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酒戏 [打印本页]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7:40
标题: 酒戏
【那些令人惊艳的酒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9:07
贾平凹文摘: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世上的人之多,其实就是两拨:一拨是无趣的人,一拨是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往往不在乎被人家看成是混蛋;而无趣的人,最喜欢别人说他正经。

人活得有趣,才是生命的正能量。活着,不一定要惊人,但一定要有味儿,有味儿就是有趣。有趣,是最大的才情。”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5-9-20 12:13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09:07
贾平凹文摘: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有道理。

作者: 左手之方向    时间: 2025-9-20 12:41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09:07
贾平凹文摘: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认可
^_^^_^^_^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2:54
烟酒不分家。

【安安静静系列:琳达小姐姐边抽雪茄边读书《heart of darkness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2:57
不喜欢抽烟喝酒请绕道。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02
吸烟史,我如果吹牛说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有五十年的吸烟史了, 现在和朋友在外面就餐,首选可以吸烟的餐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04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3:06 编辑

  在家里,如果和老婆吵架多数是因为抽烟。 当下,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密空间 吸烟的人,也就是烟民都是弱势群体。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22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3:23 编辑

    二手烟有污染,谈吸烟不人道,聊聊酒文化,还是可以的。常年侵泡在酒桌上,酒文化略知一二,但不够系统,梳理一下。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24
      酒具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2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5:22 编辑

酒具是酒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同的酒具设计旨在最大程度地展现特定酒类的风味、香气和饮用体验。下面我为您详细解析红酒、白酒和啤酒的文化及其对应的酒具。

一、 红酒 (Red Wine) 文化与酒具
红酒文化强调品鉴,注重香气、口感和余味的层次感。酒具的设计核心是引导酒液、释放香气、控制温度。
核心酒具:
  • 波尔多杯 (Bordeaux Glass)

    • 特点: 杯身较高,呈郁金香状,口略收拢。
    • 设计原理: 较大的杯腹让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醒酒),帮助单宁柔化;收拢的杯口能将香气聚集,直接导入口鼻。
    • 适用: 赤霞珠、梅洛等酒体饱满、单宁强劲的波尔多风格红酒。

  • 勃艮第杯 (Burgundy Glass)

    • 特点: 杯身更宽、更圆,像一个大肚球,杯口略向外翻。
    • 设计原理: 宽大的杯腹是为了让酒体更充分地接触空气,让勃艮第黑皮诺这类香气细腻(常有樱桃、莓果、泥土气息)的酒更好地释放;外翻的杯口则将香气直接送到鼻腔前部,增强对香气的感知。
    • 适用: 黑皮诺等酒体较轻、香气细腻的红酒。

  • 万能杯/标准红酒杯 (Universal Wine Glass)

    • 特点: 介于波尔多杯和勃艮第杯之间,大小适中。
    • 设计原理: 一个折中的选择,适合品尝多种类型的红酒,是许多家庭的常备杯型。

  • 醒酒器 (Decanter)

    • 作用: 陈年红酒通过醒酒分离瓶底沉淀物;年轻红酒通过醒酒加速氧化,柔化单宁,释放香气。
    • 材质: 通常为玻璃或水晶,形状多样(有经典水滴形、现代艺术形等)。

  • 酒塞 (Wine Stopper)

    • 作用: 用于保存未喝完的红酒,抽真空酒塞能减少瓶内氧气,延缓氧化。



二、 白酒 (Baijiu) 文化与酒具
中国白酒文化强调分享、敬酒和礼序。酒具相对小巧,旨在聚香、小酌、体现礼仪。
核心酒具:
  • 酒盅 (Jiuzhong) / 分酒器 (Fenjiuqi)

    • 这是白酒饮具的核心组合。
    • 分酒器: 相当于“公道杯”,用于将瓶中的酒均匀分给席上每位客人,体现了公平与礼仪。材质多为玻璃或陶瓷。
    • 酒盅: 小巧的酒杯,通常容量在15-30毫升之间。小杯的设计是为了聚拢白酒复杂强烈的香气,防止挥发,同时迫使饮者小口慢饮,细细品味。材质多样,有陶瓷、玻璃、牛角、甚至银器。

  • 传统温酒器 (Wine Warmer)

    • 作用: 古代和某些特定场合使用,通过热水隔杯温酒。适当升温(通常30-35℃)可以使酒中香气物质更挥发,口感更柔顺,减少刺激性。
    • 结构: 通常是一个大碗(盛热水)和一个内置的小酒壶。

  • 酒壶 (Jiu-hu)

    • 作用: 盛装酒液的容器,造型古朴,有提梁,方便斟酒。


文化注脚: 白酒杯的“小”与红酒杯的“大”形成鲜明对比,这背后是饮用哲学的差异:白酒重在“品香”和“礼仪”,而非“观色”和“闻香前的氧化”。

三、 啤酒 (Beer) 文化与酒具
啤酒文化更轻松、多元。酒具的设计旨在保持泡沫、控制温度、展现视觉美感(如颜色、气泡)。
核心酒具:
  • 皮尔森杯 (Pilsner Glass)

