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论开悟----可能持续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3:51
标题: 论开悟----可能持续更新
本帖最后由 芳源 于 2025-7-5 14:45 编辑

砖家我近来得闲,准备在六星耍一耍

此贴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谁来玩,都欢迎。
朋友来有了茶有酒,
“敌人”来了,更有好茶好酒,化敌为友。
人生苦短,不能浪费光阴。




佛家有禅宗一派,在东大遍地开花。

此派讲悟。中国人向来也讲开悟。

悟就是突然对某类事的本质有了透彻的了解。
然后释然。

闲来逛论坛,能看到非常多的奇奇怪的言论
怪除去一些故意逗乐子,故意胡球扯的

剩下的,虽然没有数据统计,我看大部分都是在钻牛角尖。

非黑即白,非爱即恨。

砖家想说,这样其实挺好。

爱恨交织,才会吵得厉害。

越爱越恨。越恨越爱。

你看孔夫子晚年,据说看到了一只白鹿飞过,
顿时开悟,不再写春秋了。。。

这就不太好。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7-5 14:05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5 14:10
我要像孔子,像陈忠实看见白鹿飞过,也开悟去。不胡说八道。

作者: 我真很好    时间: 2025-7-5 14:18
有些跟开悟没关系~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5-7-5 14:32
中国传统的开悟,其实就是:

(1)放下心中的纠缠执念,不再纠缠某些爱恨情仇的事情。
(2)或者是一瞬间头脑里面如霹雳电光般闪过一个想法,以前想不通的事情,瞬间或者很短时间内,全部想通了。

“开悟”就是上面两种的其中一种。

我为什么那么清楚“开悟”?
因为我曾经在某些知识领域或者信仰领域里面闪过这些霹雳电光,所以我知道它指什么。

你懂了某些关键诀窍以后,在某些知识领域内的心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和。
在某些领域心态平和,才是“开悟”的特征。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4:42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7-5 14:32
中国传统的开悟,其实就是:

(1)放下心中的纠缠执念,不再纠缠某些爱恨情仇的事情。

对。
你是个卖真方子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4:48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7-5 14:10
我要像孔子,像陈忠实看见白鹿飞过,也开悟去。不胡说八道。

首先,要胡说。然后,在不知不觉间,突然就开了悟了。

就像写小说,写来写去,不知所云,
然后放弃,停笔,
之后某一时刻又写,突然就飞起了。
这也是一种悟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4:48
我真很好 发表于 2025-7-5 14:18
有些跟开悟没关系~

对的,有些是胡扯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5-7-5 15:01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4:42
对。
你是个卖真方子的。

芳源老兄好。

比如说,我有一天,就突然领悟了,一个人真正不幸福的心理因素,来自于与他人的攀比行为。

这个突然的领悟,大概发生在我35岁左右的时候。

我发现:如果我认真的审视我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我的各种不必要的行为,其实这些不必要的行为或者内心的不幸福的感觉,其实来自于与他人不必要的攀比;
而归根结底,一个人的人生,是属于他/她自己的,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把”爱“与”责任“这两件事情尽了心尽了力,其他的事情,就属于我们个人内心的世界了,幸福往往来自于一个人的独处或者一个人与大自然相处时的身心愉快,必要时,要懂得与各类陌生人或者熟悉的陌生人保持心理距离。

当我认识到攀比行为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外在于个人精神世界的事物,我很快就变得懂得如何获得内心的幸福感。

这也算是一种”悟“吧,对于个人心灵幸福的把控的”悟“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5 15:05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4:48
首先,要胡说。然后,在不知不觉间,突然就开了悟了。

就像写小说,写来写去,不知所云,

胡说八道也能开悟,那我就继续胡说八道。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5:05
因为无能为力 所以顺其自然
这算不算是一种开悟。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5-7-5 15:11
支了个卦摊儿掐算开悟
看看有多少信众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5-7-5 15:12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5:05
因为无能为力 所以顺其自然
这算不算是一种开悟。

算,肯定算,从知道无能为力那一刻起就算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5:20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5:05
因为无能为力 所以顺其自然
这算不算是一种开悟。

这是大悟
实际上,没人会顺其自然。
总是心有不甘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5:21
寒假 发表于 2025-7-5 15:11
支了个卦摊儿掐算开悟。
看看有多少信众

是收徒
不收学费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5:23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7-5 15:01
芳源老兄好。

比如说,我有一天,就突然领悟了,一个人真正不幸福的心理因素,来自于与他人的攀比行为 ...

