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行家写手说话】我跟他:“材料”作文,相关即可 [打印本页]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14:13
标题: 【行家写手说话】我跟他:“材料”作文,相关即可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6-12 14:14 编辑

【行家写手说话】我跟他:“材料”作文,相关即可
编发/春江水

高考作文,再加一个主题。也是写家的内行话。
全国一卷就是“材料作文,话题相关”即可。过去也叫给材料的话题作文。
我想这样理解就是对的。不能加大难度,捎带太多。
毕竟是对学生。
毕竟是考写作。
我甚至支持主题发言人的“关一个材料”即可;甚至遑论相关深浅、松紧。


2025高考作文提醒学生写作文要选对路径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 ... mp;sourceFrom=share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14:20
这个侧重审题。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2 15:27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5-6-12 15:35 编辑

看了这个视频,额......怎么说呢,有一定道理,但不敢完全苟同。

考场作文最难的就是审题。

因为,怎样写论点,写标题,写筋骨句,怎样积累素材,怎样构建议论文结构,层进结构,总分结构,并列结构,比较对照结构, 老师都可以教你。唯独考试现场的审题,却要你自己完成。

审题准确了,写是没问题的。

至于你说的“相关即可”,看什么标准吧,作文60分,主题仅仅与材料“相关”,最多40分。

我要求学生,审题必须精准。

找准主题后,还要找到“切入点”,这就是立意。

我现在每月两题,带学生们审题立意,要求写作文提纲。+每月写一篇作文。

高二开始,每周一题,练习审题立意,写提纲,+每月两篇作文。

到高三毕业,我的学生要经过100次以上的审题立意练习,写100份以上作文提纲,50篇作文。

当然,能跟上我得节奏到高三的,不多,一个班也就十个八个,但我确保跟上我节奏的学生,作文50+,语文110+,都能考上大学。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2 15:31

[attach]896013[/attach]

给你看一下我们的作文练习题。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16:0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2 15:27
看了这个视频,额......怎么说呢,有一定道理,但不敢完全苟同。

考场作文最难的就是审题。

这样训练不错。
针对性训练不错。甚至刷题,熟练刷题不错。
但学生的思考,领悟,敏锐劲,观察力,不可磨失、磨灭。总是有灵光,又清清爽爽的作文,阅卷老师欣赏。
我一直在初中。就是刚做民师,教过高中,是75年、76年的事。还是恢复高考前。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16:0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2 15:31
给你看一下我们的作文练习题。

好的命题,还是明确,没有歧义的好。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12 17:0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2 15:31
给你看一下我们的作文练习题。



醉老师出的好题目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12 17:11


要求:①写出标题,要符合“三维度”:话题+态度+文采·②写出你的论点,③写出三个分论点(筋骨句),④写出与分论点相关的至少六个事例,三句名言。⑤写一段与论点相关的“比喻+排比”语段。
=======
有这个具体的要求,基础扎实的学生会有的放矢。
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干瞪眼写不出来。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2 17:12
知音 发表于 2025-6-12 17:09
醉老师出的好题目

让学生构思一篇思辨性的作文,关于“懂得道理”与“过好一生”。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2 17:13
知音 发表于 2025-6-12 17:11
要求:①写出标题,要符合“三维度”:话题+态度+文采·②写出你的论点,③写出三个分论点(筋骨句), ...

练练就会了,现在还可以用AI。

把材料和要求输入AI,它就会写出一篇非常好的提纲。

慢慢的,学生就会写了。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17:15
知音 发表于 2025-6-12 17:11
要求:①写出标题,要符合“三维度”:话题+态度+文采·②写出你的论点,③写出三个分论点(筋骨句), ...