    • 特点: 细长的锥形杯,杯脚细长。
    • 设计原理: 杯壁的斜度有助于形成丰富的泡沫层,细长的形状能很好地展现啤酒清澈的金黄色和上升的气泡,视觉享受极佳。杯脚防止手温加热酒体。
    • 适用: 各种拉格啤酒,尤其是皮尔森。

  • 品脱杯 (Pint Glass)

    • 特点: 杯口略大,杯身有轻微的锥度,非常结实。
    • 设计原理: 简单、耐用、容量大(通常约473ml),非常适合轻松畅饮的场合。是英式爱尔和美式工业啤酒的常见容器。
    • 分类: 主要有美式品脱杯和英式品脱杯(带凸缘)。

  • 小麦啤酒杯 (Weizen Glass)

    • 特点: 杯身修长、弧度优美,顶部收口。
    • 设计原理: 修长的杯身是为了展现小麦啤酒云雾状的朦胧美;收口的设计是为了留住其丰富、厚实的泡沫和丁香、香蕉般的酵母香气。

  • 郁金香杯 (Tulip Glass)

    • 特点: 形状类似郁金香,杯口略微外翻。
    • 设计原理: 杯腹有助于聚集香气,外翻的杯口让泡沫更持久,同时将香气直接导入鼻腔。非常适合香气复杂的啤酒,如比利时爱尔、IPA(印度淡色爱尔)、世涛等。

  • 扎啤杯 (Mug)

    • 特点: 厚重的带把手大杯,容量大。
    • 设计原理: 把手防止手温影响酒体,厚重的杯壁坚固耐用,非常适合德式啤酒节等豪饮场合。


总结对比


[td]
酒类
文化核心
核心酒具
酒具设计目的
红酒品鉴、欣赏波尔多杯、勃艮第杯、醒酒器充分醒酒、聚集香气、观色
白酒分享、礼仪酒盅、分酒器聚香、小酌、体现礼序
啤酒轻松、多元皮尔森杯、品脱杯、小麦杯保持泡沫、维持低温、视觉享受

选择正确的酒具,绝非矫情,而是尊重酒本身,并能最大程度地提升饮酒体验的文化仪式。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30
【这才是《一壶老酒》真正的原唱,歌声情真意切,感动了多少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36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3:41 编辑

【【XMS字幕组】Sangria - Blake Shelton  醇酒美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3:3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5:24 编辑

同样是饮酒,美国大鼻子想到了情人,而国人想到了老妈,这就是差异,东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4:46
我有酒,你有酒故事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4:49
  第一个酒故事和红酒的醒酒器有关。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5:07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5:09 编辑

   分手好多年后,一大帮从青年就在一起摸爬滚打同事重新聚在酒桌上,白酒和啤酒都没人爱喝了,是喝不动了,不像年轻时,都抢着喝酒,你不让喝,他会和你急。 现在改喝红酒了,细品慢咽,还要醒酒器伺候着。

总感觉不过瘾,让服务员找几个扎啤杯,我想喝啤酒了,当服务员告知没有,我建议把罐装的啤酒倒入醒酒器时,这时多名旧友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那意思多了去了,最直接解释你out了。  很不解,不都是容器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5:1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5:23 编辑

       这样的事件也同样发生在家里,偶尔才在家里喝白酒,老婆出于关心,特地买了一个小酒盅,没过多久,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柜子上摆着功夫茶茶杯,一次,我就把它当酒盅,老婆看见,几乎要大发雷霆。  茶杯是茶杯,酒盅是酒盅,你不能混着用,像我找个拿碗喝过酒的人是不会在意这么多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6:07
      对茅台,五粮液没有特殊感情,也许喝的少,就跟有一次朋友送了一条中华烟,抽了一条后,再抽别的烟,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6:1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6:13 编辑

我对汾酒和老白干有感觉,对老白干有感觉是因为它的度数高,六十七度。对汾酒有感觉,完全是因为它的青花瓷包装和酒具: 举一反三杯。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6:13
【【𝐇𝐢-𝐑𝐞𝐬无损音质】|《青花瓷》- 周杰伦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6:23
您提到的“举一反三杯”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形象的说法,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产品名称,而更像是一种对多功能、巧思设计酒具的概括和赞誉。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件设计精巧的酒具,能引申出多种使用方式、饮酒乐趣或文化内涵,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变化无穷。
根据这个理念,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举一反三”,看看酒具世界中还有哪些充满巧思的设计:

角度一:一器多用,功能叠加
这类酒具的核心是通过物理结构的巧思,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

角度二:结构玄妙,体验升级
这类酒具通过特殊的物理结构(如虹吸、气压、机关),创造独特的饮酒体验。

角度三:意境深远,文化赋能
这类酒具本身可能结构不复杂,但其设计灵感源于深厚的文化,一件器物能引申出无数故事和意境。
总结
所以,“酒具举一反三杯”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它指的不仅仅是多功能合一的实用设计,更是那些蕴含巧妙机关、富有互动趣味,以及承载深厚文化的酒具。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超越其作为容器的基本功能,为饮酒这件事增添了层次丰富的体验、智慧和美感。 从您上传的图片来看,您手中的温酒杯正是“一器多用,功能叠加”的完美范例,是“举一反三”哲学的实体呈现。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5-9-20 17:28
自己写和AI不分开,看起来很累,一般来说。咱们都想看自己写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7:37
花若叶 发表于 2025-9-20 17:28
自己写和AI不分开,看起来很累,一般来说。咱们都想看自己写的

知晓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7:3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8:03 编辑

酒是用来饮的,还是用来品的?  猜古代人是饮酒,且是豪饮,而不是品酒。  品酒是品出不来豪情满怀的。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0 17:4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5:07
分手好多年后,一大帮从青年就在一起摸爬滚打同事重新聚在酒桌上,白酒和啤酒都没人爱喝了,是喝不动了 ...

