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围长春 [打印本页]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5:41
标题: 围长春


1948,6.22,共军完成对长春的包围封锁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围长春

长春是东北大城市,伪满洲的首都 。长春建得异常坚固,易守难攻,如果硬攻必将伤亡惨重。

当然打长春并不仅仅是因为大,按共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是要围点打援,把沈阳的国军诱出来然后在共军预设阵地上打掉,这是如意算盘,可沈阳国军也不是傻子,不会轻易上钩,当然共军也不傻,如果投入重兵攻城,那么这时沈阳之敌就来了,而自己可能就是一块”夹心饼干”被包在里面。

因此共军就“围而不打”,把城外机场占领了,企图困死国军,然后把主力放在外围.你来救就打你,不来就困到你投降。

悲剧是城内的百姓

共军也不想让百姓跑,因为留在城内可以多消耗粮食。

林彪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我之对策主要是禁止通行,第一线上五十米设一哨兵,并有铁丝网、壕沟,严密接合部,消灭间隙,不让难民出来,出来者劝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后来饥饿情况愈来愈严重,饥民便乘夜或于白昼大批蜂涌而出,经我赶回后,群集于敌我警戒线之中间地带,由此饿毙者甚多。八月初经我部分放出,三天内共收两万余,城内难民立即又被疏散出数万,这一真空地带又被塞满。此时市内高粱价由七百万跌为五百万,经再度封锁又回涨,很快升至一千万。故在封锁斗争中,必须采取基本禁止出入,已经出来者可酌量分批陆续放出,但不可作一次与大量放出,使敌不能于短期内达成迅速疏散。如全不放出,则饿死者太多,影响亦不好”。

就这样,官方的统计数是饿死12万人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5:44

事实证明,围长春是错误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4 15:47
按照此地为了解放更多人可牺牲少数人的理论,这是历史伟大目的之必然代价。没有谁对此需要道义上负责。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9-4 15:49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4 15:44
事实证明,围长春是错误

我稍有异议。
战争真的残酷。
我是理解……我 我无法表达。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4 15:55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4 15:47
按照此地为了解放更多人可牺牲少数人的理论,这是历史伟大目的之必然代价。没有谁对此需要道义上负责。

你下辈子争取能理解斯大林说“胜利者是不受审的,这是公理”什么意思
到那时候你再读读马基雅维利主义,接触一下社会政治的黑暗,认识一下你自己

作者: 狮头鱼    时间: 2025-9-4 15:58
仗一打,一般人都逃到乡下,不知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夺城市里。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00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4 15:47
按照此地为了解放更多人可牺牲少数人的理论,这是历史伟大目的之必然代价。没有谁对此需要道义上负责。


与道义无关,人性本是如此,死个身边人会痛苦,百米之外,就无足轻重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4 16:0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4 15:55
你下辈子争取能理解斯大林说“胜利者是不受审的,这是公理”什么意思
到那时候你再读读马基雅维利主义, ...

       真是脑子混乱至极啊。

       你说的,跟我们应该对此事如何评价,有关系吗?

       因为胜利者不可审判,所以就是正义的?你确定你就是这个逻辑吗?

       如果确定,你就是个十足的脑残。

       如果不确定,你就是个脑子混乱如麻的杠精,吃饱了没事胡搅蛮缠。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4 16:02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4 16:00
与道义无关,人性本是如此,死个身边人会痛苦,百米之外,就无足轻重

人性本如此,所以对此无善恶褒贬?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06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4 15:49
我稍有异议。
战争真的残酷。
我是理解……我 我无法表达。


就事论事,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最后决定长春守玫投降的原因并不是缺粮,守军至少有三个月的粮,是锦州失守,此路不通,再守已无意义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09
狮头鱼 发表于 2025-9-4 15:58
仗一打,一般人都逃到乡下,不知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夺城市里。


老百姓并不知道仗什么时候打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9-4 16:0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4 15:55
你下辈子争取能理解斯大林说“胜利者是不受审的,这是公理”什么意思
到那时候你再读读马基雅维利主义, ...

