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老爷 [打印本页]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28 09:27
标题: 老爷
    “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怎么能让你老爷去猜你是谁,你个潮吧!”听我汇报回乡见闻时,老妈忍不住开始责怪我起来。老爸也很无奈,直说我不懂礼数,四十多岁年纪还是小孩一般的心性。

  母亲是山东沂蒙山区人士,潮吧俩字是乡音,大概是缺心眼,不大精的意思,看他们大惊小怪的样子,我也很无奈,四五十岁怎么滴?在亲近的长辈面前就不能撒个娇,卖个萌?非得像少先队员那样,行个庄严的队礼,然后上山握手嘘寒问暖表忠心才好?

       老爷是爷爷的亲弟弟,我们这里没有爷爷奶奶的叠字称呼,就是爷,奶的叫着,读音也和正确读音相左,是标准的一声,这读音有些怪,母亲刚从山东搬过来时就吓了一跳,她们村里管自己的父亲才叫爷,这里爷竟然长了一辈,这典故母亲学给我的时候,我也下了一跳,直到中学时学《木兰辞》,里面有句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时才知道,母亲的家乡竟然是读的古音,意思没错,父亲这边的读音就实在没法考证,就(老耶,老奶的叫),至于父亲的哥哥,嫂子,我们叫大爷,大娘(轻声)就很正常的没歧义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6-28 12:09
各地对长辈的称呼不尽相同。
作者: 轻言    时间: 2025-6-29 10:20
这是开场,还没正式进入主题吧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6-30 12:23
老爷怎么会是爷爷亲弟弟啊~~
我们山东青岛的,叫小爷爷,三爷爷,四爷爷这样
看来各地称呼不同的地方太多了~
后续应该还有吧~~老爷身上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6-30 17:57
泱泱华夏,地大物博,民俗各异。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6-30 18:13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5-6-30 18:16 编辑

原来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呢
父亲的哥哥嫂子我们叫大伯,大伯娘~~爷爷的哥哥,我们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了,因为没有,或许应该叫大爷爷吧~~爷爷的弟弟,我们一般加一个数字称呼,比如二爷爷,三爷爷~~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30 21:21
        三叔家的几个妹妹过来看父母,几个妹妹先后嫁到了沈阳,离我们不远,叔叔婶婶告诉她们,当初要不是你二大爷家搬走把房子卖给了我们,我们一家还要继续租借在别人家里,你们离着近,没事就过去看看你二大爷。我偷摸问父母,当初多少钱把房子卖给叔叔家的,父母说,你老爷给做的主,说他家穷,就给一百块钱吧!我说要是卖给外人能值多少钱?三百二百是能卖,咱家那阵子也穷,刚搬到这边也得添置东西,要不,也不能要钱。

      三叔家租借的房子在一个小溪边,涨水的时候又混又急,只有大人敢趟河而过,房子也不正规,没有棚,在屋内就可以看大梁,檩子,椽子,春夏时候,有时候能看到盘着,挂着的红绿相间的长虫,我们俗称野鸡脖子的毒蛇。我们进屋吓得叫出声来,三婶不知是真不害怕还是故作镇定,没事!那是保家仙,三婶虽然这么说着,不急不忙的在炕上缝补着弟弟妹妹的衣服,我可是玩几分钟就要抬头瞅瞅,怕不定什么时候那长虫就盘不住掉到脖子里。

      几个妹妹问我什么时候回老家,我说三叔过生日的时候吧,妹妹说开车半路来接我,吓得我摆手拒绝,不用不用,女司机车技不行,来的时候都往沟里掉,我可不敢坐,我还是相信汽车司机。

      乡间的马路上,我碰到了老爷,我一眼就认了出来,老爷的身体还很好,背不驼,腿不弯,大概还有一米七五以上,脸上也有肉,只是眼睛有些浑黄,我上前捧住他的大手叫声老爷,你认识我不?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辨认了半天说不认识,我又接着给他出思考题,谁能管你叫老爷呢?老爷按照他的思维说了几个却都没我,最后只好认输,我想不起来了。我说,我是XX的儿子,老爷反过来抓住我的手,你是红军?你爸妈身体好不?他们来没?接着问了好几个问题,这回换成他抓住我的手,最后总结般的来了最后一句,你还记得你小时候还给我一杵子不,看着我大囧的样子,他像抓住我把柄一般,露出得意的笑容。

      老爸老妈听我学说到这句,脸上的笑容也不自然起来,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我当初这举动有些忤逆,他们没忘,我没忘,我老爷八十多岁也没忘记。

       我是九岁的时候搬家走的,十三岁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妹妹回家过年,那天在大爷大娘家吃完了饭,老爷过去看我们,老爷稀罕小子,抱着我又亲又顶脑门儿,最后不知道怎么稀罕好,在我的小鼻子上轻轻咬了一小口,那阵子人小皮薄,我是疼的嗷的一声,眼泪也流,鼻涕也淌,哭的不匀称,又哕了几下,一怒之下,给老爷当胸来了一拳,这时节老妈就批评我怎么能打自己的老爷,老爷更是不好意思,稀罕大劲儿了,把人家孩子鼻子给咬破皮了,一个劲儿的哄我,这阵子气性大,哭了好长时间。这小插曲就始终伴着我和老爷再见面的话题,现在是早忘了疼,总觉着是老少辈互爱的体现吧。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30 21:26
井冈 发表于 2025-6-28 12:09
各地对长辈的称呼不尽相同。

和母亲回山东时,母亲让我管舅妈叫妗子时,我就叫不出口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30 21:30
轻言 发表于 2025-6-29 10:20
这是开场,还没正式进入主题吧

才写个开头,被局长批评了一顿,心情不美丽,歇两天保安大爷不好当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30 21:37
隐香 发表于 2025-6-30 12:23
老爷怎么会是爷爷亲弟弟啊~~
我们山东青岛的,叫小爷爷,三爷爷,四爷爷这样
看来各地称呼不同的地方太多 ...