平庸的红酒不需要醒酒器

红酒的质量要达到一定门槛,才用得上醒酒器。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7:45
《将进酒·豪情篇》
金樽激荡琥珀光,青锋弹铗作龙吟。
兴来鲸饮三千斛,醉踏昆仑抱月眠。
平生肝胆擎云立,倒泻天河洗昊苍。
浮云过眼皆尘土,唯有豪情似酒长。
君不见——
太白醉笔摇星斗,稼轩挑灯看吴钩。
古今多少风云气,尽在人间第一流!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7:47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0 17:45
平庸的红酒不需要醒酒器

红酒的质量要达到一定门槛,才用得上醒酒器。

涨知识。谢过。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00
品酒有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02
品字有三口,也就是暗示品酒有三。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0 18:03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8:00
品酒有三

隐隐约约看不清,我猜是冷溪,黑桃A干红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04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0 18:03
隐隐约约看不清,我猜是冷溪,黑桃A干红

好眼力。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0 18:0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8:04
好眼力。

我没喝过,不了解这一款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10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0 18:05
我没喝过,不了解这一款

我知道干红味道了。  老婆在网上买的,肯定不如长城的好。 上次聚会,我拿了长城葡萄酒,老外挺喜欢,我怕这个是冒牌货。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14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8:20 编辑

洋酒肯定喝过,周边有酒友,专好这一口。 只要不是伪劣,什么酒到我嘴里只是味道,好坏我是不去努力分辨的。就跟听歌一样,什么都听,没有坏,只有好。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26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8:02
品字有三口,也就是暗示品酒有三。

品酒,尤其是品鉴葡萄酒,经典的三步正是:

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

您已经抓住了精髓。下面我为您稍微展开说明一下,让这三步更丰满:

品酒三步曲
第一步:观其色 (Sight)

动作:将酒杯在白色背景(如桌布或白纸)前倾斜约45度,观察酒液边缘和中心的颜色。

看什么:

澄清度:酒液是清澈还是浑浊?

颜色:

白酒:柠檬绿→柠檬黄→金黄色→琥珀色(颜色越深,通常酒龄越老或经过橡木桶陈酿)。

红酒:紫红色→宝石红→石榴红→茶色(颜色越偏向棕色,通常酒龄越老)。

粘稠度:摇晃酒杯后,观察酒泪(“酒腿”或“酒脚”)的流动速度。这可以粗略指示酒体的浓淡和酒精含量。

第二步:闻其香 (Smell)

动作:轻轻摇晃酒杯,让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释放香气。然后将鼻子探入杯口,深吸一口气。

闻什么:

第一类香气:来自葡萄品种本身的香气,如果香、花香(如柑橘、苹果、玫瑰、紫罗兰)。

第二类香气:来自酿造过程的香气,如橡木桶带来的香草、烤面包、烟熏味,或是酵母带来的黄油、饼干味。

第三类香气:来自陈年的香气,如皮革、烟草、蘑菇、果干等复杂气息。

状态:香气是否纯净?有没有不愉快的异味(如软木塞味)?

第三步:品其味 (Taste)

动作:喝一口酒,不要立刻咽下。让酒液在口中停留片刻,轻轻搅动,仿佛“咀嚼”一般,使其接触口腔的每一个角落。

品什么:

味道:感受主要的味道特征(酸、甜、苦、咸、鲜),以及具体的风味(如红色水果、黑色水果、巧克力、香料等)。

结构:

甜度:干型还是甜型?

酸度:是否清脆爽口?(对白酒尤其重要)

单宁:给口腔带来的涩感是强是弱?是细腻还是粗糙?(对红酒尤其重要)

酒体:是轻盈如水,还是厚重如牛奶?

酒精:是否有灼热感?

余味 (Finish):咽下或吐掉酒液后,香气在口中停留的时间。余味悠长通常是好酒的标志。

总结: 品酒的整个过程就是调动视觉、嗅觉和味觉三大感官,去全方位地欣赏和评价一款酒的综合体验。

希望这个补充对您有帮助!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29
品酒就是调动三大感官去品,记住了吗?  它们分别是视觉 嗅觉,味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35
第一品   视觉,观其色。


【Illegal - Shakira】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0 18:40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8:14
洋酒肯定喝过,周边有酒友,专好这一口。 只要不是伪劣,什么酒到我嘴里只是味道,好坏我是不去努力分辨的 ...

