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第二次自己放学回家了,他书包里放着交通卡,放学后自己去坐公交车。书包里还有电话手表,可以跟叶子打电话,还可以定位显示路线。叶子把护工阿姨辞退了,因为觉得对方不够上心,只要她在,那阿姨都几乎不过来。我其实不是很想辞退,主要是考虑到晚上,妈妈就一个人。不过,叶子说晚上那护工阿姨也不再睡妈妈床边了,因为又有了一个新手术的病人要陪。这么说的话,辞了也就辞了吧。妈妈的身体恢复并没有想象的乐观,先是补了白蛋白,后面又查出说有血栓,再隔一天,说胸腔一侧有积液。对于这些事是否严重,医生的话模棱两可,跟算命的说法类似,理解权在家属,而他们不解释。理解他们的难处,只是感到悲哀。
最近几天到家都快晚上7点了,总有会议走不开。回去吃饭,一家人聊天儿。天天则是学习,抽空跟我们聊天,还有就是享受每晚二十分钟的放松时间。其实不止,半小时总归有吧,睡前还可以看会儿电视。家里的有线电视叶子早给停了,他现在就是看网络电视,各种短视频。昨天他又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数学考了满分。发了试卷后,他去问前座小女孩成绩,人家考了八十多,然后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那女孩语文很强,数学是弱项,他去问基本就是找不自在。不过他自己还美滋滋的,说有同学称呼他“满分大神”。叶子也强化他这种自豪感,有一次他请假没去,本来应该考的数学考试也延期了,叶子说这是数学老师在等他,因为他能拉高平均分。
天天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不只是班级、学校,也包括上海这个地域,都不许说不好。我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啥样了,如今对这些事儿看得比较淡。别人说上海如何或者山东如何,我几乎无感。或许是认清了自己的能力边界吧,我能护着家里这几口人就谢天谢地了,护不了太多。叶子这几天也是感到各种不舒服,不确定是否心理原因。她接下来要去医院做各种检查,从胃肠镜到B超和核磁,图个安心。我跟她说,人这辈子靠自己努力能控制的事儿其实不多,更多是看命,每年一次体检,那么多参数,但凡某一个出点问题,可能这辈子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为什么出问题,天知道。结论就是,好好享受当下是真的,未来别考虑太多。对这个结论,她并不接受,只是当下也没了反驳的心气。
科技方面有AI、机器人和6G带来的各种颠覆,地缘政治方面有中美对垒的各种不确定性,身体健康方面则有人到中年后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未来如何,真是天知道了。过去的很多老经验,在新时代下还剩多少参考价值,也难说。唯一能做的,除了尽量让一家人开心过每一天之外,也就是让自己多赚点,给孩子将来多些放松的底气。那天,版面上有人说我们家是把天天往打工人或者“社畜”方向培养,或许吧,但不然呢?换个培养方向和方式就一定更好吗?天知道,不管是自己孩子还是还是别人的孩子,到底怎样培养更好,谁也打不了包票。好不好,毕竟更多还是看结果,不是过程,而结果,看到啥时候呢?那么多高官,进去了,最近还有一些名校中青年教师,类似了。他们的培养方式,好不好呢?
或者说,他们的结果,跟培养方式有没有关系呢?有多大关系呢?其实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的地方多了,最后也就只能归结为命。毕竟,同样培养方式出来的孩子,结局也并不相同。甚至一家的子女,结局不同的也很多。我父亲去世马上二十年了,我姑姑们身体虽然也不咋地,但活个八十几岁目前看没问题。他们的基因,生活方式,其实也没有质的区别。当年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成绩差不多的,后来的发展也是天差地远。很喜欢孙燕姿的那首《遇见》,里面说“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未来”,是唱爱情的,但人生也类似。你不知道会遇到谁,怎样的父母,怎样的朋友和恋人,怎样的老板同事和客户,怎样的孩子,然后发生些什么。天天学校里,不止一个孩子有自闭症,其中一个我们认识,他妈妈这几年一直在陪读。
早上是被雷声惊醒的,还不到六点。睡不着了,躺床上刷手机。天天也惊醒了,叶子过去陪他,俩人聊天,嘻嘻哈哈。叶子明天做胃肠镜,现在能吃的东西不多,好像就是面条和面包。我起床给天天蒸了包子,切了橙子,然后自己吃了昨天剩下的粽子。午餐我习惯带饭,饭盒里是米饭,还有叶子昨天煮的想喷配的五花肉。腌黄瓜带了一根,还有一个桔子。送天天去上学的时候,雷阵雨暂停了。谨慎如我,依旧把雨披穿上才骑车。半路上果然下雨了,他麻溜地钻进我雨披底下。今天的气温比昨天下降了十度,明天又要比今天下降十度。这种天气,可以说对人的健康充满了恶意,也只能自求多福,多加小心。犹豫了一下,没有给天天加衣服,还是里面一件长袖薄针织衫校服,外面是校服外套。至于那件绒的,等明天再给他加上去。
雨后,香樟树的叶子铺了一地。树上树下,都能看到绿色和棕红色混杂的叶子,再加上新生的黄绿色树叶,也称得上色彩斑斓。午餐后,我下楼踩着树叶溜达,边给叶子打电话。聊的是妈妈和她的身体健康,还有上午刚刚线上面试的那个年薪35万美金的候选人......
雨暂时停了,天还阴着,希望天天放学时不要下雨。
河蚌赌徒 2025年3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