比如最小的舅舅,叫小舅或者老舅都行,最小的叔叔叫老叔或者小叔都行,我们这边叔的读音是三声,于是叫出来就是老鼠,我老叔不爱听,就让我管他叫五叔。
我慢慢想慢慢写,老爷的故事能超过三两千字。
我的爷爷,我都喊他单声爷(耶),他的弟弟自然就是老爷,这么来回解释有些费劲,再说我爷时,我还得改成爷爷,写着方便。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30 21:40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6-30 17:57
泱泱华夏,地大物博,民俗各异。

辈分不乱就好,慢慢研究各地亲戚的不同叫法,谢谢秦鲁子,十多年前,您在红袖论坛就大名鼎鼎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6-30 21:45
四手 发表于 2025-6-30 18:13
原来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呢
父亲的哥哥嫂子我们叫大伯,大伯娘~~爷爷的哥哥,我们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了,因为 ...

父亲的哥哥嫂子,我们叫大爷,大娘,论辈分,母亲管父亲的哥哥叫大伯(掰)哥,或者直接叫大掰子,大掰嫂,我的老婶管老叔的四个哥哥就是,大掰子,二大掰子,三大掰子,四大掰子,挺绕嘴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6-30 23:11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40
辈分不乱就好,慢慢研究各地亲戚的不同叫法,谢谢秦鲁子,十多年前,您在红袖论坛就大名鼎鼎

老坛友好。

在我们陕西关中地区,小叔父、小舅、小姑——一般都称为碎爸、碎舅、碎姑……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5-7-1 11:29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6
和母亲回山东时,母亲让我管舅妈叫妗子时,我就叫不出口

我老公的外甥就叫我妗子或者妗妗~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7-1 16:01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1
三叔家的几个妹妹过来看父母,几个妹妹先后嫁到了沈阳,离我们不远,叔叔婶婶告诉她们,当初要不是 ...

你这老爷得稀罕你成啥样啊~鼻子咬破~哈~

看来你们亲戚都很好,走得很近。
看着都是温暖的片段~很是抚慰人心
反手握着你的手那段写的很是细腻~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7-1 16:37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6
和母亲回山东时,母亲让我管舅妈叫妗子时,我就叫不出口

嗯,不习惯。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7-1 20:18
有个河南籍同学把他父亲叫“伯”,闻之愕然。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1 22:42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1
三叔家的几个妹妹过来看父母,几个妹妹先后嫁到了沈阳,离我们不远,叔叔婶婶告诉她们,当初要不是 ...

春夏时候,有时候能看到盘着,挂着的红绿相间的长虫,我们俗称野鸡脖子的毒蛇~~
好吓人啊,会做噩梦的~~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1 22:44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1
三叔家的几个妹妹过来看父母,几个妹妹先后嫁到了沈阳,离我们不远,叔叔婶婶告诉她们,当初要不是 ...

你一写就洋洋洒洒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1 22:44
秦川梦回 发表于 2025-7-1 20:18
有个河南籍同学把他父亲叫“伯”,闻之愕然。

看见秦川老师过来串门了~~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2 10:04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1
三叔家的几个妹妹过来看父母,几个妹妹先后嫁到了沈阳,离我们不远,叔叔婶婶告诉她们,当初要不是 ...

敢挥拳打爷爷,也真是个人物!:)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2 10:07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6-30 21:21
三叔家的几个妹妹过来看父母,几个妹妹先后嫁到了沈阳,离我们不远,叔叔婶婶告诉她们,当初要不是 ...

野鸡脖子我是好多年没见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35
      老爷是村里的羊倌,应该是三队的羊倌,我家是二队,三队二队组成一个大自然村,大队部也在这个村,至于剩下九个小队,分布在各沟沟岔岔。老爷很威风,至少我这么认为,再凶狠的头羊在老爷的棍棒,皮鞭,飞起的石子和呵斥下也得老老实实,剩下的大羊小羊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他成了我心中的英雄,在我九岁搬离这里之前,我都觉着那头羊比我长得高大,眼神也凶狠,偏僻的农村,稀奇古怪的意外随处可见,比如说驴踢的,马踹的,牛顶的,我们这小身板,那长着胡子,脑门上两个弯弯角的山羊肯定也是一大危险。早晨老爷把羊群赶到山坡谷底和晚上把羊群赶回羊圈时,在这封闭的山村里都算是一个靓丽的风景线,羊群大部队咩咩而过留下满地黑黑的羊粑粑蛋儿和呛鼻子的膻味。

      老爷对我很和气,在我的印象中,就没有和我发过火,和颜悦色,眼神中总是带着笑,到老爷家,老奶,二叔二婶也都是和蔼可亲,这在我四处不讨喜的小世界里,这成了挥之不去的暖色。

      老爷,老奶由二叔二婶养老,这是非常勤劳的一家人,丹东的巢丝厂很有名,很多人家便把放蚕当做了副业。我们家没放过蚕,父亲在煤矿上班,母亲自己在家人手不够,而老爷家人手足,在山上的蚕场放了蚕增加外快。我记得有一年,老爷装了半桶的蚕蛾给我家送来,我心急忙慌的去揭开上面扣盖的布,呼啦啦飞走了七八只,我是真心疼,这扔在烧火的锅坑里,是多酥脆的肉菜啊!

