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 发表于 2025-8-25 11:51
纪上岸了,在体制内,
其实也在表达不满,不过比较隐晦,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8-25 11:51
纪和蒲,都用写作自我疗愈。
吾二悟 发表于 2025-8-25 12:05
写的真好。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5-8-25 12:53
幼年住乡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左右后三家邻居都有这种男女关系的事,闭门在家也能听到。
但乡里人不 ...
无蕊 发表于 2025-8-25 13:02
也可能是生活所迫,分开来便不能存活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5-8-25 13:07
有可能。乡邻也没怎么谴责。
当事人愤怒,后邻曾用炸鱼炸药威胁,弄假成真,赶紧把炸药瓶扔了,幸好他 ...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5-8-25 13:39
中国真正出现小说这种体裁就是明清白话小说,而且并不作为读书人的正业,算科考之外的旁门左道。写小说,对 ...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8-25 13:51
聊斋比阅微接地气
郭敬明比韩寒接地气
没毛病
无蕊 发表于 2025-8-25 14:03
阅微的那套价值观已经死绝了,今人阅读只是一种考古的兴趣吧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8-25 14:06
你讲讲阅微死去的价值观是什么
无蕊 发表于 2025-8-25 14:12
有眼睛的自己去看
知音 发表于 2025-8-25 14:28
这两本书故事有交叉?
螃蟹 发表于 2025-8-25 14:33
等我老到走不动,实在闲极无聊时或许会看看吧。
古中国人那点没多大意思的烂故事……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8-25 14:28
别耍臭无赖
道德不是事实判断,是个人主观意见
你不说,谁知道你从阅微读出了什么死去的道德
无蕊 发表于 2025-8-25 14:53
看不了文言,就好好求教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8-25 11:31
是的,聊斋比阅微更接地气,我比较喜欢聊斋的一点就是不说教。所以对于蒲松龄写狐狸的东西,反倒是觉得有些 ...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5-8-25 13:39
中国真正出现小说这种体裁就是明清白话小说,而且并不作为读书人的正业,算科考之外的旁门左道。写小说,对 ...
知音 发表于 2025-8-25 14:26
学习了,我就是个文盲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8-25 16:48
类似民间故事,故事会吧?O(∩_∩)O哈哈~~~~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8-25 16:43
《阅》的接地气之说,有点像三言二拍的架构~~~譬如妻猪那个,让我想起三言二拍里的一则,说潘金莲转世,因 ...
无蕊 发表于 2025-8-25 17:39
三言只看过洁本,二拍没看过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5-8-25 13:39
中国真正出现小说这种体裁就是明清白话小说,而且并不作为读书人的正业,算科考之外的旁门左道。写小说,对 ...
无蕊 发表于 2025-8-25 14:03
阅微的那套价值观已经死绝了,今人阅读只是一种考古的兴趣吧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5-8-25 13:39
中国真正出现小说这种体裁就是明清白话小说,而且并不作为读书人的正业,算科考之外的旁门左道。写小说,对 ...
杨逍逍 发表于 2025-8-25 20:22
不觉得有太大考古价值,写的干薄,社会还原力不足。
纪晓岚编了《四库全书》,考据成瘾了,写个鬼 ...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