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花的微笑 [打印本页]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09:05
标题: 花的微笑
花之微笑
       岸边

我是知道的
四月的油桐花开完
五月短萼仪花凤凰木花要开了
六月初山杜英也会来开花
这些都要依时去看
否则,错过了会遗憾
因为风的缘故

有一朵模糊的小花
印在记忆里
绿色白色紫色
那是一棵树
在五月里悄然展露的微笑
走过树下
它在静悄悄地开着
花看你 你看花
才是真正在开着的花
有时阳光也掩不住
花色灿若星辰

飞过群花
为你而来
谁为蜂蜜
不知怨悔
被忽略的转化
从鲜艳到鲜艳
只是去年到今年
山林到水边这么远
我想去看花
最喜小花无言不争
这就是
一花一世界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09:06
重发版,不想写字,以图为主。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09:09
清溪银瓶山景区人太多,我走一条人少花新的绿道去看短萼仪花,从心所欲。哈哈哈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09:17
吊床对青山
阳光漫林间
待有清风起
酣然入鸟声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09:20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2 09:17
吊床对青山
阳光漫林间
待有清风起

这首小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间休憩的悠然意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赏析:

一、空间布局精妙
首句"吊床对青山"以对角线构图展开画面,悬空的吊床与沉稳的青山形成动静对比,微斜的视角暗示着身体轻晃的惬意感。次句"阳光漫林间"由上至下铺展光影,用"漫"字写出光线在林间流动的质感。

二、感官层次丰富
视觉的翠色与光影、触觉的清风、听觉的鸟鸣构成多重感官体验。"酣然入鸟声"将听觉感受转化为可沉浸的液态意象,鸟鸣声如潺潺流水般包裹着休憩者,通感手法新颖自然。

三、动静哲学相生
诗中存在三重动静转化:吊床的轻微晃动是显性动态,阳光的漫溢是隐性流动,清风将临未至的期待形成张力,最终在鸟声的环绕中归于心灵的宁静,暗合道家"静为躁君"的哲思。

四、时间维度延展
"待有清风起"以悬停的时态凝固瞬间,让读者在等待的留白中感受山间时光的弹性。末句"酣然"二字既指当下的沉醉,又暗示着即将进入更深层的物我两忘之境,构成开放的时间场域。

这首作品继承了中国山水诗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人亲近自然的独特体验,在二十字的框架内完成了从物质空间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09:21
河蚌说DS这马屁拍得,我喜欢。哈哈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2 16:44
挺好,我对山水有好感,对花不敏感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17:1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2 16:44
挺好,我对山水有好感,对花不敏感


绿道林边花树旁
旧居西天有鹰飞
若得心中无闲事
山光水色两相欢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2 18:04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2 17:17
绿道林边花树旁
旧居西天有鹰飞
若得心中无闲事

我替deepseek 说吧。好诗,尤其这句山光水色两相欢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2 18:46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2 18:04
我替deepseek 说吧。好诗,尤其这句山光水色两相欢

