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秦淮杂诗·其八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1:54
标题: 秦淮杂诗·其八
新词写就在冰纨,福王享受带笑看。
秦淮千年后庭曲,南陈也有孔范谀。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1:54
原文。秦淮杂诗·其八
  王士祯〔清代〕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1:55
译文
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
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他更突出。

注释
冰纨:洁白的细绢。
小部: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
孔都官:南朝陈孔范,陈后主时任都官尚书,对后主文过饰非,阿谀奉承。借指阿谀奉迎之臣。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1:55
赏析

 顺治十八年,王士祯至南京,居住秦淮河畔,念秦淮旧事,赋《秦淮杂诗十四首》,以抒兴亡之感。这里选录的是其中的第八首,讽刺南明王朝昏君佞臣沉溺声色,荒淫误国。

  前两句记阮大铖进献《燕子笺》诸剧,由戏班演出,引得“君王带笑看”,讽刺南明君臣寻欢作乐,沉迷酒色,必然招致覆亡的下场。后两句意谓秦淮河的流水呜咽悲愤,应该憎恨阮大铖的误国,不宜再怨恨陈朝的孔范了;南明的阮大铖不又是一个孔范吗?

  诗人伤时吊古,流露出一种盛衰易代之感。这种诗情意绪似乎并不新鲜,但诗人不将其底蕴和盘托出,而诉诸意象的提炼,这样就自然地造成一种冲淡典雅,清新温婉的艺术风格。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1:55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1:56
歡迎赏评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7-4 15:53
孔范谀是指阿谀奉承之人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7-4 15:54
王世贞是我们这里的人,隔得很近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7:06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4 15:53
孔范谀是指阿谀奉承之人

是啊
^_^
薄荷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4 17:07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4 15:54
王世贞是我们这里的人,隔得很近

山東老乡?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7-5 11:35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7-4 17:07
山東老乡?

是,隔得王渔洋故居不足百里,是不是很近哦?李清照故居也不足百里,觉得很荣耀的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7-5 11:36
距离蒲松龄故居也百里,很近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5 14:48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5 11:35
是,隔得王渔洋故居不足百里,是不是很近哦?李清照故居也不足百里,觉得很荣耀的

哈哈
人文浓郁之地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5 14:48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5 11:36
距离蒲松龄故居也百里,很近的。

薄荷让古文人包围了
^_^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