一,你懂得什么是孤独,这很难得。
二,你懂得之后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更难得
所以我说,你是个卖真方子的。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5-7-5 15:32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5:21
是收徒
不收学费

持续关注。。。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5 15:36

上茶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7-5 15:44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5:21
是收徒
不收学费

我估计没有人报名。
六杂,都是师傅级别,导师博导级别。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5:49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7-5 15:44
我估计没有人报名。
六杂,都是师傅级别,导师博导级别。

我知道的,年龄都不小。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5:51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7-5 15:44
我估计没有人报名。
六杂,都是师傅级别,导师博导级别。

但是开悟这东西
得道有先后嘛

年龄大,可能生活经验多一些
不一定开得了悟

这类故事很多,空了讲几个。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5:59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5:20
这是大悟
实际上,没人会顺其自然。
总是心有不甘的。

大师就是大师
人总有心有不甘

真正能做到顺其自然的那便是大彻大悟了吧。李叔同算一个吧。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5:59
寒假 发表于 2025-7-5 15:12
算,肯定算,从知道无能为力那一刻起就算了

那你还跟别人吵得不可开交。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6:01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5:21
是收徒
不收学费


我报名
收不收我?悟其实也是一种心灵救赎。
作者: 寒假    时间: 2025-7-5 16:05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5:59
那你还跟别人吵得不可开交。

等我吵不动了再想办法开悟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6:09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6:01
我报名
收不收我?悟其实也是一种心灵救赎。

来的都收
但不保都开得了悟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6:11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5:59
大师就是大师
人总有心有不甘

弘一法师,实际上后世有很多争论
当然,他算上得后世开悟大佛了
之后就没有了。
有人说现在还有,
那都是些世俗货色,借佛之名而已,
不骗钱骗色的就算好人。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6:16
寒假 发表于 2025-7-5 16:05
等我吵不动了再想办法开悟

换一种悟 不吵架的论坛一团死水。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6:19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6:09
来的都收
但不保都开得了悟

哈哈 叫声师傅?

我正好需要救赎
感觉越年长越过得不快乐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6:26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6:19
哈哈 叫声师傅?

我正好需要救赎

救赎?
每个人都需要救赎。
坦白说,我是救不了别人的。
我自己都深困中年牢笼。

但是我们可以就某个问题,讨论一下。
互相交换一下思想。。

思想这东西,不像苹果,思想越交换,就越多。。。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6:35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6:11
弘一法师,实际上后世有很多争论
当然,他算上得后世开悟大佛了
之后就没有了。

我比较喜欢看他的东西
每一次感觉走不出来了,就拼命的找他和杨绛的书看。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6:54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6:26
救赎?
每个人都需要救赎。
坦白说,我是救不了别人的。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这个谁都懂,可真正能自渡的没几个。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7:02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6:35
我比较喜欢看他的东西
每一次感觉走不出来了,就拼命的找他和杨绛的书看。

你这个想法,我之前有。而且很严重
最后我是看了心理医生的。
当然我不是说你要看。
每个人对各自的心理状态的了解不一样

以下,砖家胡扯几句,你也胡乱看。砖家言论,谨供参考。

比如抑郁
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这也叫病?
这就是吃得太多没事闲的才会得这种病
心理想不开?你有多闲才会想不开?

