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滁州醉翁亭 [打印本页]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6-18 13:18
标题: 滁州醉翁亭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6-18 13:19 编辑

醉翁亭 -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Ur0aYncm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 [36]
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 [35]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3-4]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醉翁亭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6-18 13:22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6-18 13:24 编辑

四大名亭(醉翁、湖心亭、陶然亭、爱晚)_百度百科

四大名亭(Four Great Pavilions),位于滁州、北京、长沙 、杭州的景点。
四大名亭是中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它们分别是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6-18 13:2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6-18 17:05 编辑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6-18 17:16
[size=16.002px]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为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作,确有对前人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化用,但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在融合中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具体可从以下角度分析其与前人作品的关联:

一、对山水游记传统的继承
二、句式创新的渊源
三、思想内核的化用与超越
四、为何不是仿作?——欧阳修的独创性
结语
[size=16.002px]《醉翁亭记》犹如一座文学桥梁:它既承载着陶渊明的隐逸、柳宗元的山水、庄子的哲思、韩柳的古文运动基因,又以其圆融的笔法、温暖的入世情怀、独特的语言节奏,成为宋代文风转型的标志。若说“仿”,仿的是精神血脉;而其真正价值,在于用旧元素编织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新境——一种属于宋人的、世俗烟火与士人理想交融的生命诗意。
若需进一步探讨某位前人对欧阳修的具体影响,可提供延伸分析。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