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这应该算是比较清醒的认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7:43
标题: 这应该算是比较清醒的认识


      有人指出: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确实很大,除了国家正确决策,改革开放,积极加入WTO,引进外资和技术外,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把国土资源变成了财富,简单说,就是把原本就有的土地赋予了高额价值,而非创造出了很多新的财富。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房子体现的价值。

      因此,一旦房地产市场垮塌,房产价格暴跌,经济发展就会停滞,就会出现大麻烦。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29 07:46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6-29 07:51 编辑

哈哈哈

房地产只是技术、进出口的表现。

挣到钱,才有房价值价格。
地因人贵,人不挣钱了,先行廉价。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29 07:47
哈哈哈

张五常印象论证过深圳房价。

包括香港。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7:52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6-29 07:47
哈哈哈

张五常印象论证过深圳房价。

你的这种段落跳跃式的表述方式,让人怀疑你不是下跳棋的,就是金月半她们诗歌协会的。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29 07:5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6-29 07:52
你的这种段落跳跃式的表述方式,让人怀疑你不是下跳棋的,就是金月半她们诗歌协会的。

哈哈哈

难道不是王寓言小组。

作者: 金铃子    时间: 2025-6-29 07:59
这是易中天说的。
作者: 左手之方向    时间: 2025-6-29 08:09
一旦房地产跌破冰点
将万劫不复
^_^^_^^_^^_^^_^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6-29 08:13
楼主啊,你不是玩经济的,很多东西和你想的是不一样的。如果问题你都能看出来,那些经济学专家、博士岂不是个个都是SB吗?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09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5-6-29 09:11 编辑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6-29 08:13
楼主啊,你不是玩经济的,很多东西和你想的是不一样的。如果问题你都能看出来,那些经济学专家、博士岂不是 ...

这是我想的吗?再说了,事实看不见吗?你白瞎了一双大眼睛。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6-29 09:12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6-29 09:09
这是我想的吗?再说了,事实看不见吗?你白瞎了一双大眼睛。

你只能看事实表象,我的眼睛可以看穿本质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14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6-29 07:54
哈哈哈

难道不是王寓言小组。

王寓言正忙着迎接中元节呢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15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6-29 09:12
你只能看事实表象,我的眼睛可以看穿本质

哦?透露一点则个。

作者: 金铃子    时间: 2025-6-29 09:17
改开也不都是好的,看一些化工医药,很多都是西方落后淘汰产能,招商引资进来,粗产品加工提供给西方,污染毒害留给地方。
现在谈青山绿水,不过是经济发达地区把这类化工医院转移到经济落后地区,再度循环而已。
作者: 我真很好    时间: 2025-6-29 09:18
本帖最后由 我真很好 于 2025-6-29 09:20 编辑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6-29 08:13
楼主啊,你不是玩经济的,很多东西和你想的是不一样的。如果问题你都能看出来,那些经济学专家、博士岂不是 ...

最起码没有良知是一定的了~敢说真话就有可能就被入狱判个20来年......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6-29 09:22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6-29 09:15
哦?透露一点则个。

你怎么这么坏呢?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25
金铃子 发表于 2025-6-29 09:17
改开也不都是好的,看一些化工医药,很多都是西方落后淘汰产能,招商引资进来,粗产品加工提供给西方,污染 ...

是,武汉就是这样干的。四环以内的没有能力解决环保问题的中小型化工厂,一律赶走,迁移到嘉鱼县靠近江边的化工园去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26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6-29 09:22
你怎么这么坏呢?

咋就坏了?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6-29 09:28
柳警这次说得没错,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西方最早用的是掠夺,后发国家没有掠夺的条件就是剪刀差,工业社会向重化工业社会迈进靠的就是这个房地产.

重化工业社会再向前发展靠的就是信息化社会.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实现了这个跃升,其他所有国家都卡在这个门槛上.包括中国.

现在中国为什么要搞产业升级,就是要跨过这个门槛.

