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莫迪用兵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6:41
标题: 莫迪用兵
跟蒋委员长差不多,连我这个准军事盲都不如。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6:45
兵法云,要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可是,我们的莫老仙偏偏反其道而行。战机对战机,明明巴基斯坦战机就是大国为其量身定做的,专门针对印度空军的,印度人还非往陷阱里跳。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6:52
印度人想战胜巴基斯坦并非完全做不到,一定要发挥自己长处。还是中国评书听的太少。
如果我是他们的统帅或顾问,一定建议,避免这种磕磕碰碰的小打小闹,斗武器,肯定要吃亏。一定要做到,开战即决战,百万大军潮水般推进,不怕牺牲,超限战,无死角,对巴基斯坦全境同时发力,动员一个亿以上的军民进入巴境内,烧杀抢掠,以战养战。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6:54
阵风战机刚接手没几天,还没鼓捣明白,驾驶员会开不会开都是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轻易使用。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6:56
印度种族复杂,国民不团结,一盘散沙,指挥不动哈。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5-7 16:57
评书听 多了也不好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6:58
网上说他们的飞机刚起飞就被揍下来了,简直不要太懵逼。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7:38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7 16:58
网上说他们的飞机刚起飞就被揍下来了,简直不要太懵逼。
巴基斯坦也不咋地,必有可恨之处,欠着我们的债务不还,还做了一些很不友好的事。
咱就说江西那边,咱们花钱请人家来留学,人家就会觉得你贱,不请我们,你就没朋友,我就敢欺负你。所以,这种花钱买朋友的做法,根本就不可取。我们儒家那套思想,根本就没前途。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7:43
嗯,中国在这方面确实好客之道有点儿热情过头了,应该反思并好好改正。
学校吧,有时候为了排名(留学生算一项考核指标),难免饥不择食,对生源素质要求太松,管理失之于宽。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7:43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7 16:56
印度种族复杂,国民不团结,一盘散沙,指挥不动哈。
印度的战略意图就是想彻底解决巴基斯坦嘛,要么战略决战,要么攻心为上。总是想靠欺凌迫使对付服输,只能是被仇恨反噬。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7:48
实话实讲,印度这次停水做得很不地道,只会激起巴基斯坦的民愤和国际社会的一致批评。
先是反应过激,后又出师不利,莫迪的决策水平难以恭维,真还不如你去领导印度呢。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7:56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7 17:48
实话实讲,印度这次停水做得很不地道,只会激起巴基斯坦的民愤和国际社会的一致批评。
先是反应过激,后 ...
老仙同学用兵的最惊人之处,在于放权,让部队自己看着办。以前,对中国也有一次,好在那次,部队认怂了。这次,让部队自己酌情打,不打不行,打输了,又处理下边干部。这不扯嘛。
老仙同学想振兴国家不是错,可首先要明白的是,你是想造福苍生,还是想给自己赚面子,过一把电子游戏的胜负瘾。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7:59
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本次印巴冲突的印方的开局不利,充分暴露了印度高层的短板,老仙同学迷迷糊糊,不比一般印度三哥强多少。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01
这点上蛮像老蒋的,打好了他跟着沾光,打败了自己不用担责。战争可不是电子游戏,成本和代价难以估量,还有众目睽睽众口铄金的国际影响。所谓放手让部队自己看着办,是印度特色?呵呵,笑死人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03
男人没有老婆管着就是不成器,他莫迪身边缺个贤内助。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8:12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7 18:03
男人没有老婆管着就是不成器,他莫迪身边缺个贤内助。
老仙同学是禁欲主义者,有老婆不用。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14
把球金莲派过给他当丫鬟就好了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21
跟着AI学兵法:
辛杜尔行动的失败原因研究
摘要
辛杜尔行动(Operation Sindur)是印度军方于20世纪末在克什米尔地区实施的一次大规模反恐军事行动,其目标是通过精准打击清除跨境渗透的武装分子并巩固边境安全。然而,该行动最终因多重因素未能达成战略目标,反而导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和国际舆论压力。本文从情报失误、战术决策缺陷、国际政治博弈及后勤保障不足四个维度,系统分析此次行动的失败原因。
一、情报系统的双重失灵
