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老闻出书 [打印本页]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19:08
标题: 老闻出书
                                                                               老闻出书

      老闻我好久没有来六星了,原因主要一是到网络头条、百度平台上,与人博弈PK历史政治经济等话题,批评各路人等,以及ko他们(老闻是勇往直前、无法阻挡的大杠精)。二是忙于出书,先是出了一本历史研究书叫《历史研究实践与理论若干》,第一次出书没有经验,栽了,一万多元买了个国际书号,国内不许卖!我背了几本书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去推销,人家说你要是国内书号我们可以收几本试销试看,国际书号规定不许收。我的书就只能当多两个字的擦屁股纸了。当然我没有开印,只有样本十本。

      这种情况责任一是在我,不懂出版物和出版社里面的奥妙,一头栽坑里了。另外我不懂书籍的市场行情和需求,也不懂如何迎合市场,定位自己的书,也没有……。反正我是10个不懂、9个不知道、8个无能、七个为力、六个没有、五个幼稚、……所以我原来是竖着出去的,哈哈地笑,现在是躺着回来,哇哇地哭。
      “哭”过以后,不能老是自己怪自己撒,喝不到茶,除了嘴歪,肯定也有茶壶漏的原因。于是我找第二责任人——茶壶,找来找去,还是找到帮我设计排版、申请书号的出版公司头上,是他们叫我申请国外书号的。说我的书国内政审很难过关,申请国外书号没有问题,一蹴而就!结果确实是一蹴而就:成本收不回,一下掉坑里爬不起来了。

       痛定思痛:我老闻也算强人一枚,难道就此怂了,再也不出书了?那么多的历史大发现(人要自吹自擂以鼓士气)就只能孤芳自赏,无人知晓了?当然不可能!我老闻在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走哪打哪,号称大杠精!甩出一棍就能打倒数人,今天居然在小河沟里翻了船。不行,得推倒重来,换一家实力雄厚的出版公司,再竖着进去,……

       找出版公司进去之前,我得把底子弄得厚厚的,酱紫进去才会有所得,不会被人掀下坑去。这不,我来找我的“底子”,就是老闻在这里发表的几十篇个人回忆录,想集成一本书发表一下,不知各位文学妹妹和文学滴滴  有什么好意见提供给老闻?或者说是不行,你的回忆录没有人看;或者说是还行,估计能够收回成本;更或者哄我一下,说老闻的回忆录出版以后一定能赚大钱,让我头晕晕乎乎一下?
       还或者有文学弟弟妹妹是著作等身的出书老手,介绍出书经验和猫腻,老闻感激不尽,先谢了我这里!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19:35
你先给个链接,我先拜读一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6 19:57
是他们叫我申请国外书号的
=====
闻老师是不是遇到黄牛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6 19:58

现在申请书号渠道很多,其中还有黄牛倒号,很麻烦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7-6 20:00

商业性质的出版公司多如牛毛,良莠不齐,既然要坚持到底,那就祝闻老师好运吧。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6 20:07
如果认为自己的学术著作价值不小,
可以推送到国际电子图书馆上面去。
比如ZL ,供人免费下载阅读。
等你有了名气,自然有人来找你了。
但这类著作真的很难在国内出版。。。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0:34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19:35
你先给个链接,我先拜读一下

【新提醒】闻所欲闻的帖子_北斗六星网_北斗六星  http://bdlxbbs.top/home.php?mod= ... om=space&page=4

谢谢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0:36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0:34
【新提醒】闻所欲闻的帖子_北斗六星网_北斗六星  http://bdlxbbs.top/home.php?mod=space&uid=106793&do= ...

看到了,这是点击头像的搜索,关于人物的部分没有明显的标注呢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0:37
知音 发表于 2025-7-6 19:57
是他们叫我申请国外书号的
=====
闻老师是不是遇到黄牛了?

不是,是出版界的小卡拉米,没有经验,太嫩,不知道如何把客户的出版物打理好。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0:38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0:36
看到了,这是点击头像的搜索,关于人物的部分没有明显的标注呢

http://bdlxbbs.top/home.php?mod= ... om=space&page=4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0:42
知音 发表于 2025-7-6 20:00
商业性质的出版公司多如牛毛,良莠不齐,既然要坚持到底,那就祝闻老师好运吧。

这回找了一个30年的老出版公司,应该行,而且我也有出版经验了。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0:50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0:38
http://bdlxbbs.top/home.php?mod=space&uid=106793&do=thread&view=me&order=dateline&from=space&page= ...