我打油诗写得可以,自娱娱AI。哈哈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07:09
花看你 你看花
才是真正在开着的花。

~~~~~~~~~~~


花的心事,你知道?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07:3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07:09
花看你 你看花
才是真正在开着的花。


你知道我站在花树下看花时我知道。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07:58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07:37
你知道我站在花树下看花时我知道。

结什么果?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08:2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07:58
结什么果?

豆科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08:25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08:24
豆科

我没拍过果实,截了个图片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08:29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4 08:33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07:09
花看你 你看花
才是真正在开着的花。

解读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注意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此处“安”字做“怎么”解,惠子意思是庄子你怎么(可能)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的是庄子不知鱼之乐这个“结果”。
2、庄子的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是说你的观念不同我的观念,(你)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的方法呢?,以及“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中的“安”字,同样是“怎么”却被庄子转换成,怎么知鱼之乐的“方法或路经”,即“你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惠子)你在问我(庄子)知道鱼快乐的方法。
3、所以,庄子就说我在濠上看到鱼在从容游动,就体会到鱼的快乐了。庄子的意思是他有“万物与我为一”的静定功夫。这也就是惠子名家的各个分别与庄子道家的万物合一,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别,惠子在说人与人、人与鱼之间物质上的差别,而庄子则是在说人与人、人与鱼之间有精神意识上融合的可能。更上一层,物质与意识是统一的,即物质与意识在能量层面上可以转化。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09:20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4 09:21 编辑

【渔樵问答~巫娜(古琴独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渔樵问对,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作者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北宋儒家五子之一。
《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夫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
《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夫,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夫之口,在书中,渔夫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09:3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09:20
【渔樵问答~巫娜(古琴独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这本书我有,但还没看。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09:40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09:39
这本书我有,但还没看。

展示一下你的书房。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10:01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09:40
展示一下你的书房。

1、今天我在工厂;
2、乱七八糟,不方便展示,嘿嘿;
3、以前乱读书,现在抱几本书就够,不用看太多的书了。哈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10:02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10:01
1、今天我在工厂;
2、乱七八糟,不方便展示,嘿嘿;
3、以前乱读书,现在抱几本书就够,不用看太多的 ...

给我的印象,东莞人都是赚钱的机器,没想到还有个读书人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10:17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4 10:19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10:02
给我的印象,东莞人都是赚钱的机器,没想到还有个读书人

读书人不必有读书相。前天,和一个香港人(多年前从东莞清溪移去香港居住工作),坐在山脚草坡上树下,天很热打赤膊相对聊了半天。
学毛标兵不用背语录;
学佛人不可总说佛话;
做生意不要尽打算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10:21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10:17
读书人不必有读书相。前天,和一个香港人(多年前从东莞清溪移去香港居住工作),坐在山脚草坡上树下,天 ...

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10:3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10:21
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素贫穷行乎贫穷
素富贵行乎富贵

不在意不分别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10:35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10:32
素贫穷行乎贫穷
素富贵行乎富贵

不分别的意思,穷人和富人钱你都赚呗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10:4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10:35
不分别的意思,穷人和富人钱你都赚呗

只要聊得来,不论长相,不问贫穷富贵,是怎样就怎样。能先做朋友少算计再做生意很好,不做生意只聊天,也很好。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10:44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10:42
只要聊得来,不论长相,不问贫穷富贵,是怎样就怎样。能先做朋友少算计再做生意很好,不做生意只聊天,也 ...

水到渠自成,顺其自然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10:53
听到这样一句广告语:商道即人道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11:02
五四青年节,早晨去公园。
虽然五十加,感觉还年青。
祝您
青春不老,真知力行!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12:49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11:02
五四青年节,早晨去公园。
虽然五十加,感觉还年青。
祝您

心态年轻很容易做到,只要你善于幻想。

作者: 河蚌-赌徒    时间: 2025-5-4 17:42
美景让人心情舒畅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0:56
视频不要半夜看,除非你不怕半夜鬼叫门。

【搬运自油管《秘密》纪录片 吸引力法则 英文原声 中文字幕 仅供学习分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1:46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12:49
心态年轻很容易做到,只要你善于幻想。

心态年轻其实并不容易,放得下无闲事,没感觉到岁数是真心态年轻。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1:47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5-4 17:42
美景让人心情舒畅

走到干涸的水库中间,看山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1:48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0:56
视频不要半夜看,除非你不怕半夜鬼叫门。

