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匈奴”的念法儿
《山海经》里就记录着匈奴:“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山海经》这本书的内容都是大禹时代的真事儿,大禹统领华夏时把华夏风物都雕刻在铜鼎上。汉朝人看图写话,写成文字版《山海经》。正因为是看图写话,所以很多人于事物都給描写得非常怪诞。比如说有一个贯胸国,国人胸上贯穿一个透明窟窿,不用坐轿子,可以插上一根竹竿子一前一后两人抬起来走路。显然这是绘图识图造成的误会。
“匈奴”二字最早见于《战国策》的燕国。燕,赵与秦在战国时代就交战“胡”,燕与赵最先称呼“匈奴”,秦统一全国后仍然称“胡”而不称“匈奴”。《史记》里直到记录赵国李牧将军破“胡”时才开始使用“匈奴”一词,之前都是用其他各种称呼。
“匈奴”这个词是汉朝以后才普遍使用起来,念法儿是“匈”奴,类似现在人说“美”帝,说“日本”鬼子,人家真正的族名国名是“匈”,“美”,“日本”,奴啊,帝啊,鬼子啊,都是蔑称。
“匈”是西汉以来的叫法儿,发音“胡”。夏商周对“胡”人各有不同的叫法儿,历代各种叫法儿的发音也都接近“胡”这个发音。比如说商朝跟匈奴叫“鬼方”,念作“鬼”方,用现代话说就是“鬼”那地儿。“鬼”,在古代发音是“黠”,与“胡”发音差不多。
唠叨这么多“匈”奴一词的发音都差不多是“胡”,一是强调匈奴即胡,夏商周以来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关系,二是预先提醒西方拼音文化国家跟匈奴叫“HUNS”,直接就是“胡”的音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