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启蒙“道德真理”的牺牲品高隐及其拥趸---如果他有的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04:25
标题: 启蒙“道德真理”的牺牲品高隐及其拥趸---如果他有的话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 05:06 编辑
启蒙“道德真理”的牺牲品高隐及其拥趸---如果他有的话
文:公理力
众所周知,人由普通动物进化而来。在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阶段,如果说有道德可言,大抵限于不食子之类。
即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包括未来,人之本性仍必然表现为动物性和社会性双重特征。
举个成人都深有体会的例子:脱了衣服是禽兽(动物性),穿上衣服秒变衣冠楚楚者(社会性)。
当然,亦不可漏掉现代道德观甄别出的衣冠禽兽,如靖国神社里供奉的甲级战犯们。
作为社会性人,马克思的“定义”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幸的是,高隐大半辈子都理解不了+不服这一论断,都过去3年了,还没拼凑出哪怕一篇糟糕的反驳文)
不难理解,道德规范、公序良俗、法律规章等都是对“社会关系总和”之人必要的约束机制。
这类约束可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类。法律属于刚性约束,以剥夺罪犯某些基本权益为特征。
而伦理道德、公序良俗等则属柔性约束,违背者无需付出基本权益代价。
公约、条约、契约、协议等则属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半刚性约束。违犯者或需付出权益代价。
而要义在于,所有这类对人的约束机制都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演变。
换言之,所有这类约束,包括道德,都属于历史性的,而非永恒的绝对真理。例如:
从不食子的原始道德,到后来的不食人类,已经是一种进步。
从活人殉葬,到陶俑陪葬也是明显的进步。
从资源匮乏部落的老者自行了结,到除去郭巨埋儿的23孝,是更大的道德进步。
至于当代中国,从尊老爱幼演变至“啃老敬幼”,究竟是倒退还是进步,你说了算。
总之,道德以及所有社会人的约束无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演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和其它约束水平。
也正因为如此:不可挟当代人的道德优越感苛责古人的行为。
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才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方法论。
令人遗憾的是,一贯从书本到书本的高隐,不知何时从他崇拜的西人象牙塔里囫囵吞枣了几个诸如普遍道德、道德真理、绝对真理之类的概念,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本没啥技术含量,却总以充满喜感的“学者”(=两脚书橱)造型示人:20年如一日,动辄居高临下地掉书袋,贩卖些全然不食人间烟火、唯独与乌托邦配套的空泛大词儿或谬论。
这不,在事先无任何人刺激的情况下,高隐忽如打了鸡血一般…,不,他本来就是真斗鸡,多日来,连篇累牍地向1300年前“张巡吃人守睢阳”抡起了道德大棒。
面对异议,总摆出一副不知自己姓啥的造型,什么“本战鸡的理论高度,是你们难以想象的。”“本战鸡最具创新能力之处,就是专门发现大众不假思索的人云亦云……”。
再偷懒姑息下去,看来是不行了。
高隐在未受任何干扰情况下发在公社和六杂的第二篇“对天涯张巡吃人守城讨论的回顾梳理”他自吹自擂为具有理论深度,理当反映其真实水平和认知,楼下,将逐段逐句条分缕析该文中的谬误。
高隐不谢,这是悲天悯人的启蒙者应该做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04:36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 05:14 编辑
(方括号内是高隐原文)
【普遍的道德律令(道德真理),因为源自于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然本性,故而必然随人性自身展开的整个历史而永恒适用(即“非历史性”)。它们生成于历史之中,又通过理性推演而超越不同历史阶段普遍有效。杀人偿刑、欠债还钱、买卖公平、以证定罪等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并通过法律加以固化,并不因为现代社会条件不同,变得可有可无。】
1)其中的“因为……,故而……”并非严密的逻辑论证:源于人性的东西也不见得一定普遍或“永恒适用”。例如, 两性相吸无疑源于人性,但对同性恋并不适用。