看了两篇,故事性可读性都不错,文章的本质是不错的,出版的话是需要包装的,需要有个有名望的人写个序,提炼下文字的特点和风格,最好能提炼出文字对当下的影响或者现实意义就更好了。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0:56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0:50
看了两篇,故事性可读性都不错,文章的本质是不错的,出版的话是需要包装的,需要有个有名望的人写个序, ...

我这本回忆录主要是给小学中学生们看的,以后的回忆录是给大人看的。小学中学生感兴趣就行了。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0:59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0:50
看了两篇,故事性可读性都不错,文章的本质是不错的,出版的话是需要包装的,需要有个有名望的人写个序, ...

请名人作序不行,我哪认识名人,我就在网上认识司马南,在网上ko他和他的无数粉丝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04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0:56
我这本回忆录主要是给小学中学生们看的,以后的回忆录是给大人看的。小学中学生感兴趣就行了。

站在出版的角度,文字还需要雕琢修改,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是太规范,有点粗糙,需要对文字全面校对修改,这是个大工程。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05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0:59
请名人作序不行,我哪认识名人,我就在网上认识司马南,在网上ko他和他的无数粉丝,{: ...

如不能被名人推荐,不能提炼出来现实意义,不能切中当下人们的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很难有好的销路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06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0:07
如果认为自己的学术著作价值不小,
可以推送到国际电子图书馆上面去。
比如ZL ,供人免费下载阅读。

这是出版经验问题。比如把“领导人某某某”换成“新中国”或“49年以后”,这种提法就政治性弱了。
“人民公社”换成“生产队时候”或“1970年农村”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08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04
站在出版的角度,文字还需要雕琢修改,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是太规范,有点粗糙,需要对文字全面校对修改 ...

这个交给编辑不行吗?他收钱 修改文字。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10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08
这个交给编辑不行吗?他收钱 修改文字。

这个我不懂,没这方面的经验,问问砖家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12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05
如不能被名人推荐,不能提炼出来现实意义,不能切中当下人们的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很难有好的销路

那个需要因为时代的不同,很难满足,我不能用那时的资料凑现代人的认知。我只要他们用猎奇的眼光看我的书就行了。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14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12
那个需要因为时代的不同,很难满足,我不能用那时的资料凑现代人的认知。我只要他们用猎奇的眼光看我的书 ...

你不知道现在许多人都有怀旧的心里么?尤其是当下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太有这方面的心里需求了,如果谁能帮你推广下,找几个片段在自媒体上解读一下,说不定你还能成网红明星呢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6 21:15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06
这是出版经验问题。比如把“领导人某某某”换成“新中国”或“49年以后”,这种提法就政治性弱了。
“人 ...

你胆子不小啊
49之后的历史你也敢写?
哈佛和剑桥有这方面的史。
不知你参考过没有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16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10
这个我不懂,没这方面的经验,问问砖家

如果仅仅是语法文字的毛病,编辑拿钱就有责任修改。至于语言风格就随它去吧,出版以后给人评价。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17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15
你胆子不小啊
49之后的历史你也敢写?
哈佛和剑桥有这方面的史。

没有什么不能写的,历史总归是历史,事实终归事实,一个不尊重事实的国家,是没有出路的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19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16
如果仅仅是语法文字的毛病,编辑拿钱就有责任修改。至于语言风格就随它去吧,出版以后给人评价。

这个可以事先定性,也可以事后风评,事先定性是包装的需要,事后风评是作品的魅力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19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15
你胆子不小啊
49之后的历史你也敢写?
哈佛和剑桥有这方面的史。

,我就等有人说这种话,因为我在49年以后发现国家历史中有不少猫腻,我想揭露一下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6 21:20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17
没有什么不能写的,历史总归是历史,事实终归事实,一个不尊重事实的国家,是没有出路的

你娃还是太年轻
到时候 ,叔叔们分分种教你做人的道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6 21:22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19
,我就等有人说这种话,因为我在49年以后发现国家历史中有不少猫腻,我想揭 ...

