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卢新宁: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打印本页]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09
标题: 卢新宁: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北大才女,名不虚传。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09
[attach]901328[/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0
[attach]901329[/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2
[attach]901330[/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3
[attach]901331[/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4
[attach]901332[/attach]

作者: 花钱没买着    时间: 2025-7-11 19:15
球沉默同学本尊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5
[attach]901333[/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7
[attach]901334[/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18
[attach]901335[/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20
最后讲得最好。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41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5-7-11 19:15
球沉默同学本尊

天壤之别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42
卢女士是幸运儿,她毕业于1988年。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58
瞧瞧球沉默瞧不起的AI的文笔如何: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58
[attach]901348[/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19:59
[attach]901349[/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0
[attach]901350[/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1
[attach]901351[/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2
[attach]901352[/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3
[attach]901353[/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4
[attach]901354[/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6
[attach]901355[/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7
[attach]901356[/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09
AI写议论文还是不错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7-11 20:09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牛句。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1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7-11 20:09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牛句。

同感。
随波逐流与中流砥柱的两种选择。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23
再让AI写一篇瞧瞧: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23
[attach]901363[/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24
[attach]901364[/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24
[attach]901365[/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25
挺好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7-11 20:27
但这个调调面向整个社会,调调起的有点高。  跟心无定所,过着颠沛流离的人最实际是谈民生,不要谈情怀,谈信仰,谈了也白谈。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3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7-11 20:27
但这个调调面向整个社会,调调起的有点高。  跟心无定所,过着颠沛流离的人最实际是谈民生,不要谈情怀,谈 ...

是的,《明天会更好》歌词写得就蛮平易近人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7-11 20:42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1 20:32
是的,《明天会更好》歌词写得就蛮平易近人的。

刀郎演唱会是唱红歌的场所,你去了肯定会被感染。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1 20:4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7-11 20:42
刀郎演唱会是唱红歌的场所,你去了肯定会被感染。

如果观众全都一起跟唱,应该会的。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6:55
[attach]901396[/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6:55
[attach]901397[/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6:55
[attach]901398[/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6:56
[attach]901399[/attach]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7:40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1 19:42
卢女士是幸运儿,她毕业于1988年。

原来本硕连读,起点不低,八九十年代的北大硕士生毕竟凤毛麟角。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7-12 08:38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2 07:40
原来本硕连读,起点不低,八九十年代的北大硕士生毕竟凤毛麟角。

看她经历,正宗体制内人士。难怪你这么跪舔。
与蒋雨融的演讲相比,同样的煽情,同样的理想主义情怀,一个被你这文盲踩在地上,一个被你捧到了天上。
双标婊忒不要脸。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46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7-12 08:38
看她经历,正宗体制内人士。难怪你这么跪舔。
与蒋雨融的演讲相比,同样的煽情,同样的理想主义情怀,一 ...

什么叫同样?卢女士已经为国工作了三十多年了,那个小蒋却还在哈佛镀金。卢女士演讲时是社会阅历丰富的职场精英,小蒋演讲时连个屁也不是。
尔这种不知恋爱为何物就跟尔恨不得一脚踢死的黄脸婆无耻做爱的精神病患者没钱住院了天天跑六星论坛乱咬。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47
“信仰”是人类对某种理念、价值或存在的终极性认同与精神皈依,其本质是超越理性验证的‌心灵锚点‌。以下从多维视角解析其内涵: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47
一、核心特征与功能
‌精神支柱性‌

为个体提供生存意义(如宗教信徒将生命价值归于神谕)
构建对抗无序世界的秩序感(如“善有善报”的因果信念)
案例:‌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因信仰求生意志而存活
‌超验性与非实证性‌

不依赖科学验证(如上帝存在无法证伪)
通过象征体系传递真理(宗教仪式、神话叙事)
‌行为驱动力‌

价值观的内化引导选择(佛教徒持戒因业力信仰)
激发超越个体利益的行动(甘地为印度独立绝食)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48
二、主要类型与载体
‌分类维度‌        ‌典型形式‌        ‌核心对象‌
‌超自然信仰‌        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神明、经典教义、彼岸世界
‌世俗信仰‌        意识形态(共产主义/自由主义)        社会理想、政治原则
‌价值信仰‌        人文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尊严、自然权利
‌工具信仰‌        科学理性主义        实证方法、技术进步的救赎性


关键区别:‌宗教信仰‌依赖神圣启示,‌政治信仰‌侧重社会实践,‌科学信仰‌崇尚可证伪性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49
三、形成机制(心理学视角)