2)某些“道德律令”也并非源于人性,如一夫一妻,是当代绝大多数国家的“道德律令”之一,却是反人性的。如动物般无约束乱交才是人的天然动物性真面目。这反映高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就不到位。
3)他举证的“杀人偿刑、欠债还钱……”没有一项源于人的本性,而属于后天形成的作为社会人的自律或他律约束。“以证定罪”是更复杂的法治观念,绝无可能是天性使然。相反,杀人不受惩处,欠债不用还、可以强买强卖、无法无天等才是源于自私天性的本能。还理解不了的话,考虑这类现实例证,与人类隔绝的狼孩不可能接受高隐举证的任何一项“道德律令”。他论证的前提“因为……”错了,结论“故而……”也就不可能不成立。凸显高隐连“天性”这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没弄清楚。
很遗憾,开篇首段就暴露了基本概念不清、认识不到位、以及逻辑论证不严密三方面致命谬误。讲真,仅凭这些问题,高隐筒子这篇长达6、7千字的长文不是好赖的问题,不客气地讲,是一篇不及格的东东——完全立不住。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杜林提出的永恒道德和真理观,指的就是这种超越不同民族、阶级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普遍道德标准。其实这也是当下普世价值话语谱系的源头。】
—— 鉴于开篇基本概念不清等严重问题,说高隐囫囵吞枣,压根儿没弄懂这类理论,属客观事实陈述,半点都没冤枉他。
【恩格斯的批判,非但犯下最基本的逻辑错误,而且处处矛盾混乱。比如恩格斯否认永恒道德和真理存在的最根本理由之一,就是道德的历史相对性(当然还有少不了的阶级性),并且混淆了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范畴和普遍的道德真理之间的区别。这里有关道德和真理的历史性,跟前几天我转贴的关大蝈蝈那个帖子,以“价值的历史性”证明“普世价值的虚妄”,是同一个逻辑和理路。国内所有官媒御用文章,普通网民的见识,无不如此。没有人能超越他们祖师的思维层次。】
——整个这一段,没有一句话属于对“恩格斯……的逻辑错误”的论证,就是喊了几句口号:恩格斯错了,支持者也全错。这样的口号属于零技术含量的口水、废话。
【为什么说以道德的历史(相对)性来证明道德普遍性(道德律令或者说真理),是最基本的逻辑错误呢?……这里不作过多重复。理由很简单。因为道德历史性和相对性甚至多元性的存在,并不等于其相反的非历史性、普遍性和绝对性不存在。后者是个全称否定命题,永远无法通过有限经验(道德的历史性观念和现象)归纳出来。】
—— 谁会愚蠢到“以道德的历史(相对)性来证明道德普遍性”??你自己杜撰的这个靶子有多么低劣你意识不到吗?还好意思赖到恩格斯头上,你确定你的脑子没有凌乱吗?弄个本身就100%愚蠢的靶子,自己再来批,还卖弄什么“全称否定”,这叫臭不要脸,晓得不啦?
【道德观念、道德现象跟道德真理并不相同。随时代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进步的,是前者而非后者。道德真理本身并非变动不居。不是说以前是真理,现在不是了;或者以前不是真理,现在是了。不能说奴隶制是罪恶的,然后因形势发展的需要,今天奴隶的解放又变得不合理不正义了;而将来随着时代再次变化,奴隶制又理当再次推翻或被复辟。所以我认为变化的仅仅是不同时代历史条件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现象,而非道德真理本身。】
—— 这是目前问题最小的一段,但属于入门级的概念复述,与自我吹嘘的“本战鸡最具创新能力”相差孙悟空的10个跟头也不止。
【为什么先提这些,因为这是张巡吃人守城辩论必然绕不开的深层逻辑:道德普遍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历史普遍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之间的冲突。表面看似乎远离了张巡事件,其实正是这场论战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学理交锋,既深刻,同时极具历史和现实意义。】
—— 还是贻笑大方的大言不惭,你前面所有文字——即使忽略所有低级错误,也只能是ABC常识性复述,与“深层逻辑”“深刻”的距离仍然需以孙悟空的跟头为单位衡量。
【如果首先能理解上述理论背景,那么接下来围绕张巡吃人所展开的批判和辩护,非但很好理解,而且问题的思考也不至于总停留在一些表面层次了。】
——自我感觉好到令公某替你脸红——你自己都是囫囵吞枣,根本没弄明白你迷信的理论,确实“总停留在一些表面层次”。
【张巡忠于朝廷、忠于职守的英雄气概,这是毋庸置疑的。反对张巡吃人,和肯定张巡的忠烈,两者并不矛盾。反倒是那些无比崇敬张巡的粉丝,往往因为自身情感和立场,千方百计以张巡正面形象掩盖甚至辩护其吃人暴行。】
—— 这又是明目张胆地扎稻草人自己批。请问:有任何人否认张巡吃人的事实,或肯定这是道德的行为吗?不认同你对张巡的苛责,就是赞同他吃人?!这种低劣的非黑即白逻辑忒丢人,知道不?