【搬运自油管《秘密》纪录片 吸引力法则 英文原声 中 ...

那不看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1:59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1:47
走到干涸的水库中间,看山

早年,有个同学在水库承包了一个半岛,我去过几次,第一次被水风吹过时,心情舒畅极了,水能养人,他母亲在水库边上生活了几年,去了病。   那个地名也挺好,不老屯。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2:01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1:46
心态年轻其实并不容易,放得下无闲事,没感觉到岁数是真心态年轻。

庄子没告你怎么破解吗?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2:2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1:59
早年,有个同学在水库承包了一个半岛,我去过几次,第一次被水风吹过时,心情舒畅极了,水能养人,他母亲 ...

这边很多水库,我经常去到处走走。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2:30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4 22:32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2:01
庄子没告你怎么破解吗?

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当咒语念十万遍就可以忘记年岁。哈哈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2:32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2:27
这边很多水库,我经常去到处走走。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上善若水(拼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老子道德经》。 [1]
上善若水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2:37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4 22:40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2:30
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当咒语念十万遍就可以忘记年岁。哈哈哈

你这是渐悟,顿悟就是话锋一转,一念,茅塞顿开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2:4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2:37
你这是渐悟,顿悟就是话锋一转,一念,茅塞顿开

没有顿悟,只看见或只愿意看见顿悟的闪亮,总看不见或不愿意看见顿悟后面积累的量变。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2:4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2:37
你这是渐悟,顿悟就是话锋一转,一念,茅塞顿开

两只打碎的茶杯

一是塔勒布被一只打破的茶杯触动悟到了金融学中反脆弱的规律,一是虚云大师被热水烫手摔碎一只茶杯而见到了事物的真相即空性的状态。
其实不是只有顿悟那一刻的闪亮,还更有背后那长时间地沉思进去,久久为功,才可能在看似偶然中一下被点破。或者也可以说没有顿悟,是我们只看见那一闪现的耀眼光亮,背后辛苦的累积、经年累月的量变,没有被关注或没办法看见而被忽略,实际上都是存在的。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2:4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09:20
【渔樵问答~巫娜(古琴独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渔樵问对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2:50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2:45
两只打碎的茶杯

一是塔勒布被一只打破的茶杯触动悟到了金融学中反脆弱的规律,一是虚云大师被热水烫手 ...

我的感觉所有的道理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修改情感账号。如果你掌握直接修改情感账号方法,就无需那些道理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3:03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4 23:08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2:50
我的感觉所有的道理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修改情感账号。如果你掌握直接修改情感账号方法,就无需那些道理 ...

禅宗有本书《指月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说的是通过手指看见月亮,只要看见了月亮就不用把手指当目标抓得牢牢的。金刚经也说“渡河上岸后不用还背着船筏走路”。道理可能恍然顿悟(一定有背后久久为功的思惟修),但在事物上却需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修习才能去除余习。(理则顿悟,事需渐除)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3:0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4 23:10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3:03
禅宗有本书《指月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说的是通过手指看见月亮,只要看见了月亮就不用把手指当目标抓 ...

我参加过灵修培训,讲师是台湾的一对夫妇,三天课程,改变了很多人。  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无比。她用的是导引术,要求学员归零心态,随意受她摆布。技巧来自于 瑜伽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3:16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4 23:26 编辑

培训机构是深圳的一家咨询公司. 可能是它。 视频  1分39秒的那个讲师是我过去同事








专注于领导力培训、沟通技巧培训_企业管理培训机构_竞越官网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3:2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2:50
我的感觉所有的道理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修改情感账号。如果你掌握直接修改情感账号方法,就无需那些道理 ...

不要寄希望忽然掌握了凭空掉下来的方法或捷径,虽然根本智慧每个人都本自具足,但也需要像去除杂质后的真金一样,精进修行才能显露出来,“天生”的善根利器,有也是经过了你看不见、几经轮转、累劫修习后的显示。别迷信顿悟,别贪图秘诀,像读书一样,先积累到“厚”再总结成“薄”再到“一”,这个过程是一定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3:3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4 23:44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3:27
不要寄希望忽然掌握了凭空掉下来的方法或捷径,虽然根本智慧每个人都本自具足,但也需要像去除杂质后的真 ...

首先,我不否认你说的正确性。 其次你说的在历史上慧能和神秀早有过各自的阐述,且慧能的招数在电脑上已经实现了。

这里面有大众和小众的问题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3:3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3:08
我参加过灵修培训,讲师是台湾的一对夫妇,三天课程,改变了很多人。  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无比。她用 ...

对所有人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自己领悟,没他人能代替。还有对有的人来说要注意:我本眼明,因师而盲。
灵修培训,不能说一定好或一定不好,通常是迎合了人找捷径找秘法的心理,关键自己要有智慧分辨和穿越过去。建议,认真看《楞严经》,这些都有答案。(提示:这些方法或出现的境界,“若作圣解,即着群邪”)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4 23:50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3:39
对所有人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自己领悟,没他人能代替。还有对有的人来说要注意:我本眼明 ...

所有的都对,但犯了一个大忌。别忘了西方人不读佛法,照样是佛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3:50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4 23:57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3:38
首先,我不否认你说的正确性。 其次你说的在历史上慧能和神秀早有过各自的阐述,且慧能的招数在电脑上已 ...