你太猴急了
写是可以的,出版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连清史都没弄出来。
你就敢写49之后
只能说你无畏
就冲这一点我佩服你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6 21:22
有机会发出来,让我们欣赏一下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22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19
这个可以事先定性,也可以事后风评,事先定性是包装的需要,事后风评是作品的魅力

我对这本书没有奢望,只要收回出版费成本就行了。重要的是我以后要出版历史文章,每一篇都是历史发现。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23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20
你娃还是太年轻
到时候 ,叔叔们分分种教你做人的道理

唉,人性可以解释一切,能理解人性,就能理解当下的国内国际环境,本质是一样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6 21:24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23
唉,人性可以解释一切,能理解人性,就能理解当下的国内国际环境,本质是一样的

你又走回鲁迅那条路了
人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你能看到的人性只是表象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25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20
你娃还是太年轻
到时候 ,叔叔们分分种教你做人的道理

你搞反了吧?你没有看我多篇文章,我才是叔叔,你们都是小朋友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26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24
你又走回鲁迅那条路了
人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你能看到的人性只是表象

首先不是解决问题,是理解当下,人性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无解的。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27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22
我对这本书没有奢望,只要收回出版费成本就行了。重要的是我以后要出版历史文章,每一篇都是历史发现。

我觉得很多事,只要你想做,都能做成,先预祝你成功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28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24
你又走回鲁迅那条路了
人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你能看到的人性只是表象

我不怕什么,我又不是三五十岁,我快七十了,四年以后就是七十三,不死鬼来搀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30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27
我觉得很多事,只要你想做,都能做成,先预祝你成功

非常想听这种话,感谢鼓励

作者: 红七狐    时间: 2025-7-6 21:33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30
非常想听这种话,感谢鼓励。

印象最深的是伤情鉴定那件事,你做的非常棒,我做不到,你做到了

所以,自从那次,我认为你是个能干事成事的人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34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24
你又走回鲁迅那条路了
人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你能看到的人性只是表象

如果讨论政治经济的话,正是人性,决定了国家的现行政策制度。而解放后的政策制度因为不合乎人性,所以衰败下去。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38
红七狐 发表于 2025-7-6 21:33
印象最深的是伤情鉴定那件事,你做的非常棒,我做不到,你做到了

所以,自从那次,我认为你 ...

那是从小树立的科学精神鼓励我那样干的。前面有回忆录,叫《第七本和第八本》,指的是《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八本书,我认真看完了。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45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22
有机会发出来,让我们欣赏一下

【新提醒】北斗六星网-新中国外交政策“双标”后果之二_北斗六星  http://bdlxbbs.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3295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46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15
你胆子不小啊
49之后的历史你也敢写?
哈佛和剑桥有这方面的史。

【新提醒】北斗六星网-新中国外交政策“双标”后果的历史教训_北斗六星  http://bdlxbbs.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3294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6 21:48
芳源 发表于 2025-7-6 21:15
你胆子不小啊
49之后的历史你也敢写?
哈佛和剑桥有这方面的史。

请提宝贵意见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06:38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25
你搞反了吧?你没有看我多篇文章,我才是叔叔,你们都是小朋友。

我回复“你娃”肯定不是指您啊。。。
你比我年长。我是知道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06:54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46
【新提醒】北斗六星网-新中国外交政策“双标”后果的历史教训_北斗六星  http://bdlxbbs.top/forum.php?m ...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至少我得说,公开资料尤其报载或广播电视虽然可以作为史实出处的依据
但一般情况下,这样至少不严谨的。
我觉得,你好像没有看过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上对半岛战争描写得很详细,
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相应的引述。
同一件事会有非常多的当事人回忆录,著作,信件,公开资料等等不同方位的佐证。
甚至战争主要参与人的回忆录都有。。。
就算这样,我们也只能说,后人知道的“史实”只能是更接近真实,而无法保证全部真实。
这就是史学非常难做的地方。
以上,砖家。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07:33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6 21:28
我不怕什么,我又不是三五十岁,我快七十了,四年以后就是七十三,不死鬼来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所以年龄不是问题。

对于史实,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也许您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三年疫情期间,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正府主导的封闭式管理
小区都封了。。。
有感染,被接触的,更是集中封闭式,甚至被感染的一家一户都必须封门。。。

那么,请问,这是不是史实?
你肯定说这是史实,因为你经历过,你虽然没有拍照视频记录,但是你经历过

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官方向全世界公开的资料,
是没有官方封闭过。
从来没有过,都是人民自愿。
就是说,一个个小区的封闭,甚至有人惨死家里,
都不是官方主导的封闭,
都是人民自愿。
那么,再过30年,50年,甚至100年。
人们回忆这段历史,你告诉我
到底是官方的资料可信,还是民间的资料可信?
这三年,到底有没有官方主导的封闭式管理?