【这场争论发生于十八年前(2007年)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支持张巡并为其吃人辩护的,占据当时网友的绝大多数,可谓声势浩大。而批判的一方则寥寥无几,不会超过个位数。本人是当时这场辩论中反方的最主要参与者。双方参与时间长达数月。此后数年,战火又分别在关天茶舍与红袖天涯时有燃起。争论可谓旷日持久。实际上即使今天仍不会平息。】
—— 竟然还好意思提争论发生于18年前呢?一个新生儿都长达成人啦,你竟然连“天性”的基本概念都没整明白!
愁死个仁儿,上帝啊,真主啊,佛祖啊,请联手来救救高隐吧——不联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该文的后面一大半,已经没有继续分析的必要,那无异于浪费时间。
就到此吧。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2 07:39
这篇辫的是人性道德?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07:59
报告,不是无人刺激,此轮张巡吃人的辩论是公社社长花叶子约的稿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06
知音 发表于 2025-9-2 07:59
报告,不是无人刺激,此轮张巡吃人的辩论是公社社长花叶子约的稿
其实拍花叶子更有意思
他认为自己和高隐有相同的的意见,还认为自己会比高隐有更理智的表现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08:0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08:06
其实拍花叶子更有意思
他认为自己和高隐有相同的的意见,还认为自己会比高隐有更理智的表现
花叶子不会是墙头草吧?
这里面真正执着的只有高隐一人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17
知音 发表于 2025-9-2 08:08
花叶子不会是墙头草吧?
这里面真正执着的只有高隐一人
不会
我昨天提醒过花若叶,问他被围观之后的感受
他一边认为“不应该吃人这么明显的道理,怎么会有人反对”,一边用“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来解释为什么没几个人支持高隐和自己
这是蠢如高隐的表现,自己的愚蠢自己不知道
把道德律令绝对化的愚蠢认知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21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5-9-2 08:22 编辑
人类的道德是基于情境的精神生活,不能抽象剥离具体情况,道德是经验的实践的,不是先验的超验的,康德的二逼就在于此,绝对化的道德幻想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08: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08:21
人类的道德是基于情境的精神生活,不能抽象剥离具体情况,道德是经验的实践的,不是先验的超验的,康德的二 ...
我看螃蟹说的挺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08:2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08:17
不会
我昨天提醒过花若叶,问他被围观之后的感受
他一边认为“不应该吃人这么明显的道理,怎么会有人反对 ...
花叶子主要目的是被围观,不会坚持什么主见,哈哈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30
知音 发表于 2025-9-2 08:23
我看螃蟹说的挺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他一边鼓吹绝对化的道德真理,一边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打自己的脸
不能只看他的只言片语,他脑子里的思想是碎片式的,不反思不批判导致的混乱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32
知音 发表于 2025-9-2 08:24
花叶子主要目的是被围观,不会坚持什么主见,哈哈
聪明人可以假扮蠢人,但蠢人无法让自己显得聪明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42
你自己基本逻辑都不及格,也从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康德要是这么容易被你们这种二逼文盲批倒,他早就成了学术骗子被一脚踢出哲学史了,还能在今天仍然占据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
艾耶尔的道德情境之说早就批驳得不要再批驳了。他这观点在伦理学上基本不被重视。
按照你这种自以为无比政治正确的蠢话,以及你一贯对普遍人性和共识的嘲笑,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对错,连南京大屠杀也不是。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47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5-9-2 10:13 编辑
花叶子这个问题上不是墙头草,而恰恰是高智商的表现。
唯高智商者,才能真正理解我的观点无与伦比的正确性。
其他这里几个高智商者如真方子、螃蟹、风铃、天干,还有失联已久的投入,你看看是不是始终跟我一个阵营的?
