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十里不同俗——从中元节说起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19
标题: 十里不同俗——从中元节说起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9-7 09:23 编辑

  先生散步没多久就跑回来,说满大街都是烧纸的,鬼影憧憧很瘆人——我就晓得中元节(七月十五)该到了。

  我们本地的风俗是从入七月就可以启动祭祀仪式,只多数人家会靠后安排到十五日前两、三天,所以我们又称中元节为“七月半”,意味着整场祭祀活动可持续半个月。

  有个尴尬事情是,了解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之后,我经常把“七夕”和“七月半”混为一谈,好不容易搞清楚区别后,我又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神仙和小鬼也撞衫,同时过节叫俗人们作何选择?

  且听信了祖母关于葡萄树下能听到牛郎织女悄悄话,我很长时间都特别忧伤:要怎么才能穿过可怖鬼群抵达葡萄架下呢?我祖母又说了,蓝布围裙当斗篷顶头上,手里端盆黑狗血就能吓退野鬼。

  ——太难了吧?就算我能克服“可能遇鬼”的恐惧,满满一盆狗血,还须是黑狗血上哪里找?何况邻居家的大黑就算肯送谁又愿帮我杀?再说一条狗的血能装满盆不?感觉连皮带肉加起来还差不多。

  以上种种导致迄今为止我从没在“七夕节”之夜抵达过近在咫尺的葡萄架下,也因胆子小夜晚不出门而没遇到鬼魅邪祟,算不算遗憾?鹰王颇为诧异,说“纸船明烛照天烧”有啥瘆人的呢?嗯哼,白天不懂夜的黑晓得伐?胆小鬼的阴影面积你能尺规测量才怪了!

  扯远了。扯回来,说七夕风俗。先生减少出门了,我也叮嘱儿子,尽量早点归家,阴煞气场别太多逗留。有些习俗不管信不信都须心存敬畏,毕竟传统文化的链条还该往下牵拉不是……

  然后,在大家伙的记录里,我就发现各地习俗差异了。

  对中元节来说,各地的统一认知倒是没有区别,基本都晓得:这个特殊的节日叫“鬼节”,是祭奠亡人的日子,要给亡故的亲人,包括祖辈先人们烧纸。

  就这个烧纸,还能烧出五花八门来,有点始料未及。

  譬如,柳警他们那边,各大寺庙里会有大批祭祀的烧包、敬香,寺庙有专门的焚烧炉,人多时会临时增加焚烧池,讲究的寺庙还盖大的焚烧塔炉。

  我其实有点想不明白:寺庙不是供神的吗?祭鬼怎么跑寺庙去了,不担心各路大神把门,小鬼们进不去的啊?

  没好意思在这个话题上置喙,是考虑传承这玩意儿多口口相授,谁晓得哪个环节就授偏了呢,显见得我没文化没见识还鸡蛋里挑骨头。

  但柳警提及的祭品,纸钱、香烛和锡箔纸做的金银元宝,还有“敬奉XX”的特大黄纸封之类的,倒是跟我记忆里的重合,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是寺庙出品故而加盖了寺庙印。

  再如鹰王提及他们那边是:黄昏时分,街角巷口便有三五蹲踞的人影,面前一只铁皮桶,其中火焰跃动,灰烬飞舞。

  我感到好奇的是铁皮桶哪里来的?总不能是各家自带的吧?除开在街巷铁皮桶烧纸之外,还在家里另有祭祀活动吗?毕竟我的家乡在外(桥边、路口等)烧纸仅仅是辅助环节,恳请孤魂野鬼不要阻碍祖先鬼们归家,正式的祭祀是在家里(堂屋和院里),算是大型的家祭现场:各类祭品几乎都有,还包括一大桌丰盛的酒菜。

  而且我还想到另一个问题,鹰王他不是在都城么,中元节烧纸习俗都不会受干扰会管控的吗?就像烟云提及的:“沈阳都没地方烧了。上了年纪的人偷偷出来烧,第二天早上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时直骂。那纸灰太难收拾了。”沈阳如此,而况京城?