你不挑剔味道。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8:54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8:59 编辑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0 18:40
你不挑剔味道。

我对味道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不引起生理上不适,我都能接受,早年,我喝葡萄酒都是豪饮,不去刻意砸吧味道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0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9:07 编辑

  今晚的葡萄酒和视频中Shakira衣服撞色了,红里透黄,酒杯角度倾斜一定程度,看见肉色了。
有些颜色是想象出来。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12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9:21 编辑

二闻其香。 嗅觉器官 鼻子的功能  第一类香气:来自葡萄品种本身的香气,如果香、花香(如柑橘、苹果、玫瑰、紫罗兰)
【【闻香识女人】不允许有人没看过这个片段】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26
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市场嗅觉”这个概念。

“市场嗅觉”是一个商业领域的比喻,它指的是个人或组织敏锐地感知、理解和预测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以及未来趋势的能力。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商业直觉,能够帮助决策者“嗅到”机会和风险,从而先人一步采取行动。

它也被称为“商业嗅觉”或“商业敏锐度”,是成功的企业家、投资者和营销人员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市场嗅觉的核心要素
一个拥有敏锐市场嗅觉的人,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对信息的极度敏感

他们不仅关注行业内的宏观报告,更善于从碎片化的信息中(如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点、客户的一句抱怨、一条不起眼的政策新闻、竞争对手的一个小动作)捕捉到信号。

他们就像“信息海绵”,持续不断地吸收和过滤信息。

深刻的用户洞察

他们能超越表面数据,真正理解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深层次的痛点”。

他们能共情用户,回答“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而不是“我们想卖什么?”。

趋势预见能力

能够将分散的信息点连接起来,看到它们背后的模式和大方向(Mega-trend),从而预测未来1-3年甚至更久以后的市场会变成什么样。

例如,早在全民直播前,就有人“嗅到”了视频内容化和互动娱乐的潜力。

强大的联想和逻辑分析能力

能够将一项新技术、一个新政策或一个社会事件与自己的业务联系起来,推断出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影响。

例如:看到“碳中和”政策,能联想到新能源车、储能技术、碳交易、绿色材料等一系列机会。

质疑与反思精神

不盲从主流观点,敢于对现状提出质疑(“这个需求真的被满足了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乐于验证自己的判断,并根据反馈快速调整。

如何培养和提升市场嗅觉?
市场嗅觉并非完全天生,可以通过后天刻意练习来培养:

海量输入,建立知识库

广泛阅读:不仅读行业报告,也读科技、社会、心理学、设计等跨领域书籍和文章。

沉浸体验:深度使用各种新产品(尤其是竞争对手的产品),泡在目标用户的社区里(如小红书、豆瓣、知乎、B站),看他们在讨论什么、抱怨什么、喜欢什么。

与人交流:多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聊天,特别是和一线的销售、客服、用户沟通,他们往往掌握着最真实的信息。

深度思考,建立连接

多问“为什么”:看到一个现象,不断追问背后的原因,直到触及本质。

练习“如果……那么……”:进行思想实验。例如,“如果5G完全普及,那么远程医疗/云游戏/物联网会怎样发展?这会给我的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写下来:通过写分析笔记、行业观察等方式,强迫自己把零散的想法结构化、逻辑化。

小步快跑,快速验证

有了一个想法或“嗅觉”后,不要停留在空想。通过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用户访谈、A/B测试等方式,用最小的成本去市场中进行验证。

市场嗅觉的准确性,正是在一次次“假设-验证-反馈-调整”的循环中磨砺出来的。

复盘成功与失败案例

深入研究那些成功抓住机会和错失良机的商业案例。思考:“他们当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做出了那个决定?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复盘自己的决策,无论成败,都要分析原因,积累经验。

著名的市场嗅觉案例
苹果推出iPhone:乔布斯“嗅到”了用户需要的是一个融合了电话、音乐播放器和上网设备的革命性产品,而不仅仅是又一个有键盘的更漂亮的手机。他看到了触控交互的未来。

Netflix从DVD租赁转向流媒体:里德·哈斯廷斯很早便“嗅到”了互联网带宽的发展将彻底改变内容分发方式,果断放弃了当时仍很赚钱的DVD业务,全力投入流媒体,从而颠覆了整个行业。

SheIn的崛起:敏锐地“嗅到”了社交媒体(特别是Instagram和TikTok)带来的快时尚营销红利,以及利用中国供应链进行小单快反的潜力,精准抓住了Z世代的需求。

总而言之,市场嗅觉是感性洞察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它要求你既要有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和好奇,也要有逻辑缜密的思考和实践验证的勇气。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这项能力正变得愈发珍贵和关键。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32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1 20:13 编辑

  论嗅觉,我还不如曾经的小兄弟,有一年,组织机构改革,我觉得很正常。  有个小兄弟送我阎锡山的墓志铭: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3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9:39 编辑

    你知道嗅觉负责什么吗?  如果把嗅觉和味觉整体考虑,就知道嗅觉是什么了。大多数人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因为嗅觉不灵。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44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1 20:14 编辑

