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百撕不得解 [打印本页]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3 13:43
标题: 百撕不得解
7亿人时,刻不容缓搞计划生育,刮宫流产,开除公职……现在14亿了,又迫不及待催生催育,底层和高层逻辑是什么捏。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7-3 13:48
ai自动化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3 13:52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7-3 13:48
ai自动化

AI自动化应该大量减少人口才合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7-3 14:29
7亿的时候,是下面张口找上面要吃的;14亿的时候,是上面张口要吃下面的,人口红利,当然是多多益善。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3 14:3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7-3 14:29
7亿的时候,是下面张口找上面要吃的;14亿的时候,是上面张口要吃下面的,人口红利,当然是多多益 ...

看来地主家是余粮不多了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3 16:44
老龄化,不再参加劳动的高龄比例高了,现在的年轻人的劳动,需要养更大比例的老龄人口

但是退休前交的那些养老金呢?
谁知道弄哪去了。。

日本据说也是这样,现在的劳动人口,养现在的老龄人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3 20:33
你听过一个词没?“断层”~~~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3 20:35
杀手 发表于 2025-7-3 16:44
老龄化,不再参加劳动的高龄比例高了,现在的年轻人的劳动,需要养更大比例的老龄人口

但是退休前交的那 ...

你对日本,居然用“据说”?我还打算跟你求证的呢~~~~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7-4 13:22
因为年轻人少了,人口老龄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7-4 13:53
杀手 发表于 2025-7-3 16:44
老龄化,不再参加劳动的高龄比例高了,现在的年轻人的劳动,需要养更大比例的老龄人口

但是退休前交的那 ...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4 13:58

我的想法是,少就少点呗,现生也不赶趟了。

现在集中出生的孩子,等到他们上学、就业的时候,压力的多大呀。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4 13:58

我的想法是,少就少点呗,现生也不赶趟了。

现在集中出生的孩子,等到他们上学、就业的时候,压力的多大呀。
作者: 金铃子    时间: 2025-7-4 14:02
知音 发表于 2025-7-4 13:58
我的想法是,少就少点呗,现生也不赶趟了。

现在集中出生的孩子,等到他们上学、就业的时候,压力的多 ...

你看看你,楼主问的和你答得风马牛不相及。
人口是个大问题,牵扯方方面面,到你这就是一锤定音,怎么协调,怎么过渡,你倒是嘴皮子一翻落得轻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7-4 14:09
杀手 发表于 2025-7-3 16:44
老龄化,不再参加劳动的高龄比例高了,现在的年轻人的劳动,需要养更大比例的老龄人口

但是退休前交的那 ...

只能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

当初,五六十年代,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被教员一顿收拾,人多力量大,热情高,干劲足。

教员一走,大领导发现不对了,六十年代超高的出生率,粮食不够吃了,工业不发达,失业率太高,于是开始控制人口。

一开始说生两个正好,一丫一小,不多不少。后来发现两个也太多,于是只允许生一个。

三十年后,才发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老了而平均寿命大大提高。一对年轻夫妇,要养双方父母4个人以及双方父母的父母8个人。

然而正赶上经济衰退,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新生人口骤降。

现在每年的新生儿,还不到60年代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1963年,全国出生人口2975万,
1987年,全国出生人口2925万,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

懵逼不?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4 16:30
当年是因为人均GDP太丢人了。。
你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伟光正的领导集团,号称可以解决世界三分之二受苦受难人民群众的正当。。。
结果,自己的子民吃饭都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自己当领导的正确性。。。
所以,也不知哪位高人提出来,
把人口降低减掉一部分,这样,人均GDP不就上来了吗?

但是这个事,怎么搞呢?
没办法搞。就来了计划生育。。。世界独一份。。。开天辟地独一份啊。。

但是不能说,不让生啊。。只能生一个?也不能这样讲。
只好讲,“鼓励”只一生胎。。。这是法条啊。。
就算全世界都来反对,要搞人全调整,咱也能说出来
你看,我白纸黑字,没写只能生一个,说的鼓励只生一个。
剩下是人民自愿。。。

直到今天,他们也不承认。。因为没有白纸黑字可以证明。。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4 16:50
芳源 发表于 2025-7-4 16:30
当年是因为人均GDP太丢人了。。
你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伟光正的领导集团,号称可以解决世界三分之二受苦受难 ...