  小毒的家乡就特别夸张,在中元节常规祭祀之外,还来个“七月挂衣,十月上坟”,是专门给不满一年的新逝者准备的。脑补“挂衣”画面:满堂墙壁都挂冥纸衣裤,风一吹窸窸窣窣的,在静夜、在烛光摇曳里……冷不丁踏入,魂都要吓飞了吧?还有“十月上坟”,就位了把碟子大小的麻糍(糍粑)送去坟前祭拜?

  总觉得小毒家乡的各类祭祀很折腾后辈子孙。年节、清明、中元,或附带十月,特别是远在外地的,紧赶慢赶,一趟又一趟。咋想的?太不人性化了。

  至于妃儿和肉多多这俩吃货,一个就记得大鱼大肉,另一个只晓得豆腐饭,……就不多提及了,估计其他祭祀内容他们啥都不晓得。像我们鹰王和小毒属于文字好心思细的,都能看出各地祭祀风俗的差异,鹰王还专帖剖析细节来着,我囿于时间和精力只粗略浏览还没来得及细读。小毒一言概括,说“百里不同俗”,我就想反驳说,哪里需要百里?十里足够了。

  类似,我老家强调年前(须赶立春前)上坟,而我婆婆妈家就定要年后才上坟。各地差异怎么形成的?实在让我好奇。空了,再读读鹰王的专帖,再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一个祭祀风俗都能如此延伸,忽然很感兴趣怎么办?!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9-7 09:27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7 09:29
武汉风平浪静没看到一处烧纸的
倒是在北京清明节时候,见识过他们祭祖。
街道到处摆着铁桶,排着队烧纸。应该是社区安排的。
作者: 时光深处    时间: 2025-9-7 09:30
神仙和小鬼也撞衫,传统文化有趣之处…
作者: 水流云在    时间: 2025-9-7 09:31
嘘~
昨天穿的红裤衩子,八字软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7 09:32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5-9-7 09:31
嘘~
昨天穿的红裤衩子,八字软

这是辟邪?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33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9-7 09:27

早上好啊,沙发王子~~~

作者: 大玲小芳    时间: 2025-9-7 09:34
我昨天和爱人一起去路口烧纸,结果被电线杆子上摄像头录到了。我觉得烧纸污染环境,是陋习,还是没敢和爱人争吵。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34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09:29
武汉风平浪静没看到一处烧纸的
倒是在北京清明节时候,见识过他们祭祖。
街道到处摆着铁桶,排着队烧纸。 ...

社区还挺人性化的嘛!必须给个大拇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36
时光深处 发表于 2025-9-7 09:30
神仙和小鬼也撞衫,传统文化有趣之处…

所以就很惊叹啊。你说,七夕节晚上想约会情郎的,结果遇上一只夜叉鬼,又一只夜叉鬼……可咋整。大型灾难现场啊~~~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7 09:3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09:34
社区还挺人性化的嘛!必须给个大拇指~~~

这方面北方人比我们要重视很多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7 09:3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09:36
所以就很惊叹啊。你说,七夕节晚上想约会情郎的,结果遇上一只夜叉鬼,又一只夜叉鬼……可咋整。大型灾难 ...

我还从未把七夕和七月半联系到一起。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38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5-9-7 09:31
嘘~
昨天穿的红裤衩子,八字软

O(∩_∩)O哈哈~你实在是牛啊!我也是八字软的,我小时候道士说的,我火焰低,很容易遇到鬼魅邪祟。我父母便约束得紧,哪哪都不许去,夜晚更不许出门——我都养成习惯了,忽略还可以如此着装辟邪~~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38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09:32
这是辟邪?

对哒,对哒。中国红,哪哪都开路先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40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5-9-7 09:34
我昨天和爱人一起去路口烧纸,结果被电线杆子上摄像头录到了。我觉得烧纸污染环境,是陋习,还是没敢和爱人 ...