训练,全面训练是必须的。至于效果,至于形成能力,和学生的先天、后天相关很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12 17:16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后会无期》)这句话在“知乎”平台上引起了许多探讨,有共鸣也有争鸣。有人说,还是个人对道理的认知水平不够吧;有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行动起来才真难啊;还有人说,大道至简,多则生乱嘛;也有人说,莫非是我们对“过好”有什么误会?那么这句话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写出作文提纲。

我的联想就是----成功无法复制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17:21
知音 发表于 2025-6-12 17:16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后会无期》)这句话在“知乎”平台上引起了许多 ...

这也是对的呀。
人家的成功,你无法复制。
人家成功了,是为你开路吗?没有的事。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6-12 18:51
醉笑老师所言甚是。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6-12 20:10
这视频看了,算是多种观点中的一种,

只有一种声音,差点儿意思,

多个视角,更全面一些。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2 20:31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6-12 20:10
这视频看了,算是多种观点中的一种,

只有一种声音,差点儿意思,

离开学校10多年。高考更是不熟。不知作文命题和阅卷到底怎么回事。。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6-12 20:35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6-12 20:31
离开学校10多年。高考更是不熟。不知作文命题和阅卷到底怎么回事。。

现在普遍题目难了,

这不是进步,

这就是在为难学生,

根本没必要。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2 21:10
知音 发表于 2025-6-12 17:16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后会无期》)这句话在“知乎”平台上引起了许多 ...

这个话题,最直接的切入点是"知与行",理论与实践。

道理只是"知",过好一生需要"行"。

换个角度,没有哪种道理适用所有的人生。

再深刻点,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过好一生"——怎样才算过好一生?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2 21:13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6-12 20:35
现在普遍题目难了,

这不是进步,

高考越来越卷了。

八十年代的高考题,比现在中考都简单。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6-12 21:3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2 21:13
高考越来越卷了。

八十年代的高考题,比现在中考都简单。

知识层层下压,

难度层层加码,

和国外的教育理念,

脱节了。

有建议,

采用GRE式,筛选智商即可。

保持智商区分度,

而不是卷难度,知识面。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3 07:2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2 21:13
高考越来越卷了。

八十年代的高考题,比现在中考都简单。

北斗六星网-高考作文出题人总不错;即醉笑兄是对的_北斗六星  http://www.bdlxbbs.top/forum.php ... &extra=page%3D1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3 07:20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6-12 21:37
知识层层下压,

难度层层加码,

你和醉笑兄都是对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6-13 08:32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6-12 21:37
知识层层下压,

难度层层加码,

不然。
这种选材方式,与国民教育的指导思想相悖。

国家固然需要培养高智商的尖子生,但更需要培养普通人的努力拼搏精神。否则就是智商决定一切了。 明白我意思么,

不需学习,也不需努力,3岁时测一下智商,智商高的去读书,搞科研,搞艺术,智商平庸的就等着进厂打螺丝,或者学会骑电动车,将来干快递。

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有些领域确实需要天赋,比如数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这个可以通过奥数竞赛,科技大学少年班去选拔,也可以在高考中选尖子生,高考700分以上的应该都是高智商。
高考的目的,是给大多数资质平庸的年轻人以机会。我坚信:成功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努力的。

这才励志。
这才公平。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3 08:5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3 08:32
不然。
这种选材方式,与国民教育的指导思想相悖。

我们想一块。
教师只能劝你学习“劝学”。好“劝不学”吗。
励志,学而时习之,更是孔夫子就开始的。肯定不错。
孟子还细化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做学生工作,我也常用“中材大器”做激励(事实上中才打通书,打通专业的很多)。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6-13 09:1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3 08:32
不然。
这种选材方式,与国民教育的指导思想相悖。

讲平等,这个思路不错。

确实如此。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6-13 09:1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6-13 08:32
不然。
这种选材方式,与国民教育的指导思想相悖。

兼而有之。

赞。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13 09:52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6-13 09:19
讲平等,这个思路不错。

确实如此。

看到了不?
当事的人比你考量的范围不会小。
我你都向醉笑学习。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