      小时候很难见到肉荤,家里养的猪好像就没怎么长大过,我们都难吃饱,哪有余粮去喂猪,只是泔水煮着猪菜喂猪,长一百多斤已经属于大猪了,有时还要交任务猪,国家象征性的给点补助钱,所以杀猪也没多少肉,请亲朋吃一顿,剩下肥一些的留着㸆油,剩下的肉用盐搓一搓,放在坛子里,怕干巴再加些咸盐水,这叫咸腊肉,这基本是一年的来人去客的肉菜。咸腊肉听着名字很味美,许多家都是咸盐度不够,或技术不过关都腌臭了,甚至生了蛆,这都不是事,炒肉时,把水换掉,蛆挑出去留着待客也是很美的。

      为了补充营养,村里人劁猪,那蛋蛋我都捡回家糊上黄泥,在火里烧着吃,这半桶蚕蛾对我来说就是一顿大餐,能吃多少顿的好嚼咕。

       茧化蛾的时候,经常有没看住飞走的,于是我们这些少年儿童就挑出家里最长的架棍儿,去破坏那蜘蛛网,把网上粘住的蚕蛾救下来,拿回家掐掉膀,扔进灶坑里,烧得糊吧乱啃的,拍掉灰扔进嘴里美美的嚼着,母蛾肚里的籽在嘴里被我们咬得嘎嘣嘎嘣直响。

      老爷大概帮助我们好多回,我却偏偏记得这最解馋的一回,也是吧!镇元子都记得金蝉子传茶之恩,我这野小子当然也只能记住些痛快嘴儿的事儿。

      长大后,我对父母说,是不是我老爷他们比我爷能干,所以人家过得好,我就没看过我爷下过地。母亲说,你爷身体不好,肺气肿天天咳嗽干不动活,仔细想来这或许是个原因,又或许不是。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38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6-30 23:11
老坛友好。

在我们陕西关中地区,小叔父、小舅、小姑——一般都称为碎爸、碎舅、碎姑……

陕西我只知道吼秦腔,好滴很,撩扎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41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5-7-1 11:29
我老公的外甥就叫我妗子或者妗妗~

我百度时说,妗子不只是山东这么称呼,恁是河南滴?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46
隐香 发表于 2025-7-1 16:01
你这老爷得稀罕你成啥样啊~鼻子咬破~哈~

看来你们亲戚都很好,走得很近。

我老爷对我家更好一些,我爸也尊敬他。
亲情大概只有小时候,只有在穷困的时候才更能体现出来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47
井冈 发表于 2025-7-1 16:37
嗯,不习惯。

各地方言不同,就像我叫老爷,你们也不得劲一样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50
秦川梦回 发表于 2025-7-1 20:18
有个河南籍同学把他父亲叫“伯”,闻之愕然。

我听我妈说,离他们不太远的什么村,管父亲叫达,是不是也愕然?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52
四手 发表于 2025-7-1 22:42
春夏时候,有时候能看到盘着,挂着的红绿相间的长虫,我们俗称野鸡脖子的毒蛇~~
好吓人啊, ...

我们那是山区,蛇多,那房子比偏厦强不多少,艰苦!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0:54
四手 发表于 2025-7-1 22:44
你一写就洋洋洒洒

能想起什么都填进来,以后老年痴呆就想不起来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1:05
四手 发表于 2025-7-1 22:44
看见秦川老师过来串门了~~

奉茶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1:07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2 10:04
敢挥拳打爷爷,也真是个人物!:)

那阵子小,现在踢我两脚都不带还手滴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2 21:08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2 10:07
野鸡脖子我是好多年没见了。

我们这边山上多,给我吓得山菜不敢采,蘑菇也不敢捡,少了许多乐趣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5-7-2 22:34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 20:41
我百度时说,妗子不只是山东这么称呼,恁是河南滴?

俺是地地道道滴山东银~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3 06:06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 21:07
那阵子小,现在踢我两脚都不带还手滴

  现在再还手,那还了得?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3 06:07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 21:08
我们这边山上多,给我吓得山菜不敢采,蘑菇也不敢捡,少了许多乐趣

  我总去本溪爬山,偶而也能看到蛇,但野鸡脖子很少见了。这蛇性子烈,给它惹急了,追着咬人。老人说的。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7-3 06:59


乡土气息浓厚,语言非常有特色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7-3 07:00

左手刀和泌水老师都是当好作家的料,嘿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7-3 10:29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 20:47
各地方言不同,就像我叫老爷,你们也不得劲一样

然也,呵呵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05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5-7-4 19:07 编辑

       把小时候脑袋里留存的记忆搜索了一遍,好像真没有完整的爷爷干活场景,亲近的人中,只有老爷放羊,姥娘提着粪兜子捡粪的场景比较完整,再细搜寻一回,我爷好像还真有一回。

     爷爷家离马路大概有一百来米,地势算是个土坡,门前有一个小土沟,顺着山势的沟里偶尔有些控山水,沟边长着几棵山核桃树,沟的那边有几垄地,爷爷种了几垄烟叶。某次,我看见爷爷在种烟的地里坐着,我不知发了什么疯,也想过去看看烟叶究竟是怎么长得,就小心的跨过那条沟,走到爷爷身旁。爷爷少见的没跟我瞪眼睛,让我跟他坐在一个镢头上,谈的什么内容早忘了,只记得当时的场面很温馨的样子,爷爷好像在给烟叶培土,那时的烟叶大概不到一尺高,还很嫩,大概有我两个小手掌宽了。

      烟叶具体能长多高,多宽我不知道,只记得收获的季节,爷爷把焦黄的烟叶串起来晒在院子里,如果记忆没有出错,好像烟叶还要倒过来晾的。

       爷爷咳嗽得很厉害,拉着长音,嗓子里音节不同的杂音嘶啦啦的响,每次都好像要把对肺子的无奈都憋到脸上,咳到最后把痰吐出来才作罢,晚上尤其严重,奶奶每天都戳一铲草木灰,铺在身前的地上,第二天再戳一铲盖上。

      爷爷没想过戒烟,大概这几十年的爱好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他也好酒,每天来一杯才是吃饭的真谛。