哈哈哈哈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4 16:5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4 14:09
只能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

当初,五六十年代,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被教员一 ...

有道理,当初应该仔细掂量一下专业人士建议的
大国像大船,难以拐急弯,得提前着手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4 16:5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3 20:35
你对日本,居然用“据说”?我还打算跟你求证的呢~~~~

哈哈哈哈,六姐想问啥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5-7-4 16:5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4 14:09
只能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

当初,五六十年代,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被教员一 ...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4 16:55
四手 发表于 2025-7-4 13:22
因为年轻人少了,人口老龄化~~

是啊,好巧在这遇到了四手老大,你是跟帅气豫园老师来的吗?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4 17:0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4 14:09
只能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

当初,五六十年代,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被教员一 ...

  不仅是政策多变,还有公信力的问题。当初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然后呢?然后就不提然后了。现在让生了又是各种政策鼓励,谁知道以后变还是不变?最后都得自己买单。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4 17:05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4 17:03
不仅是政策多变,还有公信力的问题。当初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然后呢?然后就不提然后了。现在让 ...

别闹,
他们有什么公信力
他们可能都不知公信力三个字是怎么写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4 17:07
芳源 发表于 2025-7-4 17:05
别闹,
他们有什么公信力
他们可能都不知公信力三个字是怎么写的。

  算了,点到为止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7-5 10:19
杀手 发表于 2025-7-4 16:51
有道理,当初应该仔细掂量一下专业人士建议的
大国像大船,难以拐急弯,得提前着手

只有马寅初是对的,控制人口增长。

一个初中生就能算明白,五亿人口的基数,每年出生多少,才能跟经济发展同步。

后来的问题都是从批判马寅初开始的。

随便生,又不许生,再鼓励生。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7-5 10:34
朝令夕改——放牧百姓。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0:48
计划生育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弊大于利。
马上我们这一代的养老问题会成为独生子女的一大难题。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5 21:43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7-5 10:34
朝令夕改——放牧百姓。

放牧。。。。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7-5 21:4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5 10:19
只有马寅初是对的,控制人口增长。

一个初中生就能算明白,五亿人口的基数,每年出生多少,才能跟经济 ...

也可能当初没执政经验,没科学测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7-7 15:51
杀手 发表于 2025-7-5 21:44
也可能当初没执政经验,没科学测算

刘震云在北大的演讲中提出,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远见。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7 15:55

就农村来说,后来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还是因为家里孩子少了。

当然,那些强制结扎的,因为生了二胎而丢工作的人都是很冤枉的。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2:20
杀手 发表于 2025-7-3 16:44
老龄化,不再参加劳动的高龄比例高了,现在的年轻人的劳动,需要养更大比例的老龄人口

但是退休前交的那 ...

就算年轻人现在听话拼命生,作为劳动力的人口没办法养猪养鸡鸭那样提早催熟,上岗干活少说也得16年。60-75老人还是可以上岗的,关键看干什么活,谁养谁的问题,关键还是看养谁,不知10个劳动力能养1个公务员否?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2:4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3 20:33
你听过一个词没?“断层”~~~

太听说过了,这个“断层”,没有把喜马拉雅山挪填马里亚纳海沟的神伟之力是解决不了的,就这仍缺口大大的。套用一个苏联东欧政治笑话的说法,问:人口科学管理是科学还是管理呢,答:不清楚,但肯定不是科学。为什么呢?如果是科学的话,应该拿狗做试验嘛。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5-7-10 13:13
本帖最后由 卖真方子的 于 2025-7-10 13:14 编辑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7-10 12:40
太听说过了,这个“断层”,没有把喜马拉雅山挪填马里亚纳海沟的神伟之力是解决不了的,就这仍缺口大大的 ...