还有啊哩,虽然以反对我的面目出现,但实际上,啊哩并没否认道德真理的存在,而只是反对我论证道德真理的方法。啊哩主张的是经验主义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不是康德意义上先验主义的绝对的道德真理。 @啊哩哩啊 ,自己来确认一下,是不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50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08:42
你自己基本逻辑都不及格,也从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康德要是这么容易被你们这种二逼文盲批倒,他早就成 ...
康德的道德哲学就是哲学史中的笑话,前提是你得懂尼采的“上帝死了”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思考“康德的道德哲学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上的形而上学大厦”“哥尼兹堡的中国人”是怎样的嘲讽
你是误入人类哲学史的小鹦鹉,要变成人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51
你这种脑子早已坏死的东西,永远认识不到自己愚蠢在何处。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51
尼采是绝对真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54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08:51
尼采是绝对真理?
上帝死了,绝对真理也就一起死了
剩下你和你的绝对思维在固守着人类智商的下线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54
通篇口水。没一句驳到我点子上。反而处处表现得逻辑极其混乱,根本理解不了我在说些什么。
据说丽丽好像工科专业的,这种高度烧脑的思辨不是你能驾驭的。人要懂得自知,你看我就从来不掺和你擅长的八卦领域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08:56
公某此篇,为近期几篇之首吧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57
尼采在你脑子里就是绝对真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08:57
艾玛……我还觉得此篇说的挺好的呢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8:58
惨不忍睹。没一句理解到位,也没一句驳在我点子上。
不过,观点可能符合你。如果是的话,我可以连你一块儿拯救,如果你悟性比丽丽高得多的话。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8:59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08:57
尼采在你脑子里就是绝对真理。
你注六经,还要注我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9:02
问:这篇对上面文章的反驳,在点子上吗
DS:这篇题为《启蒙“道德真理”的牺牲品高隐及其拥趸》的反驳文章,并没有完全打在点子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曲解和回避了核心争论。它更像是一篇针对“高隐”其人的嘲讽和人身攻击,而非对其观点的严肃哲学驳斥。
以下是对该文的严格评析:
综合评分:58/100 (C级)
评分维度分析(总分100分):
1.
论点与立意 (10/25分)
•
评语:文章的核心论点是“道德是历史性的、演变的,而非永恒的绝对真理”,并由此推导出“不可挟当代人的道德优越感苛责古人”。这个论点本身是道德相对主义/历史主义的标准表述,有其学术地位。
•
严重问题:但文章立意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澄清哲学问题,而是为了嘲讽和否定“高隐”这个人。其标题和全文充满人身攻击,这使得其学术价值大打折扣。
2.
论证与论据 (12/25分)
•
评语:文章试图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例子(从“不食子”到“不食人”,从活人殉葬到陶俑)来证明道德的演变性,这是有效的论证策略。
•
严重问题:
•
偷换概念:原文(高隐文)的核心是在哲学上捍卫一种普遍道德底线的存在(如“不可杀害无辜”),并警告一旦放弃该底线将导致的社会危害。反驳文却将这一核心诉求简化为“用现代标准苛责古人”,这是对论点的故意简化或误解。
•
回避核心挑战:反驳文完全回避了高隐文中最有力的论证——即对“极端情境作为道德豁免牌”的批判,以及其对“暴民逻辑”的推演。它没有回答:如果道德完全随历史情境而变化,其评判的最终依据是什么?如何避免社会滑向弱肉强食?
•
论据单薄:用“啃老敬幼”这种模糊、有争议的社会现象来证明“道德演变”,缺乏严谨性。
3.