       奶奶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没下过地,母亲和父亲年老时谈到我奶,都说她从来都是在借米借面,借豆子,借油的路上,老爸并不反驳,看来是真的,只是讪讪的说,那阵子都是大肚子汉,没有油水都能吃。这事我有些印象,奶奶总去我家,有一回说是爷爷没有卷烟纸,问我有没有写过的练习本,我是真没有,最后撕下一张作废的,奶奶不高兴说,要你这一张有啥用?起来走了,我这片倒是白撕了。

      母亲说,你奶最愿意去你姥娘家借东西,你姥娘是村里公认的勤快人,早晨刚亮天就出去捡粪,那粪捡的,都用不了,最后还能卖两大堆,都是种的苞米,苗比别人家长得黑长得壮,结的棒子比谁家棒子都大,还长半拳头,粮食陈的压新的。你奶去借粮,趁你舅妈不在,借一瓢有时给挖个三瓢五瓢,有时也白给她,让她不用还了,亲家见面,哪能计较那么多。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09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5-7-2 22:34
俺是地地道道滴山东银~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献朵鲜花表示敬意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10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3 06:06
现在再还手,那还了得?

老爷作古好几年了,想起他才写了这篇文章!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21
  2025-7-3 06:07
...

СС
ε
иС·й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22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3 06:07
我总去本溪爬山,偶而也能看到蛇,但野鸡脖子很少见了。这蛇性子烈,给它惹急了,追着咬人。老人说的。 ...

小时候上山采樱桃,小伙伴就说野鸡脖子撵来了,我们从山顶跑到山底,腿都直突突。
我害怕那玩楞,有一回上山捡松树枝,倒退着走的,忽然就觉着头皮发炸,回头一看,脚后面一个野鸡脖子,脑袋都立起来了,一尺多高,晃啊晃的,再多走一步就给我来一口了,吓得我这捆松树枝也不要了,所以现在都不敢上山。
邻居有个比我小一岁的,他胆子大,我和他上山碰到一根野鸡脖子,把他兴奋的上去剁了几十斧子,不知这野鸡脖子受没受伤,反正是跑没影了,这是这哥们最后酒驾,撞到路边大地里的一块废弃混凝土墙,也不知跟这有没有关系。这哥们没发现长虫尸体说,这东西不当场打死,将来是要复仇的。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24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7-3 06:59
乡土气息浓厚,语言非常有特色

东北方言版,已经往文了修饰啦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29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7-3 07:00
左手刀和泌水老师都是当好作家的料,嘿

泌水大哥经事多,看的宽,想的远,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我文化不高,只是怎么想就怎么写,我怎敢跟我的偶像大哥相比,唯一有些相同的都是写实,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哪派都挑不出毛病,或者是无话可说。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4 19:30
井冈 发表于 2025-7-3 10:29
然也,呵呵

谢谢井冈互动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4 19:53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4 19:22
小时候上山采樱桃,小伙伴就说野鸡脖子撵来了,我们从山顶跑到山底,腿都直突突。
我害怕那玩楞,有一回 ...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4 19:54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4 19:10
老爷作古好几年了,想起他才写了这篇文章!

  哦。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5-7-4 21:42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4 19:09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献朵鲜花表示敬意

哈哈,老乡太客气了~喝茶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4 22:13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 20:35
老爷是村里的羊倌,应该是三队的羊倌,我家是二队,三队二队组成一个大自然村,大队部也在这个村,至 ...

你小时候感觉特别聪明,见识过好多~~
我感觉我小时候总是活在幻觉里一样,很多外面的世界都没有参与似的~~
很喜欢看你写的故事~~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4 22:14
我也想起了蛇,其实我在童年记事里面写过一次见到剥蛇皮的惊骇故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7-5 10:05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4 19:30
谢谢井冈互动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6 14:41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5-7-6 17:30 编辑

      我不知爷爷奶奶为什么不喜欢我,在我的认知里,所谓的喜欢就是有口好东西,一定要留给你,就像我姥娘一样,每回去她那里,都偷摸拿一块蛋糕塞进我嘴里,快吃别让别人看到,我于是狼吞虎咽咽下去,然后又一块塞进我的嘴里,这叫喜欢吧?有人给姥娘一个大桃子,姥娘不舍得吃又给了我,可怜我这没有见识的东西,以为这是个青皮核桃,拿到碾盘上用石头砸掉果肉,捧着个桃核拿回给姥娘,让她给我砸核桃仁儿吃,姥娘气的用手点我的脑袋,你个贱肉!你个贱气!主贱的玩应。母亲在一边也跟着骂,你姥娘自己舍不得吃,给你拿过来,你还给砸烂了,打你都不多。我不听话时,姥娘总骂我,我都皮了,有时候还挺高兴,这回我是真心疼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桃子,比两个拳头都大的桃子。

      山上的樱桃红了,奶奶家的自然也红了,两棵在三间房的左侧,才摘了三两个,奶奶跑了过来,别摘这几棵,摘房子右边的。那里围了个厕所,我们这没文化的小孩都叫粑粑楼,或者毛屎坑,苍蝇嗡嗡乱飞,这里气味肯定不对,但谁叫我们馋呢?摘了几个,奶奶又说,别摘树上的,捡掉地上的,我捡了几个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我反应是慢,但我不是傻,不吃还不行?


      奶奶家有几棵苹果梨树,那黄澄澄的梨在微风的摇曳下起伏时,奶奶的眼睛就像为我们长的,刚开了园子门没走到树下,奶奶已经嗷唠一嗓子冲到院子里,我只能乖乖的退出来,望梨兴叹。


      这事想起来很多,但小孩子皮脸,不长记性,又一回上秋时,在奶奶的院子里发现晾晒的山核桃,那东西叫笸箩?一米多宽,三四百深,也不去管它叫甚,只见它装的满满的,还两大筐,那阵子手小,努力了好几下,才抓了左手仨,右手四,没等高兴十秒,奶奶又跑过来,放那!见我迟疑了几秒,声音又高了两度,放回去,不甘又如何?谁叫我馋呢?