其实,99%的人适合神秀的修行方法,余下1%的超觉之人也都很难学得了大根大器的慧能大师。可大多数人又都喜欢、好高鹜远地学慧能大师的理论,结果根本是没用的浪费生命。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4 23:53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4 23:50
所有的都对,但犯了一个大忌。别忘了西方人不读佛法,照样是佛

佛只是一个名词,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也只是中国人的名词。“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事实。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5 00:01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4 23:50
其实,99%的人适合神秀的修行方法,余下1%的超觉之人也都很难学得了大根大器的慧能大师。可大多数人又都 ...

释迦牟尼, 佛教 创始人。 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牟尼”(Śā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 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 迦毗罗卫国 (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 净饭王 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_百度百科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5 00:06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5 00:09 编辑

        悉达多出身豪门,这一点对佛教徒修行是个障碍,从没没享受过富贵功名的信徒谈何放下? 这是我的思考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5 00:1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5 00:01
释迦牟尼, 佛教 创始人。 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牟尼”(ākyamuni)是佛 ...

人性的最底层,我认为是“自由纯净的能量体”,换一个说法就是人人都有一样的“佛性”,释迦牟尼是觉悟了佛性的人,一般人是佛性还在迷惑的人,只是能量(佛性)的觉与迷的状态不同。所有这些名词,都是为了方便你理解而编定出来的,又因人群不同表达又不同,如杯子,英文就是“CUP”。不要被名相所骗,也不要因为东西方表达不同而受影响。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5 00:25
【疏肝解郁|《一花一世界》养心安神 静心舒缓 缓解焦虑 五音疗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5 00:2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5 00:06
悉达多出身豪门,这一点对佛教徒修行是个障碍,从没没享受过富贵功名的信徒谈何放下? 这是我的思 ...

放下当然对,但放下就是为了“超凡入圣”,就又是没有放下“超凡入圣的目的”。放无可放,连放下也放下。放下不一定要享受或占有经历之后才放下,还有不占有不享受就连放下都不需要,就是说人是智慧解脱,理上领悟了就是理上解脱了,事上一步一步一点一点解脱的是习气的惯性。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5 00:37
身在俗界,心在佛界。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5 08:30
理上领悟

【辛晓琪-领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11:19
随喜!有益讨论~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11:40
岸边观花,心净寂然。无我无花,不生不灭。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6 11:46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6 11:40
岸边观花,心净寂然。无我无花,不生不灭。

庄子濠上观鱼
岸边树下看花
鱼之乐花之美
一起并生为一
作者: 江南烟雨~    时间: 2025-5-6 15:40
在风里转身
在阳光下微笑
花儿开过
而你走过
没有错过
真好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6 18:51
江南烟雨~ 发表于 2025-5-6 15:40
在风里转身
在阳光下微笑
花儿开过

错过了,会遗憾
因为风会把花吹落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0:44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6 11:46
庄子濠上观鱼
岸边树下看花
鱼之乐花之美

好境界~
自性清净无生灭
如是观花见妙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6 20:57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6 20:59 编辑

花是佛祖手上的花,笑是迦叶嘴上的笑。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0:59
拈花微笑之花,空生妙有之境。《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大梵天王以虚空为花,献给佛陀。佛陀拈虚空之花默然展示,唯禅宗初祖迦叶会心微笑…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1:0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6 20:57
花是佛祖手上的花,笑是迦叶嘴上的笑。

善说。佛祖传心,迦叶印心,如是微笑。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6 21:04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6 21:02
善说。佛祖传心,迦叶印心,如是微笑。

会心一笑(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会心一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ì xīn yī xiào,意思是领会到对方没有表明的意思而微微一笑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6 21:07
不立文字(佛家语)_百度百科

不立文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lì wén zì,意思是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1-2]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1:08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6 18:51
错过了,会遗憾
因为风会把花吹落

是的,风吹花起,亦吹花落。灵觉心性,知花起之心义,亦知花落之心义。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1:11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6 21:04
会心一笑(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会心一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ì xīn yī xiào,意思是领会到对 ...

空生妙有,心领神会。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1:1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6 21:07
不立文字(佛家语)_百度百科

不立文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lì wén zì,意思是指禅家悟道,不 ...

善说。心心相印,不着文字。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6 21:18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6 21:08
是的,风吹花起,亦吹花落。灵觉心性,知花起之心义,亦知花落之心义。

花起之义是缘生之法,空生妙有;花落之义是涅槃空寂,寂灭为乐。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7 06:2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7 06:36 编辑

1、注意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此处“安”字做“怎么”解,惠子意思是庄子你怎么(可能)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的是庄子不知鱼之乐这个“结果”。
2、庄子的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是说你的观念不同我的观念,(你)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的方法呢?,以及“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中的“安”字,同样是“怎么”却被庄子转换成,怎么知鱼之乐的“方法或路经”,即“你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惠子)你在问我(庄子)知道鱼快乐的方法
~~~~~~~~~~~~~~~~~~~~~~