你看,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对抑郁症的了解。(不要误会我不是说你有抑郁)
可以说,现实中,虽然我没有确切的比例——
但至少可以肯定,相当一部分人有心理障碍。
心理学统计在15-30%左右。

比如洁癖,这是典型的心理障碍。只是还没到影响生活实质的地步。


每个人对世界的了解,认知,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一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在不同时间段,对世界的认知了解也是不一样的。
就是说,纵向,横向,都会时时刻刻有变化。

今天的恋人,明天可能是仇人了。

人的心里,就像一条巨大的河流,看似平稳,其实暗流涌动,说不定哪个地方就会翻出个水花,搞出一点事。

知道了这些东西,就会知道,多数时候,人无法对自我进行衡量。说人话就是自我思想是不可控的。

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
这指的是圣人,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有七情六欲,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有闲暇有余力三省?
所以普通人偶尔有个精神上的困惑甚至迷乱,都是正常的。
只要不影响生活实质就可以的。可能过几天一忙碌就忘了。

我们的问题在于,总是要寻找解脱之道,希望一劳永逸。实际上不可能也不现实。
今天的问题,明天可能就不在乎了。今天不在乎的事,明天突然就会成为问题。
这都是非常现实的。

心理学上有句话叫,你多数的痛苦在于,你总是考虑明天是否幸福。.

如果是这样,停止这种思考。
因为明天永远是未知数。

如何做才能停止这种思考。
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比如运动,比如游戏。比如出去旅游,比如读一些艰深的书,比如养成一个之前没有的习惯。
总是就是尽力避免这类思想继续在脑海中发生,发现又有了,马上转移注意力。
开始会难,慢慢就好了。

我个人喜欢看电影,看美剧。然后累了,沉沉睡去。。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7:06
本帖最后由 芳源 于 2025-7-5 17:29 编辑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6:54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这个谁都懂,可真正能自渡的没几个。

众生皆苦,这是佛家的话。
对不对?
看你如何看了。

我原来也认同这话的,后来不认同的
每个人都是苦的。
只要来到世间走一遭,就是苦的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有生,必有死。
最糟的是,死后是未知的
这些思想观念,在背后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


有事了, 空了再吹。

-----------------
儒家讲入世,要积极,不问结果,只管耕耘,这是理想化
受三教影响的中国人,于是不可能不想到一些虚空的事。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俗事越来越多,尤其自身能力难以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
我们就会不自然地想到终极意义,比如生死。

现实怎么办?
道家是逃避,不管不问,顺其自然。这同样是理想化,因为现实的问题不可能自我消失。
佛家讲去欲,就是说你的痛苦源于欲而不可得,你没有欲望,不去想,自然不会痛苦。这也是理想化,问题还在。

现实问题总是要用现实的办法解决的。
以最少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表面看这是最理想的。
比如孩子想吃汉堡。家里条件又有限或暂时时间不允许。
就想吃,不给吃就哭,哭得你伤心。,
你伤心,因为你发觉了自己的无能,无能带来无解。所以伤心。

解决的办法有两类。
一类是解决提出问题的孩子。打一通。孩子不想吃了。问题解决。
一类是解解决问题本身,去买最低成本的,或怎么样。或解释说,改时间再吃。

多数人愿意选择第一类解决办法。

我是想说,所有的问题(痛苦)都是可以找到根源的。有了根源,就有解决的办法。
最后只剩下 ,这个问题能解决多少。
实在解决不了,那就只好逃避或不理。若继续深陷其中,只有更加痛苦。

比如,偏要在上海买房结婚,否则不婚。
上海平均6万一米的房子。。。我天哟。。
于是痛苦来了。

这类痛苦,我只能说活该。

人生苦短也。。。一晃四五十岁了。终于买了上海的房
可是青春和该有青春快乐都没有了。。。





作者: 卖真方子的    时间: 2025-7-5 18:41
本帖最后由 卖真方子的 于 2025-7-5 18:42 编辑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7:06
众生皆苦,这是佛家的话。
对不对?
看你如何看了。

古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学派对于死亡的观念,值得一看(我认为是关于解放死亡恐惧的、非有神论的一种另辟蹊径的解释):

恐惧消除机制:认知重构死亡本质

‌“死亡与人无关”的双重论证‌

‌时间错位论‌:死亡降临时,生命已终结;生命存续时,死亡未降临。二者永不相交,故死亡实质与生者无关。

‌感知剥夺论‌:痛苦依赖感知存在,死亡剥夺一切感知能力,因此死亡状态本身不可能带来痛苦体验。

‌对比“生前虚无”的逻辑一致性‌

伊比鸠鲁学派指出:人既不恐惧出生前的虚无状态,便无需恐惧死后虚无,两者本质均为无感知的“非存在”。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8:45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7:02
你这个想法,我之前有。而且很严重
最后我是看了心理医生的。
当然我不是说你要看。