摄像头拍到了,会罚款吗?要是不会的话,咱们悄悄愧疚一下就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41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09:36
这方面北方人比我们要重视很多

你是说市容市貌,人性化管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42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09:37
我还从未把七夕和七月半联系到一起。

我小时候一直混淆的啊,前晚跟先生和儿子说起,把他俩笑得不行,觉得我果然笨得要命~~~

作者: 大玲小芳    时间: 2025-9-7 09:4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09:40
摄像头拍到了,会罚款吗?要是不会的话,咱们悄悄愧疚一下就好~~~~

应该不会,罚款也不是很多。不是北京,是乡下。即使北京,也曾见晚上在路口烧纸的,画一个圈儿,留下一堆烟灰。

我说这是陋习,但是如果不保留这些陋习,谁还会记得有中元节?可能这也是正负不好管理的原因之一。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47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5-9-7 09:44
应该不会,罚款也不是很多。不是北京,是乡下。即使北京,也曾见晚上在路口烧纸的,画一个圈儿,留下一堆 ...

倒也是。文化的延续,该如何进行。这是个问题,值得提上议事日程~~~~

作者: 大玲小芳    时间: 2025-9-7 09:5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09:47
倒也是。文化的延续,该如何进行。这是个问题,值得提上议事日程~~~~

爱人拉着我去给先人烧纸还不算,她又给外地的儿媳儿子留言,让他们也去烧。我想的是,有我们在,他们不用去烧。谁知道我又被一顿批评。观念之争,都走不出家庭。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09:57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5-9-7 09:54
爱人拉着我去给先人烧纸还不算,她又给外地的儿媳儿子留言,让他们也去烧。我想的是,有我们在,他们不用 ...

哈哈!我支持你,不该勉强媳妇的。毕竟是一家子,有人代表就好了啊!我们这边都是如此的,家里老人一力承担,还说等他们百岁后记得接续。。。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5-9-7 10:00

心到就行了,没那么多讲究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9-7 10:33
记忆里,在我老家,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清明节和寒衣节是必须给老人们烧纸钱纸衣服的,中元节似乎不是很重要。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9-7 10:38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5-9-7 10:39 编辑

 我们本地的风俗是从入七月就可以启动祭祀仪式,只多数人家会靠后安排到十五日前两、三天,所以我们又称中元节为“七月半”,意味着整场祭祀活动可持续半个月。

你这就是生拉硬扯了。七月半,指七月十五日,正好月半嘛,这天才是正宗的中元节,鬼门开,阳间供奉的东西,阴间才能收到。其它时间祭祀,都是敷衍。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0:41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7 10:38
 我们本地的风俗是从入七月就可以启动祭祀仪式,只多数人家会靠后安排到十五日前两、三天,所以我们又称中 ...

你才瞎扯淡。我还说,我仅仅是客观记录。。。。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9-7 10:44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09:29
武汉风平浪静没看到一处烧纸的
倒是在北京清明节时候,见识过他们祭祖。
街道到处摆着铁桶,排着队烧纸。 ...

你在武汉哪里呀?我们武汉各个社区都在群里发通知,不要在小区里烧纸,实在要烧的,必须自备水桶,完事灭火。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9-7 10:4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10:41
你才瞎扯淡。我还说,我仅仅是客观记录。。。。

你记录可以,随意解说,就是胡扯了。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5-9-7 10:47
1;中元节,祭祀客死他乡的亲友,在街上烧纸拜祭是给那些保家卫国的先烈回家的路上随时都可以吃到家乡风味精,(广东广西人特别隆重,从早到晚都有人烧纸祭祀,有祠堂的会大型拜祭)