不容易,非常不容易,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33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6-29 09:28
柳警这次说得没错,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西方最早用的是掠夺,后发国家没有掠夺的条件就是剪刀差,工业社会 ...

闲大喷正在到处找你,说是想和你聊个鸟。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6-29 09:45
所谓成就,外得益于一般性资本技术和市场转移,内基本靠房地产经济体系支撑,从更大视野看,仍未跳出小农经济格局。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09:49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6-29 09:45
所谓成就,外得益于一般性资本技术和市场转移,内基本靠房地产经济体系支撑,从更大视野看,仍未跳出小农经 ...

因此,过度吹嘘成就,就有点那啥了。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6-29 13:38
不懂就别乱说,土地赋予成高价值的财富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谁能理解这是啥意思?

财富是什么?衡量财富的是货币,房地产的变成高额价值物品是怎么来的?是国家赋予的吗?是汇聚三代人财富的结果,财富的总量没变,是财富的价值体现都扎堆到房地产里来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无序的市场机制造成的,不是国家赋予的。

无序的市场机制是人性愚昧造成的,越涨越买,所有人都认为房地产是上不封顶的财富,所以,才导致目前的这个结果,当然,政府在上涨的过程了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在房地产经济上是存在重大过失的。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15:53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6-29 13:38
不懂就别乱说,土地赋予成高价值的财富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谁能理解这是啥意思?

财富是什么?衡量财富 ...

土地财政听说过吗?是谁把土地搞招拍挂,竞拍,高价卖了土地,推动了房地产高价?成本不过一两千的房子,卖到几万一平方,其中不是土地的高价?通过土地抬高价钱,政府收走了60%利润。

   以前,公务员收入有12项补贴政策,但是,各地财政收入不同,有土地开发的区,各项补贴全部到位,没有土地开发的区,补贴只能落实3-4项,全市公务员收入差距大得很。后来,通过调整区划,将城中村划归中心城区,作了平衡,各区财政才差距不是很大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6-29 16:16
这个有人说?是哪个人?
这个人肯定没有看过数据。
恰好,我看过
改开到2000年我们的经济有增长,但幅度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甚至与,从建国到改开那一段相比,进步没有大到令人侧目的地方。
就是说,2千年之前,我们有进步,但不大。
2001年我们加入世贸易,经济迅速腾飞。。
这和土地换财富,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关系也不太大。
我们是在大约2008之后开始的土地换财富,就是大搞房地产。
但是,搞房地产要有资本投入,哪里来的资本?
是加入世贸之后,我们用人口红利换来的外部资金,技术,
是这些资金和技术,使我们有能力搞房地产
所以,归根,是加入WTO,使我们腾飞的。。
可以看数据和经济增长的曲线。。。非常明显。
我现在懒得去搜那个表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6-29 16:20
但是,从开始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土地换财富,其实本质上就是提前收割了未来的财富而已。
因为土地本身不会产生新财富。如果能产生,早就产生了。
所以我们的财富增长,主要是与世界贸易的结果。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就是,与他人交易,会使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有人口优势,有土地优势,有资源优势,但是没有足够资金,更没有技术。。。
所以全世界都愿意与我们贸易。
那些闭关锁国的,有几个发展起来的?
封闭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搞内循环的,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几千年历史早就证明过的。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6-29 18:08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6-29 15:53
土地财政听说过吗?是谁把土地搞招拍挂,竞拍,高价卖了土地,推动了房地产高价?成本不过一两 ...

土地财政不是政府主导的,是开发商因为有利可图,竞拍地块的时候推高了价格,造成了政府土地财政的结果,政府在怎么能耐,没有人愿意买,土地财政是无法实现的,土地财政的根源不在政府,在无序的市场推动。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5-6-29 18:12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6-29 09:28
柳警这次说得没错,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西方最早用的是掠夺,后发国家没有掠夺的条件就是剪刀差,工业社会 ...

你这脑袋基本是被洗废掉了。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6-29 18:16
芳源 发表于 2025-6-29 16:20
但是,从开始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土地换财富,其实本质上就是提前收割了未来的财富而已。
因为土地本身 ...

