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杂俎九二】百无一用是书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06:24
标题: 【杂俎九二】百无一用是书生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7-3 08:13 编辑

【杂俎九二】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字/春江水

好几天都想到的一句话。
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其实书是有用的。无用的是书生。
准确点说是无用,不用,用不了用不好的是书生。

孔融是个例子。杨修是个例子。不好用。
“君王有难思良将。君王”有难“会”思“书生”的吗?
书生有个屁用。
隋朝科举招贤人集才俊。书生用上了吗?
唐玄宗在逃难的路上。杜甫跑到长安去护驾。叫不叫南辕北辙。

我总是不同意司马迁把贾谊和屈原放在一起。
贾谊应该和晁错在一起。就是你有才,我不用。你有忠,我不用。我不用咋了。
贾谊要的积钱粮和王朝国力,晁错要的削蕃邦加强中央王朝,当然不错。不用你的人无妨啊。晁错是每况愈下,丢了小命。司马迁本身也是例子。此后也不妨碍董仲舒们继续贡献才华。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3 09:34

这些人无用是因为读书了吗?

如果他们不读书就有用了吗?

无用的人就是无用,不是读书惹的祸。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7-3 09:58
书生若脱下“”青青子衿“”(孔乙己的长衫),一脚踏进生活,一脚迈向理想——读书破万卷之后,还是挺有用的哦。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7-3 10:34
有用有用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7-3 10:48
读书是个乘数,被乘数是实践价值,价值=实践*读书,实践能力是0,读不读书能力也是0。所以百无一用是书生。
可是如果书生找到实践的价值,能把实践和读书结合一起,读书的作用就显示出来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0:54
知音 发表于 2025-7-3 09:34
这些人无用是因为读书了吗?

如果他们不读书就有用了吗?

未竟篇。
【先插一个】
有个的士老司机自述:我开了近30年的士,挣了几十万,培养儿子读书。儿子也争气,考上了大学,现在大学毕业了,他开白班,我开夜班,呵呵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0:55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7-3 12:51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7-3 09:34
这些人无用是因为读书了吗?

如果他们不读书就有用了吗?

【续一】
说一说王国维和陈布雷。
可见书生有没有用?
而且这两个人,他的书和学问,他的才情,他的忠诚,他的殉主,殉国,有后来者可比吗?
他俩比之于翁同龢康粱戊戌六君子不差吧?
——有用吗?
于己、于人、于事、于主、于国,有用吗?
你溥仪接手了伪满洲国,你逆历史潮流而动,你做了日本的儿皇帝……他一介书生有用吗?
你蒋介石八百万军队都不济事儿。大好河山你都丢了。苏联人谁美国人谁,你都没有看清楚。……陈布雷的材,的才华和文字,有用吗?挡得住百万雄师跨过长江吗?——是曰“书生无用”。
这样的书生这样的才华这样的忠诚真的没有用。虽然其空前绝后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22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7-3 14:23 编辑

【续二】
还是想说说老人家那里,或者新中国成立,书生有用无用。
三个板本。
莫斯科版本。十月革命是炮轰冬宫。跟巴黎公社不同。或者叫工人加战士。
老人家两个样本。《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老人家看好农民。农村包围城市。农民和工人都重要。《延安文艺讲话》两为是为政治为工农兵。完整的表述是工农兵。
第3个版本是可以忽略的。是林帅的,就是枪杆子,笔杆子。打下大半个中国的新中国元勋这样讲话应该是谦虚。承认文化人做了另一半。其实一直到现在,管枪管书都是最重要的工作。
林的“此路不通”是说他个人。那教员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教员用的大才子,个个都是大招牌个个都是天花板。至于都什么结局,我省略。还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25
知音 发表于 2025-7-3 09:34
这些人无用是因为读书了吗?

如果他们不读书就有用了吗?

装笨装拙装糊涂最服知音。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27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7-3 09:58
书生若脱下“”青青子衿“”(孔乙己的长衫),一脚踏进生活,一脚迈向理想——读书破万卷之后,还是挺有用 ...

秦哥与其说是书生的视角,不如说是上帝的视角。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28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7-3 10:34
有用有用

菜籽就是菜籽。
出菜油。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31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3 10:48
读书是个乘数,被乘数是实践价值,价值=实践*读书,实践能力是0,读不读书能力也是0。所以百无一用是书生。 ...

“杂俎”我的刀都是剁形而上,剁形而上上。
不剁人不剁事不剁形而下。
我哪里敢剁人呢?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36
知音 发表于 2025-7-3 09:34
这些人无用是因为读书了吗?

如果他们不读书就有用了吗?

