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垓下怀古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22 09:34
标题: 垓下怀古
当年咸阳楚汉争,四面楚歌垓下围。
八千子弟尽屠戮,从此天下归汉家。
虞姬吻颈血喷溅,项羽徒有力举鼎。
乌江水去千古悠,至今犹恨未屈伸。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22 10:14
原文。
垓下怀古
栖一〔唐代〕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22 10:14
译文
遥想当年咸阳周遭的往事,真让人叹息不已,那哀怨的楚歌响起时,勾起的思绪无边无际。
当年跟随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如今都散落何方?那曾作为楚汉分界的万里鸿沟,最终尽数归入了汉家天下。
战场上弓箭断裂,将士们在阵前拼力争夺江山,垓下一带血流成河,终究定下天下归属的结局。
项羽那 “力拔山兮” 的盖世豪情,最终耗尽在乌江边,从古到今岁月悠悠,唯有乌江的浪花空自翻涌,载着这千古的兴亡与叹惋。

注释
咸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迁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此,大造宫殿,定为都城。
楚歌:为古楚国(以今湖北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歌曲。
八千子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其叔项梁杀会稽郡守,集吴中子弟,得精兵八千,在吴地举兵响应。次年,即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击秦军,所向披靡。后项羽败于垓下,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驾舟欲渡项羽。项羽拒绝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
鸿沟:古运河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部。汜水之战后,刘邦遣使往说项羽中分天下,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东为楚地,西为汉地。后世以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
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
弓断阵前:弓断意思是不能或不敢再射箭。
日月:意为天下。
龙蛇:比喻杰出的人物。又解作龙和蛇,指成功者与失败者。
拔山:项羽《垓下歌》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
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江畔的乌江镇内有唐代所建项王庙,庙后有明代所建项羽衣冠冢。
悠悠:遥远,长久。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22 10:14
简析
  《垓下怀古》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综述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由于刚愎自用、暴戾骄矜,政治上霸道不仁而丧失民心,终于帝业无成,自杀身死的史实。整首诗格调深沉悲壮,充满激情,令人回肠荡气;诗中一唱三叹,抒发了诗人对英雄末路、历史沧桑的深沉感喟。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22 10:14
栖一(832一?),晚唐诗僧。卒年与姓氏字号均不详,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人。与贯休同时,诗名亦略同。长于七律,诗风遒拔雄劲,悲壮沉郁。作品多已散亡,《全唐诗》存其诗二首,皆怀古之作。除《垓下怀古》外,另一首为《武昌怀古》。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8-22 10:15
欢迎赏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