这段话我必须收藏在空间里,时刻拿出来学习一下。

我还没到看生理医生的地步,应该是更年期综合征。有人说女人的更年期心理会反复无常,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我应该是性格使然,林黛玉式是个性,且过度的依赖男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但现在好多了,有了自主生存能力了。

我自救的办法就是看书,旅行,和同频的人聊天。

当书看不进去的时候,马上收拾行李找个喜欢的地方呆几天,以前必须找伴同行,现在一个人也敢出门了。

去年最为严重,到了厌饭的地步,到苗寨住了几天,看那里的平民百姓生活艰苦,日出出门日落而归,可他们却很快乐,蓦然豁然开朗。回来很鄙视自己,有吃有穿还内耗些什么?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8:50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7-5 18:41
古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学派对于死亡的观念,值得一看(我认为是关于解放死亡恐惧的、非有神论的一种另辟蹊 ...

跟着你们俩能学到很多东西啊
精神内耗,可能应该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多听你们讲解。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7-5 18:54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7:06
众生皆苦,这是佛家的话。
对不对?
看你如何看了。

这篇我晚上静下来好好的读几遍。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20:11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7-5 18:41
古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学派对于死亡的观念,值得一看(我认为是关于解放死亡恐惧的、非有神论的一种另辟蹊 ...

之前,耶鲁大学有个死亡的哲学公开课
好多年前了。
非常牛
那老头就盘腿坐讲台上讲死亡哲学
妈的,太牛了。

死亡这个话题是所有哲学问题的终极部分。
中国人是避免谈死亡的
孔子则说,未知生,焉知死。

你这个认知非常不错。值得思考。
生前与死后,都是未知的,
我想,有时候,人们过于恐惧死之后的事,所以也顺带着恐惧了生。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20:13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8:45
这段话我必须收藏在空间里,时刻拿出来学习一下。

我还没到看生理医生的地步,应该是更年期综合征。有 ...

对,到人多的地方玩玩乐乐。看看人家如何对待普通生活,
自然就有了感染,就好多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20:13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5 18:54
这篇我晚上静下来好好的读几遍。

别呀。我这胡说的东西。
对你有启发,也是偶然的。
该干啥还得干啥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7 13:44
寒假 发表于 2025-7-5 16:05
等我吵不动了再想办法开悟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存在即合理,何须求同?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7 13:46
“敌人”来了,更有好茶好酒,化敌为友。
——
干戈玉帛需要机缘。行走江湖,不是谁都能渡的,也不是什么都能度化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3:5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7 13:46
“敌人”来了,更有好茶好酒,化敌为友。
——
干戈玉帛需要机缘。行走江湖,不是谁都能渡的,也不是什么 ...

我是泥做的,自身难保
何谈渡人哉?

主要是玩。
玩就要有话题。
过几天忙了,就不来玩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7 13:55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51
我是泥做的,自身难保
何谈渡人哉?

我就那么一说。看你说化敌为友,想起来觉得太花力气,话题从你开始,实则是我感悟,已经跟你无关了的。希望没有跟你带去困扰。。。。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4:0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7 13:55
我就那么一说。看你说化敌为友,想起来觉得太花力气,话题从你开始,实则是我感悟,已经跟你无关了的。希 ...

我不困扰。
可能你会担心,论坛上各色人都有,
我会因为某些人的言论而起争执,或产生负面影响,或争得急赤白脸,然后大打出手,恶语伤人。。。。
错喽。
我已经土埋到脖子以上的人了。。。
早就不在乎这个了。

有些人,是可以讨论一些问题的,因为他还有一些逻辑思维,有一些思想闪光点。
另一些人,就没有这种可能性。
因为他们只会吵架,为了保住自己的那点可怜自尊,不惜出口成脏。

就算这样,其实我也不怕。 我是砖家,手里有砖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7 14:13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4:07
我不困扰。
可能你会担心,论坛上各色人都有,
我会因为某些人的言论而起争执,或产生负面影 ...

你有分寸就好。问安。。。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