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榕树下读书找怼
楼主: 浅浅珍珠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榕树下读书找怼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23-5-19 13: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浅蓝快来怼!论金回来了
……^_^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23-5-19 20:37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5-19 13:08
浅蓝快来怼!论金回来了
……^_^

版友恢复原状了,挺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23-5-19 21: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3-5-19 22:56 编辑

       慧可大师,洛阳虎牢人,即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中产阶级家庭。原名姬光。从小博览群书,尤爱老庄易理玄学之类的书籍。偶然看到一本佛经,慨然觉得:孔老之学,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来到洛阳龙门香山,找院长宝静禅师学习佛法。后来又到永穆寺,正式出家受戒。

      古时僧人出家后,一般都要四和游学,姬光也不例外。多年求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和自己所预期的,始终有那么一段不可弥补的距离。于是,参学多年后,在三十二岁时,又回到起点---洛阳龙门香山。
      学无可学,只好自己一人独自修行了。他找了个偏僻的房间,终日盘腿打坐,如同木石,宴坐八年。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23-5-19 22:47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16 19:40
拈花微笑
中国禅宗的源头,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
我佛如来在灵山大雷音寺召天法会。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上 ...

我看完这段的表情是这样的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23-5-19 22:49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3-5-19 22:47
我看完这段的表情是这样的

笑~最多满脸黑线嘛,怎么变成黑脸了:)
那个公案所记的故事,被认为不实,但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23-5-19 23:20 |只看该作者
      根据传说,在长期的打坐中,姬光得到神人指引,改为神光,并前往少林寺向达摩求法。慧可断臂求法的故事略(这个故事也有争论,存疑)。
      神光在求得达摩大师认可的过程中,有许多故事,都略。但达摩大师说的两段话,先录下:
“诸佛无上妙道,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并把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23-5-19 23:30 |只看该作者
慧可:“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诸佛法印,非从人得。”
慧可:“吾心未安,乞师予安。”
达摩:“将心来,我与汝安。”
慧可:“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吾与汝安心竟。”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23-5-19 23:40 |只看该作者
对于安心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头号禅宗大宗师圆悟克勤提出问题:正当与么时,法身在甚么处?

      由此可见,禅师们在教导学生时,那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层层紧逼,逼拶到你词穷意绝退无可退时,忽地灵光一闪,却现一线生机,方才明白师父用心良苦,手段独特。

     若有人问红尘洗梦:正与么时,法身在甚么处?
     红尘洗梦即上前挺身而立。
     若对方还要啰嗦,转身拂袖而去。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23-6-6 18: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3-6-6 18:28 编辑

       由此可见,禅师们的对话用语,立马会令那些饱读经书的法师们茫然不知所措。禅门的内容和方法,也不是那些只能对着佛经望文生义的法师们所能理解和明白的。

      对于宗与教的区别,多看看那些法师们的开示和禅师们的对话用语,就能了然。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23-6-6 18: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3-6-6 18:19 编辑

      其实不论是慧可断臂求法,还是慧可立雪求法,都是在宣传古代人求法不易,宣传出家人的坚强意志和求法决心。对于史学家而言,也许有一点点辩驳的必要,但对于禅而言,没有任何必要。对于禅而言,重要的是看清和领悟故事背后所要讲解、表达的真意,从而得意忘言。所有的禅门故事,所有的禅宗公案,莫不如此。

      宋朝佛鉴慧勤颂风穴延沼【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公案说得好:
      彩云影里神仙现,手把红罗扇遮面。
      急须着眼看仙人,莫看神仙手中扇。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23-6-6 18:39 |只看该作者
菩提达摩既然收了慧可为徒,佛学院的招牌挂起来才象样。
校名:菩提达摩佛学院
地址:河南嵩山少林寺后山达摩祖师洞
院长:菩提达摩
讲师:菩提达摩
办学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学制:全日制本硕博连读。随时可毕业,也可能毕不了业。无放学时间,无寒暑假,无探亲假,无节假日。
学时:终身制。
学历: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将颁发祖师级毕业证书。
专业:禅宗。
课程:《楞伽经》(四卷本,五万一千多字。佛祖心地要门。虽只薄薄一本,可是每一段都整得像一本书似的,佛学大百科全书,佛教那些唬人的东西,这里面应有尽有。当然,前提是把那些课文读懂才行)

达摩佛学院的院长办公室,卧室,学生寝室教学大楼等,全都在那个三七二十一平的山洞里。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23-6-6 18:51 |只看该作者
第一届毕业考核:
达摩祖师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众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23-6-6 18:59 |只看该作者
      菩提达摩对慧可的举动那是相当满意,因为用语言几乎很难将佛法的真谛完整地表达出来。当你说它是这样的时候,那么它肯定不是那样。当你说它是那样的时候,那么它就肯定不是这样。所以后来六祖慧能的徒弟南岳怀让有句非常有名的禅语:说似一物即不中。