2;聚宝盘,就是古代的环保桶专门用来烧纸,现代的聚宝盘是不锈钢,35块一只大大的。

3;避邪,柳枝专克小鬼。晒过太阳七七四十九天补衣服的针,邪祟都怕 。无意冒犯了那些回家的先烈以上两样都不管用,他们有忠烈之气加身所以必需道歉别无他法。

4;有些人天生就是招惹鬼祟怎么办?清明,中元节,重阳这些日子把用过的卫生巾打包处理好放在身上,葵水指的就是大姨妈,阎王都怕葵水阴雷。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0:47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7 10:45
你记录可以,随意解说,就是胡扯了。

我这叫解说吗?明明是记录。我们喊七月半。我们的祭祀从月初开始。这算什么解说,你给我分析分析。。。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0:48
贾若知 发表于 2025-9-7 10:47
1;中元节,祭祀客死他乡的亲友,在街上烧纸拜祭是给那些保家卫国的先烈回家的路上随时都可以吃到家乡风味精 ...

谢谢。这个值得细读。。。

作者: 肉菩萨    时间: 2025-9-7 11:04
所谓不同俗,不过是表达方式不一。

其实是大同,都过年吧,都清明吧,都有中秋吧,至于你过年上坟还是冬至祭典,就自己看着办吧,意思到了就行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5-9-7 11:1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10:48
谢谢。这个值得细读。。。

有朋友在中元节无意中冒犯,除了道歉直至对方原谅外别无他法。炎黄五帝都是牺牲不少士兵才得到一切,这天他们最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7 15:03

我记得不久以前还是大张旗鼓的过七夕的,现在怎么没人提了。

你要不提我都忘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7 15:04

在我们东北没有那么神秘,就是七月十五之前给亲人上坟烧点纸(送钱)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7 15:07
而且我还想到另一个问题,鹰王他不是在都城么,中元节烧纸习俗都不会受干扰会管控的吗?就像烟云提及的:“沈阳都没地方烧了。上了年纪的人偷偷出来烧,第二天早上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时直骂。那纸灰太难收拾了。”沈阳如此,而况京城?
=========
北京的十字路口有烧纸的(没人管),我倒没看件烧的人,只是早上出去能看见画的圈儿和纸灰。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7 15:07
我们这里上坟的日子是大年三十、清明节;老人说“七月十五”是鬼节,这天也有上坟的,但不多。

年三十上坟必须是下午,据说上午上坟于子女后辈不好。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7 15:17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9-7 19:16 编辑

大年三十、清明节都是枯草期,这时候都有人管着不让烧纸,只允许把纸压在坟上。我是想尽一切办法烧掉,不然就感觉没有送过去(等到近乎天黑,管理人员下班后再烧)。当然我也很注意安全。我们在山麓还有自己的坟地,非正规公墓。

老人说,烧纸时,纸灰像白蝴蝶似的高高旋飞最好,那是故人很高兴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的物力现象,就是局部高温形成的小型龙卷风。不过每次看到这种现象出现时就感觉与另一个空间的先辈沟通了,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5-9-7 15:22
知音 发表于 2025-9-7 15:03
我记得不久以前还是大张旗鼓的过七夕的,现在怎么没人提了。

你要不提我都忘了。

和清明不一回事是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8:43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9-7 10:00
心到就行了,没那么多讲究

是越来越不讲究了。特别是以后的年轻人,家族观念没那么强烈,类似七月半祭祖这种,肯定会怎么简洁怎么来,若渣兄所说:心到就行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8:50
肉菩萨 发表于 2025-9-7 11:04
所谓不同俗,不过是表达方式不一。

其实是大同,都过年吧,都清明吧,都有中秋吧,至于你过年上坟还是冬 ...

大差不差是真的。但,我们的七月半是家祭——主要祭祀活动都放在家里,只有分会场是贿赂孤魂野鬼。我看很多人都在外面,有单纯寺庙烧纸的,还有直接上个坟的。特别是后者,单上坟的话,怎么区别清明习俗?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8:52
贾若知 发表于 2025-9-7 11:12
有朋友在中元节无意中冒犯,除了道歉直至对方原谅外别无他法。炎黄五帝都是牺牲不少士兵才得到一切,这天 ...