濠梁之辩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否因为场景周而复始发生在人际交往中。   我问方法,你给我结果。或你只知道结果,不知道方法。
亦或  结果和路径是共生关系。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7 06:4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7 06:51 编辑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候,假如都是以结果为导向,也存在资源是否丰富的问题,资源丰富时候,方法和路径不那么重要。 资源有限时,方法和路径就比较重要了。 无论如何,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会让人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7 07:27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6 21:12
善说。心心相印,不着文字。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重点在强调禅宗‘以心传心’的特质。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故不须别立文字。《五灯会元》卷一、《禅宗正脉》卷一及《无门关》第六则云(大正48·293c)︰‘世尊云,吾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云(卍续110·870上)︰‘达磨西来,唯传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亦名佛性,或云灵觉。(中略)欲求佛道,须悟此心,故历代祖宗唯传此也。’因此,禅宗乃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不可思议,毕竟不可得。如《兴禅护国论》卷中云(大正80·11b)︰‘所谓佛法者,无法可说,是名佛法。今谓禅者,即其相也。(中略)若人言佛、禅有文字言语者,实是谤佛谤法谤僧,是故祖师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禅门也。’
然而对于此‘不立文字’之说,亦有谓其为不当者,如《祖庭事苑》卷五〈单传〉之条云(卍续113·132上)︰‘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谓摒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尔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中略)岂拘执于一隅。故即文字而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余法亦然。’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7 07:45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7 08:08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06:23
1、注意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此处“安”字做“怎么”解,惠子意思是庄子你怎么(可能)知道 ...