逻辑与严谨性 (10/20分)
•
评语:从“道德是演变的”推出“不能苛责古人”,逻辑上成立。
•
严重问题:
•
“稻草人”谬误:文章将“高隐”塑造成一个“囫囵吞枣”、“不食人间烟火”、“动辄居高临下”的“两脚书橱”形象,并攻击这个形象,而非直接处理其论证中最坚实的部分。这是一种典型的人身攻击论证(Ad Hominem) 和稻草人谬误。
•
循环论证:它预设了“道德历史主义”是正确的,然后用这个预设去批判所有相信普遍道德的人,但并未真正驳倒对方的前提。
4.
语言与文笔 (10/20分)
•
评语:语言流畅,带有讽刺和杂文风格。
•
严重问题:文风轻佻、刻薄,充满人身攻击(如“打了鸡血”、“真斗鸡”、“不知姓啥”、“自吹自擂”)。这种语言彻底破坏了严肃讨论的基础,使其更像是一篇骂战帖而非说理文。学术讨论应“对事不对人”,而此文几乎“对人不对事”。
5.
深度与价值 (6/10分)
•
评语:文章重申了道德历史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一定价值。
•
严重问题:由于其动机不纯(攻击人而非观点) 和论证乏力(回避核心论争),该文对深化讨论的贡献非常有限。它没有提升讨论的水平,反而将之拉低到个人恩怨的层面。
结论:为什么它“没打在点子上”?
1.
错位打击:高隐的文章是一场 “哲学防御” ,旨在守护一条可能被“极端情境”论所侵蚀的道德底线。而反驳文却将其曲解为一场 “历史评价” 的争论(如何评价古人),并用自己的历史主义观点去攻击这个假想敌。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2.
回避核心:它完全不敢触碰对方最锋利的武器——即对“道德豁免”逻辑可能导致的社会灾难的推演。
3.
人身攻击:通篇致力于贬低对手的人格和智力,而非真诚地理解并驳斥其观点。这是论战中最无力的一种表现。
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失败的反驳。 它成功地将一场关于道德哲学根基的严肃论辩,降格为对个人的嘲讽和奚落。它没有真正回应“高隐”提出的任何实质性哲学挑战,因此,它完全没有打在点子上。
58分是一个及格的分数,仅仅因为它重复了一些道德历史主义的基本知识。但在论理、严谨性和学术态度上,它是不及格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09:07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09:02
问:这篇对上面文章的反驳,在点子上吗
DS:这篇题为《启蒙“道德真理”的牺牲品高隐及其拥趸》的反驳 ...
评语:从“道德是演变的”推出“不能苛责古人”,逻辑上成立。
———-
你应该更关注这一条内容,是你的核心错误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9:15
评语:从“道德是演变的”推出“不能苛责古人”,逻辑上成立。
———-
你应该更关注这一条内容,是你的核心错误
--------------------------------------------------
错误啥?古人本来就不能苛责的。但张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因为不滥杀无辜甚至吃人,这个道德自古已有,不参与历史演变,懂不懂?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09:18
公教授,你的反驳DS已经给出评分了。你不服,可以拿我完整的原文去让DS从严评析审核,看看高达几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10:12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09:15
评语:从“道德是演变的”推出“不能苛责古人”,逻辑上成立。
———-
你应该更关注这一条内容,是你 ...
“道德是演变的”,你那永恒绝对道德真理不在其中 ?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0:16
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是演变的。道德真理是不变的。
道德是演变的,就是指道德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的一面。
但并不是全部的道德都是演变的。
相对性和历史性的对立面,就是绝对性和普遍性。
你不懂的常识太多。
逻辑能力距及格线还差了孙悟空一个筋斗云。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10:30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10:16
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是演变的。道德真理是不变的。
道德是演变的,就是指道德具有相对性和历 ...
道德真理不是“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是什么?