这个有点扯了吧?我感觉能祭祀敬重鬼神就不错了,还需要让着谁啊让着~~~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8:54
知音 发表于 2025-9-7 15:03
我记得不久以前还是大张旗鼓的过七夕的,现在怎么没人提了。

你要不提我都忘了。

会不会就是你们的七月半和清明很多习俗重复了的缘故?或者环境不好施展,或者年轻一辈想着大差不差就简化了吧,然后把七月半给抛爪哇国去了?毕竟清明节来得更正统还有法定假日来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8:56
知音 发表于 2025-9-7 15:04
在我们东北没有那么神秘,就是七月十五之前给亲人上坟烧点纸(送钱)

有点敷衍啊。我们不去坟头,而是举行家祭,主要是祭祖——就是祖辈先人些,都不晓得上溯多远了,依旧还吃着子孙后代的后代的供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8:58
知音 发表于 2025-9-7 15:07
而且我还想到另一个问题,鹰王他不是在都城么,中元节烧纸习俗都不会受干扰会管控的吗?就像烟云提及的:“ ...

北京的十字路口有烧纸的(没人管),我倒没看件烧的人,只是早上出去能看见画的圈儿和纸灰。
=
还是有点心虚,静夜了偷摸出去烧的吧?我们这边天还没大黑就到处烧起来了——因为烧完外面的,还得回家正式烧家里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9:02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7 15:07
我们这里上坟的日子是大年三十、清明节;老人说“七月十五”是鬼节,这天也有上坟的,但不多。

年三十上 ...

果然差别很大。我们上坟不在意是不是大年三十,就家里人在腊月团年那天去上坟(主要是上午),然后回家吃团年饭(午饭,一直延续到晚餐)。

七月半我们不上坟,只在家里举行祭祀仪式,给列祖列宗们敬香供奉,还有一大桌酒宴~~~当中包含出门烧纸,也不去坟头,而是给院门口、附近的岔路口,桥头树下什么的,是贿赂也友好请孤魂野鬼让行,不要阻碍列祖列宗回家的路~~~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9:04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7 15:17
大年三十、清明节都是枯草期,这时候都有人管着不让烧纸,只允许把纸压在坟上。我是想尽一切办法烧掉,不然 ...

大年三十、清明节都是枯草期,这时候都有人管着不让烧纸,只允许把纸压在坟上。我是想尽一切办法烧掉,不然就感觉没有送过去(等到近乎天黑,管理人员下班后再烧)
=
这感觉跟我相似。我也觉得纸钱需要烧了才行。诚如你所说,你们那边坟地在山区,又不是公墓,若不能严管引发山火就不好了——别人素质不能跟你比,良莠混杂的~~~

作者: 肉菩萨    时间: 2025-9-7 19:0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18:50
大差不差是真的。但,我们的七月半是家祭——主要祭祀活动都放在家里,只有分会场是贿赂孤魂野鬼。我看很 ...

上坟这个,我们这边冬至也可以去的,我丈人那边大年初一早上是必要去的。至于清明,算主祭吧。一般落葬都是放正清明的,往后连续三年不变,后面随意,清明赶不上,冬至可以补的。

至于马路边楼下,我觉得更多是属于没办法家里烧了,现在居民楼不是以前老房子那么随意,就开始画圈圈,也有给祖宗指路认门的意思。其实现在寺庙道馆里都有快递模式的,大红纸袋包好纸钱,写好名,落下款,现烧现发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9:05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7 15:17
大年三十、清明节都是枯草期,这时候都有人管着不让烧纸,只允许把纸压在坟上。我是想尽一切办法烧掉,不然 ...

好喜欢后面这两段的说辞。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概便在这里了?不然呢,一辈一辈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9:06
杀手 发表于 2025-9-7 15:22
和清明不一回事是吧?