【和豆包一起】

拨拉一下,毛主席的秘书个个有材

毛泽东,这位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的伟人,他的秘书们也都绝非等闲之辈。毛泽东选秘书有着严格的标准,“有学问”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他习惯以文识才、以才举人,他的秘书们凭借各自的才华脱颖而出,在不同时期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胡乔木,堪称“中共中央一支笔”。1941年起,他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他的任用源于毛泽东看到他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毛泽东从中发现“乔木是个人才” ,便点名把他调到身边。胡乔木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字修养,他以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辞在党内外享誉盛名。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胡乔木读了大量理论著作和文献,他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时评价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像《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别人几个月都毫无头绪,他却能一挥而就;《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也是他的杰作,写得十分出色。不仅如此,胡乔木还协助编选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重要党史材料,参与编辑《毛泽东选集》,1951年6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更是成为他的代表作。

陈伯达能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也有一段故事。在延安的一次座谈会上,众人对孙中山的思想争论不休,陈伯达发言阐述了孙中山的思想,刚一说完,毛泽东就起身称赞他的发言很好,恰当地分析了孙中山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 。散会后毛泽东留下了陈伯达,当晚请美国客人吃饭时还邀请了他。席间,两人关于古代哲学的谈论让他们找到了共同话题。此后,陈伯达逐渐成为毛泽东手下的“一支笔”。陈伯达擅长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曾讲授先秦诸子课,20世纪30年代,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他接连写下《墨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等哲学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兴趣。毛泽东对他说:“《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借助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探讨和向毛泽东请教文章,陈伯达与毛泽东的关系愈发紧密。

田家英最初吸引毛泽东注意是在1942年,他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虽只是千余字的杂文,却让毛泽东看到了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和敏锐的思想。后来,田家英先成为毛岸英的语文、历史老师,又经过几次特殊“面试”,才正式成为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为人忠厚老实、细致干练,深得毛泽东的信赖与倚重。作为日常秘书,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协助毛泽东工作中,从起草文件、下乡调查、处理信访,到保管存折、稿费、印章等琐事,事无巨细,堪称“大管家” 。1956年,他为毛泽东起草党的八大开幕词,当时毛泽东亲自起草两稿都未完成,陈伯达起草的又不满意,田家英临危受命,熬了一个通宵赶写出初稿,最终定稿的开幕词简短有力、鼓舞人心,极具毛泽东的风格,其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格言更是脍炙人口 。

叶子龙从1935年到1962年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他年仅19岁就来到毛泽东身边。从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两次陪同访问苏联,到护送毛泽东进京,毛泽东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迹。1948年,为解决文件传阅时难以分辨谁看过的问题,叶子龙想出在文件上先署好领导名字,领导看过就在自己名字上画圈的办法,从此开启了中共领导人的“圈阅”制度 。他忠厚诚挚的品格、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多次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称赞。(林子:叶离开是文革开始。)

这些秘书们各有所长,他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不仅协助毛泽东处理各项事务,还在不同领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故事成为党史中一段段独特而珍贵的记忆 。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4:42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3 10:48
读书是个乘数,被乘数是实践价值,价值=实践*读书,实践能力是0,读不读书能力也是0。所以百无一用是书生。 ...

书生在这里定义稍窄。或者说很窄。

【和豆包讨论】

毛泽东用人,向来独具慧眼,尤其看重才情,他身边的人才也因此成为一种独特的招牌,彰显着他的领导智慧与对人才的重视。

在哲学领域,毛泽东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见解,若说有一位类似周启应这样虽未成为正式秘书,但在哲学交流探讨方面颇有建树的人物,那便是在哲学研究中不断探索、能与毛泽东在哲学思维碰撞出火花之人。他们或许在某个哲学观点上有着独特的见解,能为毛泽东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在哲学研讨中展现出卓越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助力毛泽东对哲学问题的深入剖析。

文史方面,郭沫若的才情众人皆知。他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等领域成就斐然。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充满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历史研究也有着独特的视角。毛泽东与郭沫若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频繁的交流,郭沫若的文史才华对毛泽东的思想和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和观点,常常成为毛泽东思考问题的重要参考,在文史领域,郭沫若就如同毛泽东的智囊,为其提供丰富的文史养分。

康生,虽然后来犯下严重错误,但他在早期确实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在重要文件起草方面,他曾凭借自己的文字功底和政治理解能力,参与一些文件的起草工作。同时,康生的书法造诣也很高,他的书法风格独特,颇具艺术价值。在书法艺术上,他的才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而在协助处理一些与文字相关的事务时,他的这些才能也发挥了作用 。

在宗教领域,赵朴初是卓越的佛教领袖。他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释,在团结佛教徒、弘扬佛教文化等方面贡献巨大。毛泽东对宗教问题十分关注,赵朴初在宗教界的影响力和他对宗教的深刻见解,使得他成为毛泽东了解宗教、制定宗教政策的重要沟通对象。赵朴初凭借自己的宗教学识和社会影响力,为宗教界与政府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毛泽东出行时,带上高级记者也有着重要意义。这些高级记者有着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他们能够记录下毛泽东出行的重要时刻和关键事件,将毛泽东的思想、行动及时传递给广大民众,让更多人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领导人的理念,同时也为历史留下珍贵的记录资料。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3 17:26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3 10:48
读书是个乘数,被乘数是实践价值,价值=实践*读书,实践能力是0,读不读书能力也是0。所以百无一用是书生。 ...

回到现实。
你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背景,还是起作用的。
你有再好的种子最好的肥料。你没有土地。咋了?
还有就是你占有的资源。你在什么位置也就有什么资源。袁隆平的育种温床一年可以生产几代种子。你可以吗?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3 19:31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书生之所以无用,多是因为货不对板,不了解客户需求的缘故~~~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7-3 19:3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3 19:31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书生之所以无用,多是因为货不对板,不了解客户需求的缘故~~~

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本身就是没什么真本事,不过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不少。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3 19:41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3 19:37
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本身就是没什么真本事,不过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不少。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书生,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4 03:33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3 19:37
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本身就是没什么真本事,不过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不少。

背书,刷题的,确乎这样。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4 03:3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3 19:41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书生,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