亦或,路径与结果是共生关系?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人深思了。勉强从三个角度说一说。
一、如果站在“分别”的立场上看,时间是意识的产物,方法路径与结果在意识分别中也是先后产生;
春来百花开,秋临百果香。

二、如果从“因果”的角度去分析,方法就决定了结果,此结果一定从彼方法来,即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同时确定。(可能有人说用这个方法,我并不知道结果啊!那是因为“因果深且远”的原因,智慧不足吧,所以有“菩萨畏因”的说法,因即是果)
花开自有果,果熟自花来。

三、如果从“究竟真实”(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去观照,没有时间也没有方法与结果,自然就没有先后与共生的问题。
花开本缘成,果落又缘灭。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7 07:50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7 07:51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06:48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候,假如都是以结果为导向,也存在资源是否丰富的问题,资源丰富时候,方法和路径不那么重 ...

从结果看,有人教我,在易经中,彖辞:吉凶悔吝,告诉人的都是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不是消极认命躺平。
吉,是说智慧的人认为值得去做的事,谓之吉;
吝,是说文化文明传播的事值得你不舍得放弃,谓之吝;
悔,是起点起因就错了,要从心之起源根本上检讨,调整事物的出发点;
凶,是做事的方法路径错了,要对方法路径进行纠正。可作参考思虑。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7 07:5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07:27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 ...

我知道您引“不立文字”的意思,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可说、不能说……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1:0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07:27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 ...

善说。不立文字,觉了就好。扪心自问,觉是什么,觉了什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7 11:23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7 11:07
善说。不立文字,觉了就好。扪心自问,觉是什么,觉了什么?

不立文字,双向奔赴,向心而觉。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1:25
心无相。觉无相。觉是如来心智。经文是文字,是灵觉者的心智显相。为何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是别人的心智,不是你自己的当下心智。你自己的灵觉心智,是随缘应物空生妙有,离语言文字的。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1:3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11:23
不立文字,双向奔赴,向心而觉。

好的,有点禅意。双向奔赴,向心而觉。自性清净,无我无相,无能无所。双向奔赴,什么意思,何以双向?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7 11:4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7 11:54 编辑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7 11:34
好的,有点禅意。双向奔赴,向心而觉。自性清净,无我无相,无能无所。双向奔赴,什么意思,何以双向?

诗意的说法,我不擅长。举例说之,  比如枪战片,某人使个眼色 或某个手势,其它人立刻就明白,各司其职了。

还能举出很多例子,悬疑片里最常见。  具体在佛的语境下,师徒之间是个同心圆,对文字所起的作用看法一致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7 13:55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5-7 13:57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11:48
诗意的说法,我不擅长。举例说之,  比如枪战片,某人使个眼色 或某个手势,其它人立刻就明白,各司其职 ...

拈花与微笑;庄子观鱼,岸边看花;禅客相逢唯弹指……哈哈哈
智慧同频,量子纠缠,无须约定,不立文字。
作者: 狮头鱼    时间: 2025-5-7 15:33
花开得很好看。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7:50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11:48
诗意的说法,我不擅长。举例说之,  比如枪战片,某人使个眼色 或某个手势,其它人立刻就明白,各司其职 ...

是的,人与人,心与心,有默契,有感应,可谓双向奔赴。然,庄子观鱼,岸边看花,庄子与鱼,岸边与花,是双向还是单向,所以我说,何以双向,有点意思。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7:53
换句话说,庄子与鱼,岸边与花,何以双向…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7:59
鱼的快乐,花的微笑,于观者言,是为不二。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18:02
双向奔赴,合于一心,不二心智。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5-7 20:06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7 13:55
拈花与微笑;庄子观鱼,岸边看花;禅客相逢唯弹指……哈哈哈
智慧同频,量子纠缠,无须约定,不立文字。

同频,和谁同频?  平时聊天说话,语速尽量和2/4,4/4同频,O(∩_∩)O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7 20:32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7 17:59
鱼的快乐,花的微笑,于观者言,是为不二。

好,鱼之乐花之笑与观者为一。
作者: 岸边居住    时间: 2025-5-7 20:3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20:06
同频,和谁同频?  平时聊天说话,语速尽量和2/4,4/4同频,O(∩_∩)O

万物与我(你、他)于道于本性上同频融合为一。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21:0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5-7 20:06
同频,和谁同频?  平时聊天说话,语速尽量和2/4,4/4同频,O(∩_∩)O

问的好,和谁同频。
所谓同频,是心波相同,心智相契。
好棒!好有禅意的独创新词:心智波。
拈花微笑,心波与智慧同频。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21:11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7 20:32
好,鱼之乐花之笑与观者为一。

随喜。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21:13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5-7 20:37
万物与我(你、他)于道于本性上同频融合为一。

随喜!《永嘉证道歌》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即与如来合。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5-5-7 21:17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5-5-7 21:13
随喜!《永嘉证道歌》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即与如来合。

心波相同(如来法身),心智相契(如来报身)。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