所以,当你以官方公开资料作为依据的时候,就已经走错路,至少是走了弯路了。

所以世上,才有了维基百科

现在维基百科,中国人上不去了,当然你可以翻墙。
但翻墙违法。
我之前可以上。后来不敢了。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1:55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38
我回复“你娃”肯定不是指您啊。。。
你比我年长。我是知道的。

开玩笑的,别误会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3:17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至少我得说,公开资料尤其报载或广播电视虽然可以作为史实出处的依据
但一般情况下,这样至少不严谨的。
我觉得,你好像没有看过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上对半岛战争描写得很详细,】
CCTV《中苏外交档案解密》中大多是具有原始日期的原始资料,如文件、会议记录、讲话录音、日常活动记录、回忆录等等。
这些是维基所不知道的历史资料。
史料靠自己鉴别,不能仅靠新的材料。比如我在三国历史中的发现,无一新的史料,都是被人咀嚼烂了的史料,我却从中发现许多别人难以发现的猫腻,完成了新的历史进程。
就是新史料,你如果没有能力鉴别和运用,依然无法梳理历史的逻辑性,或许更加错上加错。

历史科学是人文科学中最复杂的科学,AI在历史科学目前也无能为力认识清楚。我曾经拿这两篇文章的观点和AI较量,到第十六回合,我逼使AI承认自己有错误,再问她其它,她回避说自己没有研究过,拜拜。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3:25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3:17
【至少我得说,公开资料尤其报载或广播电视虽然可以作为史实出处的依据
但一般情况下,这样至少不严谨的 ...

对AI,您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另外,您老说的靠个人鉴别
这个主观性太强了。
就是说,至少在一部分人看来
您觉得真实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才要互相佐证。

比如说,司马千的史记,有一些史实,在他看来就是真实的
但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眼假。


最后我们都承认,史学是真的难。难就难在可得到的史料难以鉴别真伪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3:37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7:3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所以年龄不是问题。

【从来没有过,都是人民自愿。
就是说,一个个小区的封闭,甚至有人惨死家里,
都不是官方主导的封闭,
都是人民自愿。】
有自愿,也有强迫。而没有强迫的美国,就是疫情的人间地狱。
强迫是一种手段,要看目的和结果如何。人对待自然界的手段,也无非是无为和强迫两种,环境污染是强迫自然的结果,任由物种泛滥,则是无为的结果。所以不能把手段当成祸水,要看人利用手段干什么。所以我对网上书店、博主卖书的捧哈耶克的什么自由主义没有好感。
而解放后30年,那种强迫的公有制目标是海市蜃楼,没有基础人性的支撑,所以强迫成为恶的手段。疫情强迫达到良好的目标,外国人骂就随他去,让他们把疫情死人和中国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在外国人面前无需抖抖呵呵。水平不够自然怕他们说三道四,像我这种大杠精,来多少中国外国的卡拉米,统统ko,不负六星所授唯一大杠精勋章!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3:46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25
对AI,您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另外,您老说的靠个人鉴别

我说的个人鉴别是要得到大多数人或者专家同意的那种结论。不是你说东,他说西的无数结论。我的那篇《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文章,在三国论坛和人博弈了好几年,不断更新,添加证据,终于有人包括对手都承认我的论据、论证、结论的正确性。那位写《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的作者,在他的书里运用了我的结论,指出魏延事件是冤案,是由闻所欲闻研究得出的结论。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3:47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3:37
【从来没有过,都是人民自愿。
就是说,一个个小区的封闭,甚至有人惨死家里,
都不是官方主导的封闭, ...