   闻香识女人,多地道的名字。  这段视频我看了十多年了,今天才有点知道闻识是什么。
女人身着黑色裙装,白色皮肤,她是白色皮肤。这个女人黑白相间,有的意思

作者: 王者大道    时间: 2025-9-20 19:48
今天与村上的小伙伴,喝
开心
他大骂司机
我附合
他大骂美国日本
我说骂得好
我想想,我从来只站立场
是非对错,扔在脑后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9:5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9:54 编辑
王者大道 发表于 2025-9-20 19:48
今天与村上的小伙伴,喝
开心
他大骂司机

你是有故事的人,老了时候值得回味。  今天的事故,明天就是故事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04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0:19 编辑

舌头味觉是最直接感受,不需要过多琢磨。五味杂陈。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08
【Stronger (What Doesn't Kill You) - Kelly Clarkson】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1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0:16 编辑

葡萄酒 酱紫色   红黑相间。    又和视频的衣服撞色了,生活就是五味杂陈 红黑是主基调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17
结句: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这才叫【摇滚】!Joan Jett《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神现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2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0:24 编辑

老实讲,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品酒,喝一口酒,打一行字,多半瓶下去了,今晚中药停一次。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28
【Drunk In Love 中英字幕(OURDEN)-- Jay-Z & Beyonc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29
品酒有三,醉酒也有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35
靠,今后谁再说我不会品酒,我和谁急。下一个节目:醉酒。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51
【味道 - 辛晓琪 -【Hi-Res无损音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5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1:55 编辑

调动器官去感悟生活,不要告诉我书上是怎么说的,这是品酒后最大的收获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5-9-21 09:1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2:54
烟酒不分家。

【安安静静系列:琳达小姐姐边抽雪茄边读书《heart of darkness 》】 https://www.bilibil ...

看半天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2 21:03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9-21 09:19
看半天了

声音真好听。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2 21:07
酒文化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多维度的体系,远不止“喝什么酒”那么简单。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系统性地理解,可以从以下六个核心维度来剖析:

1. 历史与传承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根”,关注酒的起源、演变和传统。

内容:不同酒类的发明传说(如杜康造酒)、古代酿造技术、酒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与酒相关的古籍文献(如《北山酒经》、《酒诰》)。

例子:中国的白酒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酿造工艺与特定产区(如茅台镇)的地理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社会与礼仪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形”,关注酒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结构中的角色。

内容:宴饮礼仪(如座次、敬酒顺序、祝酒词)、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仪中的用酒习俗、作为“社交润滑剂”在商务和政治交往中的作用。

例子:在东亚文化圈,晚辈或下级给长辈或上级敬酒时,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重。西方的正式晚宴也有复杂的酒杯使用顺序和敬酒礼仪。

3. 精神与心理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魂”,关注酒与人的精神世界、情感表达的关系。

内容:酒作为灵感源泉(如“李白斗酒诗百篇”)、作为抒发情感或排解忧愁的载体(如“借酒消愁”)、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如基督教圣餐中的葡萄酒)。

例子:古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象征着狂欢、解放与创造力。

4. 艺术与文学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花”,是酒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具体呈现。

内容:文学作品中对酒的描绘(诗词、小说)、书画艺术中的酒意象、与酒相关的音乐舞蹈。

例子: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篇章浩如烟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典范。梵高的画作《饮酒者》也生动描绘了酒与人的生活。

5. 经济与产业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体”,是酒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现代体现。

内容:酿酒农业、酒类生产和销售产业链、品牌营销、旅游业(如酒庄旅游、啤酒节)。

例子:法国的波尔多和勃艮第葡萄酒产区,不仅产出名酒,更形成了集种植、酿造、销售、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

6. 健康与生活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度”,关注酒与个体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关系。

内容:酒的药用价值(如药酒)、适度饮酒与健康的关系、酗酒的社会危害、现代理性饮酒观念。

例子:中医很早就将酒作为药引。同时,现代科学也在研究适量饮用红酒对心血管的潜在益处,并大力倡导“理性饮酒”的健康理念。

总结
维度        核心关注点        关键词
1. 历史与传承        起源、演变、工艺传统        时间、遗产、技艺
2. 社会与礼仪        人际关系、社会规范        礼仪、社交、规则
3. 精神与心理        情感、灵感、信仰        情感、灵感、仪式
4. 艺术与文学        美学表达、文化符号        诗词、绘画、象征
5. 经济与产业        生产、消费、商业        产业、品牌、旅游
6. 健康与生活        身心健康、生活观念        养生、适度、危害
这六个维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全景。理解这些维度,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欣赏一杯酒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2 21:09

1. 历史与传承维度
这是酒文化的“根”,关注酒的起源、演变和传统。


内容:不同酒类的发明传说(如杜康造酒)、古代酿造技术、酒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与酒相关的古籍文献(如《北山酒经》、《酒诰》)。

例子:中国的白酒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酿造工艺与特定产区(如茅台镇)的地理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2 21:1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2 21:23 编辑

烟酒专卖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很少留意那里的酒,都是买烟,请外地朋友喝酒肯定是二锅头,偶尔才是汾酒。 老白干也可以。
美名其曰,不是真朋友,不会请你喝二锅头。二锅头,北京人的名片,和抽中南海烟一个道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2 21:2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20:53 编辑

中南海烟是北京人的名片,连酒吧里的老外都知道,他们也知道彩八和普通点八的区别,是我告诉他们的。
一次,在酒吧 就碰到一个法国妞和一个埃及小伙子,我当时抽彩八,这个法国妞抽普通点八。 她问区别在哪里。

我告诉这个埃及小伙,她不喜欢你,她喜欢那个英国小伙,你太斯文了,她喜欢的男人有野性,他们认为有道理,普通点八劲儿大一点,彩八相对柔和,包装更上档次。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09:58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3:24
酒具

咋感觉这个汾酒瓶,有点粗制滥造。从哪儿档的图呀?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0:1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0:17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09:58
咋感觉这个汾酒瓶,有点粗制滥造。从哪儿档的图呀?