       其实在道德经开篇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看来,佛道两家在语言和思想上,在所追求的最高和最终的问题上,可以说完全是一致的。这也就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能吸收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庄思想,从而产生出中国禅宗的最为重要和最为根本的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23-6-6 19:03 |只看该作者
既然说不尽说,说无可说,说不能说,慧可也只能上前礼拜后依位而立。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3-6-6 19:06 |只看该作者
菩提达摩把传承交给二祖时说:我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
偈语: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3-6-7 09: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道育所言其实已经不错了
……^_^
慧可不语,当然是他有别的自身言行已经佐证了,达摩才认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23-6-7 10:07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6-7 09:56
道育所言其实已经不错了
……^_^
慧可不语,当然是他有别的自身言行已经佐证了,达摩才认可了

:)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23-6-10 19:51 |只看该作者
只履西归

      菩提达摩将法脉传承给慧可后,完成了不远万里而来的传法任务。于是,决定出去散散心。首先来到禹门千圣寺游玩。历史上最早在书中提到菩提达摩的《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当时的期城太守杨衒之,听说达摩大师到了千圣寺,赶紧跑来讨问佛法。两个在寺里相谈甚欢,杨衒之满意礼拜而去。

      但在当时,以流支三藏和光统律师为首的佛学界,对达摩大师甚为忌惮,达摩大师有被毒死的传说,此处略。
      公元536年丙辰十月五时,达摩大师再没有从定中出来。逝。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被徒弟和信徒们安葬在河南省熊耳山,并在熊耳山的定林寺建立了一座墓塔来纪念他。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23-6-10 19:59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三年后,东魏的宋云奉朝廷的命令出使西域,返回途中,经过葱岭时,忽然看见前面有个长须胡人,右手把拄杖扛在肩上,左手提着一只草鞋,赤着双脚一个人在路上走着,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宋云打马上前,定睛一年地,这不是达摩大师吗?宋云赶紧下马,作礼道:“大师这是要到哪里去?”
      菩提达摩笑道:“我从西天来,回西天去。”
      这既是实话,似乎更具有话外之音,从那里来,回里去。禅者的话,似乎都有某种禅机。
  
      菩提达摩依旧笑着道:“你赶紧回去吧,你们的皇帝已经厌世了。”意思是皇帝已经死了。
      说完,菩提达摩扛起拄杖,提着那只草鞋,衣袂飘飘的往西方面去。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23-6-10 20:08 |只看该作者
      宋云赶紧快马加鞭往首都邺城赶,到了邺城,先前出使时的皇帝果然已经驾崩。新皇帝变成了孝庄帝。
      闻听宋云的出使汇报及路遇达摩大师的事,但大家都知道达摩大师已于三年前去世。争论不下,于是孝庄帝派人,挖开熊耳山达摩大师的墓,墓在,棺材在,棺材里只有一件东西,醒目地放在那里:一只草鞋。一只一看就穿了很多年的草鞋。这只草鞋被取回来,放在少林寺当做镇山宝物来供养。
      公元727年,即唐开元十五年,菩提达摩的忠实粉丝潜入少林寺,将这只普通却又神奇的草鞋盗窃而去,把它当作圣物供养在五台山华严寺之中,时光荏苒,人事更迭,最终不知流落到哪儿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发表于 2023-6-10 20:15 |只看该作者
       对于菩提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一般人只是争论真假,但禅师们的看法,和常人不同。
       北宋黄龙死心禅师的弟子禾山慧方禅师道:“死心先师每举只履西归话,以问衲子,而实难明,诸方或谓之隐显,或谓不可有两个,或谓惟此一事实。若也恁么,未识祖师意旨,诸人要见么:浊中清,清中浊。忽谓麒麟生只角。西行东向路不差,大用头头如啐啄。莫莫,玄要灵机休卜度。”

       而在只履西归公案众多的评唱中,雪峰慧空禅师的偈颂,更是颇见功力,直显禅家本色:
       梁魏山河本太平,无端容此老狐精
       九年皮髓分张尽,只履空棺更诳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23-6-10 20:54 |只看该作者
     菩提达摩去世的消息传来,梁武帝为了追忆和推崇菩提达摩大师,为之立碑纪念,并亲自撰写碑文。后来的唐代宗谥封菩提达摩为圆觉大师,又把菩提达摩的墓塔封为空观这塔。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