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转贴)溪涧终汇海——《三生》读感(代序)(评小说《三生》之四) [打印本页]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5-8-15 11:09
标题: (转贴)溪涧终汇海——《三生》读感(代序)(评小说《三生》之四)
        作者:裔家润

  首次接触陶然作品,是他的科幻小说《幻旅》,寓意深刻又想象奇丽,叫人不忍释卷。《三生》是另一种路数,但引人入胜的程度不在《幻旅》之下,所不同者,《幻旅》是强情节、热开场,第一页就将人紧紧慑住,像电影;《三生》则稳扎稳打,越到后来越云蒸霞蔚、荡气回肠,是更标准的长篇小说布局。
  乍一读,我以为这是一个社会妈妈顶住各方压力,和养子再建和谐小家,弘扬社会大爱的故事;读未过半,却发现不止如此,还是以当下故事为引,勾连起民国以至清朝末年几代人的人生传奇,是绝对出乎意料的走向。加上陶然创造性地把主旋律、纯文学、(至少四种以上)通俗文学、影视镜头的技巧大规模综合,碰撞出的火花堪称璀璨,也令人对他不断突破自我、不输少年的锐气钦佩之至。
  结构安排也颇具匠心:此生、彼生、他生,是时间上的设定;厨下、院中、坡上,是空间上的概念,六个篇章,三主三副、三长三短,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时空。这样的构思,真叫人眼前一亮。
  手法技巧上纵横捭阖,在以下两方面他又相当“传统”。其一是韵味。即便没有那么多的文学储备和那么深厚的文学素养,阅读《三生》也有一种“如归”的亲切。扑面而来的清雅文风,使人生一种文学意义上的“还乡”感。小说字里行间透露出从容恬淡的温馨,往往寥寥数语,已与记忆背景中的名作品、名场面打成一片:生日宴会上众人齐聚,仿若一部元代杂剧的开幕;完节堂的大门推开,使人再梦一场红楼;惊堂木铿锵有力地一拍,话本收束,长江两岸的恩怨情仇就此画上句号……这是深谙中国传统章回小说、诗词曲文之后,才能淬炼出的中华独有的气韵。
  其二是时不时地“致敬经典”。常路与吴恒的相貌以及部分生活习惯相似,是“宛宛类卿”,是从中国古典小说和戏剧中接续下来的叙事上的某种类型;颜家内外的爱恨纠割颇有演义的即视感;完节堂版块,结合书中透露的时代背景,读者本不难猜到宋家林不辞而别是为参军,王永祥的三缄其口是因为战友壮烈牺牲等等,但当作者慢慢将其揭晓,读者仍旧难免有意外与深思,颇有“三言二拍”某些篇目布局的神髓……作者与读者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无需多说的默契,不必赘言的心照,不是知音也是知音了。以上两点透现出的,是陶然对中国文化的眷眷深情,和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坚定追求。
  以下我想谈谈三大女主的姓名。作者摒弃了某些流行小说中人物取名的矫揉造作,朴实又耐咀嚼。
  于青桦:桦树能够在大火烧毁森林后顽强生长,象征着永不妥协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于青桦从丧子之痛中走出,虽然收养常路的“动机不纯”,但君子论迹不论心,最终她通过以直报怨平衡各方关系,将自己与周围一批人的生活导入正轨。
  杨淑娴:入完节堂是守了教条,不怨恨婆家,是一种无奈的良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团结众姊妹、逃出生天、投奔光明是自发的义烈,是更高层面的“贤”,无愧淑贤之名。
  颜明玉:至情至性,又当断则断,将救生事业发扬光大,造福大众,确如一块熠熠生辉的“明玉”。
  三位女性每每困于血脉亲疏、世俗礼教的桎梏,时常限于“小家”和“大家”的抉择,但恰恰是这种桎梏和随后的抉择成就了她们的鸿鹄大愿。可以说名字与角色的命运契合度极高。即便是在抗战期间,或清末民初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她们也绝非被动的棋子,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巾帼,更是光芒闪耀的非凡的自己。
  《三生》中的主角风采卓然,配角也栩栩如生:余光的碎嘴、生意经和塑料义气让人忍俊不禁;张玉茹的苍劲高洁、和蔼凛然和强大的气场令人肃然起敬;静秀的人生际遇令人一洒同情之泪;陈二嫂在生死存亡之际仍想着贞节牌坊,蒋雨轩精明能干却格局窄小痛失所爱,任中堂步步机心终至身死名灭,令人唏嘘。即便是皮四这样生性顽劣、插科打诨的角色,也能符合其性格逻辑地渐渐改变、有所发展。本书中写得鲜活饱满的配角,可以一口气说出二十个以上,几乎每一个都复杂立体,达到福斯特所说圆形人物的标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作者塑造群像的深厚功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饱受儒学熏陶的一代代知识分子无不奉为圭臬。但对于时下的青年来说,也许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聚薪火”,如何“去冷气”,其次才谈得上理想的实现和境界的升华。这个问题,我想作者借书中角色之口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与祖辈先贤心念相通,我们与志同道合者众志成城,着眼于此刻,着眼于身边,脚踏实地地将每一步都化作力量,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溪流汇成江海,在新时代直挂云帆,弄潮破浪。
  不算很长的小说,激荡在我耳边的,竟是黄钟大吕般的回响。这样的厚重与振奋,只能来自文本内在的宏阔与志量!



  二O二四年五月于无锡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15 11:59
加上陶然创造性地把主旋律、纯文学、(至少四种以上)通俗文学、影视镜头的技巧大规模综合,碰撞出的火花堪称璀璨,也令人对他不断突破自我、不输少年的锐气钦佩之至。
/
这个视角不錯呀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15 12:02
 不算很长的小说,激荡在我耳边的,竟是黄钟大吕般的回响。
^_^
评价很高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5-8-15 12:14
这个读出了高度。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5-8-15 17:09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8-15 11:59
加上陶然创造性地把主旋律、纯文学、(至少四种以上)通俗文学、影视镜头的技巧大规模综合,碰撞出的火花堪 ...

他又是另一种角度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5-8-15 17:09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8-15 12:02
 不算很长的小说,激荡在我耳边的,竟是黄钟大吕般的回响。
^_^
评价很高

过誉了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5-8-15 17:10
论金 发表于 2025-8-15 12:14
这个读出了高度。

他本身就很有少年的锐气。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