阿刁般的厉害。现在流行凤变了,   酒厂 好东西玩腻了,开始玩不伦不类了。酒行业现状




【【4K超清】张韶涵|阿刁|歌手201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0:50
我理解的有趣,就是认真体味生活。那天看一个小视频,一个日本老太太吃青椒。一个青椒,她先洗净,然后又放在冰里冰一段时间,再拿回来切成四块配饭吃,吃的时候很满足。
认真生活是一种态度,把无趣的东西变成有趣却是一种能力。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0:57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0:50
我理解的有趣,就是认真体味生活。那天看一个小视频,一个日本老太太吃青椒。一个青椒,她先洗净,然后又放 ...

太好了。  成人可以转换认知角度,修正自己。   未成年或不成熟年轻人怎么应付自己生存环境是个课题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1:0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6:11
我对汾酒和老白干有感觉,对老白干有感觉是因为它的度数高,六十七度。对汾酒有感觉,完全是因为它的青花 ...

都说茶人喝茶的终点是普洱,酒客喝酒的终点该是酱香酒吧?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1:3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1:36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1:05
都说茶人喝茶的终点是普洱,酒客喝酒的终点该是酱香酒吧?

酒友聚会,如果没有大款,喝一般的粮食酒,没有心理压力,价钱太贵了,消费高了,不利于礼尚往来。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1:5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2:16 编辑

     餐桌上的酒的分类标准很多。不差钱时,喝什么酒全凭理由是否让人爽。  如果差钱讲头更多了,这是需要做东的人动点脑筋的。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4:0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2 21:15
烟酒专卖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很少留意那里的酒,都是买烟,请外地朋友喝酒肯定是二锅头,偶尔才是汾酒。 ...

北京二锅头主要三个品牌比较知名,红星二锅头,永丰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你平时喝哪个牌子的?53度的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1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4:23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4:09
北京二锅头主要三个品牌比较知名,红星二锅头,永丰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你平时喝哪个牌子的?53度的吗 ...

你比我内行。 如果泡枸纪子,度数高的65度,早年是绿瓶的,有一种小瓶小二 弧线造型手感好。      现在种类多了,瓶子图案有金黄色是偏爱。一种是九两,另一种更大号是一斤半的。可能  红星的偏多,53度居多。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4:2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14:19
你比我内行。 如果泡枸纪子,度数高的65度,早年是绿瓶的,有一种小瓶小二 弧线造型手感好。      现在种 ...

投资失误,我库里攒了一堆北京永丰二锅头,估计有400箱,一箱12瓶。当时本来想做地区代理来着,后来试了试,感觉投资比较大,就停了,所以说不上专业,说起来都是泪。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2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4:31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4:25
投资失误,我库里攒了一堆北京永丰二锅头,估计有400箱,一箱12瓶。当时本来想做地区代理来着,后来试了 ...

一般酒友的认知,永丰肯定不对。但在海南我发现还有河北产的,你可在海南试试销路。或东戴河,北戴河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4:30
看看我的酒,二锅头都没往上摆。[attach]915046[/attach]

[attach]915047[/attach]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32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4:36 编辑

肥园子乐了。我喝酒是助兴,对酒要求不高。我自己在家几乎不沾酒。喝的是氛围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3 14:37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14:32
肥园子乐了。我喝酒是助兴,对酒要求不高。我自己在家几乎不沾酒。喝的是氛围

支持晒酒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44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3 14:37
支持晒酒

定制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4:4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14:29
一般酒友的认知,永丰肯定不对。但在海南我发现还有河北产的,你可在海南试试销路。或东戴河,北戴河

纵观全国,不管线上还是线下的二锅头市场中,知名度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就数三个品牌:红星、牛栏山和永丰。

这三个品牌中,牛栏山和红星的品牌力旗鼓相当,永丰生产的二锅头虽有实力,但知名度远没前两者的高,但都是二锅头白酒中的“销量冠军”品牌。

永丰牌二锅头,是「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分司」的主推产品,前身是国营北京大兴酒厂,与红星一样始建于1949年,而据《北京通史》中记载,前身的大兴酒厂还是烧酒作坊的时候,至今其实已有800多年的酿酒历史。

到2002年时,北京大兴酒厂才更名成立「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分司」,永丰二锅头的产品线的价格都不高,却与牛栏山一样玩起了酒瓶设计,比如黄龙二锅头、永丰酒坊等,酒瓶设计都非常大气。

上文是从知乎一个帖子摘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45
我一朋友春节送的,他搞了很多定制酒,上面都有他名字。 寓意很好,送人有面。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4:47
我们家老虎喝永丰二锅头口感比牛栏山好,也比同价位的红星二锅头好。永丰二锅头不出名,估计是不做广告吧。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4:48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14:45
我一朋友春节送的,他搞了很多定制酒,上面都有他名字。 寓意很好,送人有面。

他的定制酒是什么价位的?哪种香型的白酒?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4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4:55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4:45
纵观全国,不管线上还是线下的二锅头市场中,知名度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就数三个品牌:红星、牛栏山 ...