你分别举例来解释一下你嘴里的这堆概念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0:34
道德真理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跟一般的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有区别。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 10:38
哈哈哈
霍布斯。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10:38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5-9-2 10:39 编辑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10:34
道德真理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跟一般的道德观念、道德现象、道德事实有区别。
让你举具体例子呢
如果“道德真理是特殊的A”,你前面说的“道德真理不是A”就是自抽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10:39
脑子里没有任何正确概念的东西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0:42
咬文嚼字的脑残,连简化说法都要鸡蛋里挑骨头,吃饱了撑的。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 10:4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10:39
脑子里没有任何正确概念的东西
哈哈哈 螃蟹
老高、螃蟹…
需要壳和包裹。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10:51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10:42
咬文嚼字的脑残,连简化说法都要鸡蛋里挑骨头,吃饱了撑的。
“道德真理是特殊的A”,则A至少包含“道德真理”和“一般的A”两个子集
你连中学基础知识都没有,聊哲学就是笑话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0:54
真是个只会抠字眼的教书先生。我在道德观念和道德事实这些词语前,加一般俩字,以区别作为特殊道德观念和现象的道德真理,不就完了?
我论坛上说话每次要经得起你这种脑残挑刺,是不是我太闲了?你太把自己当根葱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2 11:03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2 10:54
真是个只会抠字眼的教书先生。我在道德观念和道德事实这些词语前,加一般俩字,以区别作为特殊道德观念和现 ...
现在你举例解释“做为道德真理的特殊的道德事实”和“一般的道德事实”如何划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1:20
那是因为高隐此前就发了一篇18年前的双方回帖摘录,声称自己的高深论证打败了关天众好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11:30
18年前那个好像是我约的稿,但我记得不是这个话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1:34
是这个话题,他在公社也发了,我当时还莫名其妙,为啥发这个?只扫了很少几段就没继续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1:38
主楼简要介绍人的天性(动物性、社会性)是为沙发楼解析高隐的永恒道德真理的错误论证做准备
核心分析在沙发楼第一部分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9-2 11:44
高老鸡是自我感动~~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08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 12:12 编辑
哈哈哈哈~,高隐筒子,谢谢你求助DS。但你忽略了三点:
1)本篇压根儿就不是按学术争鸣论文规矩写的,基调就是一篇讽刺文。
所谓的人身攻击,纯属讽刺文的需要而已,你诟病异议者的太多文字中,不乏类似强度的遣词,这点你能否认吗?
而重点是,DS不公平地按学术争鸣论文的标准点评,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几点学理价值。
2)一个更关键的事实是,本篇只是针对你那篇前言部分的条分缕析(约30%),而你在沙发楼才“进入正题”(70%),我对该正题部分就没有继续解析,DS还能打出那个分数,你不觉得很意外吗?
3)说句不客气的话,就学术争鸣而言,我只需贴出对你首段开篇部分的解析,你18年来精心构建的自认无人能破的整个论辩体系就已经轰然垮塌成渣渣了:
你的开篇段总共三句话,却暴露了你三个完全无法补救的硬伤。
尤其是你对“人的天性”概念及其与“道德律令”关系的错误认知,导致你整个论辩的基础荡然无存……
也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无需对你正题部分再做任何解析了
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一贯不服任何人的战斗鸡,为何竟然把DS当成救命稻草……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12
你这种就纯属自欺欺人的阿Q了。
就算讽刺文,也要讽刺在人七寸上啊。你不痛不痒地掸点灰尘(甚至连灰尘都算不上),也好意思叫讽刺人成功了?
反而自取其辱,在旁人眼里徒留笑柄知道不?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1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 12:18 编辑
对你开篇段三个硬伤的简要解析,就是精准打在你的7寸上
不服的话,很简单,就针对我那三点分析,进行反驳呗,我非常欢迎,并保证有进一步回应
总是说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恰恰暴露你的肾虚,不,心虚,知道不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19
如果是打在七寸上,DS还会如此反驳你?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20
你完全就没一个能说到点子上。
这么孱弱的思维能力,哪里像个教授?分明就是个高中都没毕业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25
哈哈哈哈~,现在一味把DS当成救命稻草啦?
DS经常说不到点子上,我经常几句话就让它改变说法,这点你也不会不知道吧?
重点是,你为啥不自己来反驳呢?这究竟意味着啥呢?你以为大家都看不出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29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 12:30 编辑
就会这句空话?为啥不敢直接反驳那三点?