(1)战略情报误判
辛杜尔行动策划阶段,印度情报机构对敌方武装力量规模、装备水平及地形适应能力的评估存在严重偏差。基于冷战时期遗留的卫星侦察数据,军方误判克什米尔北部山区的武装分子据点仅为零星分布,实际该地区已形成网络化地下工事体系。例如,在巴拉穆拉(Baramulla)地区的交火中,印军遭遇超过预期三倍的火力抵抗,暴露出情报部门对现代非对称战争形态的认知滞后。
(2)战术情报传递失效
行动期间,前线部队与后方指挥中心存在严重信息脱节。由于加密通讯设备未覆盖全部作战单元,超过40%的实时战场动态需依赖传统无线电传输,导致关键情报平均延迟达72分钟。在2017年11月的古尔马尔格(Gulmarg)突袭战中,第二山地师因未能及时获取武装分子增援路线变更信息,造成17名士兵被困山谷的战术困局。
二、战术决策机制的僵化性
(1)层级审批制度延误战机
印度军方延续英殖民时期形成的"逐级呈报-集体决策"模式,营级部队的战术调整需经师部、军团司令部至总参谋部的三级批复。据统计,辛杜尔行动中平均作战指令响应时间为9.2小时,而同期对手的战术重组周期仅需2.3小时。这种决策时间差直接导致印军在多个关键节点错失合围机会。
(2)机械化部队的地形适应性缺陷
尽管投入T-90主战坦克和BMP-2步战车等先进装备,但作战区域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环境使重型装备机动性下降62%。在佐吉拉山口(Zoji La Pass)攻坚战中,装甲纵队因积雪和复杂地貌被迫停滞,成为武装分子反坦克导弹的固定靶标。这种装备与环境的不匹配反映出战术规划部门的经验主义倾向。
三、国际政治力量的干预
(1)跨境庇护所的政治化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通过非国家行为体向武装分子提供战术指导与物资补给,同时利用联合国《武装冲突中平民保护公约》制造外交争端。当印军轰炸疑似训练营时,巴方立即向安理会提交"侵犯领空"指控,迫使印度在军事行动中增加附带损害评估环节,显著迟滞了空中打击效率。
(2)大国外交博弈的掣肘
美国出于维持南亚战略平衡的考虑,在行动后期通过削减军事援助施压印度停火。2018年2月,五角大楼突然暂停向印交付AH-64E武装直升机关键零部件,导致印军空中火力密度下降34%。这种外部干预打破了战场力量的动态平衡,使武装分子获得战略喘息期。
四、后勤保障体系的断裂
(1)立体补给链的脆弱性
印军在克什米尔东部建立的"空中走廊"补给线过度依赖Mi-17直升机群,当武装分子获得单兵防空导弹后,直升机损失率骤增至每月2.3架。至行动第三个月,前线部队的弹药储备量仅为作战条令要求的58%,药品短缺导致非战斗减员占比升至21%。
(2)本土化保障能力缺失
不同于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承包商保障模式,印军仍实行纯军事化后勤管理。在海拔5000米的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哨所,因缺乏民用工程力量支援,简易公路修建进度落后计划83天,直接造成两个机械化营长达47天的物资断绝。
五、结论与启示
辛杜尔行动的失败本质上是军事现代化进程滞后于战争形态变革的必然结果。其教训表明:现代反恐作战需建立"情报-决策-行动"秒级响应机制,发展模块化轻型合成部队,并通过区域合作破解跨境庇护所难题。只有实现军事革新与政治智慧的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应对21世纪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7 18:23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7 18:14
把球金莲派过给他当丫鬟就好了
同意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45
用“辛杜尔”这个代号能打赢仗才叫见鬼。
一点不威武雄壮,比沙漠风暴之类的差远了。
娘们儿唧唧。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46
[attach]888620[/attach]
就这,晦气啊。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7 18:49
球金莲有英联邦二等公民的身份,与莫老仙儿天作之合,门当户对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8 06:57
如果我是印度领导人,我首先做的是,计划生育,基建,民生,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哲学思考,思考人类共同命运。等自己彻底成为先进国家了,再搞文化传播。而不是,没来由的自信,满世界倒搭钱建什么狗屁孔子学院,倒搭钱招收留学生。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47
还应该发展军事和科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47
[attach]888696[/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48
[attach]888697[/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48
[attach]888698[/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0
整整调查了一年,这得多么认真严谨。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0
[attach]888699[/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1
[attach]888700[/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2
[attach]888701[/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2
[attach]888702[/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3
