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蚁篆(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8-5 11:21
标题: 蚁篆(随笔)
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8-5 15:09 编辑
“蚁篆”是我对自家书写的谑称。笔法、间架全无讲究,一味面目可憎,有类蚂蚁爬过。唯一好处是尚不缺胳膊少腿,望去依稀可辨。不似西医开出的拉丁文药方,一半个药剂师外其他人认不得。
我从没把书写当过正事。念中学时班上有俩汉中籍同窗,大名鼎鼎的“石门十三品”就在他们家乡,两个都写得一手好字。一个习魏碑、一个工隶书。相处久了,免不了临渊羡鱼。然则究竟字无百日之功,到末了还是没学成。
我从来就是个糙人。每日一睁开眼睛的头等要务便是出力赚钱、养家糊口等刻不容缓的正事,其次才是那些引人入胜的吃喝玩乐。至于写字,能满足基本的实用性要求就得了。
古人重书法是因字的好坏往往关系到切身利益。乡试会试,只写得好文章是不够的,字也须写得好。至于给上官、给东家写请示、写汇报,就更不可草草了。是故那时的读书人写的字多少都有个样子。
我见过旧社会一些学历并不高的普通人留下的书信,也见过老一代乡下人过年写的对联,差不多都是一手中规中矩的行楷、行草,甚至看得出《兰亭序》、《祭侄文稿》的影响。西安有个名叫“新兴号”的老字号,他家那块传承百年的柳体门匾便是个粗通文墨的厨子写的。
现而今国家、社会用人,大多不讲究这些个了。书法便由昔日读书人必习的技艺转化为一门艺术。
俯察那些惯以左撇子写字的洋人,他们的爷爷、姥爷留下的文书尚维持着颇讲法度的半花体,今天则大都是潦草的手写印刷体了,有类我的“蚁篆”。
家父虽是理科教授,他画的山水中堂却很有些名气,又写得一手漂亮的行楷。然则他的一些画的题款,却是身为商会会长的二伯写的。据父亲说,二伯的字比他好。
父亲一生酷好书画,留下许多珂罗版精印的名家简牍,自然也少不了宣纸、毛笔、颜料、墨锭和砚。满满的一大箱,数十年随我搬了七八次家。在我这个不求上进的不肖子手里,这一箱宝物从未起过任何作用。
我虽不懂书法,却爱看写得好的字。一听说哪儿有著名碑碣、摩崖,往往会远远地跑去了看,装模作样地瞻仰、揣摩一通。九成宫遗址的颜鲁公《礼泉铭》、米公祠米元章的诸多碑刻、褒斜道路边的《石门颂》、焦山的《瘗鹤铭》、柳子庙的《荔子碑》、白鹿洞的《踏莎行》等碑碣、摩崖前,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墨宝、拓片,也很攒了几张。
然则无论父亲留下的精印书画,还是买来便扔在书柜里不看第二眼的墨宝、拓片,都没能使我的字有丝毫起色。几十年里它们是它们,我只是我。几十年如一日挣我的薪水,喝我的烧酒,写我的蚁篆。营营孳孳,不知老之将至。
作者: 流火都城 时间: 2025-8-5 11:26
随笔比小说还要好看。小说是正妻?随笔是小妾?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8-5 11:30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随笔可能比小说还多。
我写随笔有时用小说的手法,写小说也用过随笔的手法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5 14:03
都说书画不分家,没有画好字不好这回事,更要以书法入画,行笔才有金石味道。问题是,真的好多画好字不好的。并非刻意而为的那种丑书,就是写得跟狗刨似的,画画却妙笔生花。我也没练过字,写得还行,当然是硬笔,毛笔不会。个人分析,依旧一个结构问题,所谓距离产生美,每个人发挥的空间不同,有大有小,有所限制吧。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5 14:18
瘗鹤铭厉害!头回见拓片,一看就知道黄庭坚长枪大戟的来龙去脉了。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5 14:24
有一点:写字好的人,画画会更好,毋庸置疑。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5 14:42
另,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说的是气质,同时也是能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的审美问题。而文如其人,道理一样。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5 14:46
我是死脑筋。看得懂,看得舒服,看得喜欢,就好。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5 14:47
看来是喜欢妾的。


作者: 流火都城 时间: 2025-8-5 15:51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5 15:55
楼上一老一少都不正经。。。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5 17:25
孤陋寡闻。孤陋寡闻。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5-8-5 19:43
现在懂书法的年轻人不多了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5 23:40
有次和人说到祭侄文稿,说他超越了普遍意义的书法框架布局。
而是融进了个人气血在内。
刚好有个类比。
我比较不太爱看美国人拍的古希腊罗马这类文明的片子。
因为人种都有地域特征。
美洲人面孔去演什么阿克琉斯,很会跳戏。
但是看爱德华诺顿的鲍德温四世时。
就会觉得他的气息他的动作就是本尊。
神韵在那儿。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5 23:49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5 23:40
有次和人说到祭侄文稿,说他超越了普遍意义的书法框架布局。
而是融进了个人气血在内。
央视介绍张海。
那种枯墨分锋体,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5 23:56
气场不合?
不是你的菜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5 23:58
去搜了下。
是不是嫌人家不够端庄?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6 04:55
其实这个人是够格仰望的。他的中年作品就气韵生动,纯熟堂皇。
为什么走分锋?不必要。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6 04:57
还是要尊重人家自己的追求。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09:54
电影特洛伊,布拉德皮特演得阿克琉斯,绝对猛男,与神话中的“伪娘”确实不符,尤其腮帮子。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0:08
前书协主席写得美术字怎么能不端庄呢,最适合门匾中堂了。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0:30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古人云,用墨太丰,又多肉微骨,谓之墨猪。
反之,剑走偏锋,满纸飞白,就显得不落俗套;当然,都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喽。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0:57
还有结体,取万家之长。从颜柳入手,兼习欧赵;上溯魏晋,直追秦汉;继而转攻明清诸家,于真草隶篆无不涉及。。。一如黄庭坚论杜诗韩文所云:无一字无来处。就能登堂入室,号称书法家了。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1:05
当然,也有人管这叫一锅乱炖,莫过科技与狠活儿。。。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6 12:20
深有见地。支持。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6 12:22
我们县的书法会长,前天的活动,展示他的秦简。还是下功夫不错,不只是有模样,还见整齐和自己的创造。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3:01
哪里哪里,老生常谈罢了。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3:03
创造?创新吧,所谓的个人风格,都在争取这个。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6 13:20
我看了一下 。学习总是好事;出新出奇出自己,却总是有危险。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3:37
书画家再是自吹自擂,一般也不敢用创造,都说创作。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3:39
搞创作,文学也是,比如林老的“碎碎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8-6 13:53
赏读,问好!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8-6 15:45
元霸的知识涉猎极广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8-6 15:51
丸子年轻、稳健、家学渊博,后生可畏者也。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5:59
秦老师过奖,家学是真没有,从我祖父那一辈儿就断了。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8-6 16:33
在你这里有时能感觉到当年的我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6 16:37
毋庸置疑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8-6 18:10
啊。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8-6 19:23
有些是自己不会做但是喜欢欣赏,也挺好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