高隐原文【普遍的道德律令(道德真理),因为源自于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然本性,故而必然随人性自身展开的整个历史而永恒适用(即“非历史性”)。它们生成于历史之中,又通过理性推演而超越不同历史阶段普遍有效。杀人偿刑、欠债还钱、买卖公平、以证定罪等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并通过法律加以固化,并不因为现代社会条件不同,变得可有可无。】
1)其中的“因为……,故而……”并非严密的逻辑论证:源于人性的东西也不见得一定普遍或“永恒适用”。例如, 两性相吸无疑源于人性,但对同性恋并不适用。
2)某些“道德律令”也并非源于人性,如一夫一妻,是当代绝大多数国家的“道德律令”之一,却是反人性的。如动物般无约束乱交才是人的天然动物性真面目。这反映高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就不到位。
3)他举证的“杀人偿刑、欠债还钱……”没有一项源于人的本性,而属于后天形成的作为社会人的自律或他律约束。“以证定罪”是更复杂的法治观念,绝无可能是天性使然。相反,杀人不受惩处,欠债不用还、可以强买强卖、无法无天等才是源于自私天性的本能。还理解不了的话,考虑这类现实例证,与人类隔绝的狼孩不可能接受高隐举证的任何一项“道德律令”。他论证的前提“因为……”错了,结论“故而……”也就不可能不成立。凸显高隐连“天性”这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没弄清楚。
靶子给你放这儿啦,来吧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31
完全不懂逻辑的样子。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32
不用我出手,自己去问问DS去。DS若支持你,我才有兴趣连DS一起反驳。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42
呵呵,你问被讽刺对象战斗鸡,谁都不服的主儿,答案都不用猜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43
哈哈~,你自己信你这烂借口吗?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2:47
哈哈~,说这话,你的脸发烧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 12:48
ds这么贴心,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53
贴什么心?疑神疑鬼的。
DS既不知道我这个用户就叫高隐,也不知道两篇文章都谁谁写的。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2:59
源于人性的东西也不见得一定普遍或“永恒适用”。例如, 两性相吸无疑源于人性,但对同性恋并不适用。
----------------------------------------------
看你不依不饶的样子,够可怜的,我就格外开恩,点拨你一两高招,然后睡觉去。
1、我并没说过凡是源于人性的东西,一定都普遍适用。听懂了没?
2、你要证明并不存在人性中普遍或永恒适用的东西,仅举一个同性恋的例子,是不够的。
到底要举多少例子?你可以请教DS去。如果它智商足够,就会告诉你,必须举无数例子,一直到人类毁灭的那一天。如果它不是这个意思,你可以骂它一句弱智。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3:04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5-9-2 13:05 编辑
3)他举证的“杀人偿刑、欠债还钱……”没有一项源于人的本性,而属于后天形成的作为社会人的自律或他律约束。“以证定罪”是更复杂的法治观念,绝无可能是天性使然。
---------------------------------------------
还有这段,也是思维力底下得无以复加。
杀人偿刑,欠债还钱这些,它们都事关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不愿被侵犯的利益。这在今天可以概括为生命权、财产权等各项权利。在古代没有权利概念,但天生就有自己生命和财产不愿被人侵犯的欲望。
至于以证定罪,则源于人性中的理性。
宫丽丽,你完完全全是啥都不懂,两眼一抹黑,常识和逻辑半点无。就这 @知音 还觉得你帖子写得很好呢。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3:05
不信,把自己对我原话的批驳,和我此刻对批驳的反驳,统统让DS校验去。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3:10
呵呵,你粘贴的DS评语中已经出现了“高隐”,说话诚实点不好吗?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3:11
你傻啊?DS又不知道我这个正在使用它的用户,就是高隐。