北京的酒客认顺义产地和名字。

二锅头只在老北京人眼中有市场,外省人不认,包括很多年轻人也不认,它是走平民路线。现在散装酒开始盛行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4:57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4:48
他的定制酒是什么价位的?哪种香型的白酒?

没问,我也没喝。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3 15:02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3 14:37
支持晒酒

咋不见你晒酒了?最近又喝到什么好酒了?

作者: —舞—    时间: 2025-9-23 18:53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13:38
同样是饮酒,美国大鼻子想到了情人,而国人想到了老妈,这就是差异,东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西方酒文化着眼于当下的欢愉,而东方则着眼于未来的延续。
“老妈”不仅是一位具体的亲人,更是根的象征。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19:0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19:17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4:47
我们家老虎喝永丰二锅头口感比牛栏山好,也比同价位的红星二锅头好。永丰二锅头不出名,估计是不做广告吧。

平民酒口味没那么讲究,认的就是那块招牌。  我以为,二锅头的群众基础大概有改革开放前1000万人口左右,怎么样在新北京人制造影响力,这是酒厂该考虑的。  我喝二锅头,边喝可以边讲过去的故事。但新北京人就没故事了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3 19:58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5:02
咋不见你晒酒了?最近又喝到什么好酒了?

最近没喝酒,不能乱编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3 20:05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4:30
看看我的酒,二锅头都没往上摆。

大户哇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3 20:06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1:05
都说茶人喝茶的终点是普洱,酒客喝酒的终点该是酱香酒吧?

红酒客的终点是老年份法国酒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20:19
下面为您详细解析这四种香型及其代表酒:

1. 酱香型 - 代表:茅台酒
特点: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这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香型,香气复杂,据说含有超过1400种风味物质。

工艺:采用高温大曲,核心是“12987”工艺,即生产周期长达一年,经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发酵容器是石窖。

口感:入口能感受到酸甜苦辣涩的丰富层次感,味道协调,后味悠长。

空杯留香:喝完酒后,空杯子在第二天依然能闻到明显的粮香和曲香,这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特征。

2. 浓香型 - 代表:五粮液
特点: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是市场份额最大、受众最广的香型。

工艺:采用中温大曲,核心是“泥窖固态发酵”,窖池的年龄越老,酿出的酒品质越好(所谓“千年老窖万年糟”)。五粮液的特点是“五粮酿造”(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

口感:入口甜,落口绵,香气饱满,口感绵柔,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代表:除了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等也都是浓香型的顶级代表。

3. 清香型 - 代表:汾酒
特点: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它的特点是“清字当头,一清到底”,没有一丝杂味。

工艺:采用低温大曲(或麸曲),核心是使用“地缸”进行发酵,这样可以有效隔绝土壤中的杂质,保证酒体的纯净。

口感:口感清爽、干净,酒精的刺激感相对较弱,更适合初次尝试白酒的消费者。

代表:汾酒是绝对的鼻祖和标杆。您提到的二锅头工艺上其实也属于清香型的一个分支(麸曲清香)。

4. 凤香型 / 清香型(二锅头) - 代表:二锅头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您将二锅头与前三者并列,但在官方香型划分中,二锅头通常被归为清香型的一个特殊类别(麸曲清香)。但因为它非常著名且特点鲜明,也有人将其代表的香型单独讨论。

更准确的分类:二锅头(以牛栏山、红星为代表)属于清香型中的“麸曲清香”。

特点:与汾酒的“大曲清香”相比,麸曲清香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成本低。口感上更烈、冲,香气更直接、纯净,但醇厚和细腻感不如大曲清香。

如果将其视为独立风格(凤香型不适用):有些资料会误将二锅头与“凤香型”联系,这是不准确的。凤香型的代表是西凤酒,其工艺和口感介于浓香和清香之间,使用“酒海”储存,有独特的蜜香。

总结一下二锅头:为了准确起见,二锅头应被视为清香型白酒的一个重要分支(麸曲清香),以其“烈、净、爽”的特点而广受欢迎。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20:19
:正宗的二锅头是标准的粮食酒。 但是,这个问题背后有复杂的情况,需要详细解释一下。

1. 二锅头的传统工艺:绝对是粮食酒
二锅头的传统酿造工艺,是完全符合固态法白酒国家标准的纯粮酿造酒。它的主要原料是:

高粱:为主料

大麦、豌豆:用于制作麸曲(区别于汾酒用的大曲)