      有时候这事挺无奈的,我知道爷爷奶奶不喜欢我们,大爷家已经给他们生了两个大孙子,一个大孙女,我们这些纯是多余浪费钱的东西。同样是父母领着过去,奶奶毫不避讳说,杀了只鸡,给我大孙子留个鸡腿哪,我只能干看着,连个鸡屁股都捞不到,现在想来,他们也是真的过分,背着点人也好,太奶都比他们好了许多,有一回看我过去,给我从炕柜里掏出个梨给我吃,可惜这许多年,我竟然忘了太奶的长相,对太奶的另一印象是她去世时,那多人抬的大棺材和扔在马路上的纸钱。太奶去世,摆了好多桌流水席,菜样再不济,每桌都是有肉的,不知是什么风俗,粉条和肉要染成红色,大爷家的二哥就吓唬我,那是死人血染红的,吓得我肉也不敢吃了。


      母亲和父亲一起说这些家常时,母亲总说是父亲牵连我们的,父亲脾气不好一直不受父母待见,据说在家一直叫二隔眼,隔眼大概和隔路相通,经常给人添堵。而大爷口才好,会做思想工作,经过他的劝解基本都会心花怒放,爷爷奶奶肯定哄得很开心。父亲就说大娘堂堂初中生,念那么多年书,也被大爷说动了心,家里不同意也不行,自己夹个包就过去了,说到这里他俩必要笑一会儿,于是我很小就知道大爷是了不起的人物。大了以后,我又听人说,大爷在我们村,或者更宽泛的地方都保过媒,也玉成了好几对儿,又善于调解家庭矛盾,在村里也有了一定的威望。据说,我姑家的大儿子——他的大外甥,看中了村里的小学老师,奈何女方的父母是县城的人,看不起没工作的农村人,最后我这表弟求到了他的大舅处,我这大爷了不得,只给未来的亲家上了一回课,就说通了道理。父亲回来跟我们学说的时候,我就问我那大爷是怎么做的工作?大爷深通心理学,只是说小两口处这么好,家长应该祝福,万一生气上火闹个毛病,家里的大人是不是得后悔死?万一再遗传到孩子,这下一代也给毁了,然后举例说明,某村有个不错的女孩,家里人不同意自己看中的人,结果郁结于心得了病,成了半彪子,生孩子也拐带的不大精。我这只是干巴巴的描写,据说我大爷那是深情并茂,人家感同于心,这婚事也就成了。


      有了大儿子的优秀,父亲则显得更加不讨喜,一直到参了军,后来又分到煤矿,这性格也是没怎么改,看到爷爷奶奶做的哪不对,直接给他们上课,虽然这样,但孝心绝对是杠杠滴!


     母亲现在也总是给父亲做思想工作,想当初你给你妈买尼龙绳袜子,给你妹子买一双,怎么就不给我买一双?买一袋子面包,不说给我掰过来一块,你们一家人在那边吃,也没人给我送过来一块,后来他太奶觉着不对劲就说,你们不好把那面包给二媳妇送过一块啊!一家人没一个吱声的,他太奶以为她说话声小没听清就又大声说了一遍,你们不好把那面包给二媳妇送一块过去啊!他爷在那边发了脾气,有什么好吃的?吧酸吧酸的!我在这屋里听着,眼泪都留下来了。


       每回说到这里,父亲就不住赔笑,说那时候也不懂稀罕媳妇,怕人家笑话。母亲必定反驳说,你心里就是没有我,他大爷怎么知道稀罕媳妇?人家生孩子没奶,怎么就敢说,不行不行,吃这些没营养,赶快打饼,煮鸡蛋,他奶在那边只会把脸扭一边,嘴mu一声,然后在啧啧啧啧啧啧。人家拿自己的老婆孩子为重,别人才会拿他老婆孩子为重,你不拿我们为重,谁又会拿我们为重?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6 14:50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5-7-6 14:51 编辑
四手 发表于 2025-7-4 22:13
你小时候感觉特别聪明,见识过好多~~
我感觉我小时候总是活在幻觉里一样,很多外面的世界都没有参与似的 ...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在同学面前叫我大傻子,但在吃的方面,没吃到,巴普洛夫就提醒我白淌哈喇子了吧,所以有关吃方面记得就清,别的方面浑浑噩噩过了许多年,直到乱翻书之后,才懂得一些人情世故,现在嘛,我仍然很潮吧,不大精。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6 14:55
四手 发表于 2025-7-4 22:14
我也想起了蛇,其实我在童年记事里面写过一次见到剥蛇皮的惊骇故事~~

唉!这事儿吧!我那阵子真的很馋,也炸着胆子打过,就为了那口肉,我有时也觉着自己很残忍,没有人身危险,就为了一些私欲动杀心是很可怕的,罪过罪过!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6 16:50
四手 发表于 2025-7-4 22:14
我也想起了蛇,其实我在童年记事里面写过一次见到剥蛇皮的惊骇故事~~

  我年轻在部队时,这事常干。后来真的是我母亲信佛以后,我的手就怯了,很少杀生了。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6 18:28
你和泌水老师的字厚重,很好~~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7-6 19:26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4 19:05
把小时候脑袋里留存的记忆搜索了一遍,好像真没有完整的爷爷干活场景,亲近的人中,只有老爷放羊, ...

我放过牛羊。放暑假,那时没手机啥的,拿本书耐得住寂寞,中午不回家,等晚上赶牛羊回家
最烦牛下犊子,不能大群放,要单独放
哥姐都不喜欢干的活要我干,放学也要牵着牛去找草吃

我家自留地也种过烟草
烟草高一米多到我腰上,叶子劈了十个一把扎了
你说对啦,倒挂在院子绳子上,好多排,在新疆两三天就晒干了
家里有闸刀,农闲的时候,切成细丝,院子里架起锅烧热炒
炒烟味儿可以把人呛死…

跟着刀兄笔下我也回忆了一圈~~~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7-6 19:38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6 14:41
我不知爷爷奶奶为什么不喜欢我,在我的认知里,所谓的喜欢就是有口好东西,一定要留给你,就像我姥娘 ...