不要吓破高鸡胆~

要之要之~~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9-4 16:0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4 15:55
你下辈子争取能理解斯大林说“胜利者是不受审的,这是公理”什么意思
到那时候你再读读马基雅维利主义, ...

长春、锦州,两场仗打下来,林彪入关,长驱直入。
这有因果关系。
这种胜势、杀气,作用至少仨。
动摇了国民党军队士气;
坚定了斯大林 支持中共的信心;
基本体现和巩固了毛的战略理念。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4 16:11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9-4 16:01
真是脑子混乱至极啊。

       你说的,跟我们应该对此事如何评价,有关系吗?

我说了,你下辈子争取能看懂吧
围困长春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胜利者不受谴责”
胜利者不会永远是胜利者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11

时间线是这样的

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

10月15日,共军攻克锦州。

10月17日,长春60军投降。

10月19日,长春新七军等部队投降。

10月21日,长春郑洞国兵团总部投降。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9-4 16:11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4 16:06
就事论事,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最后决定长春守玫投降的原因并不是缺粮,守军至少有三个月的粮,是 ...

长春之敌为何不弃城,和沈阳协调一致?

其实还是谍战的影响更大一些。

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9-4 16:11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4 16:06
就事论事,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最后决定长春守玫投降的原因并不是缺粮,守军至少有三个月的粮,是 ...

打锦州,大炮也是不认人。
伤亡也应该很大,很惨烈。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13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4 16:09
长春、锦州,两场仗打下来,林彪入关,长驱直入。
这有因果关系。
这种胜势、杀气,作用至少仨。


别扯远了,这里说的是长春饿死12万百姓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9-4 16:14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4 16:13
别扯远了,这里说的是长春饿死12万百姓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9-4 16:1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4 16:11
我说了,你下辈子争取能看懂吧
围困长春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胜利者不受谴责”
胜利者不会永远是胜利者

那你前面跟我讲的不是废话?自证为反对而反对的脑残杠精?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4 16:17

国民党军队应该投降……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17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9-4 16:11
长春之敌为何不弃城,和沈阳协调一致?

其实还是谍战的影响更大一些。


如果先打锦州,长春之围就免了

当然这只是如意算盘,历史不会让人如意,那年发大水冲垮了铁路线,是阻止共军南下的原因之一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4 16:19
周文王 发表于 2025-9-4 16:09
不要吓破高鸡胆~

要之要之~~

他看不懂
我的观点,他能看懂的非常有限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4 16:20
知音 发表于 2025-9-4 16:17
国民党军队应该投降……


这是后知后觉,哈哈,当时谁知道共军会赢
作者: 狮头鱼    时间: 2025-9-4 16:25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4 16:20
这是后知后觉,哈哈,当时谁知道共军会赢

是啊,当时正火拼,那一方赢还未定,不能事后诸格亮。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9-4 16:3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4 16:19
他看不懂
我的观点,他能看懂的非常有限

你们两个的逻辑不匹配,

各自为政。

高老鸡陷入了自我强化循环,

根本跳不出来。

你还好些~~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4 16:51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9-4 16:53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9-4 16:17
国民党军队应该投降……

据说,他们拟定“战时长春粮食管制暂行办法”,规定老百姓存粮的限量,以够吃到9月底为止,多余的粮食必须卖给政府一半作军粮。……后来甚至把存粮不够的百姓驱赶出城去~~~~

粮食恐慌到7月份就更夸张:郑洞国的部队开始抢粮,60军就在市内大抢老百姓的粮食,暂52师的官兵看谁家冒烟就去抢粮,……其他的也不想多说了,两军对垒谁有理?谁的屁股都干净不了……


百姓如蝼蚁。在哪一家的席面上,可能都仅仅是一盘菜~~~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4 16:52
所以我说,庆幸没生活在战火硝烟的时代~~~~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9-4 16:5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4 16:52
所以我说,庆幸没生活在战火硝烟的时代~~~~

希望后人们可以庆幸没生活你的年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4 16:5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4 16:54
希望后人们可以庆幸没生活你的年代

这倒也是真的。希望日子越来越向好,向光明——然,我的庆幸是现实,触手可及。你说的这个,……很难。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