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7-9 14:44 编辑
先把这篇小文原封不动的贴上来: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原文之后说感想,这篇距今百年的小文,今日读来突然如此生动亲切,极具现实意义。
因为就在几天前,一趟因为事故停运的列车里,三个多小时闷热的环境里,出现的这一幕,和鲁迅先生笔下的这篇小文里的描述,几乎高度吻合。
我一直觉得,一个所谓的和谐社会,讲规则讲规矩这是没错的,也都是该提倡的。但凡是需有前提,前提一定要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讲规则说规矩。
这两天看到几个所谓官媒都在斥责发生在这趟列车上的那个砸窗子的男子,那种口诛笔伐的味道,让人有点不寒而栗。
在生命权面前规则,规矩要怎么排序?这突然成了一个问题。
我一直冷眼旁观这个所谓的事件,我觉得就算砸窗子的男子不是见义勇为,处于自己最本能的选择,这也无可厚非。
回看这个事件,最应当庆幸的是不可一世的铁路部门,很幸运那节车厢里没出现人身伤亡,没出现热射病,没出现......否则,今天这些出来挥舞着拖把,带着水桶的洗地官媒们,会立马换一副嘴脸,甚至义愤填膺了。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聪明人”吧,总是会审时度势,随风转舵。
而砸了窗子,被帽子叔叔批评训诫的那个“傻子”会把这个经历的阴影负片牢牢的烙印在记忆深处了。
奴才们有理由向家主汇报,指证:就是他砸的。
这两个图片截图,都有据可查,不是杜撰。
忽然有点悲催的问一句:难道活生生的人都不如运输途中的猪吗?怕猪应激,是相信人生而俱来的麻木吗?
王八蛋的规则,规矩,是不是非要害死人才会有所觉醒?
|