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四年是人生的一个神马周期?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19:35
标题: 四年是人生的一个神马周期?
米朝总统的任期。可是,我们这边不是,是五年。你们为什么特别看重四年?
一般大学本科是四年,可医学专业是五年。厨师专业呢?没听说过。厨师有本科的吗?一般技校就差不多吧。
可见,专业区分还是有必要的。医生专业的职称,工资待遇跟其它专业参照,齐平,好像,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这么做。而且,做为一名医者,在一个不太讲究秩序的国度里,似乎应该更加艰难。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19:43
孙铁杆,吴一勺,两位顶级的厨师。没印象的,建议复习一遍电影(老店)。全聚德的历史。
两位厨师的技艺和生活的艰辛,很可叹。他们有什么?就为了多赚点碎银或铜板,就对老板对顾客忠心耿耿。
厨房,就是他们人生绽放的舞台。做菜,就是他们人生最璀璨的意义。一旦老了,干不动了,或许,就凄凉滴默默告别这个世界。
流传的,是不朽的传说。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19:48
我觉得,我就是孙铁杆。每天两点一线,四天一个周期。白班夜班,固定的查房。白班,顺时针,二一一一,二一一五,二一零五,二一零八,回到办公室,开药开检查,分析病情,写记录。夜班,习惯倒着走,逆时针,从二一一零到二一一一,点卯般滴问候一圈。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19:50
曾经休假,虽然放松,却感空虚。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19:54
我就不明白,以董小姐的家世,为什么要选择做医生。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看到了做医生光鲜的一面,一叶障目。
想有技术,会看病,对亲人朋友对自己有益?呵呵,想简单了。谈何容易?你得付出多少艰辛啊,你的那种博士算个屁。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19:56
本帖最后由 垃圾鹰 于 2025-5-20 19:57 编辑
人生分四个阶段:学前,求学,就业,退休。
四年在职业生涯阶段中应该是转正初级、顺利中级、原地踏步中级、熬个高级退休的时间刻度线。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01
你们单位每年也有15天的带薪年休假吧,不休白不休。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03
我之所以对肖副主任还保留一点好感,不是因为丫的一八五的身高,而是因为,关键时刻,肯为女朋友出头。呵呵,挺哥们的。
我虽然不太了解细节,但以个人经验,对手术室的护士挺反感的。人吧,总喜欢放大自己,你个小破护士,跟医生比什么比呀?实习医生也是医生,对不对有带教老师呢,轮得到你训斥?
要是和声细语的,估计,董小姐未必听不进去。毕竟,学生的身份在那摆着。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06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20 20:01
你们单位每年也有15天的带薪年休假吧,不休白不休。
干部假,美其名曰。扣钱。同一个单位,机关管理科室的,就不扣,我们临床业务科室的,就扣。
去年,我就没休,想捞个全勤,评优,对晋级有利。可是,还是没评上。领导不给。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07
上完夜班第二天要白天补觉吗?生物钟多遭罪,一般人习惯不来。
这么枯燥乏味,怨不得你炒股玩论坛。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08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20 19:56
人生分四个阶段:学前,求学,就业,退休。
四年在职业生涯阶段中应该是转正初级、顺利中级、原地踏步中级 ...
太顾及自己了。要多想想,为社会做了哪些贡献。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11
做医生,终归是下九流。你不能习惯高傲,这很不符合国人的审美。所以,无论是刁蛮的患者或家属,还是阴险的同事领导,欺凌你的时候,你得忍耐。做不到这一点,你没法做医生。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13
这不合理,应该一视同仁。我们单位无论机关还是一线员工年休假待遇一样。年青时候我也没休几次,如今快退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每年春节就用完这个假(不让分开休,只能一次休完),因为年休假不允许跨年累计。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13
你觉得你有后台,可别人也有。欺负你,不是因为你真的做错了,而是,就想欺负你。盛气凌人,是动物本性。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15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20 20:13
这不合理,应该一视同仁。我们单位无论机关还是一线员工年休假待遇一样。年青时候我也没休几次,如今快退 ...
