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古代中国有项重要礼制叫谥法,有身份者死后,授予一个称号而盖棺定论。此法始于西周中叶稍后的周孝王,是封建社会里一项极具民主色彩的政治行为。即使君王死后,也不是想怎么谥就怎么谥的,而是由大臣集议,所以中国古代做君王的和当高官的最担心这个谥,怕死后遗臭万年。后来秦始皇认为,谥法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但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法制度。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春秋大义精神所在,比如鲁哀公的哀,汉武帝的武,岳飞的武穆,海瑞的忠介,其中蕴含的褒贬,使人一目了然。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说,“谥法大抵是在战国中期才规定的,此事初由王国维揭发,继由我加以补充,业已成为了定论。”但联系这里子贡之问,以及宪问篇提到给公叔文子谥“文”,都是发生在战国之前,不知郭沫若定论“战国中期才规定”的依据何在?
再说本节主人公,孔文子,名圉,卫国大夫。时传孔文子有男女作风问题,又传他为了政治利益唆人休妻,还将自己女儿一嫁再嫁,如此道德污点,凭什么得谥为“文”?子贡想弄明白,于是求教孔子。这其实涉及到古代谥法规则,“先其善不从其过”(《国语·楚语》),所以孔子略过不提孔文子的道德污点,直接告诉谥“文”依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个回答符合《谥法》“学勤好问曰文”。敏,本义做事动作快捷,后延伸至勤勉努力,正对应了《谥法》之“勤”。好学,即好道,在论语中反复提到8次,可知当是孔门之重。这里孔子以“敏而好学”对应《谥法》“学勤”,标准提高了不少。继而以“不耻下问”对应《谥法》“好问”,标准更是提高了不少。这两个提高,都可证孔文子谥号为“文”当之无愧。有人认为论语出现本节是为孔文子洗白。非也。编撰者以子贡之问为铺垫,以孔子提高标准为契机,彰显孔门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