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比较抽象,有一些烧脑,需要抽象的认知才能和我同频。因为都是一自悟的心得,无师无门无派无根,所以不一定就对,但起码成系统,能够在感通上自圆其说。这不是训诂,因为知道古字才能更好的理解古文,解读古文,读书才能成其为读书。
现代人读书识字都是认知字的用例,而不是用法。故而好多字都认识但不能明白其本意,比如大小,不是在说大和小本身,而是在表现大和小的状态,一个事物只要是分就是小状,可有形可无形。一个事物只要结合在一起就是朝着大的状态发展,一画开天地后所有结合成形的状态就是大。
认识古字古意才能好好解读古文,否则书非书,读非读。
周文裁解更是难上加难,除了不懂篆文字意会导致理解偏差,还会因为不懂周文语法而乾坤颠倒,意思南辕北辙。比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往往现代人解读是:失道后,接下来就要失德,失德后接下来就会失仁,失去仁之后就要失义,失去义后就要失礼。
这么解读的逻辑就是人从出生原本就是有道圣人,把道作为了根源。没有道才失去了德,没有了德才失去了仁,没有了仁就失去了义~~~等等,把仁当成了义的先决必要条件。我可以不仁,但依然能做到义。例如,双标,我用自己的权力帮助一方,打压一方,对一方是义,整个事情就失仁,可以在失仁的前提下依然保持有情有义。所以这个理解上的逻辑就说不通。
如果理解了古文,还明白了周文的语法,这句话就逻辑通顺,自洽得可以成为警示名句了。后——进不去了。而——基于后者产生前者的现象。
懂了后字的意思,又明白了而字在句子中使用的语法那么这句话就成了:失去道是基于德没有来,失去德是基于仁没有来,失去仁是因为义没有来,失去义是因为礼没有来。礼就成了这句话的基础,底层建筑,需要先夯实。
而不是反过来把道作为一切前提条件,本末倒置,南辕北辙。
所以,现在人裁解先秦的经典,要跨越现代简化汉字用例带来的禁锢,还要穿越隶书,识得小篆,懂得周文语法,难度何止千万。一个专业的学者都穷其一生不可得,半路出家的兴趣爱好者最好不要将其成为非达不可的目标,甚至作为兴趣爱好都有无用功的巨大风险。注定没有意义的事情还要做,是真正的愚不可及。
但是,只是建议,你非要愚公移山谁都没有办法。
用佛家的话说,人得快乐首先得自由自在,认清楚自己的属性,找到自己该在的地方就是自在,自在了才能自由。否则你是一条鱼向往鸟儿在天空飞翔,把飞翔当成自己的目标,大概一辈子都无法快乐。或许你能跃出水面几米高,但那始终是腾空,而不是飞翔。
比如裁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认识述,而,作,信,古。就算穷经皓首怎么解也都是臆测狂想,不能到达本意。况且还以解论语作为标榜,以为是天大的实力作为打压异己的武器,态度轻浮,贡高我慢。
心不正,更求不得。
放过别人,放过论语,更是放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