可以为家庭写传记啦~
建议刀兄写写写~
其实刀兄自小还是挺敏感的孩子,内秀,一点也不笨呢。
父亲确实对母亲比较忽视~不会心疼人啊~

长辈有偏心那是挺正常的~
我奶奶一直在我家住,但他有好东西留着给我叔叔家孩子吃~
也可能觉得见他们少吧~
我妈叫我们别看中那点吃的。
所以五姊妹感触不太深~
姥姥家疼也是真的,但姥爷他们疼小的,我妹有好吃的~
我从小像个男孩子,对吃的细节没咋在意~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7 18:17
我觉得左手刀以前一定记日记,不然你怎么记得住那么多细节呢~~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6:46
从那时起,母亲就下定了分家的念头,自己挣的自己花不到,坐月子自己娘家拿的鸡蛋小米红糖都变成了大锅饭,这还没个说礼的地方了。分家在乡村也是个大事情,母亲找了大队干部,又找了父亲的老叔——我的老爷,老爷和大舅都是三队社员,又是邻居,这是一层关系,关键是老爷觉着二侄子这么好还受欺负想帮着找个理,所以作为长辈决定出这个头。我后来采访了一下父亲,你这个封建大孝子,怎么就同意了我妈的分家建议的?老爸坦诚,开资邮回的钱不够粮份钱,那阵你妈,你姐,还有你三张嘴,你爷你奶觉着吃亏,再说你妈坚决要分,分就分吧,都不满意,一股绳也拧不一起了那就分吧!这还不算迂腐,我忍不住夸了父亲几句,还行!你比电影《家》里的大少爷还强不少。

      分家对爷爷奶奶来说,肯定是不太愿意,虽然大爷大娘这阵子已经分家另过,爷爷奶奶于是化悲痛为力量,应该是化不利为有利,提出分家条件,当初娶亲彩礼若干,招待费用又花费多少,在一起生活又有饥荒,这些费用你们都得背着,当然好处也是得着了一些,碗筷盘子给了几个,结婚的铺盖你们拿走,咸盐坛子一口,一个泥三盆,一个水瓢,一个高粱秸秆盖帘,几斤余粮,土豆若干,好像母亲经常叨咕的就这些。

       农村的闲房子很少,分家没地方安置,老爷就又做主让他的大儿子,儿媳,我的大叔大婶倒出一间屋给我们住,这又惹得人家几口不满意,直到将近一年后,父亲从煤矿回乡探亲,找了当时的生产队长,把这困难说了一遍,请人家帮帮忙,正赶上二队新倒出个羊圈,那木料就分给了我家,然后,大家帮忙给盖了个高丽房。我对这高丽房很是好奇,和我们中国的房子有什么不同?父亲说,就是一个空的房架子,填上石头,抹上黄泥,铺上茅草盖,就是个挺不错的房子。父亲说得很简单,我却记得几年后好像还漏雨,父亲又求人割了草,重新换了个盖儿。

      这之后,父母边还着饥荒,边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偶尔也能给我们煮个鸡蛋吃,父亲这时也有些开化,体谅母亲的不易,觉着她在家孤陋寡闻,与世界接不了轨,花了几十块买了个收音机,这于我也有好处,知道了中国大石管总抗议越南黎笋集团,这在我六七岁的年龄有些超纲,而嗒嘀嗒,嗒嘀嗒的小喇叭,就很适合我,这时候我知道了猪八戒和猴哥,沙师弟,知道了孙敬修老爷爷讲故事。听了几天的新鲜,爷爷知道了我家添了个宝贝,大为不满,我儿子买的东西应该孝敬他爹,怎么能放在别人手里,于是上门讨要,当然是说借,只是借了就不还,母亲就让我去讨回来,要回来没几天,爷爷又给拿走,三番两次母亲亲自去要了回来,至此爷爷见这儿媳再不似从前,拿捏不住才作罢。

      老爷做主帮着分了家,得罪了爷爷奶奶,关系就有些不睦起来,奶奶有个妹妹,我叫做姨奶,家里的儿子比较优秀,又有工作,老爷就托人把自己的女儿,我叫做姑的介绍过去,奶奶有些不愿意,就对自己的妹妹说这姑娘比较厉害,泼辣,但两个年轻人同意,再说压茬不受欺负也不算不好,姨奶看老爷家庭不错,勤劳肯干,这门亲事终于圆满达成,有了这插曲,老爷老奶对奶奶也是有了嫌隙,老一辈的恩怨大概还有,但父母辈说的也只记住这些。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8 17:01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8 16:46
从那时起,母亲就下定了分家的念头,自己挣的自己花不到,坐月子自己娘家拿的鸡蛋小米红糖都变成了大锅饭, ...

这些记忆好生动啊~~
歌神加才子~~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8 17:01
有事先下了,晚上再来~~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44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6 16:50
我年轻在部队时,这事常干。后来真的是我母亲信佛以后,我的手就怯了,很少杀生了。

人没了杀意,面相都会和善,有人就说我慈眉善目的,和我写东西联想出的面容不符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48
四手 发表于 2025-7-6 18:28
你和泌水老师的字厚重,很好~~

我只是听说,写的不够苦,没有深度,看泌水老师文章会得到很好的印证。咱俩再去催催泌水大哥接着发文吧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51
  2025-7-6 19:26

...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52
隐香 发表于 2025-7-6 19:26
我放过牛羊。放暑假,那时没手机啥的,拿本书耐得住寂寞,中午不回家,等晚上赶牛羊回家
最烦牛下犊子, ...