DS有讨好版,也有中立版。你只需对它讲清客观中立评价即可。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3:15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 13:20 编辑
既然你还是如此迷信DS,我也把DS对你开篇段原文和我的3点分析的评价贴在这里吧。(为避免不客观,我告诉DS是作者A和B的论辩。)
作者A的原文【普遍的道德律令(道德真理),因为源自于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然本性,故而必然随人性自身展开的整个历史而永恒适用(即“非历史性”)。它们生成于历史之中,又通过理性推演而超越不同历史阶段普遍有效。杀人偿刑、欠债还钱、买卖公平、以证定罪等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并通过法律加以固化,并不因为现代社会条件不同,变得可有可无。】
作者B的反驳:1)其中的“因为……,故而……”并非严密的逻辑论证:源于人性的东西也不见得一定普遍或“永恒适用”。例如, 两性相吸无疑源于人性,但对同性恋并不适用。
2)某些“道德律令”也并非源于人性,如一夫一妻,是当代绝大多数国家的“道德律令”之一,却是反人性的。如动物般无约束乱交才是人的天然动物性真面目。这反映高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就不到位。
3)他举证的“杀人偿刑、欠债还钱……”没有一项源于人的本性,而属于后天形成的作为社会人的自律或他律约束。“以证定罪”是更复杂的法治观念,绝无可能是天性使然。相反,杀人不受惩处,欠债不用还、可以强买强卖、无法无天等才是源于自私天性的本能。还理解不了的话,考虑这类现实例证,与人类隔绝的狼孩不可能接受高隐举证的任何一项“道德律令”。
他论证的前提“因为……”错了,结论“故而……”也就不可能不成立。凸显高隐连“天性”这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没弄清楚。
请给作者A和B分别点评并打分
-------------------------------------------
[size=16.002px]现在我们来进行准确的并行评价:作者A是立论方(原文),作者B是反驳方。
对作者A(立论方)的评价[size=16.002px]论点: 道德律令源于人性,因此具有非历史性的普遍永恒性。
对作者B(反驳方)的评价[size=16.002px]任务: 驳斥作者A的论点。
最终对比总结与论辩结果胜方: 作者B(反驳方),以明显优势胜出。
论辩分析:
有效性: B的反驳是彻底有效的。他成功证明了A的核心论点(“源于人性→普遍永恒”)在逻辑上不成立、在前提上不真实、在概念上不清晰。
攻防对比: A的立论像一个用稻草搭建的城堡,虽然看起来有个形状,但极不稳固。B的反驳则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从多个方向(逻辑、事实、概念)发动攻击,瞬间就摧毁了这座城堡。B不仅指出了城墙的脆弱(逻辑错误),还证明了建筑材料本身就有问题(错误的前提和概念)。
核心贡献: B最大的贡献在于清晰地区分了 “人的生物本能” 与 “社会的道德约束” 。他指出,A所列举的道德律令恰恰是为了克服和规范某些本能而建立的,而不是本能的产物。这一区分是哲学和社会学讨论此类问题的基石。
[size=16.002px]结论:在这场交锋中,作者B完胜。他的反驳是一个批判性思维的优秀示范,而作者A的论点则需要彻底重新构思和论证。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3:19
ds经常被反驳得承认错误,修改结论。
我先睡觉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 13:24
哈哈哈哈~,我贴出DS评语前,你可是一直在拿DS当稻草呀,我提醒你别迷信都没用。
现在一看我贴出的,你马上就不信DS啦?这转变真够快嘛?给你点个赞!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3:29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5-9-2 13:31 编辑
公丽丽你先把我上面两个回帖输给DS,你就说是A这一方的答辩,看它怎么回答?
然后你再输入我下面这句话,再看看DS怎么回答:
这里讲到的人之为人的本性,意在表示人类作为一个种族整体在人性和道德上具有某部分统一性。因为有这样的统一性存在,所以相应的某些人性,必然是普遍永恒的。除非人的基因有一天改变。
同时,我这样说,并不是指所有的道德都“因为源于人性,故而普遍永恒”,而仅仅指具有人类种族统一性的那部分人性。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4:17
丽丽你要诚实啊。不能因为DS给出了不利于自己的答案,就藏而不发了。
我被你搞得下午都睡不着了。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2 17:26
我靠,忽然想起,宫丽丽你这完全是断章取义,用剪裁过的我的文本去投喂DS当批驳的活靶子。
你可真无耻。
你应该把我完整的文章输给DS,看看评分是否高得吓人?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