太听说过了,这个“断层”,没有把喜马拉雅山挪填马里亚纳海沟的神伟之力是解决不了的,就这仍缺口大大的。

——————————————————————————————————

未来是两种事情的负面效应的叠加:
(1)人口出生率低、人口结构极速老化造成的劳动力人口的极速减少,劳动总收入的快速下降。
(2)债务总量的天量数字,等于是压在未来的年青的劳动力人口们头上的一座大山。

解决方法,并不是完全没有,还有一些渺茫的希望。
(1)完全放开生育,一点限制都没有。
(2)释放生产力。
(3)解决庞大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这种“被供养”的人的总的财政负担。

如果这三条能做到,还有救,否则,就是玉皇大帝来了,释迦牟尼重生,造物主降临,都解决不了未来的黯淡。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4:04
四手 发表于 2025-7-4 13:22
因为年轻人少了,人口老龄化~~

别担心,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

88、89年吧,捉刀写过一个有关区域性人口的小论文,读研后曾拿去参加管院论文赛居然给了个三等奖,理由是理论联系了实际。
后来继续对我国人口问题关注过几年。最近整理书籍等旧物,一大堆剪报中还有好不少有关人口的资料。1989年4月13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中国十一亿人口日”大会,田纪云副总理讲话。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今天,是我国11亿人口日。我国大陆人口总数已达到11亿(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在内为11.26亿人)。这个日子,向我们举起了人口的黄牌!”

早在当年2月,人民日报就发文称人口增长形势严峻,指出约有半数育龄夫妇不按政策计划生育。彭佩云说,在我国人口突破11亿的今年4月,将举行11亿人口日活动,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向全国人民宣传人口形势和计划生育政策。

1988年,全国各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北京、上海和浙江也分别有8.86、6.4和9.19,其他均为两位数,最高的宁夏达19.55。而2024年,我国自然增长率-0.99‰ ‌。
能不能说这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辉煌成就呢。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4:08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7-10 13:13
太听说过了,这个“断层”,没有把喜马拉雅山挪填马里亚纳海沟的神伟之力是解决不了的,就这仍缺口大大的 ...

给良方配个图:

[attach]901131[/attach]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4:14
知音 发表于 2025-7-4 13:58
我的想法是,少就少点呗,现生也不赶趟了。

现在集中出生的孩子,等到他们上学、就业的时候,压力的多 ...

类似人口这样的社会问题,一旦成了问题就不太好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也许可以多产机器人缓解一下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4:16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7-10 13:13
太听说过了,这个“断层”,没有把喜马拉雅山挪填马里亚纳海沟的神伟之力是解决不了的,就这仍缺口大大的 ...

现在的计生政策,实际上已全部放开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7:55
金铃子 发表于 2025-7-4 14:02
你看看你,楼主问的和你答得风马牛不相及。
人口是个大问题,牵扯方方面面,到你这就是一锤定音,怎么协 ...

知音是首版,领导一锤定音一般得这风格,当机立断,以免后患哈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7:5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4 14:09
只能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

当初,五六十年代,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被教员一 ...

所以涛兄的执政理念就仨字:不折腾。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16
芳源 发表于 2025-7-4 16:30
当年是因为人均GDP太丢人了。。
你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伟光正的领导集团,号称可以解决世界三分之二受苦受难 ...

纳个闷:印度的国家领导人笨咋不懂计划生育捏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24
杀手 发表于 2025-7-4 16:51
有道理,当初应该仔细掂量一下专业人士建议的
大国像大船,难以拐急弯,得提前着手

据说,到2100年印度人口将飙至15亿,中国却跌破6亿。印度年轻人如火山蓄势待发,中国却深陷老龄化与生育率低迷的困局。甘当老二吧,不丢人。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26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4 17:03
不仅是政策多变,还有公信力的问题。当初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然后呢?然后就不提然后了。现在让 ...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到时再说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7-10 18:28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7-10 18:26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到时再说

  企鹅大哥好!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30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7-5 10:34
朝令夕改——放牧百姓。

遛刍狗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35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0:48
计划生育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弊大于利。
马上我们这一代的养老问题会成为独生子女的一大难题。

政府说了,国家来养老,耐心等待……少剑波唱,我虽然劝他们,寄几的心潮也难平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3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7 15:51
刘震云在北大的演讲中提出,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远见。

国无远见,也有近忧。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39
知音 发表于 2025-7-7 15:55
就农村来说,后来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还是因为家里孩子少了。

当然,那些强制结扎的,因为生了二胎而丢工 ...

刮宫流产致死的更冤,都没法找人说理了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7-10 18:54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5-7-10 18:28
企鹅大哥好!

烟云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7-12 09:43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7-10 18:35
政府说了,国家来养老,耐心等待……少剑波唱,我虽然劝他们,寄几的心潮也难平

联想太丰富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