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辽宁省博物馆近观敦煌遗书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标题: 辽宁省博物馆近观敦煌遗书

      2025年6月24日,博物馆日。其实是热的,沈阳今日最高气温37度。辽博内,和我持同样想法的人不少,还有许多带娃的虎妈们。我的意思是她们的娃最大的也就三、两岁,明显是去博物馆避署的。

  辽博“山水有情 大漠鸣沙 敦煌在辽宁”特展非常棒,幸运的遇到有志愿者讲解,很精彩。跟着志愿者转完了整个展览,感觉很满足。

  以前觉得敦煌遗书离我们很远,可甲骨文研究大家甚至是殷墟甲骨文发现者罗振玉把它和辽宁联系起来。辽博馆藏敦煌文物绝大部分是他的收藏。志愿者只说是他在长春和旅顺的收藏。

  罗振玉对敦煌保护还有一大贡献。说是民国时期,他发现法国探险家汉学家伯希和正在整理的敦煌遗书应该是新近从敦煌流出的,立即上书国民政府将莫高窟剩余的敦煌遗书悉数运至政府机构保护,所以一部分敦煌遗书得以留在中国。

  印象中读过一篇文章,说是清朝晚期曾经将莫高窟的敦煌遗书运往北京。一路上押运者、当地官员大肆劫掠,甚至将大卷经书拆开“抽条”式贪占。我以为那一次就运完了呢。

       这次辽博特展主要是自己的馆藏文物加上几位辽宁敦煌学专家在莫高窟临摹的壁画,让人眼界大开。


[attach]898271[/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26 编辑

[attach]898274[/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27 编辑

[attach]898275[/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28 编辑

[attach]898276[/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28 编辑

[attach]898277[/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29 编辑

[attach]898278[/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29 编辑

[attach]898279[/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0 编辑

[attach]898280[/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0 编辑

[attach]898281[/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1 编辑

[attach]898282[/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2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1 编辑

[attach]898283[/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3 编辑

[attach]898287[/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3 编辑

[attach]898289[/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5 编辑

[attach]898291[/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39 编辑

[attach]898300[/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40 编辑

[attach]898305[/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40 编辑

[attach]898308[/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41 编辑

[attach]898309[/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41 编辑

[attach]898312[/attach]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7:32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5-6-25 07:42 编辑

   好了,就传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25 07:53
哈哈哈 非常棒

罗振玉

张大千 常书鸿

色彩之外,佛,否定的哲学。

楞严经,心经,肯定的儒家伪不出这些。

谢谢。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25 08:04
就算不搞美术,路过敦煌,进去看看那时抄写的经

也少些疑惑。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6-25 08:10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07:23

实打实精品。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25 08:12
一会儿上电脑好好欣赏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8:36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6-25 07:53
哈哈哈 非常棒

罗振玉

  都是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为保护敦煌遗书或莫高窟尽过力,后世当永远铭记。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8:38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6-25 08:04
就算不搞美术,路过敦煌,进去看看那时抄写的经

也少些疑惑。

  是啊,敦煌遗书本就是佛经居多,辽博此展也是如此。能亲眼见唐人书法也是幸运。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8:39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6-25 08:10
实打实精品。

  谢谢临帖支持!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8:39
知音 发表于 2025-6-25 08:12
一会儿上电脑好好欣赏

  哈,有空再看。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25 09:06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08:38
是啊,敦煌遗书本就是佛经居多,辽博此展也是如此。能亲眼见唐人书法也是幸运。

哈哈哈
哈哈哈

快慰,下次东北,我也要去辽博亲近。

祝越来越好。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09:56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6-25 09:06
哈哈哈
哈哈哈

  辽宁省博物馆做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不乏精品,随时欢迎坐忘庄光临!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6-25 10:45
敦煌经卷,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美国华尔纳,俄国奥登堡,日本吉川小一郎——这些强盗“探险家”,窃掠取了不知多少。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1:55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6-25 10:45
敦煌经卷,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美国华尔纳,俄国奥登堡,日本吉川小一郎——这些强盗“探险家”,窃 ...

  是啊,屈辱的历史,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25 12:30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07:32
好了,就传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为什么叫“敦煌遗书”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25 12:31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07:32



12楼这张图感觉质量为上称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3:25
知音 发表于 2025-6-25 12:30
为什么叫“敦煌遗书”呢?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4至11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 [5]。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藏经洞藏有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梵文、于阗文、吐火罗文等各种文字的古代遗书数万件,还有佛画幡幢等各种文物。遗书中,以汉文、藏文遗书为最大宗,其中汉文遗书的总数约为58000。 [9]其中95%系佛教文献,此外还包括道教经典、传统经史子集四部、俗文学、医书、史地著作、类书等等。 [10]敦煌遗书分藏于中、英、法、俄、日等地,缺乏一个完整的联合目录,仍无从确切统计。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16000余件;英国图书馆藏13000余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5700余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10800余件。另外敦煌研究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都有收藏,总数在5万件以上。 [8]敦煌遗书对历史、宗教、社会、地理、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和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7]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3:25
知音 发表于 2025-6-25 12:31
12楼这张图感觉质量为上称

  知音姐慧眼!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6-25 13:52
这个展览水平很高!

作者: 狮头鱼    时间: 2025-6-25 14:01
欣赏了。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4:23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6-25 13:52
这个展览水平很高!