我们是希望看到到经济全球化的,但当前的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国家的的经济如果是扩张的,利率必然是低的,维持低利率才能利于货币的投放,利于经济增长,当前我们的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是1.9%,一年期的应该低于1.5%,跟当年美国经济扩张的时候相比还是高了点,而当前美国的一年期利率呢?怎么也得4%以上吧?

不是我们不希望全球化,是美国正在退出全球化,因为美国在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中,竞争不过我们,所以,通过退出全球化的方式,遏制我们的经济增长。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18:28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6-29 18:16
我们是希望看到到经济全球化的,但当前的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国家的的经济如果是扩张的,利率必然是低的 ...

论会计告诉你的吧?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6-29 18:3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6-29 18:28
论会计告诉你的吧?

你傻呼呼,知道啥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18:35
芳源 发表于 2025-6-29 16:16
这个有人说?是哪个人?
这个人肯定没有看过数据。
恰好,我看过

WTO使我们用廉价劳力、广阔市场换来了外资和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是,将土地推入市场,不断抬升房价,增发货币,是所谓财富增长的大头。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19:16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6-29 18:16
我们是希望看到到经济全球化的,但当前的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国家的的经济如果是扩张的,利率必然是低的 ...

一个国家的的经济如果是扩张的,利率必然是低的 ...


现在经济是下滑的,萎缩的,但利率也降低了哇!0.93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29 19:20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6-29 18:16
我们是希望看到到经济全球化的,但当前的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国家的的经济如果是扩张的,利率必然是低的 ...

目前,货币投放了,利率也降低了,可是经济并没好转呀!印了那么多钱,货币都投放到哪里去了?化债去了!
  很多人没钱消费,物资 供大于求,物价倒是降了。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1 19:0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6-29 19:20
目前,货币投放了,利率也降低了,可是经济并没好转呀!印了那么多钱,货币都投放到哪里去了? ...

你不懂,就别说了。

什么叫化债?化债就是解决呆坏账的问题,需要冲减呆坏账账务,在目前没形成呆坏账的时候,不存在化债的问题。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7-1 20:17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1 19:04
你不懂,就别说了。

什么叫化债?化债就是解决呆坏账的问题,需要冲减呆坏账账务,在目前没形成呆坏账 ...

你简直不是红七糊(第四声),而是红十四糊了,糊到比芝麻糊还要糊!单说地方城投债,哪个不是呆坏了的?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1 20:2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7-1 20:17
你简直不是红七糊(第四声),而是红十四糊了,糊到比芝麻糊还要糊!单说地方城投债,哪个不是 ...

说你不懂你不服,你是真不懂。

所有的贷款在正常还利息的情况下,都是正常的,只有利息也还不起的情况下,才能按照欠息时间的长短,确定呆坏的,所以,你不懂,就不要乱说,现在还不存在化债一说。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7-1 20:24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1 20:20
说你不懂你不服,你是真不懂。

所有的贷款在正常还利息的情况下,都是正常的,只有利息也还不起的情况 ...

城投还利息了吗?还有大批按揭断供的,还利息了吗?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1 20:26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7-1 20:24
城投还利息了吗?还有大批按揭断供的,还利息了吗?

我晕,城投不还利息?????????

按揭断供的?????大批?????

你在说什么呢?

不知道就别瞎说。

作者: 天干物燥    时间: 2025-7-1 23:42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6-29 07:46
哈哈哈

房地产只是技术、进出口的表现。

和进出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中国房地产的价格是在政策引导下由银行生生的给抬起来的,用的还是中国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血汗钱

作者: 天干物燥    时间: 2025-7-1 23:45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6-29 08:13
楼主啊,你不是玩经济的,很多东西和你想的是不一样的。如果问题你都能看出来,那些经济学专家、博士岂不是 ...

你还真说对了一次,大部分御用专家,知识都没用,他们只听领导的,领导觉得走捷径可以走,那就必须走捷径,哪怕后果很严重,留给下一任就行了,自己任上表面“经济腾飞”了就行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