我们讨论的是两回事。。
我说的是后人讨论史实事件身的真实可靠性,
你说的是后人看待史实事件本身是否值得。

首先,你要承认 ,他是真实存在的史实事件,
然后,才能讨论这件事在当时有多少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或作用。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09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25
对AI,您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另外,您老说的靠个人鉴别

【比如说,司马千的史记,有一些史实,在他看来就是真实的
但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眼假。】
司马迁有文学才能,他经常在史书里发挥他的文学才能。那时历史科学没有规范,主要靠个人理解。今天就不同了,因为史学的规矩已经搞清了许多,史学的正确指导思想也有了,就是历史唯物论。史学的辅助手段(科学考古手段,各门科学知识的运用)也增加很多。让我们对历史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有效的手段运用。当然任何科学,创造性还是首要的技能,跟科学发现一样,历史发现也要运用创造力。所谓的历史教科书,那是学生考试或考大学毕业生用的,搞历史研究,不以教科书结论为依据,而是做参考。
历史科学也是在发展进步的,现在的历史研究者,如果不会运用现代科学、哲学、史学规范,就只能和司马迁一样甚至不如司马迁。我从小就爱好历史,11岁靠新华字典读完《东周列国志》,55岁越过历史研究的坎,写出《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文章,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诸葛亮的八卦阵也被我破解了,还准备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几千万还原历史性阵法)。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13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47
我们讨论的是两回事。。
我说的是后人讨论史实事件身的真实可靠性,
你说的是后人看待史实事 ...

你说的有立场问题。国家有自己的立场考虑要不要说事实,说到什么程度。俄乌冲突,明知许多不真实,也要发表。这和历史研究是两码事。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16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3:47
我们讨论的是两回事。。
我说的是后人讨论史实事件身的真实可靠性,
你说的是后人看待史实事 ...

你不能指责国家行为,也不能混淆国家行为和历史研究的区别。或许我成为外交官,明知朝鲜战争是由苏联中国发起,也要“指鹿为马”地指责南朝鲜和美国。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4:19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4:09
【比如说,司马千的史记,有一些史实,在他看来就是真实的
但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眼假。】
司马迁有文学 ...

我劝你不要搞得太大条。。
不然到时发现你才是史学最大级别人物
你让那些大人物怎么办?

史学研究,我完全外行,毛都不懂的。
跟您说的这些,都是胡扯的。
我这样都懂史学研究了,那社会就乱套了。。。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4:23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4:16
你不能指责国家行为,也不能混淆国家行为和历史研究的区别。或许我成为外交官,明知朝鲜战争是由苏联中国 ...

我没指责。不敢,也不能。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史实的辨别问题,
不是立场问题。
上升到立场的时候,我肯定闭嘴。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26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4:19
我劝你不要搞得太大条。。
不然到时发现你才是史学最大级别人物
你让那些大人物怎么办?


其实出版社审查官何尝不想让那些惊人的历史研究结论发表呢?但是他们身负国家意识形态审查责任,职责所在,不得不为之!说不定他们一边写批判词否决作者,一边心里赞好!
人类哪一天可以讲真话了,哪一天就人人平等了,国家也消亡,政府也消失,哈耶克也梦想成真了

作者: 耍帅    时间: 2025-7-7 14:34
本帖最后由 耍帅 于 2025-7-7 14:36 编辑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现在维基百科看不到了,唉,现在人,八卦短视频倒是免费供应。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36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4:23
我没指责。不敢,也不能。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史实的辨别问题,
不是立场问题。

史实辨错有历史研究自己内部的规范。维基只能指出人所不知的一些史实现象,未必是某一历史的全部真相。
所以得到维基的资料,也只是某一历史的一个部分,还要和公开的历史,公开的历史教科书结合起来甄别对错。
所以历史研究是最复杂的科学,一个秘密的史料的出现,可能完全推翻以前的公认历史结论。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38
本帖最后由 闻所欲闻 于 2025-7-7 14:43 编辑
耍帅 发表于 2025-7-7 14:34
现在维基百科看不到了,唉,现在人,八卦短视频倒是免费供应。

指得是中苏外交?你指哪一段不够真实,我来解释
搞错了,我问的是芳原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46
本帖最后由 闻所欲闻 于 2025-7-7 14:52 编辑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你说的维基对朝鲜战争的资料能找到吗?我想看看是我的文章正确,还是维基的资料正确,或者大差不差?
搞历史研究的人是很敏感的,几个字词的不同也要追究到底。因为古文歧义非常多,记载又很简单,一旦认错词义,就会一错千里。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4:48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06:54
首先,我不是史学家。对历史不感兴趣
我扫了一眼你的文章
我感觉很多“史实”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出处。

你说的维基对朝鲜战争的资料能找到吗?我想看看是我的文章正确,还是维基的资料正确,或者大差不差?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15:11
我特地买了一本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研究研究他这书为什么这么走红。到现在十几年了,《明朝那些事》掉价最少,一套九本书还要200多米。二手一本还要十几米。当年明月并没有在明朝历史中有什么发现,就靠其三寸不烂之舌,把一本《明朝那些事》卖了5000万本!赚了至少一亿。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6:31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7 14:46
你说的维基对朝鲜战争的资料能找到吗?我想看看是我的文章正确,还是维基的资料正确,或者大差不差?
搞 ...