我父亲总给我们讲古,说他五岁放猪,七岁放牛,看不住跑人家地里,没少挨揍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53
隐香 发表于 2025-7-6 19:38
可以为家庭写传记啦~
建议刀兄写写写~
其实刀兄自小还是挺敏感的孩子,内秀,一点也不笨呢。

我还内秀,六吧!再写就是我的蠢了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56
四手 发表于 2025-7-7 18:17
我觉得左手刀以前一定记日记,不然你怎么记得住那么多细节呢~~

我从写字到现在也就二十年吧,从二三百字到现在一扯就一大篇纯是锻炼出来的,越写越能扯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8 18:57
四手 发表于 2025-7-8 17:01
这些记忆好生动啊~~
歌神加才子~~

一个都没实现,娱乐水平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7-9 19:37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8 16:46
从那时起,母亲就下定了分家的念头,自己挣的自己花不到,坐月子自己娘家拿的鸡蛋小米红糖都变成了大锅饭, ...

分家了这是分对了~
长辈一碗水端不平或者自私点那日子过得憋屈
一般长晚辈家里的恩怨,不是很严重,慢慢就会淡
要是恩怨深重一般的都会等某个人走了才能放下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7-9 19:40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8 18:52
我父亲总给我们讲古,说他五岁放猪,七岁放牛,看不住跑人家地里,没少挨揍

我放牛也差不多六七岁吧,哥姐上学去了
他们不喜欢放牛一般父亲安排我去
到三年级就开始出去卖菜了,我弟接班放牛
哈~在农村没有闲人~

看你写的,觉得你小时候净默默观察人去了~
不是很调皮~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12 15:53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5-7-12 16:01 编辑

      从搬家离开故乡,我只回去过三次,九岁离开,十三岁是第一次回乡。

      父母做了最充分的准备,母亲的晕车药是必备的,汽车在盘山路上几个小时的颠簸,没有晕车药根本扛不住,母亲晕车尤其厉害,出趟门有时要躺几天才能恢复好。回家的礼品也是准备的双份,爷爷奶奶家一份,姥娘家一份。两户人家只隔着一条小路,走过几垄芸豆架,几垄苞米地就是两家的窗户,秋天割完地,有时吆喝一声就能听到。

     先经过的是姥娘家,母亲不能越门而过,万一舅舅舅妈挑理,到底是嫁出去的人,经过娘家门都不进,这罪名就有些大。母亲先坐十几分钟,和姥娘说说话,然后从大提包里拿出分好的饼干,蛋糕,罐头之类的物品,那阵子基本就是这些玩意,没什么新式样的东西,然后赶紧再提着剩下的东西赶到婆家去,去晚了又怕人家挑理,把我儿子拿的好东西都送给了娘家人,这罪名也不小。

      我们几个小的,在姥娘家转了几圈,早跑到了爷奶家,说是对着不好,不想,能不想么?毕竟新搬去的地方没有亲戚可走。

      看见我们来了,奶奶必先问一句,和谁回来的?听说没有父亲,奶奶又嗯~的一声,再啧啧几句,忙,忙,就顾左右而不吱声了,爷爷奶奶喜欢的是父亲,至于儿媳,孙子孙女那是差了许多。

      爷爷是忍了好几忍,几句场面话说完,把爷贤子孙孝的精神贯彻完,终于发出了灵魂拷问,当初你写信,砸锅卖铁给你买酒喝那句是你妈让你写的还是你爸让你写的?

       想当初,父亲每到年节的时候都要给亲戚们写信,为了怕麻烦,又为了让我和姐姐练练笔,就匀给我们每人几封。我们这小学文化,连字都没认全,咋会写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好在有爸爸的范文做模仿,前面几句很好糊弄,无非就是敬爱的XXX您好:近来身体好吧,精神愉快吧,总之一切都好吧!后面更好糊弄,此致敬礼!想念你的XXX,关键是中间这大自然段,年年写没有什么新变化,我就忽然想到,请他们来串门,爷爷爱喝酒,为了表示孝顺,我就写到砸锅卖铁也要满足他们的愿望,在我朴实的心愿里,其实没什么大毛病,我就放学没事出去捡个废铁,也积攒了几块钱,买几瓶酒还是不在话下的。大作写完还要给父母读读,二老给把把关,听到这一句还真被我这句打动,笑的不行,便问我怎么想的,见我说的没什么歧义,也就算勉强通过,哪想到就这句让爷爷大大的不满意,我一天是喝几桶了?就逼着你们去砸锅卖铁了?爷爷猜测,凭我小学没毕业统共也没认识几个字,断写不出这句话,所以才疑心别人,以我之口来攻击他老人家。

      长大后,我重新研究了一下砸锅卖铁这几个字,一般是指供谁念书才说这话,能出人头地的买卖锅砸也就砸了,我这还是病句,换做是我,谁这么说我,我心里也会不大舒服。

       从爷爷家出门,我又来到姥姥家,大舅从地里干活回来,也盘问了我一句,这砸锅卖铁供你喝酒究竟是谁说出来的?想来是爷爷不高兴,拿出信找我大舅,你看你的大外甥,我的好三孙儿说的什么话?大舅也喝酒,大概和他能共鸣吧。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爷爷家供起了老祖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或者是小时候太小我没有记住。一张八仙桌上摆放的杯盘,香烛,香烛大概比小孩胳膊还粗一些,烫着金,像电影中的御供之物,我这没见识的觉着是差不许多,靠墙贴着,也或者是挂着一张家谱,最上边的祖辈是赵文,后边按着辈分又好些趟名字,我只记住中间有一行中间是德字。从听《杨家将》之后,我竟然发现赵德芳——八贤王,竟然和我能排上些关系,后来才考证出大概只是重名而已。

      不知怎么想的,我忽然问爷爷一个问题,怎么顶上没有姓潘的?爷爷用手指指外屋地,你奶做饭腻,你去问问她怎么不在顶上?这又成了我一大罪状,于是好些人都开始念叨并记住了好久,母亲也生气我太潮巴,给她丢了脸,其实,我只是觉着岁数大了,受人尊敬,应该在上面留个名。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12 15:57
隐香 发表于 2025-7-9 19:37
分家了这是分对了~
长辈一碗水端不平或者自私点那日子过得憋屈
一般长晚辈家里的恩怨,不是很严重,慢 ...