其核心工艺“掐头去尾取中段”(即第二次换锅冷却后流出的酒,故名“二锅头”),正是为了提取最纯净、杂质最少的酒心部分,这本身就是一种追求优质粮食酒的传统技艺。

所以,从历史和工艺本源上讲,二锅头是不折不扣的粮食酒。

2. 市场上的复杂情况:为什么会有“二锅头不是粮食酒”的说法?
这种说法的产生,主要源于现代市场上产品线的极大丰富和价格差异。

根据中国白酒的国家标准,酿造工艺分为三种:

固态法白酒:纯粮食酿造,成本最高,品质最好。

液态法白酒:用食用酒精、香精、糖精等勾兑而成,成本低。

固液法白酒:一部分是固态法白酒,一部分是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混合而成。

问题就出在这里:

现在市场上一些价格极其低廉的二锅头品牌产品(比如几块钱一瓶的),为了控制成本,很可能采用的是液态法或固液法生产。它们虽然也叫“二锅头”,但已经不再是传统工艺的纯粮固态发酵酒,而是“新工艺白酒”或俗称的“勾兑酒”。

3. 如何辨别一瓶二锅头是不是纯粮酒?
最可靠的方法是查看酒瓶上的标签信息:

看“产品标准号”:

GB/T 10781.2:这是清香型固态法白酒的国家标准。如果瓶身上标有这个代号,说明它是纯粮酿造的。

GB/T 20822:这是固液法白酒的国家标准,含有食用酒精。

GB/T 20821:这是液态法白酒的国家标准,即食用酒精勾兑酒。

看“配料表”:

纯粮酒的配料表只会写:水、高粱、大麦、豌豆等粮食谷物。

如果配料表中出现 “食用酒精”、“食用香精” 等字样,那它就不是纯粮固态发酵的二锅头。

总结:
是的,正宗的二锅头是粮食酒。 它的传统工艺代表了中国白酒的清香类型之一(麸曲清香)。

但是, 市场上由于价格竞争,出现了大量使用食用酒精勾兑的、也命名为“二锅头”的产品,这导致了消费者的混淆。

购买时请认准: 选择标有 “GB/T 10781.2” 标准号且配料表干净的二锅头产品,才能买到传统工艺的纯粮二锅头。通常,品牌的中高端系列产品都是纯粮酒。

所以,您的理解没错,二锅头本是粮食酒,只是在选购时需要仔细分辨。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20:2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20:35 编辑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3 20:06
红酒客的终点是老年份法国酒

茅台酒和五粮液后劲大,喝的时候口感比较柔和,喝多了不知道,餐后容易脑袋疼。二锅头和老白干如果喝多了,就喝多了,咽不下去了。我和我的酒友都喝第二种酒,喝没喝多,自己心里有数。茅台和五粮液喝的是身份和客情,当然了,现在岁数大了,也没人喝酒较劲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20:3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3 20:50 编辑

大领导喝酒都是意思意思,有一年,公司和信息产业部搞桥牌联谊比赛,原部长WJC是湖南人,最后餐桌上的酒鬼酒。
席间,有人劝我去主桌敬酒,词都编好了,还是没上去敬酒,太外交了,一点气氛都没有。  我的敬酒词是这样的:您来自酒鬼酒的家乡,我来自酒仙桥地区,酒仙敬酒鬼,咱们走一个。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3 22:41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3 15:02
咋不见你晒酒了?最近又喝到什么好酒了?

上个月喝了两瓶阿尔萨斯的干白都挺好。
特别是左边这瓶特级园的雷司令。2015年的,状态已经到了巅峰期。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4 08:22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3 20:06
红酒客的终点是老年份法国酒

非常对。红酒客的终点是法国酒,未必是老年份。不要迷信老年份红酒,老年份红酒,还要看酒的品质以及储存条件。目前来说,中国大多数家庭是没有那个储藏条件的。其实不止红酒,白酒也是。我有朋友,80年代储存过一批五粮液,十箱左右的样子,前两年打开一箱,发现每瓶酒只剩了大半瓶,喝起来很淡。 后来检查了一下,大约有一半左右没问题,另一半都有问题。白酒瓶只要瓶中酒随着年份挥发掉,酒质就肯定会出问题的。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4 08:23
本帖最后由 五十学易 于 2025-9-24 08:25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20:28
茅台酒和五粮液后劲大,喝的时候口感比较柔和,喝多了不知道,餐后容易脑袋疼。二锅头和老白干如果喝多了 ...

真的茅台酒,喝多了是不会头疼了。如果头疼,估计是假酒。现在假酒太多了,糖酒展会上都会出现。不是常年浸淫酒场,对茅台酒耳熟能详,很难区分开来。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5-9-24 08:26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9-23 22:41
上个月喝了两瓶阿尔萨斯的干白都挺好。
特别是左边这瓶特级园的雷司令。2015年的,状态已经到了巅峰期。

我们喝酒,一般的干白都喜欢喝不超过三年的,红酒不超过十年。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9-24 08:38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9-24 08:26
我们喝酒,一般的干白都喜欢喝不超过三年的,红酒不超过十年。

我喝过三十年前的雷司令甜白,真是神作啊。

还有二十年前的意大利巴罗洛,也是巅峰状态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