现在这个墙,越砌越高,高到天上去了真的。原来上维基,能看到很多国内看不到的资料。
现在上不去了。。。
国内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局域网。。。


我建议你能ZL上面查一下资料。那上面关于史料的书和著作非常多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6:37
[attach]900643[/attach]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6:39
[attach]900644[/attach]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6:41
哈佛没有49之后的史。
剑桥有。
但国外人编史,一般不像国内是按事件,或纪年编的。
而是归类。。。所以只能看个大概。。。。
对爱好史学的人来,了胜于无。
对研究史学的人来说,是个侧面。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7 16:44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6:41
哈佛没有49之后的史。
剑桥有。
但国外人编史,一般不像国内是按事件,或纪年编的。

这个网站随时都会关门。。。
之前关过一阵子。
我还捐过款的。
因为查得比较紧
被美国FBI 还关过
里面有些东西,是你平时找不到的。
就是想找也找不到的。
我是想找文哲类的东西才翻到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伟大的电子图书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7-7 20:03
本来想恭喜一下的,谁知道竟然是围观你栽坑里~~~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23:32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6:44
这个网站随时都会关门。。。
之前关过一阵子。
我还捐过款的。

这个网怎么上去?没有网址。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7 23:3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7-7 20:03
本来想恭喜一下的,谁知道竟然是围观你栽坑里~~~

豆豆小姐,既然是围观我栽坑,那你就祝贺一下我栽坑的喜讯,不是有拿白事当喜事办的嘛,你就当喜事祝贺我吧?老闻从来就是喜庆的人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7-8 06:34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7-8 06:36 编辑

哈哈哈

真理 折腾。
折腾对象且折腾自己。

网格。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8 10:47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7-8 06:34
哈哈哈

真理 折腾。

哈哈,打麻将忘了坐庄的同学,又见面了。人活着就是要折腾,不折腾就躺平爬不起来了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8 11:12
芳源 发表于 2025-7-7 16:41
哈佛没有49之后的史。
剑桥有。
但国外人编史,一般不像国内是按事件,或纪年编的。

接着说,新资料能改变一部分人的看法,主要是改变能够独立思考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却改变不了有立场偏见的那些人对历史的看法,还会得到他们的批评意见。
CCTV《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资料,大大改变了我对解放初中国外交内政的看法(文章不仅包括这两篇,还有不少),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历史教科书。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8 11:24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5-7-8 11:12
接着说,新资料能改变一部分人的看法,主要是改变能够独立思考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却改变不了有立场偏见 ...

中苏解密。。。。
这个很搞笑。
我没看过。
但鉴于以往,
他们都不善于讲真话的历史。。。。


你要靠这玩意研究历史。。。
只能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大作用肯定没有。
搞不好你还掉进另一个坑里了。

另外,ZL 我先给你一个目前能用的网站。
Z-Library – 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图书馆。自由访问知识和文化。

要注册,每天只能下载10本。

捐款之可以增加。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8 11:44
芳源 发表于 2025-7-8 11:24
中苏解密。。。。
这个很搞笑。
我没看过。

这个网不错。里面有些书我有。
       《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大多数是资料,有许多(人所不知的)历史资料。这也是冒险的出版。
我就依据里面的资料,写出这两篇文章,当然还有不少篇。主要是搞清楚了是谁发动了朝鲜战争、发动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维基有资料,却未必能搞懂中苏两国发动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史学家的本事不仅在于发现新史料,更在于准确、正确的认识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正确的认识历史的发展逻辑、发展规律。
       根据《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我否定了斯大林要南北分治、阻挡解放军打过长江去的说法!仅从《中苏外交关系档案解密》资料中,我攒的历史发现文章足以出版一本书。当然在出版审查面前,不一定能过关斩将,因为不是我斩他,而是我伸头让他斩,哈哈

作者: 闻所欲闻    时间: 2025-7-8 12:16
芳源 发表于 2025-7-8 11:24
中苏解密。。。。
这个很搞笑。
我没看过。

我注册登上去了,谢谢你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