一碗水永远端不平,矛盾有时是从父母的不智开始,并最终会影响到他们。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12 16:00
隐香 发表于 2025-7-9 19:40
我放牛也差不多六七岁吧,哥姐上学去了
他们不喜欢放牛一般父亲安排我去
到三年级就开始出去卖菜了,我 ...

我蔫吧淘,并且真潮吧,现在有时候说话也不过脑子,也得罪人,我心思我少说点,不让人知道我的观点,又特么说我太牛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5-7-13 20:42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5-7-13 20:44 编辑

       爷奶倒没真的生气,毕竟我小学还没毕业,农村老祖宗的事,可能真没研究明白。爷爷问我,以后我老了,这个老祖宗给你你要不?说这话时,爷爷不像在开玩笑,看见他看我的眼神,我低下头想了几秒,低声说,不要!

       离开家乡四年,我觉着亲情都好像变得没以前亲了,宗族,祖宗不是离得更遥远了么?爷爷不再说话。不知为什么,我总觉着这红烛大蜡让我有种不安,我为什么有些害怕呢?一直到我长大后,我还在犹疑,是怕我承受不起么?

      鞭炮响起,年到了,我坐在爷奶家的炕上高谈阔论,在我们那里,孩子给长辈拜年,长辈都是要给压岁钱的,爷奶并不搭言,我却为他们的不合作感到失望,于是自言自语道,我给你们磕头,一个头给一分钱就行,我为了找到挣钱的方法感到惊喜,于是一个高从炕上蹦到了地上,还没等有所行动,奶奶一个箭步窜了过来,抓住我送到了炕上,我大囧,一个头也没磕出去。

      爷爷说他没钱,我很怀疑,五个儿子,每个儿子给你六十,五六就三百,我爸一个月才开五十二块钱,还养一家五口,我家还没地哪!

       几个儿子?听见爷爷让我重算,又想了半天,才想起老叔老婶养爷奶的老,他们不用交钱,那不还有二百四么?爷奶并不做声。

      爷爷很郑重的把我叫到一边,从炕琴柜下掏出一个小孩巴掌长宽的扁扁的长方形纸包,看到印刷的图案和阿拉伯数字,我知道这是一百响的鞭炮,爷爷看着我的表情,希望我能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可惜他猜错了,我内心暗道,这老头真抠,才一百响,怎么也得二百响才拿得出手,我肯定是没说谢谢,直到我的小鞭比别人家响,比别人崩出的花大,我才高兴起来,这个是炸药鞭,这好像是爷爷第一次给我的礼物,再仔细想了一下,以前他和四叔给我做过一个爬犁,虽然不知道是谁用板子钉的,是谁买的螺母,我得记住他俩的恩情,在有这爬犁之前,我只能拽着别的小朋友的衣服襟,跟着他的爬犁出溜,这样受人拘束让人很不爽,所以几乎没人愿意带我,他们更愿意比谁的速度更快,这次我也算是有车一族的人了。这爬犁我保留了好几年,搬家时也带到了新家,我这个爬犁有些特殊,带头的可以转弯,所以经常被推举在前做他们的司机。

      一百响的小鞭实在不够放,拆的再零碎也是一百响,最后别的小朋友放鞭点着了捻子扔了出去,我们几个没鞭的就上前踩灭,捡回家自己放,有一次力度不够,拿在手指上时鞭响了,把手崩的黢黑,流着泪去找奶奶,奶奶没好气数落我一顿,又倒了一小盘醋,让我把手指放在里面止疼,可惜还是疼。

      这只是一出,另一出是我学爷爷卷烟,虽然样子还像那么回事,但爷爷总说卷得太松,别的小孩比我卷得好,我还不服气,他们可是总在家帮着家里的老人卷烟的,烟有了我也学他们偷着抽两口,只是他们大概就是装装样子,我是实打实的抽了一大口,那感觉就是不住的恶心,哕,吐!奶奶边骂边吓唬我,说我的某位老一辈学人家抽烟,最后呕得都吐粑粑,这把我吓得眼泪婆娑,真怕我也步那位老前辈的后尘,好在后来是老前辈眷顾,终于没发生丢人的事。

      现在我也总是回想,是不是小时候实在太淘,爷爷奶奶才不喜欢我?奶奶家有一盘磨,放在三间房正中间,我们叫做外屋地,小时候,每回到奶奶家,我都要趁人家不注意,上去推两圈,农村里没玩具,这东西就算是吧,每回听到磨盘响,爷爷奶奶出来骂我的时候,我还很是委屈,那时候根本不懂,推空磨会磨坏石匠故意铲好的石槽,请石匠再去铲磨还是要花钱的。而当爷奶家真要磨苞米,磨豆子时,奶奶见我过去总要让我上去推几圈,这就很不好玩,小毛驴拉车没长劲,转个三五圈我就又跑了,这是我能想起来的,想不起来的呢?我也是那一年怼了老爷一杵子的。

      我要磕一个头挣一分钱的笑话,我终于没忍住在姥娘家说了出来,母亲只是斥责我,你个傻样子,大舅家的五表姐倒是义愤填膺给我上课,你的头怎么那么不值钱?就值一分钱啊?我从那时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叫尊严叫骨气的东西。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14 23:32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13 20:42
爷奶倒没真的生气,毕竟我小学还没毕业,农村老祖宗的事,可能真没研究明白。爷爷问我,以后我老了 ...

你写得真好啊,这些回忆都是时代的记忆啊~~~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