哪儿有那么多合理的?按说,你也是年轻时就下围棋,这么多年了,早该三段以上了。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18
我想我们这种忠于职守的人对社会做的贡献就是凭工作付出吃饭,没有走歪路,堂堂正正,问心无愧。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22
人性如此,熬成婆婆不想欺负媳妇丫环的好人有,但是不多。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23
我没像你一样参加定段比赛而已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28
冲冠一怒为红颜,肖飞终究输在为情所困上。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32
她可能最终想当医院领导或卫生系统的公务员吧。
不像干一辈子临床医生的样子。
挤进4+4门槛的应该大多数都只把学医做个跳板。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36
嗯呐,可想而知你们的压力有多大,任劳任怨,还得保持微笑,烦人。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40
本帖最后由 垃圾鹰 于 2025-5-20 20:43 编辑
花医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人世间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向你学习!向你致敬!祝你快乐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0:41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20 20:23
我没像你一样参加定段比赛而已
你好像说过,在野狐,你也就一段左右。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0:44
那是只下5分钟快棋的成绩,真比赛就不一样了。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1:15
百度里的四年周期只有闰年周期、奥运周期和男足世界杯周期这三个比较认可。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0 21:16
我去看看《老店》,以前真没有看过,谢谢推荐~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5-20 21:18
在干支历法中,四年作为一个小周期,与十二年的大周期结合使用,用于记录年、月、日等时间节点。
比如“四数周期”划分时间单位,15个小周期(四年为一小周期)组成60甲子月。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2:50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5-20 21:18
在干支历法中,四年作为一个小周期,与十二年的大周期结合使用,用于记录年、月、日等时间节点。
比如“四 ...
公社解体了,改乡正府,生产队改村,换汤不换药。改革就是抄袭,还不伦不类。群众斗群众的本质还是一如既往。
作者: 梁发财 时间: 2025-5-20 22:50
本军后天去教小屁孩下棋。去商量商量,一个新发现的地方,看见的是锁。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0 22:52
梁发财 发表于 2025-5-20 22:50
本军后天去教小屁孩下棋。去商量商量,一个新发现的地方,看见的是锁。
不会有好的前途的
作者: 梁发财 时间: 2025-5-20 23:39
试试看。本军切了AI一把,为复盘买了一小盒子围棋。回头再说。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1 07:18
少说了后两步,乡改镇类似县改市,镇改街道或社区类似大城市兼并其他地级市。
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已经超过9亿人口。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1 09:00
《老店》拍得还可以,蛮真实,对人性之小之恶揭露得相当彻底。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5-21 09:02
受家庭影响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5-21 09:28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5-21 09:00
《老店》拍得还可以,蛮真实,对人性之小之恶揭露得相当彻底。
文艺范。呵呵。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5-21 16:19
一锅老汤里的中国式商业寓言《老店》以清末民初为背景,将"福聚德"烤鸭店的命运沉浮作为叙事主线。导演古榕用油润厚重的镜头语言,烹饪出一锅商业文明的"老汤"——杨明全(陈宝国饰)对传统配方的坚守与常贵(徐松子饰)对资本扩张的狂热,构成了一组尖锐的对照。当"鸭要肥,酱要甜"的祖训遭遇现代商业逻辑,影片巧妙地将厨刀化作手术刀,剖开了中国商人"义利之辩"的精神困境。
三足鼎立的人物光谱- 杨明全的匠人魂:这个固执的烤鸭师傅像块老木头,在时代洪流中发出吱呀的声响。他擦拭菜刀的特写镜头,隐喻着对技艺尊严的守护
- 常贵的资本化身:旗袍包裹下的野心如同跳动的灶火,其"开分店、搞连锁"的商业构想,竟与当代资本运作模式惊人相似
- 玉环嫂的调和者:作为财务管家的她,在账本与菜刀间艰难平衡,这个常被忽视的角色实则承载着传统伦理的韧性
影片通过三人围绕秘方的博弈,完成了对商业文明异化的预警——当常贵最终盗走秘方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商业背叛,更是整个民族精神谱系的断裂。
铜锅里的历史倒影导演在考究的布景中埋设多重隐喻:
- 反复出现的枣木烤炉,象征传统商业的"文火慢焙"
- 账房里的西洋钟表与算盘同框,构成时空错位的蒙太奇
- 结尾崩塌的牌匾特写,与开篇金字招牌形成闭环结构
这些视觉符号共同构建起商业文明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跑堂们吆喝的市声,至今仍在各大商业街回荡。当杨明全抱着祖传菜刀蜷缩在废墟时,这个镜头已然超越个体悲剧,成为所有老字号面对现代化时的集体剪影。
余味悠长的现实回响在电商冲击实体店的今天,《老店》的预言性愈发凸显。影片提出的终极命题——"没有秘方的老店还算老店吗",恰是当下"故宫文创化""老字号网红化"等现象的提前诘问。那些在商业大潮中改旗易帜的百年招牌,或许都该看看杨明全擦拭菜刀时,刀面上映出的自己扭曲的脸。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