A[童年社会化] --> B(家庭/社区灌输)
C[认知需求] --> D(解释未知现象)
E[情感创伤] --> F(寻求精神庇护)
G[群体归属] --> H(认同共同体价值观)
I[存在焦虑] --> J(对抗死亡恐惧)
B & D & F & H & J --> K[信仰系统固化]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49
四、与“主义”的关键差异
‌维度‌        ‌信仰‌        ‌主义‌
‌验证方式‌        无需证实/个人体悟        依赖实践检验
‌情感强度‌        深层精神依附(灵魂归宿)        理性认同(行动指南)
‌目标指向‌        终极关怀(生死/意义)        社会改造(制度/权力)
‌灵活性‌        抗拒变更(异视为背叛)        可修正(如“新自由主义”)
例证:基督徒坚信“耶稣复活”不需证据(信仰),而马克思主义者需证明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主义)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50
五、当代困境与嬗变
‌祛魅化挑战‌:科技理性削弱传统宗教权威(全球宗教信徒比例从1970年的85%降至2023年的65%)
‌信仰私人化‌:从建制宗教转向“灵性超市”(瑜伽、正念等碎片化修行)
‌新信仰形态‌:
‌科技崇拜‌:硅谷对AI救世主义的痴迷
‌虚拟认同‌:粉丝对元宇宙社群的忠诚信仰


悖论‌:当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人类却创造了更多替代性信仰对象(民族主义、消费主义等)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50
结语

信仰是人类对抗存在虚无的‌意义免疫系统‌,它既可能成为压迫工具(如宗教裁判所),亦可孕育出最崇高的利他精神(德蕾莎修女)。理解其双刃性,方能警惕‌信仰的异化‌,在不确定时代守护心灵自由。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7-12 08:51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2 08:46
什么叫同样?卢女士已经为国工作了三十多年了,那个小蒋却还在哈佛镀金。卢女士演讲时是社会阅历丰富的职 ...

那你意思,演讲内容还需经过年龄和实际社会经历的审核考察??
就算如此,一个体制内专门负责官样八股文章印刷复制的人,人代会上顶多就是个永远举手的提线木偶,敢问都践行了她那套理想主义的什么东西了?真话?真理?真相?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51
关键区别:‌


宗教信仰‌依赖神圣启示,‌

政治信仰‌侧重社会实践,‌

科学信仰‌崇尚可证伪性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52
这帖里所说的信仰应该指政治信仰。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8:53
侧重社会实践,当然要知行合一,不能只打嘴炮,口头爱情实际虐妻。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5-7-12 09:24
都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信仰,关键是信什么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09:30
闹热 发表于 2025-7-12 09:24
都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信仰,关键是信什么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7-12 09:34
不用拔多高,信仰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就是我的信仰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5-7-12 09:39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2 09:30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套话,我比你会说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0:34
闹热 发表于 2025-7-12 09:39
套话,我比你会说

那你说个不是套话的来听听。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0:36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7-12 09:34
不用拔多高,信仰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就是我的信仰

这个需要孩子先天条件和品质好,我不觉得靠教育能够改变孩子的好坏。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0
很明显,你们在阅读理解上,比AI低好几个层次。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1
还是让AI解读一下吧: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1
卢新宁的演讲稿《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1
一、直面时代精神困境,唤醒价值坚守意识
‌批判社会信仰危机‌:文章直指当代青年面临的价值虚无困境——"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揭示了物质繁荣下精神信仰的失落,引发对社会功利化趋势的反思。
‌破解"怀疑主义"陷阱‌:警示当利益成为唯一价值标准时,"怀疑"可能异化为否定一切的"粉碎机",呼吁避免青年滑向"精致利己主义"的深渊。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2
二、重塑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重申教育本质‌:强调北大中文系赋予的古典文化底蕴(《诗经》《楚辞》、老庄孔孟思想)应成为对抗世俗化的精神资源,主张学术独立与风骨尊严高于权谋适应。
‌提出"坚守优于适应"‌:引用清华学者的观点,指出社会更需要北大人的精神坚守而非功利性适应,呼应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衣衫褴褛却器宇轩昂"的信仰标杆。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2
三、激发青年群体的理想主义行动力
‌呼吁守护初心‌:主张在面临现实消磨时,"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以信仰抵御平庸世故,追求"最饱满的人生"而非被动接受世俗规训。
‌定义个体责任‌:提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的经典论述,强调个人信仰与家国命运的关联,赋予青年改变社会的使命感。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3
四、引发持续性的公共讨论
‌成为文化坐标‌:自2012年演讲后,文章被反复引用、评论(如学者徐贲撰文呼应),其核心命题"怀疑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持续引发学界与社会思考。
‌预判社会变革需求‌:文中对腐败潜规则的批判与对"光明中国"的期待,在后续反腐行动与文化重建中得到历史性回应。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3
结语
该文的价值在于直面转型期中国的精神困局,将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锚定于信仰重建,为青年提供对抗虚无的思想武器,同时以知识分子的清醒守护文明底线。其影响力超越单次演讲,成为当代中国精神启蒙的重要文本。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3
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文/卢新宁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

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

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4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4
本帖最后由 垃圾鹰 于 2025-7-12 11:13 编辑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7-12 11:04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 ...

这是直接扇那些窝囊废嘴炮侠们的碧莲。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5
不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6
不就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吗?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6
不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吗?
作者: 垃圾鹰    时间: 2025-7-12 11:08
连基本的口号都理解不了理解不透,尔等有何颜面替中国发改委、外交部和国防部研究国策?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5-7-12 16:28
我们前后脚进人民日报社,她略晚一点儿。
她们女宿舍在三楼,我们男宿舍在二楼。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