我看有些人说的,好像差不多,就一个字:上坟。我们这边差别大了去,地点和方式都不一样~~~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19:08
肉菩萨 发表于 2025-9-7 19:05
上坟这个,我们这边冬至也可以去的,我丈人那边大年初一早上是必要去的。至于清明,算主祭吧。一般落葬都 ...

嗯嗯嗯。你这么一说我大概看明白了。至于你说的寺庙快递那种,之前有看柳警提及——估计就是你说的这样延伸出去的,传统习俗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啊~~~

作者: 退休民工    时间: 2025-9-7 21:09
我们这里,以前七月十五鬼节,初一将过世的先人迎回家,沿途烧香烧纸。可以烧到几里路外去迎接,到七月十五那天,又沿途烧香烧纸,送回去,同样是送到几里路外,有的离祖坟近,直接到祖坟接回家,再送回到祖坟处,就怕先人碰到孤魂野鬼打劫,将钱财尽数劫去。
作者: 水流云在    时间: 2025-9-7 21:13
肉菩萨 发表于 2025-9-7 19:05
上坟这个,我们这边冬至也可以去的,我丈人那边大年初一早上是必要去的。至于清明,算主祭吧。一般落葬都 ...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是拜年呢,年三十下午包了去上坟。

作者: 水流云在    时间: 2025-9-7 21:14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7 21:09
我们这里,以前七月十五鬼节,初一将过世的先人迎回家,沿途烧香烧纸。可以烧到几里路外去迎接,到七月十五 ...

你们好繁琐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7 22:0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7 10:44
你在武汉哪里呀?我们武汉各个社区都在群里发通知,不要在小区里烧纸,实在要烧的,必须自备水 ...

还带个水桶

我说呢 大街上没看到有人烧纸呀
我住理工大学附近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22:37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7 21:09
我们这里,以前七月十五鬼节,初一将过世的先人迎回家,沿途烧香烧纸。可以烧到几里路外去迎接,到七月十五 ...

看得我目瞪口呆~~~所以说,你们那边是最重视这类习俗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22:40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5-9-7 21:13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是拜年呢,年三十下午包了去上坟。

这些跟我们都不同。我们大年三十有个火把场,大家伙都出门去闲逛,顺便采点青什么的,哪能分身去上坟啊。至于初一,也闲逛,最好登山,不采青了,捡柴(寓意:财)~~~初二才正式开始拜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22:41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5-9-7 21:14
你们好繁琐

你也觉得了吧?我主帖也提及 ,他这个回帖愈发印证~~~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7 22:41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22:04
还带个水桶

我说呢 大街上没看到有人烧纸呀

水桶用来干嘛?

作者: 水流云在    时间: 2025-9-7 23:0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22:40
这些跟我们都不同。我们大年三十有个火把场,大家伙都出门去闲逛,顺便采点青什么的,哪能分身去上坟啊。 ...

年三十下午包好煮熟的第一锅饺子分别供奉老天爷和逝去的亲人,摆好了放一挂鞭炮。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5-9-8 03:0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7 18:52
这个有点扯了吧?我感觉能祭祀敬重鬼神就不错了,还需要让着谁啊让着~~~

这种事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了,对不?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9-8 06:47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22:04
还带个水桶

我说呢 大街上没看到有人烧纸呀

那边是洪山或光谷了,新开发的小区多,大都是学生或科研单位宿舍,以前属于郊外,老居民区比较少。保留老风俗的,大都是在三镇老城区里。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9-8 06:50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22:04
还带个水桶

我说呢 大街上没看到有人烧纸呀

你是最终还是把店子开到武汉来了?你们经营的那种店,选择光谷那一带是对的,那边高校集中,年轻人居多。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9-8 06:50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7 22:04
还带个水桶

我说呢 大街上没看到有人烧纸呀

你是最终还是把店子开到武汉来了?你们经营的那种店,选择光谷那一带是对的,那边高校集中,年轻人居多。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