长经历反差很大,90年初,我们在一起接受技术培训。
一个较真的厉害,另一个很少较真,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8:18
较真与圆滑都不是重点。我以为,做学问关键是要潜心;管理关键是“知人善任”,用人之智做事。如果展开又 ...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8:25
从易经对领导者素养的要求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
易经对领导者素养的要求有四点: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1 18:18
较真与圆滑都不是重点。我以为,做学问关键是要潜心;管理关键是“知人善任”,用人之智做事。如果展开又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3 07:40
做人与做事。 做事要认真,做人要圆滑。内方外圆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3 08:31
有道理。只是既然是在读《庄子》的笔记帖子里,要更上一层来说了,内方外圆是有刻意目的的有形有象,非无 ...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3 08:37
自由王国有二个,一个属于自己,一个属于他人。
在自己的王国,逆我者亡,顺我者昌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3 08:40
这种区分,都不“自由”,逆顺亡昌怎么自由?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13 08:44
留给后人来解,你都解了,后人还活什么劲儿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13 08:47
自由王国我以为应该是:随顺世缘无挂碍,随缘应物、过去不留。在“天运第十四”这篇笔记中有。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13 17:16
善说。大智者,以无所住心,随缘应物,步步莲花。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