  谢谢庄主临帖支持!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4:24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6-25 14:01
欣赏了。

谢谢狮头鱼赏读留墨!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5-6-25 15:32
字都太好看了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5:44
寒假 发表于 2025-6-25 15:32
字都太好看了

  是吧,以前抄经本就是很虔诚的,加上一笔好字那是必须滴。昨天老师介绍说,还有专门替富人抄经的人。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6-25 16:33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6-25 16:55 编辑

哇,大饱眼福。妥妥的历代书法精品:

1,地板楼看风格应为唐楷

2,五楼是陈隋时期智永和尚的“真草千字文”

3,六楼是东晋王羲之的行草书《姨母帖》、《初月帖》……(后人临摹复制)

4,七楼是唐人小楷(写经体),有唐人钟绍京“灵飞经”风格。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6-25 16:35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15:44
是吧,以前抄经本就是很虔诚的,加上一笔好字那是必须滴。昨天老师介绍说,还有专门替富人抄经的人。

当时抄经也是一种职业。这种书体被后人称为“抄经体”。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25 16:37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13:25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 ...



大概能理解一点,就是觉得这个词挺好听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7:52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6-25 16:33
哇,大饱眼福。妥妥的历代书法精品:

1,地板楼看风格应为唐楷

  行家来了!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7:53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6-25 16:35
当时抄经也是一种职业。这种书体被后人称为“抄经体”。

  是的,昨天志愿者有介绍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17:55
知音 发表于 2025-6-25 16:37
大概能理解一点,就是觉得这个词挺好听的。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却在外国。现在好一些,国内的学者至少可以看到流落在外国的敦煌经卷了。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6-25 20:04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11:55
是啊,屈辱的历史,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我没去过东北(出关),辽博里,不知道珍藏的敦煌残卷多不多?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0:59
耶。主楼这张照片,咋有点像我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1:00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6-25 10:45
敦煌经卷,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美国华尔纳,俄国奥登堡,日本吉川小一郎——这些强盗“探险家”,窃 ...

往事,不堪回首……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1:02
冰山一角,……已经是震撼人心~~~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6-25 21:0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0:59
耶。主楼这张照片,咋有点像我呢?

自信点好不?怎么说有点像呢?就是你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1:07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6-25 21:04
自信点好不?怎么说有点像呢?就是你啊

O(∩_∩)O哈哈~。等我喊先生来看看,增加点自信再官宣~~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6-25 21:0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1:07
O(∩_∩)O哈哈~。等我喊先生来看看,增加点自信再官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1:13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6-25 21:08

刚才问了。我家先生说,有8分像——其中的两分不像,是鼻子没我的挺拔,胸也略偏小了些~~~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21:14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6-25 20:04
我没去过东北(出关),辽博里,不知道珍藏的敦煌残卷多不多?

  具体多少不知道,只说中国国家图书馆调走了620件,说是目前馆藏也不乏精品。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21:1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0:59
耶。主楼这张照片,咋有点像我呢?

  你比她年轻漂亮!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6-25 21:1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1:13
刚才问了。我家先生说,有8分像——其中的两分不像,是鼻子没我的挺拔,胸也略偏小了些~~~

金老师就直接说,主楼那位女士不如我丰满漂亮呗。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5 21:1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1:02
冰山一角,……已经是震撼人心~~~

  确实,挺开眼界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1:18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5 21:15
你比她年轻漂亮!

O(∩_∩)O谢谢!好听话,都爱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6-25 21:18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6-25 21:15
金老师就直接说,主楼那位女士不如我丰满漂亮呗。

我姑妄说之。你姑妄信之。表情:皆大欢喜~~~~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6-25 21:2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1:18
我姑妄说之。你姑妄信之。表情:皆大欢喜~~~~

嗯嗯,就是开玩笑,找乐子呗,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5-6-25 21:30
烟云,有没有发现五楼那张很有意思。

奇数列和偶数列内容相同,但字体各异。一个是楷体,另一个好像行草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5-6-25 21:32
是在沈阳吗?有生之年一定亲临看看。

虽然看不懂,但要沉浸体验一次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6 06:3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6-25 21:18
O(∩_∩)O谢谢!好听话,都爱听~~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6 06:33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5-6-25 21:30
烟云,有没有发现五楼那张很有意思。

奇数列和偶数列内容相同,但字体各异。一个是楷体,另一个好像行草

  慧眼。我注意到了,但你是看这篇帖子第一个发现并指出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6 06:36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5-6-25 21:32
是在沈阳吗?有生之年一定亲临看看。

虽然看不懂,但要沉浸体验一次

  是在沈阳,遗憾的是敦煌遗书是非常年陈列展品。那天志愿者老师说,她在辽博8年,有的经卷她也是第一次见。不过,辽博其杝的展品也相当丰富。在全国博物馆中排名是靠前的。

   所以,欢饮天涯有时间过来玩几天。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5-6-26 08:54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6-26 06:36
是在沈阳,遗憾的是敦煌遗书是非常年陈列展品。那天志愿者老师说,她在辽博8年,有的经卷她也是第一次 ...

好,等退休了一定做做攻略,把喜欢的人文古迹地走一圈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6-26 09:34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5-6-26 08:54
好,等退休了一定做做攻略,把喜欢的人文古迹地走一圈

  哈!这一杆子支得够远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