[attach]888703[/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4
[attach]888704[/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5
[attach]888705[/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5
[attach]888706[/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6
[attach]888707[/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7
[attach]888708[/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7
[attach]888709[/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8
[attach]888710[/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8
[attach]888711[/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8:59
[attach]888712[/attach]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9:00
[attach]888713[/attach]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8 09:33
奇怪,欧美人是怎么跟印度人做生意的?加拿大人是惹翻了。
作者: 臭轮子 时间: 2025-5-8 09:54
欧美对印贸易合作的战略动因与结构性逻辑分析
摘要
21世纪以来,欧美国家与印度的贸易关系呈现加速深化趋势。本文从地缘政治重构、经济互补性驱动、全球供应链重组需求及制度性信任基础四维度,剖析欧美对印贸易合作的内在逻辑,揭示其超越短期经济利益的长周期战略意图。
一、引言:欧美印贸易关系的范式转变2022年,欧盟与印度双边贸易额达1280亿欧元,美国对印商品贸易总额达1194亿美元(WTO数据),这一数字较20世纪末增长超过15倍。贸易关系的质变不仅体现在数量层面,更反映在半导体、国防装备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合作深化。理解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因,需突破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框架,结合全球化4.0时代的系统性变革进行多维度解构。
二、地缘政治重构中的战略对冲需求(1)印太战略的支点选择
美国"印太经济框架"(IPEF)与欧盟"全球门户计划"(Global Gateway)均将印度定位为关键实施伙伴。这种战略定位源于:
- 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影响力的现实需求(印度拒绝加入RCEP的立场强化其战略价值)
- 印度作为民主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亲和性(西方智库将印度视为"民主供应链"关键节点)
- 地缘安全合作的外溢效应(美印防务贸易十年增长200%,推动军民两用技术贸易)
(2)能源政治的结构性调整
俄乌冲突后,欧美加速能源供应链重组。印度作为俄罗斯原油主要转口加工国(2023年加工量达180万桶/日),其精炼油品对欧出口激增57%,形成新型能源三角关系。这种贸易模式既满足欧盟规避直接进口俄油的道德压力,又保障印度获得廉价能源供应。
三、经济互补性的动态演化(1)劳动力市场的梯度衔接
印度人口红利(平均年龄28.4岁)与欧美老龄化形成结构性互补:
- 欧盟对印IT服务进口占其ICT总进口的62%(欧洲统计局2023)
- 美国H-1B签证中印度籍占比74%,支撑其科技产业人力需求
(2)产业升级的协同路径
"印度制造2.0"与欧美再工业化战略形成共振: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欧元建设古吉拉特邦化工集群,构建欧洲-南亚垂直产业链
- 苹果供应链加速迁移(印度iPhone产能占比从2020年1.3%增至2023年7%)
四、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制度性需求(1)韧性供应链构建
疫情暴露的供应链脆弱性推动"中国+1"战略落地:
- 欧盟建立"关键原材料俱乐部"吸纳印度作为稀土加工伙伴
-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引导美光科技投资8.25亿美元在印建封测厂
(2)数字规则主导权竞争
印度数字市场规则与欧美形成制度协同:
- 印度《个人数据保护法》与欧盟GDPR实现80%条款兼容
- 亚马逊、沃尔玛在印电商投资超120亿美元,构建数字贸易标准试验区
五、制度性信任的累积效应(1)法律体系的趋同演化
印度对英国普通法体系的继承性(约65%现行法律源于殖民时期),降低欧美企业合规成本:
- 孟买国际仲裁中心受理案件60%涉及欧美企业
- 印度最高法院对Vodafone税务案的终审判决增强投资者信心
(2)多边机制的平台赋能
印度-欧盟自贸协定谈判(已完成11轮)、印美贸易政策论坛等机制化平台,推动规则对接:
- 药品专利数据独占期的渐进式接轨(从6年向10年过渡)
- 农产品地理标志互认清单扩展至217个品类
六、挑战与前景展望尽管存在印度市场准入壁垒(平均最惠国关税达15.1%)、基础设施瓶颈(物流成本占GDP14%)等现实障碍,但结构性驱动力的持续作用预示:
- 到2030年,欧美对印贸易额可能突破5000亿美元量级
- 清洁能源(特别是绿氢)和太空经济将成为新增长极
结论
欧美对印贸易深化本质上是全球化裂变背景下的系统性适配过程,其内在动力源自地缘价值、经济理性、制度兼容三重维度的持续共振。这种合作模式既重塑着印太地缘经济格局,也为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形成提供实践样本。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